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威名土特产品 武威药食同源产品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威名土特产品 武威药食同源产品价格更新时间:2022-04-16 06:20:48

一.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灰面

灰面

灰是蓬灰,秋霜过后,在沙生蓬棵黄熟将干未干之时,采集投入洼地或预先掘好的燃烧坑内,点燃,待灰烬熔为半流质状态时,在上面加压,使其质地紧密,自然冷却,次日取出,即成粗陶质地的蓬灰。面是用民勤硬粒高筋质小麦磨制面成的精粉,用蓬灰溶液和面,反复揉压,待醒透后,擀成金黄-的面片,切成细长面条,下锅水煎,即成黄亮如金的灰面。下饭菜首选区素炒茄辣。炒菜时,加少许西红柿取汁,佐以麦麸陈醋与蒜泥,酸辣滑爽,诱人食兴,食后上瘾。

二.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羊羔肉

凉州羊羔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州羊羔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州羊羔肉质地细嫩,肥而不腻,瘦而不膻,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食品,堪称塞上佳肴。 我国西北地区食用羊羔肉的历史极为久远,据史料记载,远在唐代,凉州畜牧天下驰名,河西走廊的羊羔肉就作为贡品了。在民间,羊羔肉的声誉则更高,食用方法亦多,既可清蒸、清炖,又可煮食和手抓,还可烤羊肉串,尤以红烧多见。其特色是色泽微红,肉质鲜嫩滑软。曾有“宁吃一顿红烧羊羔肉,不坐三请六聘九家席”之说。清蒸羊羔肉,选用胸及上脊骨部位,经巧调佐料,上笼蒸制而成。食用时,配以蒜汁、醋、盐等,其味之佳可与鸡、鸭肉相媲美。

凉州羊羔肉

畜牧(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凉州羊羔肉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金山乡、康宁乡、西营乡、永丰镇、松树乡、柏树乡、金塔乡、新华乡、古城镇、谢河镇、黄羊、张义等38个乡镇,449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9′35″至103°23′40〞,北纬37°23′15″至38°12′54″。海拔1440—3263米。东接武威市古浪县,西邻金昌市永昌县,南靠武威市天祝县,北连武威市民勤县,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公里。饲养规模100万只,年产羊羔肉11000吨。

三.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八景盘

“凉州八景”以雷台、文庙、天梯山大佛、白塔寺、古钟楼、罗什寺、海藏寺、古城楼等为主题,边沿24朵云纹代表24节气,寓意节节吉祥如意,展现了威武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欣赏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凉面

凉州凉面誉满河西走廊。凉面的制作用精粉兑蓬灰(一种绿色食用碱),掺入少量的清油,反复的揉揣,揉好后要“饧”三四个小时。根据需要拉成各种形状,或细、或粗、或宽等。煮好,放进凉水激两遍,然后用熟清油“羼”两遍,挑起来筋道落在碗里松松散散,黄澄澄的一窝金丝,浇一勺醋卤,更是锦上添花。凉州郭氏,祖传此业,当占凉面榜首。

五.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油馃子

油馃子

油馃子是油炸的食物,“牛肋巴”是它的形象比喻。将面擀成一指厚的掌子,切成一尺长、寸半宽的条子,再将条子切成两头相连的两条或四条,分开反翻后,即可下油锅炸出。

六.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凉粉

凉州因气候凉爽而得名,但凉上加凉,更是一绝。盛夏时间,吃一碗凉州凉粉,真是凉飕飕、酸溜溜、辣酥酥,别具风味。据《东京梦华录》载:远在北宋,每当三伏季节,都城汴梁城内已有“细索凉粉”应市。据考,凉粉始于宋代,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武威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殊,制作考究,用料独特。既能“充饥”,也可“下菜”。一般常见的有豌豆制成的白凉粉、用荞麦制成的黑凉粉和用扁豆制成的黄凉粉以及沙米制成的沙米凉粉,尤以白凉粉最讨人喜“爱”。它晶莹透明,手托一寸厚的块子,隔粉能看见指纹。吃时可切成薄片细条,或一寸见方的大丁,有的还用旋子旋成面条状。调料有酱油、醋、蒜泥、芝麻酱、油泼辣子、芥末等。有些人还喜欢抖点味精和花椒面,拌进几节香菜或嫩芹菜。看起来白红带油光,诱人食欲大增;吃起来咸、酸、香、辣、鲜五味俱全。

