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莆田市南日岛特产 莆田南日岛迦南干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莆田市南日岛特产 莆田南日岛迦南干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7 15:16:19

一.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兴化煎粿

兴化煎粿

在莆田市区西南凤凰山麓,云遮雾绕着一座寺庙,叫石室岩。这个寺庙占地不大,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香客。人们来到这里,除了为拜谒威名显赫的仙公外,还想品尝名闻海内外的石室岩煎粿。

相传唐朝时,石室岩还没有寺庙,只有一个岩洞。岩洞中住着一个妙应禅师。他很想在这个美丽幽静的石室岩盖一座寺庙。要盖庙就需要很多的砖瓦杉木。但哪里去要这第多的砖瓦杉木呢?一天晚上,有仙人向禅师指点迷津,使禅师皱的眉头一下便舒展开了。

第二天,妙应禅师对游人香客说:天上仙公要云游到石室岩,那时岩洞中将有灵光出现,那就是仙公显灵了。谁要是看上一眼,就会福寿齐天。但只有那些勤劳的人们才能看得见的。所以,谁要看灵光,就需随手带一砖一瓦到岩洞来。

一天晚上,妙应禅师坐在岩洞中做-,只见他浑身上下闪现着道道白光

,从从洞中射了出来。许多游人香客见了都惊诧万分,都说这是天上仙公降临了。这消息传开后,成千上万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涌向石室岩。他们有的带来的砖瓦石灰,有的扛来杉木石条。结果,没有几天,杉木石料堆积成山。禅师赶紧请建筑工师傅,筹划合计开工建庙。没几个月,一座高大的寺庙很快就盖起来了。禅师看着即将竣工的寺庙,心里非常高兴,但又感到过意不去。应该用什么来答谢游人香客呢?他想着,又想出一个主意来。

寺庙将要落成了,到寺庙来祝贺的游人香客比肩接踵。为了答谢大家,禅师亲自下伙房执勺。他把事先磨好的米浆,调好了味道,用瓢洒在铁锅里,以茶油煎成薄片,然后,把炒熟的花生仁捣碎,拌着葱花,撒向煎粿上。只见出锅的米薄如蝉翼,点点的花生微粒衬着碧绿的葱花,紧紧地粘在米粿上面,味道香喷喷的。禅师煎了七天七夜,用他亲自煎成的米粿煎成的米粿慰劳游人香客们,大家尝后无不叫绝口。从此,成为莆仙的一种风味小吃,传到民间,流传海内外。

石室岩煎粿原料及做法:

煎粿,原是农民在早稻登场后,舂米时筛出的碎米磨成米浆,配上南瓜、韭菜、芹菜、绿豆芽等,用油煎干而成。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石室岩煎粿最为出名,有“没吃煎粿等于没上石室岩”之说。

“石室岩煎粿”主要原料为:上等的晚米、炒熟的花生仁、芝麻、芹菜、生姜、精盐等。先是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浸泡二三小时,淘洗净后沥干,再注入清水,用大石磨磨成很稀的乳状米浆,调入芝麻、花生酥、精盐、味精等,搅拌均匀后盛入大陶盆待煎。煎粿有两个讲究:一要讲究“耍”的功夫,务必看准火候,适量用油,将米浆均匀地“耍”在锅边;二要讲究米浆稀度,越稀越好。稀了,煎米果有一定的透明度,薄如蝉翼,食来脆口,油气既足,香味也佳,实在妙不可言。近年来,石室岩小吃部的“煎米果”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人们上山,似乎不是单纯为了寻幽探胜,还为了品尝价廉物美的“煎粿”风味。当然,莆田不少酒家、饭馆也把煎米果列为风味佳肴之一。

二.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田猪

莆田猪因原产于福建莆田而获得其名,又称“莆田黑猪”是一款杂交多年选育后形成的地方猪种,以体型小,早熟易肥,性情好,繁殖能力高而著称。

中心产区及分布

莆田黑猪分布于福建省的莆田、仙游等县。其中尤以莆田的荔城区为数众多

莆田猪原产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和福清市的西北部。在福清、闽侯、永泰、惠安、泉州、安溪、德化、南安、同安、等地均有饲养。

品种形成

莆田猪饲养历史悠久,早在明弘治年间(1488—1505)出版的《兴化府志》第14卷中就有记载。据说历史上当地曾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猪,即从福州地区引入的“大耳猪”(又名广本、莒溪本、山里本)及从闽南引入的“小耳猪”(又称老鼠耳)。前者骨架大,繁殖性能好,性温和;后者体型小些,早熟易肥。两者杂交,后代称“半大耳”(古粗本),经自繁、选育,逐渐形成莆田猪。

品种特征

莆田黑猪体型中等大,头略狭长,脸微凹,额纹较深呈菱形,耳中等大、薄、呈桃型,略向前倾垂,颈长短适中,体长,胸较浅狭,背腰平或微凹,臀稍倾斜,后躯欠丰满,肚大腹圆而下垂,背腰体侧部皮肤一般无皱褶,四肢较高,被毛稀疏呈灰黑色,0多为7对。

品种性能

莆田黑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26.04公斤,体长131.5厘米,胸围120.75厘米,体高79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77.37公斤,116.99厘米,100.37厘米,63.9厘米。莆田黑猪具有较早熟、耐湿热等优点,但生长速度较慢。

特点

莆田猪具有早熟、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产仔数多、泌乳量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且其猪肉风味较好,杂交优势明显。但存在凹背、卧系多、臀部欠丰满等缺点。

