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黑龙江特产简笔画大全 黑龙江的特色简笔画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黑龙江特产简笔画大全 黑龙江的特色简笔画更新时间:2022-04-29 07:56:19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双城 黑龙江马

【种质原产地】 黑龙江省 双城、克山、拜泉县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流域,松嫩平原。分布于黑龙江省双城,克山和拜泉等县。

【形成历史】

黑龙江马是在本地马的基础上,采取多品种复杂杂交而育成的新品种。自1950年开始,先后引用大、小阿尔登马、苏维埃重挽马、富拉基米马、奥尔洛夫马、苏高血马、顿河马和卡巴金马等品种对本地马进行杂交改良。由于杂交区域较大,引用的改良品种多,杂交方式多种多样,杂交组合多达60多个。主要的杂交方式是以轻、重品种与本地马轮交,其次是用重种级进和轮交;采取轻种级进和轮交的很少。

1960年,在杂交改良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拟定了育种方案,进行有计划的横交。

1965年开始自群繁育。经过横交的后代,均保存本地马、轻种和重种的血液:本地马的血液一般都保留25%。轻种和重种的血液,因杂交程序不同,各保持25-50%。从而兼收了不同品种的优点。为巩固优秀公马的不同优点,保持品种的合理结构,从转入自群繁育开始,即开展了品系繁育,在品种形成的同时,已建立了8个品系。

1975年黑龙江省畜禽育种委员会组织了黑龙江马品种验收小组,对各系统有代表性的10个单位22个育种点的7605匹黑龙江马进行验收,合格率达99.4%,确认已达到育种指标要求,定为新品种。

二. 黑龙江省 鹤岗 萝北 萝北黑木耳

萝北黑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萝北县黑木耳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据《萝北县志》第四篇农业第七章多种经营第一节家庭多种经营黑木耳培育中记载“黑木耳培育,一段为2米长,每段可产木耳2-3两,可连采2-3年,每段净盈利2元左右。养木耳经济效益高,销售快,山区乡、村农户养木耳户不断增加,1985年全县有木耳段160万段。其中环山乡就有80万段。环山乡养木耳户占农业总户数的97%。木耳收入占全乡人均收入的50%,这个乡成了远近闻名的木耳乡,1985年该乡上交木耳10万斤,创造价值130万余元。”至今已经有30多年栽培历史了。

地域范围

萝北县隶属黑龙江省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与三江平原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30°01′-131°34′,北纬47°12′-48°21′,县境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146.5千米,西北与嘉荫县相连,西以梧桐河为界与鹤岗市、汤原县毗邻,东与绥滨县接壤。疆域东西宽108公里,南北长130公里,辖区总面积6784平方公里。萝北黑木耳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75,522公顷,包括团结镇、凤翔镇、肇兴镇、名山镇、云山镇、鹤北镇、东明乡、太平沟乡等8个乡镇63个行政村及县林业局下辖金满屯林场、太平沟林场、大马河林场、凤翔林场、云山林场、鱼米河林场、二十里河林场。目前,萝北黑木耳的种植面积200公顷,黑木耳年产量1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萝北黑木耳色泽纯正,背面少筋脉,形状为碗状或茶叶状。耳质耐水性强,经水浸泡一周后,耳质不分解,色泽仍光亮新鲜,耳质肥厚,味道鲜美,香味浓厚,品质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萝北黑木耳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10%,粗脂肪小于2%,粗纤维含量大于4%,总糖含量大于55%,钙含量大于290mg/100g,铁含量大于60mg/100g,干湿比大于1:10。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4、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符合国家包装卫生标准,包装的材料要洁净、结实、无污染、无异味,并加注“萝北黑木耳”字样。 5、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地理标志。 6、运输:装卸运输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挤压。运输车辆、工具等应清洁、卫生、无污染,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7、贮存场所: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混放。应选择避光、清洁、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进行储藏,并注意防霉、防鼠贮藏、运输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贮藏运输标准》。

三.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五常 黑龙江牛蒡子

黑龙江牛蒡子:又名关力子、大力子,古称恶实。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味苦、辛,性寒。具疏风散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痈肿疮毒等症。以五常、尚志、阿城为集中栽培区。

