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成都零食特产有哪些 四川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的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成都零食特产有哪些 四川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的零食更新时间:2022-05-26 21:38:47

一. 四川省 成都 新津 新津河鲜

新津县水系发达,五河汇聚,水资源丰沛,生息着众多的淡水鱼类,如刺蒲鱼、黄辣丁、桃花鱼、青波鱼、岩扁鱼、船丁鱼、鲢鱼、水蜂子等几十种名贵鱼种,同时是西南野生河鱼的重要集散地。纯天然的河鱼,造就新津县的河鱼系列菜品推陈出新,源源不断,河鲜风味美食,正名扬四海。



南河两岸居民世代以捕鱼为生。他们探索出了鱼的多种做法。河鲜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当今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深受八方食客的青睐。其具有特色风味的胖大姐黄辣丁、谭鱼头火锅更是河鲜美食中的两朵奇葩。

二.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曾排骨

瘦肉较多的猪胁条,洗净,切成1-2公分长短的条状,用花椒粉、食盐、豆粉、鸡蛋清、金酱、料酒和粉码合均匀。此菜皮脆肉嫩、色泽鲜亮、香酥可口。( 成都)

三. 四川省 成都 锦江 清汤抄手

用料:抄手皮500克,瘦猪肉400克,豆粉150克,鸡蛋1个,清汤100克,葱50克,姜15克,盐25克,胡椒面3克,香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1、猪肉去筋,捶茸,装盆内,打入1个鸡蛋,放盐20克,放胡椒面、味精、香油,姜捶茸(加水)挤汁50克,葱挤汁35克,水豆粉少许,一起倒入盆内搅拌,边搅拌边加清水200克,拌至水肉一体,作抄手馅。2、将制好的清汤盛入每个小碗内半碗。用皮包馅呈菱角形即成抄手,放入开水锅中,煮熟捞起,沥干水,装入清汤碗内即成。注意:馅的味道要调配准,质地要嫩,汤味要鲜。若不用清汤,加酱油、白糖、味精、胡椒面、蒜泥、葱花、花椒面、红油辣椒,即为"红油抄手"。特点:皮薄肉嫩,味美汤鲜,老少皆宜,是川菜中的主要小吃。( 成都)

四.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成都凤尾酥

成都凤尾酥是川式名点之一,相传始于明代,是由宫廷筵席点心演变而来。外表呈浅金黄色,外酥内软,趁热食用倍觉鲜美。凤尾酥的芯料随季节而变化。根据不同的芯馅,分为鲜花凤毛酥、龙虾凤尾酥、金钩凤尾酥等等。


五. 四川省 成都 成华 成华猪

【主产区及分布】 产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金牛、双流、郫县、温江等区县。分布于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灌县、崇庆、大邑、新津以及德阳、绵竹、龙泉等县。

产区农业基础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产品和青绿饲料丰富,为养猪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条件。产区选种除注意母猪的繁殖性能外,还猪种体型外貌的选择。产区因市场需求因素,要求缩短猪的肥育期,多喜欢养体型较小的猪,并惯用大米、细糠、和豆科绿肥等饲料喂养。

成华猪品种形成历史

成华猪饲养历史悠久,据考古研究,成都平原多处东汉墓葬中发掘出陶猪、石猪。据扬雄《蜀都赋》“蜀人籴米肥猪”的记载推算,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产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条件好,粮食丰盛,又位于大中城市附近,商品猪需求量较大。当地群众为缩短肥育期、提高商品率,喜养体型较小的猪种。除注意母猪繁殖性能外,还十分注重体型外貌的选择,喜欢颜面皱纹少、耳较小(俗称“金钱耳”)、头部较轻的猪,多选择背腰宽、平直,腹圆而略下垂(俗称“船底肚”),全身被毛黑色的猪种。在养殖方法上,采取直线育肥的方式,习惯用大米、细糠等精料催肥,促进了成华猪品种的形成和发展。是成都平原地区的主要地方品种。

成华猪外貌特征

成华猪体型中等偏小,头方正,额面皱纹少而浅,耳较小、下垂,嘴筒长短适中。颈粗短,背腰较宽、微凹,腹圆、稍下垂,臀部较丰满。四肢较短,结实、直立。被毛黑色。06~7对,排列均匀。

成华猪品种特点

成华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体高74.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66.0厘米;母猪平均产仔猪10.74头,个体重0.87公斤;仔猪20日龄窝重33.9公斤,成华猪还具有早熟易肥、屠宰率较高和肉质细嫩的特点。

成华猪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在中等营养水平下,成华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44.4公斤,母猪6月龄体重47.0公斤。据国营农牧场测定,成年公猪(22头)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成年母猪(209头)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