三. 福建省 莆田 涵江区 莆田蜂蜜

莆田蜂蜜

四.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和田丝绸

在丝绸之路上素有盛誉。和田地区现有成片桑田近3万亩,桑树超过6000万株,年产蚕茧3500吨;始建于1953年的和田丝绸厂,现已成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丝绸印染联合企业,年巢丝生产能力超过了2000绪、生丝生产能力达400吨以上,生产各类丝绸15个品种、70多个花色200多万米,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五. 福建省 莆田 城厢区 莆田黑白蚬

莆田沿海,盛产名贵的黑蚬和白蚬。

蚬是一种小巧的蛤类海产,栖息于浅海和滩涂中。

蚬个子虽小,但肉丰味美,经多道工序腌制之后,其味更佳。

存放愈久,漂洗干净后,先用食盐粗腌三五天,保其品质。

食用之前,先把精腌的蚬子用清水漂去过多的盐分,

再用上好的酱油、糖、米酒、少许老醋重新腌制几日,就可以食用了。

六.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妈祖面线

莆田的妈祖面线是记忆最深的一个,是当之无愧的状元小吃。面的相非常好,色彩艳丽,搭配和谐,里面的配菜都很有讲究。紫菜,别称紫袍,有紫气东来之意,象征富贵。更为特别的是,盘中的紫菜可不是平时的水泡货,必须炸过,有点脆也有点焦,算是一种复杂的口感,软硬都刚刚好。

[莆田妈祖面线]

圆圆的香菇象征团圆,翠绿的荷兰豆和鲜黄的鸡蛋象征健康,小巧的花生取意落地生根,象征平安吉祥,而面条则一定要脱过水,临上猪油,淡淡的浑香扑面而来,看似很平常的面条,吃起来却停不了嘴。


林默 (960~987)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湄洲。祖孚,承袭世勋,任福建总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检。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精医术,常为人治病,教人防疫避灾,又熟习...... 详细>>>

七.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田鸡卷

莆田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鸡卷的做法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的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粒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主料辅料)

豆腐皮2张、番茄1个、净冬笋125克、面粉25克、净荸荠100克、胡椒粉001克、兴化米粉100克、白酱油30克、花生仁25克、白糖15克、水发香菇10克、醋15克、黑木耳5克、味精5克、干淀粉125克、花生油500克、湿淀粉10克(约耗100克)、芝麻酱7克)

(烹制方法)

1.兴化米粉人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盆里,倒入干淀粉揉成粉泥,然后将花生、荸荠、冬笋、香菇剁成米粒大,与兴华米粉泥搅拌,加入味精3克、白酱油15克、芝麻酱,揉成馅料。黑木耳洗净。番菇洗净,切片。白糖、白酱油15克、醋、胡椒粉、湿淀粉、味精2克调匀成卤汁。

2.将每张豆腐皮摊平,上铺馅料,卷紧成圆棍状,用面粉调成糊封口,待封口于后,每卷切成2.4厘米宽的斜块成鸡卷生坯。

3.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将鸡卷生坯下锅。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滗去油,锅回旺火,放人黑木耳、番茄片稍炒,倒入卤汁勾芡,颠翻均匀,装盘即成。

八.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仙游皮蛋

仙游皮蛋是以独特的科学传统配方加工而成的,质地透明有弹性,味道鲜美,食后甘味回旋,具有清凉、解毒、消化之功效,特别是可以减少胆囤醇,品质上乘,是餐桌上的一道好菜。现品种有无铅松花皮蛋、鹌鹑皮蛋等,全县已形成年产优质松花皮蛋和红心咸蛋1亿粒,产值1亿元,出口供货总值1000多万美元的“两蛋”生产出口基地。创下了“一路发”,“大家发”、“鹭岛”、“路路发”、“福春”、“爽得霸”等十多个优势品牌,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仙游县现有皮蛋企业10多家,其中仙游中源食品有限公司、建福食品有限公司、仙游大济蛋品厂具有直接出口权。特别是我县的中源食品有限公司,始创于1982年,现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占地1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该公司经过长期探索,采用传统科学配方,生产无铅无泥的松花皮蛋。该产品通过美国FDl食品检测,1991年第一家打入美国市场,填补了蛋品界的一项空内。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部优”,被福建省食品行业协会评为“省优”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1994年荣入福建省百家先进民营企业;1996年取得“福建省先进乡镇企业”称号;1998年被列入福建省100家“省级龙头个业”之一。

九. 福建省 莆田 城厢区 常太枇杷

常太镇是一个山多、果多、耕地少的乡镇,枇杷生产是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该镇现有果园8万亩,枇杷种植面积6.4万亩,从事枇杷生产的农户8000多户。201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89亿元,枇杷产量2.8万吨,产值1.87亿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8136元,人均枇杷收入4675元。

常太镇于1997年成立莆田市城厢区常太农工贸有限公司,建有绿色食品基地1万亩,辐射全镇5.6万亩,并建有600吨的果蔬气调保鲜库和30亩枇杷良种繁育基地。全镇共有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3200人、专业大户48户,并设有农民营销队伍、农技咨询服务公司、常太镇枇杷协会等。

常太镇先后投资6300万元,引进新品种6个,积极推广平衡施肥、果园生草法、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丰产高效技术,使亩增产128公斤,优质果品率提高到96%。并按照《莆田枇杷标准综合体》的要求,大力推进项目区果园建设标准化、布局区域化、栽培规范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贸工农一体化进程,提高项目区的科技含量,确保生产出无污染、高品位的绿色水果。

从1999年起,常太镇分别在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新加坡等大城市举办了十二届枇杷节暨枇杷推介会,以“常太枇杷”为龙头的莆田枇杷,现已闻名海内外。

十. 福建省 莆田 涵江区 海蛎

蛎房不是福州独有的,但福建的蛎房,却比江浙沿海一带所产的肥嫩清洁。正二三月间,沿路的摊头店里,到处都堆满这淡蓝色的水包肉,价钱低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