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桐庐深萌土特产商店 桐庐土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桐庐深萌土特产商店 桐庐土特产专卖店更新时间:2022-04-22 13:24:18

一.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钟山蜜梨

钟山蜜梨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钟山乡的。桐庐钟山蜜梨果大皮薄,肉质细嫩,清脆爽口,汁多清香,可滋润脏腑、生津养液,曾先后获得浙江国际博览会优质奖和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金奖。

钟山乡是桐庐蜜梨主产区,也是杭州市最大的蜜梨生产基地,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乡蜜梨种植面积10020亩,品种以翠冠、清香、新世纪、圆黄、黄花梨为主,年产量在11000吨以上,产值达3050万元,蜜梨经济已经成为钟山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02年被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蜜梨之乡”。

钟山乡的蜜梨果大皮薄、肉质细嫩、清脆爽口,汁多清香,多次在省农博会及其他蜜梨评比中荣获金奖。

二.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仿南宋官窑

产品特性:薄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片。

产品简介:南宋官窑位于杭州凤凰山下,专为南宋皇室烧制瓷品。南宋官窑青瓷的特征是薄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片,完美的造型和“雨过天青”的釉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穿越漫长历史时空后,南宋官窑走出皇宫,陈列在博物馆的厨窗里。爱瓷之人不愿看到南宋官窑的落寞,希望昔日的“堂前燕”也能飞进百姓之家,于是仿制的南宋官窑便应运而生。仿南宋官窑并未因其仿制而有丝毫逊色,在传统制作的技艺上,又融合了现代人的观念和创意,更别具意趣。

产品历史:南宋官窑位于杭州凤凰山下,专为南宋皇室烧制瓷品。南宋官窑青瓷的特征是薄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片,完美的造型和“雨过天青”的釉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穿越漫长历史时空后,南宋官窑走出皇宫,陈列在博物馆的厨窗里。爱瓷之人不愿看到南宋官窑的落寞,希望昔日的“堂前燕”也能飞进百姓之家,于是仿制的南宋官窑便应运而生。仿南宋官窑并未因其仿制而有丝毫逊色,在传统制作的技艺上,又融合了现代人的观念和创意,更别具意趣。

南宋官窑,居我国古代五大名窑之首。据历史记载,南宋建都临安(现今杭州),建立修内司、郊坛下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南宋官窑"。南宋皇朝覆灭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现传世珍品不足百件,散落在世界各地,价值连城,素享"瓷器明珠"美誉。在嘉德拍卖会上,一件直径仅为11cm左右的官窑葵瓣洗产品,成交价高达2200万港币。

杭州民生陶瓷有限公司(原杭州瓷厂)于1978年仿制南宋官窑成功,该生产技术荣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产品再现了南宋官窑"胎薄釉厚、澄泥为范、釉光内蕴、文武开片、紫口铁足、古朴幽雅"的特点,先后荣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省优名特金鹰奖、杭州市优秀旅游商品金奖等称号,多次被指定为馈赠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的专用礼品。

三.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百果糕

正月十五过后,桐庐街上有一个传统小吃——百果糕,也是一种风俗点心。

选用上等精白糯米,经水洗加工磨成糯米粉。糖、糯米粉加猪油蒸制而成。上面绿的青果,黄的金桔饼、褐色的核桃肉、红的蜜饯果脯以及红绿丝,点缀白糕之上,色美味甜,油而糯,

软而载。吃上一口,难以舍手,上市时间一月有余。

四.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桐庐杨梅

杨梅又称树梅、小杨梅、珠蓉、杨莓等,属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果树,原产我国浙江余姚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50多个种,我国已知的有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全国分布:我国是杨梅的主产国,除日本有少量栽培外,其他国家很少栽培。我国杨梅主要分布在北纬20°~31°之间,主要产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云南等省(区),台湾、贵州、四川、重庆及安徽南部有少量分布。

