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沧州最好的特产菜 河北沧州十大特色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沧州最好的特产菜 河北沧州十大特色菜更新时间:2022-05-21 03:11:36

一.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西红柿

西红柿

肃宁西红柿,又名番茄、洋柿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又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是爱美女士的首选,是广大市民的最爱。2004年肃宁县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省西红柿之乡”荣誉称号,2003年肃宁县“百利”西红柿在第六届中国(廊坊)农展会上被评为“名优农产品”。

二. 河北省 沧州 泊头 河北鸭梨

河北鸭梨:果型端正、色泽金黄、皮薄肉细、脆嫩多汁、酸甜适口、耐贮运。具有清肺化痰、润脏利腑之功能,被医学界誉为“天然白虎汤”,载入李时珍《本草纲目》。2000年春,山东省林业厅、山东省经济林协会授予冠县“鸭梨之乡”称号。年产量2.1亿公斤。( 沧州)

三. 河北省 沧州 沧县 沧县金丝小枣

沧县金丝小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丝小枣之乡——河北沧县

沧县金丝小枣的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沧县特定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栽培和良种选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名品,沧县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金丝小枣生产基地。

1996年,沧县被中国之乡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

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

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被省林业局评为“河北省优质红枣基地”。

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沧县金丝小枣”商标注册。

2004年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沧州金丝小枣实施原产地保护。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沧县45万亩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列为第4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沧县现有枣粮间作面积48万亩,小枣常年产量3.4亿斤,产值3.8亿元,是著名的金丝小枣基地县。1996年被中国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枣产品在昆明世博会、全国林业博览会、省农业博览会等多次获金奖。县内有部、省联营的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现保存红枣珍稀品种265个,在枣树品种选优、良种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县共有小枣加工企业530多家,年加工量2000万斤,产值1.8亿元。主要产品的蜜枣、乌枣、枣汁、枣酱、枣蓉等。红枣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秒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我县枣香村果食品有限公司、巨龙枣业有限公司、绿宝食品有限公司,年中工原枣500万斤,产值3000万元,分别注册了枣香村、高川、绿凯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很高。

现全县有小枣批发市场5个,其中崔尔庄红枣交易市场最大,它占地120亩,年交易量1亿斤,交易额2亿元,引来了全国23省市的红枣客商前来交易。

沧县以前一直被称为:“金丝小枣之乡”、“武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曲协正式批准沧县为“中国曲艺之乡”,这是继“中国书法之乡”后的又一个文化桂冠落户沧县,也是河北目前唯一一个国字头曲艺之乡。

沧县栽培金丝小枣有3000多年的历史,始于商周,兴于明清,盛于当代。一代文宗纪晓岚的家乡就在沧县崔尔庄镇。目前我沧县运河以西8个乡镇有3.5万公顷枣林,形成了“数乡一园的”资源格局;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小枣东扩”的战略,使运东11个乡镇枣树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沧县县委、县政府多年来把金丝小枣做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重点培植,按照规模、效益同步提高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抓了小枣东扩、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沧县现有枣粮间作面积48万亩,小枣常年产量3.4亿斤,产值3.8亿元,是著名的金丝小枣基地县。1996年被中国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枣产品在昆明世博会、全国林业博览会、省农业博览会等多次获金奖。县内有部、省联营的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现保存红枣珍稀品种265个,在枣树品种选优、良种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县共有小枣加工企业530多家,年加工量2000万斤,产值1.8亿元。主要产品的蜜枣、乌枣、枣汁、枣酱、枣蓉等。红枣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秒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我县枣香村果食品有限公司、巨龙枣业有限公司、绿宝食品有限公司,年中工原枣500万斤,产值3000万元,分别注册了枣香村、高川、绿凯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很高。

现全县有小枣批发市场5个,其中崔尔庄红枣交易市场最大,它占地120亩,年交易量1亿斤,交易额2亿元,引来了全国23省市的红枣客商前来交易。

四. 河北省 沧州 运河区 小鱼辣酱

小鱼辣酱

在北方生活的人可能知道贴饼子熬小鱼,在沧州这里还有小鱼辣酱。用2--3公分长的小鱼,加入辣椒等作料,烧开后就慢慢熬吧,除了具有熬鱼的清香外带着一丝辣气。当地人时不时的买来做小菜,那口味确实不错,游客到沧州,不妨就可点一个“小鱼辣酱”。

