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沂平邑土特产 山东临沂平邑县穷不穷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沂平邑土特产 山东临沂平邑县穷不穷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7 18:31:24

一.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临沂板栗

临沂板栗是山东省土之一,主产费县、郯城、临沭、蒙阴、平邑、沂水等县。以栗果均匀整齐、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糯性强等特点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板栗属华北品种群,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上等食品,亦是用途广泛的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天然活性酶,以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之功效,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板栗既可糖炒,又可生食或蒸煮食用,还可制作精美的糕点及加工成多样食品。栗子为菜,可做“五香栗子”、“栗子烧肉”、“栗子甲鱼”、“栗子鸡”等。临沂市栽培板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全市有栗树560万株,年产量470吨,居山东省第一位,其中郯城县是我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郯城大油栗闻名中外,是我国板栗出口品种之一。购买指南:价格一般在10元/500克(烘干的),4元/500元(新鲜的)。( 临沂)

二.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罗庄陶瓷

陶瓷系列

主要有“江泉”牌日用陶瓷,“银凤”日用瓷,“华星”骨质瓷系列产品,特点小、巧、便于携带,如:花瓶、茶壶、水杯、餐具等。

地点:罗庄陶瓷建筑商城地址:罗庄罗四路南段

三. 山东省 临沂 蒙阴县 蒙阴煎饼

蒙阴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是沂蒙山区最具代表性的煎饼。解放战争时期因蒙阴人民用煎饼拥军支前而名扬海内外,由此而注册的“六姐妹牌”、“孟良崮牌”煎饼驰名中外。

蒙阴煎饼根据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麦子煎饼、面煎饼(麦子面粉)、玉米煎饼、小米煎饼、高粱煎饼、荞麦煎饼、地瓜煎饼等;根据制作工艺可分为手工煎饼、机器煎饼;根据发酵程度可分为甜煎饼(未发酵)、酸煎饼、半口煎饼(轻度发酵)等。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工艺生产出的煎饼,其味道也各不相同。小米煎饼,呈米黄色,有小米的香味,口质松软不散口,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玉米煎饼中富含维生素A、E、卵磷脂、谷氨酸、赖氨酸、谷胱甘肽、丰富的纤维素等成分,是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症患者的首选食品,长期食用有长寿、美容、明目、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作用。荞麦煎饼,呈灰白色,是无糖食品,被医学界称为“糖尿病人专用食品”,对血糖和蔗糖有抑制和缓解作用。水果煎饼,呈灰黄色,含水果的清香味,具有多种维生素。

四. 山东省 临沂 兰山区 方城西瓜

方城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东省临沂费县方城镇被誉为“中国西瓜第一镇”、“中国无公害西瓜基地”交通极为方便,公路网络四通发达。

西瓜、甜瓜现已大量上市,一直持续到8月下旬。西瓜和甜瓜的种植总面积百万亩以上。

主要品种有京欣系列:双星,风光,京欣二号,早春红玉,等几十个品种,鲁青西瓜10斤起步。

方城西瓜

临沂市兰山区绿农瓜菜种植协会

11220888

西瓜

五.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煎饼

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食品。莒南煎饼主要采用当地优质小麦、玉米、小米、芝麻等当地杂粮,拌四季野菜、蔬菜精工制作,薄如纸,色如锦,形如月,味如酥,营养丰富,倍受人们喜爱,是食用和馈赠宾朋的佳品。莒南宏昔石磨手工煎饼、孙家庄户铺子、三品农园、乡村味之树

六. 山东省 临沂 郯城县 郯城辣椒

辣椒:为郯城当地良品,俗称朝天椒、羊角椒;结椒早,结椒时间长,椒子种多皮厚,含油量多,辣味浓,味香,以晒干红椒子为主。加工成辣椒粉出售。全县种植面积近5万亩,年产2500万斤左右,主要分布在郯南花园、杨集、归昌、红花、马头等乡镇。其产品畅销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及新加坡、新西兰等东南亚各国和地区。

七. 山东省 临沂 郯城县 郯城板栗

郯城板栗

板栗是郯城名品,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板栗称之木本粮食,素有铁杆庄稼的美誉,栗子味道甘美、香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上等食品。据《本草纲木》记载:栗子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效,药用价值很高。《本草纲木》上介绍,

人有内寒,

暴泄如注,食煨栗二、三枚顿愈。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郯城板栗主要分布在沭河、沂河两岸的郯城、高峰头、红花、马头、胜利、新村等10多个乡镇栽植。建国前全县曾有2

万亩栗园,

最高年产200万斤。

沭河沿岸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几十华里的板栗村带。其中东庄、坝子两个自然村是集中产地,

栗树多,收益大,素有金东庄,银坝子的美称。

由于战争年代破坏和0中乱砍滥伐,

板栗产量显著下降。七十年代以前,尚存栗园8000亩,7万株,板栗年产量一直徘徊在五、六十万斤。三中全会后,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产量超过了百万斤。近年来,由县科委、林业部门配合乡镇、村建立了科研机构,

大搞板栗矮化嫁接,密植,丰产及劣品种老栗树换头嫁接等试验研究,取得了矮化密植,幼树嫁接,三年结果,

第四年亩产448斤的好成果。在全县内,以点带面,

推动了板栗的大发展。1994年全县板栗发展到4万亩,新老栗树定植300万株。年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产量350万斤。

郯城板栗,分油栗,毛栗两大类型。其中郯城大油栗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泽油光发亮,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近年来,经两次选种,先后选育郯城207、郯城023、盘龙栗等单株优良品种,经省验收确定为区域性发展品种,

已在省内外推广。1983年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果展览会上,

郯城板栗参加展出,获外经贸部荣誉证书。十多年来,郯城板栗出口量不断扩大,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客商点名要郯城大油栗,郯城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闻名遐迩!

