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藏墨脱县土特产 墨脱县特产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藏墨脱县土特产 墨脱县特产水果更新时间:2022-04-12 00:48:46

一. 西藏 林芝 波密县 波密麝香

波密麝香

波密主要产马麝,体形较形林麝大,吻较长,全身呈棕色,通常仅颈部有少量模糊黄点,颌颈下和腹部呈黄白色。雄麝上颌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向下微曲,俗称“獠牙”;脐部有香腺囊,囊内包含

香。雌麝上颌犬齿小不外露,也无香腺囊。

麝的视觉发达、听觉灵敏、行动轻捷,但性胆怯,常于晨昏单独活动。栖居在海拔较高的灌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地方的麝一般毛色较深;生活在青山有小块草地环境中的毛色较浅,但毛的下部均呈灰白色,向上颜色逐渐转深并有光泽。麝毛微呈波浪状,十分轻软,可制高级藏式垫子或枕芯。

阴干的麝香囊即为“整麝香”,又称“毛香”,为扁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体,重量依年龄不同而异。囊内的麝香仁有浓烈香气,为猪肝色或紫红色大小不等的颗粒和粉末。但幼雄麝囊内分泌物呈脓状,不能作药用。颗粒状的麝香仁习称“当门子”,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质量最佳。麝香的主要成分为麝香酮,约占麝香纯干品的0.5-2%,此外尚含有多种雄(甾)烷衍生物以及麝吡啶等。

麝香性温,味辛,开窍,通络,辟秽,散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有兴奋呼吸、加速脉搏、升高血压和强心的作用;对子宫呈明显的兴奋作用,因此孕妇忌用;麝香还有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等,能治中风不醒、痰迷心窍、心腹暴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并是一种高级香精原料。

二. 西藏 山南 洛扎县 洛扎粉丝

洛扎粉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洛扎粉丝

洛扎县粉丝厂建于1993年,洛扎粉丝厂经过20年发展,具有成熟的豌豆粉丝生产工艺和技术,其生产的“赛卡古托”牌豌豆粉丝,丝条匀细,纯净光亮,整齐柔韧,洁白透明,入水即软,久煮不碎,清嫩适口和爽滑耐嚼的特点,知名度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扎日乡、洛扎镇、色乡、生格乡、拉康镇、边巴乡、拉郊乡现辖行政区域

《洛扎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洛扎粉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洛政发〔2016〕43号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洛扎粉丝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三. 西藏 昌都 洛隆县 洛隆糌粑

洛隆糌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洛隆糌粑

近年来,昌都地区以洛隆县“洛宗”糌粑产业为中心,充分利用耕地平整和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优势,筹集资金4270万元,在洛隆、边坝、丁青、昌都等县建设优质青稞种植基地10万亩,年生产优质青稞1500万公斤,采取“工厂+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辐射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年创产值1.2亿元。

洛隆糌粑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孜托镇、硕督镇、康沙镇、马利镇、俄西乡、腊久乡、中亦乡、玉西乡、新荣乡、达龙乡、白达乡共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西藏 山南 琼结县 藏被

已有千年的历史,发源于羊卓雍湖西面的浪卡子县。藏被传统产品有爱尼、爱松、爱西和足介四种。藏被具有细腻、柔软、密度紧、质地厚等特性。

五. 西藏 林芝 墨脱县 乌木筷子

乌木筷子

石窝和一把乌木筷子,这是墨脱县唯一能生产加工的商品了

身处大山深处的墨脱人至今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仍然沿用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维持生计,过着贫穷的日子。用皂石打制的石锅和乌木制成的筷子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运出大山的物品。

六. 西藏 阿里 札达县 炸灌肺

炸灌肺藏语音洛乍,多见于拉萨等地。以羊肺为主料配以酥油、面粉等先煮后炸而成。特点是色泽淡褐,外酥脆里软、味道香美。


七. 西藏 林芝 工布江达县 金耳

你听说过银耳吧,可你大概很少听说过还有金耳吧?在西藏藏东南的山林里,在腐朽的青冈树上,长着一团团一簇簇、千姿百态、繁花似锦、闪烁着道道金光、酷似花朵般的植物,她,就是西藏著名的金耳。
金耳与银耳同属一科。其实用部分的子实体金黄透明,扁薄而卷曲,层层叠叠,极似朵朵盛开的金色菊花。最大的重达1斤,它同银耳一样,营养丰富,为虚弱之高级补品,更可贵的是我区出产的金耳是天然无污染之珍品。