四.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鹿

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生哺乳动物,属反刍类。世界上共有四十几种鹿,我国就有二十多种,分布很广,但分布最多的是新疆、内蒙、东北等地。镜泊湖周围森林里生栖的主要是珍贵的梅花鹿。

镜泊湖林区,群山起伏,柞树成林,有充足的水源和丰盛的饲草,是天然牧场。除了野生鹿外,一些林场、农场、农村都有养鹿场。

梅花鹿,是一种体态清秀,性情温柔的动物,全身长着鲜艳的红褐色短毛,身体两侧布满梅花似的白色斑点。母鹿体重约七十公斤左右,高九十公分左右,无角;公鹿体重约一百二十公斤左右,高一米左右,头上长着枝杈般左右对称的长角。鹿胆小易惊,奔跑极快,人称"草上飞"。

我国自古就有"鹿身百宝"之说,养鹿的主要目的在于取鹿茸。鹿茸是名贵的药材,它与人参、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

长角,是公鹿的第二性征。公鹿在出生后的第十三至十四个月间,开始长角;每年三、四月开始脱掉老化的角质花盘,再逐渐隆起一对嫩角,这种未骨化的角,即是著名的鹿茸。

鹿茸,是由茸根、主干和数个侧枝构成的。其外皮生有一层纤维茸毛,象天鹅绒似的好盾;内部是结缔、软骨组织,有血管和神分布,为肉红色,也有杏黄色的,象一丛晶莹美丽的珊瑚。每年从清明开始,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以锯头茬茸角了。锯下的茸角经过煮炸加工,就是宝贵的鹿茸。

鹿茸做为药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药书记载,鹿茸有"滋阴养血,补精壮阳"的功能。经过医学实践证明,鹿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它命、钙、镁、荷尔蒙等,它有生津补髓、益气助阳的效用;可促进人体发育。还能治疗劳伤瘦弱、目暗、妇女病等。制成的鹿茸精,含有大量的激素和磷的复合体,可以治疗心脏病、低血压、慢性关节炎、严重化脓外伤等病症。

此外,鹿血、鹿角、鹿心、鹿筋、鹿尾、鹿鞭、鹿胎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都是滋补强身的珍品。鹿肉含有高蛋白和低脂肪,是高级食品:鹿皮也制造高级皮革。鹿的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极高。

五. 黑龙江省 黑河 逊克 逊克玛瑙

逊克玛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逊克玛瑙石,产于黑龙江逊克县宝山乡。该石质地坚硬,硬度可达8度;色彩绚丽温润,俏色丰富,颜色有粉红、红、深红、杏黄、浅绿等;透明度好,块度大;储藏量丰富。逊克玛瑙石可用于雕制刻人物、花卉、酒杯、项链等工艺品,晶莹明亮,颜色俏丽。

逊克玛瑙石多为紫红色块状,产于第三系孙吴组松散砂砾层中。主要分布于逊克县阿延河流域,宝山乡因玛瑙石的产量丰富、品位上乘而得名。玛瑙石毛石的棱角线和不规则的凸起部分过度圆滑,石上平面部分,亦有当年裸露在地表上风蚀雨浸的斑斑坑洼。尤以当地10米以下的深土层中挖出者色、质最佳。1978年曾采过 32.4公斤的水胆玛瑙,还采到重达100公斤的特大玛瑙。

逊克县宝山乡境内,现有面积为1352公顷的玛瑙石县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即天然玛瑙石。

逊克玛瑙产地范围黑龙江省逊克县宝山乡、克林乡共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黑龙江省 大庆 龙凤区 扒鸡

以独道的扒鸡工艺,配各种名贵佐料,用陈年老汤和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其味清香四溢,滑嫩爽口,是典型的黑色食品与绿色食品一体化的代表作。本品具有低脂肪、低血脂、低胆固醇的优良特性。

七. 黑龙江省 黑河 逊克 酒心糖

酒心糖

酒心糖属于砂壳糖一类的制品,它是把糖浆注模后,在粉模的周围结成一层砂性晶壳而成型,故其外型是随着粉末的形状而定的,常见的是圆头型,因为圆头型在制粉末和注模等操作上躺方便。再在内灌高浓度的曲酒。酒心糖颗粒宜小,以便于整粒进口食用,否则糖粒太大,咬破时,酒液流出,导致玷污衣物。酒糖包装多用纸盒,盒内装垫以纸屑,可避免糖粒互相碰撞而破裂。