八. 山东省 临沂 平邑县 胡家庄回锅全鸡

胡家庄回锅全鸡是沂蒙山革命老区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在齐鲁地方名吃中独树一帜,以散养健壮公鸡为主料,(该鸡放养于蒙山之中,采食山中的蚂蚱、小虫、草籽、青草、饮天然泉水,其柔嫩骨细、皮下脂肪少、肉实而不硬,胜于家养土鸡),宰杀后经祖传配料和独特的加工工艺,用纯花生油单只单锅烹制后经现代工艺灌装杀菌而成,其风味独特、回锅香气怡人,被誉为沂蒙特色名吃。

九.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绺子烟

【绺子烟】沂水,称为“沂水绺子”,属晾晒烟,又称晾红烟,俗称土烟。主要分布在沂水县城以西和西南、西北部石灰岩地区,以高庄、王庄、夏蔚、泉庄、院东头、姚店子等乡镇为集中产区。

据清道光七年(1827年)《沂水县志》记载:“西南惟菸,西北惟山榆,西山一带药材居多,其为利当民食之三口。”可见沂水绺子烟的种植历史悠久,且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故当地烟农中至今仍有“陈烟如陈粮”之说。

绺子烟有十余个品种,尤以“联耳子”、“柳叶尖”最负盛名。按其调制方法的不同,绺子烟分为“板烟”和“扎绺”两种。烟质以高庄乡的“杏峪”、“马兰”烟为最佳,被列为沂水绺子的上品。此烟在清朝中期已成为官宦世家相互馈赠的佳品。

绺子烟适宜山地坡麓、淋溶褐土(红土母质)及棕壤种植。基肥以豆类饼肥为最佳。一般是麦收后接茬栽植。中秋时节,是绺子烟成熟收获季节。烟农用烟镰断茎削叶,草编成帘,在河滩场院、房前院后架起成行的烟架,进行晾晒。经日晒夜露的烟叶,逐渐由黄变红,烟农便趁露下架,握绺成扎,然后堆积发酵,再经调制后烟叶棕中透红,红中呈褐,油润而富光泽。上等绺子烟,烟叶表面有一层白色粉状物,称为“俊毛”,叶片柔软,揉搓干叶不成碎面,而呈细条状。吸食起来气味醇和,香气浓郁,青杂气少,灰白火亮,给人以过瘾的享受。

绺子烟以其独具的膘性好、油分足、劲头大、弹性强,在潮湿条件下仍可保持良好持火力的特性,备受沿海农家和渔民的青睐。每年冬春季节,许多烟商和单位纷至沓来,争相抢购。每年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东北三省及东部沿海一带的烟叶达上千吨,还为省内烟厂提供数千吨雪茄原料。1987年,全县共种植绺子烟2.8万亩,总产1008万公斤。

十.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沂南柿子

沂南柿子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柿树是沂南县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在柿树生产栽培技术上,沂南县于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柿树是落叶乔木,柿木纹理直、结构细,坚重,韧性强,不翘裂,耐腐,是做农具、家具、雕刻的好材料。柿果俗称“柿子”,扁圆或方形,9~11月成熟,成熟时果皮橙色、红色或黑色。

柿果营养价值高,每100克鲜柿含糖15~16克,蛋白质1.2克,脂肪0.2克,维生素C7约30毫克,此外还含有磷、铁、钙等。柿子有降血压、解酒毒及止血、治胃病之疗效。柿霜治咽喉痛、咽干及口疮等。柿子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柿饼、柿糕、柿面,还可用于酿酒、制醋等。

该树种是沂南县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中高湖乡的罗圈峪、杏山子、黄山坡、明峪庄、佛山前,依汶乡的安前庄、隋乐庄,马牧池乡的西寺堡、野竹旺、拔麻、横河、常山庄,岸堤镇的大峪庄、田家北村、王山,张庄镇的大峪等地。1990年以来,县政府推行柿树的规模化发展,建立了柿子生产基地。现栽植面积较大的村有黄山坡700亩,明峪300亩,佛山前200亩。目前我县已有两大品系10余个品种,尤以镜面柿、卷柿、牛心柿、富有柿、罗田柿等为多,面积达1.1万亩,年产鲜柿果566吨。其中镜面柿果实中大,平均果重125克左右,果顶平,呈扁形;果皮薄,桔红色,有光泽;果肉金黄色,肉质松脆,柔软透明,汁多味甜,含糖量高,无种子,生食加工均可,是我县也是我省的名产,是制作山东省“耿饼”的主要原料。甜柿富有,原产日本歧县,现已在沂南县落户,果实中大,一般重100~250克,扁圆形,橙红色,熟后浓红色,肉质致密柔软,味甘甜,品质优,易生食,10下旬采收,11月至12月上旬成熟,是一个优良的甜柿品种。在柿树生产栽培技术上,我县于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柿子有甜柿、涩柿之分,甜柿不用任何处理即可食用,而涩柿则需进行脱涩后方可食用。在当地,根据脱涩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脆柿和软柿。脆柿脱涩方法有两种,一是在40~50℃温水中浸泡24小时即可,也可用3~5%石灰水和食盐水脱涩,此法脱涩后果肉脆而甜。软柿脱涩法是加温脱涩,把柿放入窑内,中置火盆,然后封严窑口,1~2天后柿果变软脱涩;也可用乙稀催熟处理,脱涩后果肉变软,但影响运输。熟柿去皮晾晒脱水制成柿饼,醇甜味美,易于储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