桐庐桐庐县分布:桐庐县桐君街道梅蓉村、浪里村等

杨梅成份:杨梅为果中珍品,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铁、镁、铜和维生素C、柠檬酸等多种有益成份。每百克中含有0.9克,蛋白质79kcarl热量。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酱、汁、酒、干(密饯)等。

杨梅功效:杨梅亦药、亦酒,以食果为主。《本草纲目》记载:“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但“杨梅性热,不可多食”,其入药功能一是“盐藏食,去痰止呕哕”;二是“盐者常含一枚,咽汁,利五脏下气”;三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四是“烧灰服,断下痢甚验”;五是医“头痛不止”或“头风作痛”。《本草纲目》还附有新旧方四例,其中《经验方》提及晒干研末,可治外伤,有止血生肌作用。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研末傅之,令无瘢痕,颇为奇妙。 杨梅的树皮及根,也可“煎汤,洗恶疮疥癣。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唐《食疗本草》:“止下痢,屡验。”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盐藏蜜溃,为晡为干,消食止痢。” 杨梅酿(浸)酒,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西汉东方朔(前154—93)撰的《林邑记》曰:“邑行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杨梅酎,甚珍重之。” 温州民间,在杨梅上市季节,有选择楠溪杨梅浸白酒的习惯。楠溪杨梅颗大、齿丝坚实、肉厚核细;浸酒后,落齿微少,几乎没有什么沉淀;上市季节较茶山梅晚些,但价相对的低廉,群众乐于接受。 用哪种白酒浸杨梅为佳?旧时温州,这也有几分讲究。人们喜用老酒汗、高汗、汗酒、烧酒或山东、河北来的高粱酒。酒又有一般与陈酿之分,陈酿上品要算广和酱园的三年陈酒汗了;“五味和”南北货号老店出售的杨梅酒,则酒、梅分卖,“酒”按质而定价,一个铜板便可以买到杨梅几颗。但在农村,农家则多以家酿白酒浸杨梅。为了让杨梅酒减少辛味,适量添加白糖。这样能使杨梅色泽保持艳红,看上去酷似新鲜杨梅。酒浸杨梅,除了饮酒外,亦以此入药。一到暑天,常吃几颗,有能解“热头气”(解暑、消暑)的说法。凡遇腹泻,取酒中杨梅两三颗食之止泻有奇效的说法也在民间流传,广为人知。 这样,杨梅就成为亦药、亦酒、亦果的佳品,又是家庭一种常备“药”,甜蜜似甘草,真是良药“甜”口利于病。

五.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干烧子陵鱼

子陵鱼形似太湖银鱼,体细长、不盈寸。将鱼油沸后,加红辣椒、酱油、糖等佐料干炒,味酸甜、松脆可口,下酒极好。

六.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桐庐番薯干

桐庐的番薯干,使用无化肥、无农药的高山红心番薯为原料,采用农家传统烤制技术精制而成,没有任何添加剂,很好的保留了番薯天然的甘甜味,口感软糯,色泽晶莹。现在还有真空的礼盒装,很多到桐庐来的游客,都会带一些回去,实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七.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杭州织锦