繁殖性能:性成熟较早。小公猪59日龄能产生正常精子,农村饲养的公猪多在3~4月龄、体重25公斤开始配种,国营农牧场饲养的公猪多在8月龄、体重60公斤左右时配种。小母猪初次发情期为88日龄。农村饲养的母猪一般于6~8月龄、体重70公斤左右初配。经产母猪(398窝)平均产仔数10.74头,初生个体重0.87公斤,60日龄断乳成活数9.13头、窝重104.1公斤。

肥育性能:在混合精料不限量条件,饲养14l天,7.5月龄体重达93.1公斤,日增重535克,每公斤增重耗消化能11.3兆卡、可消化粗蛋白质525克。体重65.8~87.0公斤的肥猪,屠宰率70%左右,胴体瘦肉率41.2~46.1%。

六.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大邑黄连

大邑黄连位于大邑县,是成都中药材生产基地。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

简介 大邑黄连在大邑县出阝江镇马桥村海拔1100米高的九顶山一侧看到,几个硕大相连的山头墨绿一片,充满生机活力。原来,这是大邑县引进的四川图蓝药业成都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兴建的1500亩黄连基地,该基地不仅让荒山变成了绿洲,还解决了当地700名农民的务工问题。 大邑县盛产黄连、黄柏、厚朴、杜仲等名贵中药材,是成都中药材生产基地。

地理资源 九顶山这一带海拔1100米左右,土壤厚、肥力强,气候湿润,夏天的气温较山下低5至7摄氏度,是黄连最佳的生长环境。从2003年夏秋开始,当地数百群众便开垦出一片地种上了黄连。第二年秋,700人的开荒队伍浩浩荡荡上山拉开了开荒大会战。历经2年多的不懈努力,成都最大的1500亩黄连基地终于建设完成。

七.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崇州川芎

崇州川芎,位于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为全国川芎生产基地县。川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简介 崇州川芎 崇州市有“天府粮仓”之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粮棉专贷大县和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崇州主产川芎、郁金,为全国川芎生产基地县。

资源优势 崇州市位于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境内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市内五级渠系网络基本形成;土壤肥沃, PH值中性至微酸性,有机质含量高。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月上旬气温能够稳定通过12℃。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能满足川芎种植的需要,崇州市宜种川芎面积达5万亩。崇州市川芎种植历史悠久,近两年来农业部门正积极推广GAP绿色种植技术,川芎的品质得到很大提高,常年种植面积达6000亩。崇州市西距省会城市成都市25公里,距国际航空港双流机场20公里,市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成温邛高速公路经过该市,交通十分便利。

八.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水煮牛肉

    是川菜中"麻、辣、烫"的代表,源于盐都自贡,自贡盐场过去以牛为动力撮卤水,一匹壮牛数月即淘汰,盐工将牛肉用水煮食,加点盐、辣椒、花椒作佐料。后经厨师改进,成为川味浓郁的名菜,麻辣味厚,滑嫩爽口。( 成都)

菜系:川菜

口味:香辣

价格:10-40元

原料:

牛肉(肥瘦)500克,油菜100克,青蒜50克,植物油30克,料酒15克,老抽5克,淀粉(玉米)5克,豆瓣酱10克,辣椒10克,花椒5克,大葱5克,姜3克,大蒜(白皮)5克。

制作方法:

1.将牛肉洗净切片,加淀粉、精盐、料酒、老抽拌匀。

2.油菜、青蒜均择洗干净切成段。

3.锅烧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粒小火翻炒至酥,取出晾凉。

4.花椒碾碎,辣椒切段。

5.葱切花,姜、蒜切片。

6.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花、姜蒜片、豆瓣酱炒香,添适量水,加入精盐、味精,青蒜段、油菜段烧开。

7.捞出青蒜、油菜装入汤碗内。

8.将牛肉片放入烧开的汤内,大火煮至牛肉熟透,倒入汤碗,撒上辣椒段、花椒末。

9.炒锅注油烧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粒炸出香味,浇入汤碗内即可。

九. 四川省 成都 彭州 彭州柚

彭州柚,主产四川彭州市。树势强壮,树冠高大,枝梢较密。果实近圆或扁圆形,单果重1 000~1 500g。

简介 彭州柚,主产四川彭州市。树势强壮,树冠高大,枝梢较密。果实近圆或扁圆形,单果重1 000~1 500g。果面黄色,较光滑,皮厚1.2em。果肉白色,脆嫩化渣,多汁,酸甜适口,风味较浓。每lOOml果汁含总糖7.18、总酸0.66g、维生素C47.34mg,可溶性固形物10.4%,可食率75.4%,单果种子数128粒,品质上等。果实10月下旬成熟,耐贮运。彭州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稳产。近年在当地发展较多。

规模 彭州柚 彭州柚是彭州栽培历史悠久的地方良种柚,在70年代前就有成片种植,那时全县仅种植7000株左右。88年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报经中央林业部,批准为“彭州柚万亩商品生产基地”。近十年来间累计发展87万多株,栽植2.25万亩,产量达到550万公斤,产值达3700余万元。 92年以来,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市优”,获金奖,四川省“省优”果品, 95年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

十.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