八. 黑龙江省 伊春 五营区 榛子

榛子别名榛栗;灌木榛子树的种子。果仁含脂肪、淀粉、其他碳水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榛子含油脂量仅次于核桃,其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P/S值”很高,是健身益寿的佳品。榛子的总苞和叶野史提取单宁的原料。榛子也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榛子味甘性平,具有开胃、调中、名目之功效,可医治体弱和肠味不适等症。榛子即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榛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补养品。果仁也是糖果、糕点的重要辅料。榛子油除是高级食用油外,还可用用来制作肥皂、蜡烛和化妆品等工业制品,油渣可做饲料和肥料。榛子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木本粮油,开山之宝。早在宋代的《开室本草》中就有“榛子味甘.......生于辽东山谷......子如小栗,早行食之当料”的记载。榛子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对年来,我省榛子主要销往德国、瑞士、英国等欧洲国家。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在世界范围内榛属有约20个品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在中国境内有8个种类2个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榛子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与扁桃、胡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出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此外,它也可以生产十分珍贵的木材,其木材坚硬,纹理、色泽美观,可做小型细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种可作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树种。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貂

到南湖头水产养殖场,不仅能看到壮观的捕鱼场面,还可以看到工人饲养珍贵的毛皮小动物紫貂、水貂的情景。

貂场建在湖畔,一排排坡形的貂棚架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个个铁笼子似的貂舍。

貂属于哺乳纲,鼬科,是小巧轻盈、矫健机灵的小动物,模样酷似黄鼠狼,三角形的脸,宽阔的短耳朵,体长一尺左右,尾巴约半尺长。野生貂大都分布在针叶密林里,以捕捉松鼠、花鼠为食,也捕食小鸟、蛙类,有时也吃松籽充饥。镜泊湖山区的林海里,有闻名中外的红松母树林,最适合野貂的生息和繁殖。

貂皮,在动物皮毛中为佼佼者,人们把它同人参、鹿茸视为东北的"三宝"。它轻柔绵软、光滑温暖,雪花落上即化,水珠掉上去随即滚落下来,有"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水不濡"的盛誉。貂皮有好几种,其中紫貂皮最珍贵,居貂皮之首,人们称之为"裘皮之王",又因其价格昂贵,也把它视为"软黄金"。

目前,野生貂越来越少,国家把它列为二类保护动物,绝对禁猎;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人们采用人工饲养繁殖。镜泊湖水产养殖场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饲养了大量的水貂、彩貂和紫貂。

镜泊湖山区,自古就是貂皮的重要产地,史书《后汉书》言:挹娄出好貂。把《宁安县志》曰:"所谓挹娄貂,今宁安诸山林多有之,色紫黑皮,甚轻暖......"古时,每年都选出上好的紫貂皮,做为贡品,送往京都。

现在,人们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人工养貂,成活率高,数量多,皮毛质量也好于过去。

十.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建华 黑龙江白鸡

黑龙江白鸡产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8个城市以及滨洲、滨绥、滨北、牡佳等铁路沿线各市、县和国营农场。数量在500万只左右,是专业户、国营和集体养鸡场的主要饲养品种。

黑龙江白鸡起源于日伪时期遗留的来航鸡。建国后,由于常和政府对发展养鸡业非常重视,经黑龙江省畜牧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精心选育,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定名为黑龙江白鸡。

黑龙江白鸡产蛋率高,抗寒,耐粗饲,适应性强;体型小,羽毛洁白、紧密,外型轻秀,体躯长,腿较高,后躯发达。母鸡冠为单冠,有4—5个冠峰,倒于侧。鸡冠、肉垂、脸呈鲜红色,背平直,胸宽而深,腹大而软,两翅紧贴身体,尾羽十分发达。肤、喙、脚为黄色,耳为白色。公鸡鸡冠大而直立,胸宽深,颈羽、肩羽、鞍羽富有光泽,腿粗壮而高,体躯健壮。

黑龙江白鸡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年产蛋量在160枚左右。如果饲养条件好,年产蛋量可达200枚以上。蛋重54—60克。蛋皮为白色。性成熟为180—240天,生产性能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