sss产品产地:杭州

产品特性:色彩瑰丽、织工精细、色泽明快、图饰美观大方。

产品简介:杭州织锦色彩瑰丽,织工精细,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杭州织锦有1000多个花色品种,分风景织锦和装饰织锦两大类。风景织锦以表现人物、动物、山水、风景而见长,它能够植各派名画,而又不失原作风韵。著名的织锦画《八仙寿字》,融书法艺术、国画艺术和织锦工艺为一体,将张果老、吕洞宾等八位仙人织成一个寿字,近看是神态各异的八仙,远看是苍劲有力的寿字,加上光泽变幻,妙趣无穷。装饰织锦注重日用和装饰相结合,色泽明快、图饰美观大方。如织锦床罩、台毡,图案取材于人们熟悉的《红楼梦》、《西厢记》故事,周围镶以流苏,显得高雅而又大方。杭州织锦为浙江传统出口商品,由都锦生丝织厂生产,产品远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历史:中国浙江杭州生产的以真丝、人造丝为主要原料的重纬多彩织锦。五代时,杭州出现官营丝织手工业。南宋时,杭州成为中国丝织业的中心,官营锦院规模庞大,织机数百架,工匠千余人;民营丝织作坊也同时兴起。明清两代杭州织锦业以工巧闻名全国。1922年实业家都锦生在杭州创办都锦生丝织厂。杭锦分为织锦缎、古香缎和都锦生织锦3大类,其中都锦生织锦运用纹工技术表现摄影、绘画艺术而独具特色。品种主要有人像、风景、台毯、靠垫、床罩,以及提花窗帘、头巾、披肩、室内装饰面料和少数民族袍料等。人像、风景类杭锦多以中国古代绘画或摄影作品为粉本,尤以西湖风景为代表,分黑白、彩色两种。黑白像景以白色真丝为经线,黑白两色人造丝作纬线,通过纹样组织变化,表现水光山色,雾雨阴晴,以及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优秀作品有《江山万里图》、《丝绸之源》等。

八.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油沸馒头夹臭豆腐

油沸馒头夹臭豆腐,也是桐庐传统小吃之一。

馒头用甜酒酿发酵。一个饭碗口大的馒头,能一把握在手心里,放开来,又还原形。好松软呀!

油里煎成金黄色,趁热剪开,中间抹上辣椒酱,再加一、两块油沸臭豆腐,香里带辣,让人留恋。

九.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杭州西泠印泥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

产品特性:色泽鲜艳、印迹清晰,质地细腻。

产品简介: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表达的效果。质地好的印泥,铃印出来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显得有精神。刘老手工制作出的印泥色泽朱红,鲜艳夺目,细腻浓厚;冬天不凝固,夏天不走油,印迹清晰,永不褪色。不仅如此,即便是在开水中浸泡或者在火上烤,这个印记依然很清晰。

产品历史:西泠印社是一个集书画、篆刻一体的学术团体,因濒临西泠桥而得名。在灿若星辰的西泠艺苑中,西泠印泥就是其中的一颗明星。它由百年前西泠创始人吴隐研制,与西冷印社的手拓印谱被并奉为印林至宝。“西泠印泥”系手工制作,有超级朱砂印泥、超级金碧印泥、高级榴花印泥、八宝清芳印泥、极品缨绶印泥等品种,色泽鲜艳、印迹清晰,质地细腻,长期以来倍受众多书画家们的喜爱。两年前,异地一家印泥厂与西泠印社对簿公堂竞相争夺西泠印泥的产权,由此可见西泠印泥的影响及魅力之大。

十.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桐庐蜂蜜

桐庐县是全国最大加在蜂产品基地,年产销总值超过3亿元,年出品蜂王桨800吨,占全国总量的40%,出口蜂胶200吨,占全国总量的40%,出口蜂蜡900吨,占全国总量的28%,并继续呈每年30%以上速度递增。

桐庐县是浙江省四大蜂业基地之一,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程度较高,全县蜂群总数达7万群,50箱以上的饲养大户500余户,蜂产品加工企业7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家,其“耐确牌”蜂之语系列产品在保健品市场知名度高,并占有较高的份额。2002年全县蜂产品产加销总2.6亿元,其中皇浆年出口量600余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33%,预计2003年蜂产品产加销总值将超过3个亿。

为应对欧盟的绿色壁垒,桐庐县积极寻求对策,县蜂业产业协会主动承担了“蜂产品标准化生产推广实施示范项目”,加快了蜂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政府--协会--蜂场--蜂农四级管理体系,协会+大公司(合作社)+蜂农的标准化实施模式,蜂种、饲养管理到加工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体系。目前80%以上的蜂农纳入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了12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从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追溯等环节着手,强化蜂产品从源头到加工的全程监控,使蜂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明显提高,订单蜂业得到发展,促进了桐庐蜂业组织化程度的全面提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