八. 西藏 山南 曲松县 藏鸡

藏鸡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200-4100米的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高原地方鸡种。

产区包括西藏自治区的山南、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南部、那曲地区东部和阿里地区西南部;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玉树、囊谦、称多三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稻城、乡城、得荣、甘孜、德格、九龙等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理县、若尔盖、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阿坝等县和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

据西藏1981年统计,约有50万余只,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约有1.5万只,四川1980年统计近15万只,云南1981年调查约2.5万只,总计约70万只。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分布于西藏的山南、拉萨、昌都、日喀则、那曲、阿里地区,云、贵、川接壤地区。

1主要特性特征藏鸡是适宜于高寒、低压、缺氧,高海拔地区的优良地方品种,素以觅食能力强,极耐粗放,体小肉多、肉质细嫩鲜美而著称,是高海拔地区养禽业中的当家品种。体型小,较长而低矮,匀称紧凑,头高尾低、呈船形。胸部发达,向前突出,性情活泼,富于神经质,好斗性强。翼羽和尾羽发达,有飞翔能力,公鸡大镰羽长达40~60厘米。冠多呈红色,单冠,少数呈豆冠。公鸡单冠大而直立;母鸡冠小,稍有扭曲。肉垂红色。喙多呈黑色,少数呈白色或黄色。虹彩多呈橘红色,黄栗色次之。耳叶多呈白色,少数红白相间,个别红色。胫白色者居多,其次黑色,少数有胫羽。公鸡羽毛颜色鲜艳,色泽较一致,主、副翼羽、主尾羽和大镰羽呈黑色带金属光泽,颈羽、鞍羽呈红色或金黄色镶黑边羽,身体其他部位黑色羽多者称黑红公鸡,红色羽多者称大红公鸡。此外,还有少数白色公鸡和其他杂羽公鸡。母鸡羽色较复杂,主要有黑麻、黄麻、褐麻等色,少数白色,纯黑较少。

2保种方式原产地农户利用自繁自养进行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2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成年鸡体重:公鸡平均为1145克,母鸡平均为860克。18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6.4%,母鸡为74.6%;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1.4%,母鸡为69.6%。

2繁殖性能平均开产日龄为240天,年产蛋数40~80个,平均蛋重34克。蛋壳呈褐色或浅褐色。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74.63%。

【开发利用情况】

八十年代中后期,加强了对藏鸡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特性的研究,充分利用其体型轻小、快羽等性状,与纯种白来航鸡杂交、选育,已经形成了生产性能比较稳定的蛋用型品种群——拉萨白鸡,初步改良了藏鸡低产、晚熟、就巢性强等不良性状,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藏鸡具有肉味鲜美、香气浓郁、肉质细嫩等优良特性,再加上它们特有的适应性、喜人的羽色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藏鸡作为雪域高原上开发名、特、优、新绿色食品的潜在素材和优势资源。中国农业大学在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饲养藏鸡、肉用矮小隐性白鸡以及二者杂交F2代3组鸡,在体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方面均表现了较明显的0优势,尤其在高海拔环境中,0鸡在体重、胸肌率和腿肌率方面表现出较高的0优势。从生长、产肉等方面看,0鸡不仅是高海拔地区,同时也是低海拔地区藏鸡肉用发展的良好杂交组合。该研究为在低海拔地区发展具有藏鸡独特风味的优质肉鸡和在高海拔地区发展养鸡业提供了参考。

九. 西藏 昌都 左贡县 藏族奶品

奶品最普遍的是酸0和奶渣两种。酸0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作的,藏语称“俄雪”。酸0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叫“比玛”。

奶皮就象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奶品是藏族的重要食品,家居或外出,人们都带着它。在零食品种不多的西藏,大人们常把奶渣给小孩当零食。

十. 西藏 阿里 措勤县 藏族血肠

藏族血肠

藏族地区的农、牧民,每宰1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

制法

1.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

2.在羊血内加适量的盐、花椒、少许糌把粉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

3.制法与制香肠同。

4.血肠的烹煮,将灌好的血肠,放开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时便起锅,装入盘内,全家席地围坐,割而食之。

特点

吃时不碎不渣不脱皮,清香软嫩,不腻不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