五.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薯条干

薯条干

薯条干:是近年来当地干果食品摊店常见的一种风味食品,其原料也是当地盛产的红薯。薯条分有两种:一种是煮熟烘干的薯条,色泽鲜艳,杏红的、金黄的都很悦目,吃起来柔韧香甜津涎满口。一种是蒸熟后又经炒制的薯条,吃起来硬脆焦香,慢慢咀嚼,留甜不断,别为一种口味。在目前市场上红薯较少的情况下,薯条越来越受到喜食红薯者的青睐。

六. 河北省 沧州 新华区 羊骨头

知道羊骨头怎么啃吗?去沧州见识下他们的吃法会让你食欲大增哦。羊骨头上来了,两大盘羊脊骨、尾骨、排骨混成黄黑色的一堆,一盘子有四五斤。看他们咋吃:双手捞起骨, 放开马步裆,伏背弈弓如挽月,伸觜就骨似填壑......

俗话说,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这样的吃法才过瘾吧。味道更是难以忘怀的,骨上肉极少,口很难啃到,可唇就到骨上轻轻一喙,肉便和着一团的美味滚入口里,立时满口喷香.更妙的是喙完骨上肉稍用小力拖开骨头,骨髓便露出了,这一吃的高潮是吸髓,敲骨吸髓。难怪满屋的吸溜汲溜响,好吃好吃可就是不好描述,一描述便不想吃,可吃着就不想描述也来不及描述,此事古难全,到此不说了,记住了,下次到沧州一定要啃骨头,吸髓哦。

七. 河北省 沧州 新华区 沧州羊肠子

在沧州,吃过羊肠子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第一次是闭着眼吃--怕膻;第二次是眯着眼吃--品味;第三次是瞪着眼吃--解馋。真可谓越吃越有瘾,越吃越爱吃。

羊肠子上市的盛时是冬天。看吧,卖羊肠子的人一般都推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周围都密密地围着一圈吃羊肠的顾客。在这里我要插一句,别处的小吃大都在商店里卖或饭店里吃,我们这里则不然。卖羊肠子的小贩推个长形木箱式的小车,车的前端放着碗、筷及各种佐料,在中间木箱内放一口大锅,锅内盛满热气腾腾的羊肠子,锅的旁边有剩着烧饼或饼子的箱子。他们在比较固定的地方停下车后,把锅上的盖子一掀,羊肠子的香味便立即飘进来,充溢着半条街,吸引着过往行人。当人们聚拢到推车前,小贩便会主动递给每人一个小凳,问清要吃多少,然后放好碗,用筷子从锅里夹出一段羊肠子,用一把雪亮的刀,快速地把羊肠子切成一寸左右的小段,排到碗内,再洒些胡椒粉、味精、盐、香菜等佐料,接着从锅里舀出一勺子热汤,浇在羊肠子上面,顺手又在碗上放一双竹筷,满脸笑容地递到顾客手里。人们接过碗,咬上一口,品品滋味,顿觉满口皆香热气腾腾的羊肠子驱散了身上的寒气,赶走了满身疲劳,全身热乎乎的,舒坦极了。他们往往是吃了一碗,再来一碗,有的甚至带口小锅,买上一些拿回家,请家人共同分享。

沧州羊肠汤是现在文雅一点的称呼,过去就叫羊肠子,沧州方言发音是”样尝――咋”.沧州地处华北平原的东部,却有着辖区内的孟村回族自治县。回族是这里的一个主要民族,那么,以牛羊肉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所以沧州小吃羊肠子便是代表了.羊肠子在解放前就是沧州市的早点小吃,光顾羊肠子摊儿的大部分是出卖劳动力的壮汉,时至今日喝羊肠汤的顾客也是男士居多.每天清晨,很多出卖苦力的大老爷们带着自己家的玉米饼子,买一碗羊肠子泡着吃,汤不够可以随便添.吃饱喝足之后就去车站卸煤或者到码头搬运货物,沧州话叫”扛大个儿”,意思是大个子去肩扛货物.扛大个儿的爱喝羊肠子是有原因的,因为羊的小肠肠壁里面有很多油,羊乳房也是脂肪,能够提供更多的热量,俗话说”搪工夫”,就是不容易饿,其他组织好歹也算蛋白质,多少也能补一补.当时没有什麽机械设备,挖土卸煤等等都是纯体力劳动,当年沧州(那时候叫沧镇)水路有运河,旱路有火车,好歹也算交通枢纽,装卸货物的活儿不少,卖苦力扛大个儿的男人很多,所以羊肠子特别畅销.喝羊肠子的另一个原因是价格便宜,那时候买一斤羊肉的钱能吃20碗羊肠子.穷老百姓每天汗珠子砸脚面,干一天的活儿挣钱也就够换几斤棒子面的,那舍得买羊肉吃,来碗羊肠子也算开荤了.

