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樱桃的特产 哪里产的樱桃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樱桃的特产 哪里产的樱桃好吃更新时间:2022-05-28 02:54:23

一. 新疆 伊犁 霍城县 霍城樱桃李

霍城樱桃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野生樱桃李之乡”的霍城县,是世界罕见、亚洲唯一的野生樱桃李原产地。

樱桃李,俗称野酸梅,是世界上极为珍贵和罕见并濒危灭绝的原始野生林果,资源极为珍贵。樱桃李外观形似樱桃色如李,故名樱桃李。

据《中国树木志》的记载和国家野生植物研究院的考证,野生樱桃李仅发现在新疆天山山脉西部及高加索、小亚西亚山地生存,野生资源极为稀少。樱桃李生长条件独特,在我国仅分布在新疆伊犁霍城县大西沟山区,海拔900—1600米的特定逆温带。生长在沟壑水边和多砾石的阴坡地,这里的樱桃李是目前全世界仅存的野生樱桃李纯林,面积约为700公顷。

樱桃李属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多分枝,枝条细长开展,叶繁茂,深绿色,花白色,花期4月,果期8月。果实为小浆果,近球形或椭圆形,微被蜡粉,呈紫黑、紫色、紫红、红色、黄色五种颜色,粒径2—3厘米,单果重2.6—9.2克,果实营养丰富,果味酸甜。樱桃李耐寒力极强,可抗-35℃的低温。野生树龄一般在80年以上,原始林中百余年古树随处可见。

樱桃李果实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以及钾、钙、硒等多种有益人体的成分。能够增强食欲、帮助消化、补充钙质,同时有软化血管、保肝护脾、抑制高血压和高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作用。樱桃李是干鲜兼用果品,可加工成酸梅干,果脯、果酱、制药、酿酒等保健休闲食品;还可做功能性食品、固体食品以及饮料、糖果、糕点等食品的基料,也是提纯上好天然色素的基料。

1999年,霍城县对野生樱桃李进行仿生栽培,经过农技专家的刻苦努力,野生樱桃李人工栽植获得成功,并逐步大面积推广种植,为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依托资源优势,新疆伊犁独风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出了以樱桃李为原料的独风流牌野酸梅果汁、果酱,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06年,由浙江养生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新疆伊犁独风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新疆农夫果园霍城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工生产樱桃李、苹果、杏、桃、草莓及番茄、胡萝卜等各类浓缩果蔬酱(汁)产品。霍城县按照“龙头兴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富农户”的思路,与新疆农夫果园霍城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现代订单农业模式,共同打造全国最大的樱桃李基地,目前全县栽植樱桃李面积近一万亩。

作者:陈友铭

果品

地域范围

霍城县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北依天山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温泉县、博乐市毗连;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隔水相望;东与伊宁县、伊宁市邻;西以霍尔果斯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霍城县北部沿山逆温带地区是樱桃李在亚洲的唯一分布区域,霍城樱桃李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包括:大西沟乡、惠远镇、清水河镇、芦草沟镇、萨尔布拉克镇、水定镇、兰干乡、良繁中心、果子沟牧场、三宫乡、三道河乡,共计11个乡镇(中心),77个行政村,霍城樱桃李的地理坐标为东经80°11′~81°24′,北纬43°39′~44°50′,海拔高度为540~1100米,保护面积为4000公顷,樱桃李年产量15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霍城樱桃李外观形似樱桃色如李,故名樱桃李,又俗称野酸梅。果实为小浆果,近球形或椭圆形,微被蜡粉,呈紫黑、紫色、紫红、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粒径~厘米,鲜果单果重.6~9.克,果味酸甜可口,略偏酸性,果汁色泽深红诱人,是提纯上好天然色素的基料。樱桃李是干鲜兼用果品,即可加工成酸梅干,果脯,又是制作饮料、果酱、果酒等保健饮品的上佳原料。

二. 北京市 通州区 通州大樱桃

通州大樱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古都重郡,六朝漕运。历史孕育了天赋灵性的通州水土。

通州大樱桃,植根于永定河、潮白河冲积平原,浇灌以千年运河水,集先进技术大成精心栽培,珠圆玉润,红艳饱满。

2011年,通州大樱桃正式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地理标志!

通州大樱桃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地理和人文意义,它真正成为通州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它是通州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卓越成绩,也象征通州这座现代化国际新城,正向着世界瞩目的绿色宜居新城持续迈进!

民间俗语:“樱桃好吃树难栽”。通州地区历代地方志书没有关于樱桃栽植的记载。民间种植极其罕见。1976 年前后永乐店农场于家务分场北辛店村建有小型果园,栽植樱桃,是为樱桃规模的滥觞。90 年代后,在通州区领导的带领下,在市、

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果农瞄准通州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等优势,大力发展樱桃种植,并逐渐走向了产业化。目前全区樱桃种植面积2 万余亩,年产量135万公斤,产值达6500 万元,采摘园120 个,从业人员2000 余人;种植品种20 余种,主栽品种有红灯、布拉、红艳、早大果、美早、先锋、意大利早红、雷尼等10 余种;成熟期从四月下旬设施樱桃成熟开始至6 月下旬为止;栽植重点是西集镇,张家湾、潞城、宋庄、永乐店等乡镇有少量栽植。西集镇作为樱桃专业镇、沙古堆作为樱桃专业村已享有盛名;并注册有“通州大樱桃”、“骄娇”等樱桃品牌。近几年,在参加全国及市级比赛中累计获金奖17个,银奖38个。