七.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甜菜

甜菜也叫糖萝卜,还有叫“糖甜菜”的。是一种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经济价值很高,分布地区也较广,在我国集中产区为东北、内蒙、西北三地区,武威是西北主要产区之一。 甜菜是一种以收获块根榨取糖分为主的经济作物,其产糖量的高低与甜菜生长地的气侯条件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生长繁茂期和成熟期,充足的日照,适宜的温度,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少雨干燥的气候,对块根生长和糖分积累十分有利。甜菜是一种以收获块根榨取糖分为主的经济作物,其产糖量的高低与甜菜生长地的气侯条件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生长繁茂期和成熟期,充足的日照,适宜的温度,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少雨干燥的气候,对块根生长和糖分积累十分有利。( 武威)

八.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王蛤蟆膏

武威现代医药工业起步较晚,厂家不多,规模也较小,尚未形成体系。但凉州自古即有制药的记载:“王蛤蟆膏药”的继承者“凉州祖师麻膏药”曾伴随秦大河横穿南极,誉满四海,为武威医药工业增添了一枝奇葩
王蛤蟆膏药重放异彩烧炉炼丹妄用功,神仙难医关节疼
蓬莱瑶池无妙法,良药原在凉州城
这是流传至今,甘肃人民赞扬古凉州王蛤蟆膏药的一首民谣。凉州膏药由来已久,早在东汉初期就记载了膏药的制法。据传凉州王蛤蟆膏药的来历十分神秘,“是铁拐李下凡所授秘方中一贴主药,乃凉州名胜雷台湖中碧玉蛤蟆吐黄金宝珠……云云”。实际上,王蛤蟆膏药系武威王氏祖传18世家宝,因疗效殊绝,有神药之称
王蛤蟆膏药的生产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代,有个“金不换”的老道,来到凉州王氏先祖开办的“万寿堂”药店,传授制作膏药的技术。其配方有虎骨、朱砂、麝香;龟板等30余味药料制膏,摊涂在狗皮上,有止病、灭菌、拔毒、生肌之功能,主治心气疼痛、小肠疝气、偏坠、跌打损伤、一切无名肿毒、痛疽、瘰疬、冻疮等多种疾病。王氏遵其所嘱,精研细制,疗效果然甚佳,特别是对治疗风湿关节痛有特殊功效。“万寿堂”制成此药后,根据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用玻璃制成的蛤蟆镶嵌门口作为标志。从此,他的药店不再卖别的药,只熬膏药出售,人们也就称他的“膏药”为王蛤蟆膏药”
王蛤蟆膏药不仅继承了传统配方,而且要求严格按穴位用药。膏药的配方和制作法过去也严格保密,从不外传。公私合营后,王氏17世监制人王金泉、王生泉才将此方和制作法公开,将配方进行改革,并将原王蛤蟆膏药更名为风湿关节膏。实践证明,改革后的风湿关节膏疗效卓著,保持和发扬了王胎蟆膏药的传统特性和功能。但在人民群众中,仍把风湿关节膏称为王蛤蟆膏药
历史进入300年后的今天,具有80年代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的武威制药厂,经过多年摸索、探讨,在继承王蛤蟆膏药传统配方和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最新医药科学方法,将甘肃中草药祖师麻(民间有“疼的满地爬,离不开祖师麻”的说法)提取精制,辅以樟脑、人工麝香、冰片等药物改制而成。改制而成的膏药取名为“凉州祖师麻膏药”。凉州祖师麻膏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风性、类风湿性关节痛的最佳药物。经多年临床使用,总有效率达95%以上,深受广大用户和患者的欢迎。该产品于1985年、1990年先后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和中国妇女儿童用品40年博览会铜牌奖,畅销全国各地,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并伴随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秦大河一行横穿南极,在治疗队员们腰部扭伤时产生奇效,荣立奇功,而誉满四海
( 武威)

九.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古浪香瓜

香瓜在泗水、土门、永丰滩、黄花滩、大靖等地栽培历史悠久。主要栽培灯笼红、金-、甘甜一号、盛开花、八里香等品种。由于种植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产香瓜个大汁多、爽脆香甜。

十.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炒麦子

炒麦子是一种由麻子、麦子混合炒制定食品,其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把铁锅放在火上加热,待锅热了之后,取适量小麦倒入,并用筷子均匀地搅拌锅内麦子,切不可停下来,如停下来,锅底的麦子就会烤焦。等麦子炒到七成熟时,准备相宜的一些麻子倒入,均匀搅拌直至二者炒熟后,把它们倒入碗里,稍凉即可吃。炒麦子,吃起来很脆,香味里夹着一股香喷喷、甜滋滋的味道,只要人们牙齿好,谁都喜欢吃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