说起来现在的羊肠子跟过去的羊肠子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现在人们一说谁谁家的羊肠子好吃,一般都夸奖说那一家的羊肠子汤清味正干净卫生.过去根本不是这样的!过去的羊肠子根本就不怎麽洗,因为过度冲洗不但会冲掉肠子里面羊吃下去还没有消化完的草,更会冲掉肠壁上的脂肪,而吃羊肠子的大老爷们要的就是那些脂肪.听老人说过,过去煮羊肠子的汤里面都漂着很多羊油和碎油脂,许多食客趁老板忙不过来的时候,自己添汤总是多舀一些油碎子.那时候吃羊肠子,一口咬下去能看到绿绿的东西,可是人们说吃的就是这味儿.开玩笑的说法是一口咬出羊粪蛋蛋来才是正宗!笑谈了。

羊肠子能够成为沧州,跟沧州有大量的穆斯林有关,回民以吃牛羊肉为主,羊肉跟内脏全部消费掉,剩下的下脚料回民自己很少吃,因为按照老-直肠胚胎-淋巴结等都是不洁净的,回民自己只吃羊杂汤,也就是用心肝肺胃等内脏做的汤.正因为回民自己不吃,所以最初的羊肠子都灌有猪血.据说目前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穆斯林在清真寺宰牲的时候,直肠胚胎淋巴结等下脚料也是像垃圾一样被倒掉,没有人吃的.只是在沧州,这些下脚料不知道在什麽时候被什麽人拣去,煮一煮卖给穷人当饭,久而久之竟然发展成了沧州名吃.

正因为有大批劳动力做消费人群,羊肠子在沧州才站稳脚跟.所以现在有人说XX地方的羊肠子时间悠久排第一,XX地方的羊肠子排第二,都是不恰当的,最初的羊肠子就是在市区存在,后来发展到别的地方,其他地方也只是因为回民聚居,有充足的原材料才维持下来的.

沧州羊肠子做法

做法是:先将50斤清水添入锅内,待锅烧响放进鲜肉30斤,羊杂和骨架各一副,用大火烧(以木柴火为好),顶出血沫,尔后将佐料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各半斤和适量,再熬40分钟即成。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要按一比例适量下锅,多了则药味出头,少了则腥膻除不净。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即可。它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羊肠子入口爽而不腻,异香诱人,无腥膻的气味。它的汤更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味。在沧州,吃过羊肠子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第一次是闭着眼吃--怕膻;第二次是眯着眼吃--品味;第三次是瞪着眼吃--解馋。真是越吃越有瘾,越吃越爱吃。很多沧州州人喜欢吃羊肠子,认为它性热,有祛除哮喘和胃寒的作用。羊肉汤品种繁多,各有特色,天花(羊脑)汤有健脑明目之功,不仅低脂肪,而且排毒养颜,肠美汤鲜,百吃不厌,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饮用;口条汤有壮身补血之能,最宜病愈大补者常食;肚丝汤肥中带瘦,奶渣汤沙酥带甜,还有马峰窝汤、三孔桥汤、羊杂汤等,达72种之多

八. 河北省 沧州 南皮县 南皮冬枣

南皮冬枣

南皮冬枣产业发展迅速。冬枣皮薄质嫩、脆甜适口、鲜香多汁,果肉丰盈而饱满,与牙齿相碰即碎,不待细嚼便在口中融化,那是对牙齿坚利的轻蔑,对味蕾的打击,食后满口甜香,回味悠长,让人想食又不忍多食,怕暴殄了天物。

冬枣又称冻枣、苹果枣、灵枣。冻枣与冬枣的语义相同,指成熟时令;苹果枣是指冬枣的外形,酷似小小的苹果:而灵枣大抵与民间传说有关,说的是冬枣树祖显灵退敌的故事,倒非这枣真的有灵魂。

据权威部门检测分析,沾化冬枣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及A、B、C、E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80多倍,梨的100多倍,被誉为“活维生素丸”。沾化冬枣并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至于枣的药用价值,中医学中早有记载,而沾化冬枣含有抗癌物质环磷酸腺苷,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作用,及其他保健功能。

九. 河北省 沧州 盐山县 盐山红枣

国家林业局命名的第三批“中国经济林之乡”中,盐山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据盐山林业局介绍,在这次“中国经济林之乡”命名活动中,全国共有73个县(市、区)受到命名,其中我省有6个县市被命名。对盐山来说,自古以来,盐山就有种植枣树的传统,近来,盐山的枣业更是蓬勃发展,全县共种植枣树面积达37万亩,约1480万株,年产红枣达4400万公斤,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副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