随着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开发,“通州大樱桃”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打造通州大樱桃品牌,塑造生态、低碳、环保的通州形象,通州大樱桃成为国家级地理标志,它将做为通州一张崭新的名片,向世界展示这座古城的文化与魄力。

地域范围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地处京津冀三省市交汇的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2′00″~116°56′00″,北纬39°36′00″~40°02′00″,东西宽36.5公里,南北长48公里,面积912.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0米。“通州大樱桃”栽植面积约665公顷,年产鲜果50万公斤,主要分布在西集镇的沙古堆、儒林、供给店、郎东、小辛庄、老庄户等村以及北运河沿线的潞城镇、张家湾镇等乡镇。

三. 甘肃省 天水 秦州区 秦州大樱桃

秦州大樱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樱桃是秦州区新兴高效果品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栽培,2001年开始规模化发展,目前已逐步壮大为全区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2002年5月,在天水召开的“大樱桃生产示范基地观摩暨发展研讨会”上,全国著名大樱桃育种专家王逢寿先生现场考察了天水大樱桃生长结果情况后讲道:“没想到在西北地区的天水大樱桃还能生长结果这么好”;“没想到自己培育的10多个品种,在大连表现好的,在天水表现更好,在大连表现不好的,在天水表现也好”;“没想到天水大樱桃发展的这么快。”秦州已成为继胶东、辽东两个半岛之后全国又一个大樱桃最适产区。

秦州大樱桃主要分布在市区北郊的罗玉沟流域、藉河流域和南沟河流域的川区和浅山区。远离工业污染,土壤肥沃,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所产大樱桃具有果体大、色泽艳、口感好、风味香、无污染、耐贮运等特点,深受客商青睐。多年的栽培实践证明,秦州具备优质大樱桃生产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国内多位果树专家公认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最适宜于露地生产优质大樱桃为数不多的地区之一。

秦州大樱桃

天水市秦州区果品产业协会

9954781

樱桃

四.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大樱桃

大樱桃

大樱桃也称西洋樱桃,是欧洲甜樱桃和欧洲酸樱桃及其杂交种的总称。原产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是国于19世纪70年代通过西方传教士和船员、侨民等引入山东省开始栽培。

大樱桃是继中国樱桃之后,春季上市最早的果品,故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其果实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营养特别丰富,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因而被誉为“果中珍品”。

大樱桃果实生长发育时间短,整个生长周期用药很少,因此,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的优良树种,加上管理用工少、生产成本低、结果早,所以经济价值特别高,是目前北方落叶果树中经济效益最高的树种之一。近几年,永安大樱桃收入亩均万元左右,有的可达到2~3万元。设施大棚栽培的大樱桃售价最高可达到600元/公斤。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人均大樱桃占有量在2个左右。所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加入WTO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大樱桃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扩大栽培面积、推广应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提高大樱桃的单产和总产,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安丘樱桃

所属类别:农副产品 代表地区:潍坊 安丘樱桃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清初,当时已有零星种植。近年来,在果农的精心培育下,安丘樱桃发展较快,山区乡镇形成规模,樱桃基地庵上镇被命名为“中国樱桃之乡”。安丘樱桃代表品种是樱珠,果实球形,单果重3克,直径1.5厘米左右,色泽艳红,玲珑剔透,肉质细润,味道鲜美,品质极佳,老幼皆喜食。除鲜食外,亦可做佳肴。安丘樱桃初夏上市,大棚樱桃早春上市,远销北京、天津、大连、济南、青岛等地,颇负盛名。( 潍坊)

六.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七.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九.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十.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庵上樱桃

山东—庵上樱桃,是山东省安丘市庵上镇的。庵上樱桃个大、色艳、味美。该镇栽培樱桃历史悠久,名扬四方,自古有“春果第一枝”和“三鲜之一”的说法。

文化:庵上镇该镇境内山峦起伏,西高东低。西部山泉资源丰富,东部平原有下株梧水库灌溉,水利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小气候。特殊环境培育了个大、色艳、味美的庵上樱桃。该镇栽培樱桃历史悠久,名扬四方,自古有“春果第一枝”和“三鲜之一”的说法。该镇党委、政府组织果农优选品种,科学管理,扩大种植规模,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为潍坊地区的畅销果品,并远销东营、淄博、济南、大连、沈阳等地。九四年荣获第十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樱桃成熟期集中且不耐贮藏,针对这一特点,镇党委、政府除了组织果农在品种改良、品种多样化上作文章外,引导果农进行了塑料大棚栽培。大棚栽培樱桃三月下旬成熟,比普通樱桃提前40天,果体增大,平均单果重2.6-2.8克,较露天栽培增长0.8-1.1克,质量与露天栽培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5%。

功效:

抗贫血:促进血液生成樱桃含铁量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量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防治麻疹:麻疹流行时,给小儿饮用樱桃汁能够预防感染。樱桃核则具有发汗透疹解毒的作用。

祛风胜湿:杀虫樱桃性温热,兼具补中益气之功,能祛风除湿,对风湿腰腿疼痛有良效。樱桃树根还具有很强的驱虫、杀虫作用,可驱杀蛔虫、蛲虫、绦虫等。

收涩止痛:民间经验表明,樱桃可以治疗烧烫伤,起到收敛止痛,防止伤处起泡化脓的作用。同时樱桃还能治疗轻、重度冻伤。

养颜驻容:樱桃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糖、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均比苹果、梨高,尤其含铁量高,常用樱桃汁涂擦面部及皱纹处,能使面部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

美白祛斑:樱桃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糖、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均比苹果、梨高,尤其含铁量高,常用樱桃汁涂擦面部及皱纹处,能使面部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可谓美白又祛斑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