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衡阳市衡阳县特产 湖南衡阳特产第一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衡阳市衡阳县特产 湖南衡阳特产第一名更新时间:2022-04-19 23:19:22

一. 湖南省 衡阳市 衡阳县 渣江“假羊肉”

渣江是衡阳县的一座小镇,却出过好些响当当的人物。清末名臣彭玉麟,清末民初大书画家曾熙,教育名人陈墨西,著名作家琼瑶都诞生在这片热土上。

在衡阳,一提到“渣江”,人们感观世界里的第一反应,既不是炫亮的视角,也非清雅的听觉,而是热辣辣的味觉。只要嘴里吐出“渣江”两个字,就会舌下生津,额头冒汗,心头闪过一道菜名——“假羊肉”。

渣江人开饭馆,都将“假羊肉”列为店菜,重磅推荐。虽然当下假食材充斥餐饮行业,但公然以“假”命名的菜肴,恐怕除渣江“假羊肉”外绝无仅有。

其实,“假羊肉”只是狡黠的渣江人自娱自乐的一个玩笑。它并

非羊肉做成,更不是假冒伪劣的羊肉。而是用猪头肉、猪瘦肉与荷折

皮烹制出来的一道羹汤。

为何不直接叫猪头荷折皮汤?这还得从渣江人的诙谐和精明说起。

过去的渣江,家家养牲猪,遍地种红薯。聪明的渣江人硬是将两样再

寻常不过的食材,烹出了不寻常的味道——热辣似羊肉汤,营养和热

量也毫不逊于羊肉汤,还没有羊肉汤的膻腥味。

名称的由来已无从知晓,但自古至今就这么叫。大家心知肚明,

只管做来只管吃,谁也不会去深究它的来龙去脉。

倒是有过一个典故,相传宋徽宗皇帝被金兵掳去,皇后避难至渣江,

身染风寒,周身酸痛,食欲不振。当地人做“假羊肉”汤敬献,皇后食之,

浑身大汗,顿觉神清气爽。从此,渣江“假羊肉”名声大噪。

“假羊肉”的做法分两个步骤。先以猪头肉、猪瘦肉,佐以八角、

桂皮、花椒、辣椒粉一同熬成肉汤待用。再将磨碾成面粉状的红薯用适量水调汁,坐锅添柴,放少许油,将红薯汁倒入油锅中,摊成薄饼。要留心火候,摊好的薄饼四周稍稍上合,形如荷叶。薄饼出锅后,对折切成条,便是荷折。将荷折倒入肉汤中,大火烧滚,放入青菜、香葱,最后淋上香油,便大功告成。

一碗上好的“假羊肉”,必然是热辣滚烫的。荷折绵薄爽滑,猪头肉软绵绵又劲道实足,是朴素的乡间风骨。

我外婆就是做“假羊肉”的里手。红薯粉汁调得极稀,摊出的荷折

皮薄如蚕翼。猪头肉切得厚实,辣椒粉舂得细索。佐以蛋皮、黄花菜,

烧出来油光水亮,是舌间最真实的滋味。

无论家宴还是酒席,“假羊肉”通常以粗瓷大钵盛装上桌,份量往往极多,酽酽的汤汁与荷折皮浑然一体,令人食指大动。这时就当仁不让,舀上一碗饭,也无须劳烦筷子调羹,端起来,轻啜一口,“哧溜”从喉咙一直滑进肚里。或许正是此缘故,渣江人提这道菜,往往省略“汤”字,爽利称之为“假羊肉”。

一口滚热厚实的汤下去,无论是远归人,还是异乡客,都会发觉有一种安妥,从肠胃一直扩散到五脏六腑,四肢百脉的毛孔也随之被一一打开。硬是要吃到满头大汗,辣到“呼哧呼哧”,咂嘴扇风满地找水,才算过足了瘾。

二.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南 古城西瓜

古城西瓜是衡南县传统名优产品,因古城种植面积广,产量高,质量优故名。古城种瓜历史较长,过去选用土生品种,现以适应当地生长的“新红宝”为主导产品。瓜农种瓜均依传统方法,精种细作,以有机肥播种,有机肥追苗,不施化肥,西瓜的座瓜率高,亩产4000~5000公斤,成熟的西瓜果实美观,皮薄而韧,耐贮运,瓤沙味甜,含糖量11%,清香爽口,单瓜重7~8公斤,是无污染,无激素的绿色食品。衡南县泉溪、茶市等镇种植400余公顷,年产西瓜约2万吨,远销省内及东南沿海地区。

信息来源:衡南县党政门户网站

三. 湖南省 衡阳市 衡阳县 船山烟草

船山烟草

衡阳县烟叶开发办公室

四. 湖南省 衡阳市 常宁 常宁茶油

常宁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常宁茶油是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的。常宁油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具有营养丰富、色泽亮黄、品质纯净、气味清香、药食兼用等特点,享誉国内外。

常宁市种植油茶历史悠久,历来以生产优质原生态茶油而闻名全国,油茶栽培和茶油食用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天然油库”美誉。解放后,常宁油茶产业受到政府重视,油茶种植迅速发展,油茶林成为市内最主要的经济林,油茶的发展,带动了榨油作坊的发展,据调查,九十年代初年全市有手工榨房2113个,遍布全市各个乡镇村,各乡村都能听见“咚、咚”的榨油声。常宁市成为湖南省油茶生产基地,油茶产业飞跃发展,全市每个乡镇都种植油茶,油茶面积突破了78.8万亩,成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名副其实的 “天然油库”。

近年来,常宁市乘国家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建设东风,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以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市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新造与低改相结合,引进了湖南江山生态、西施生态、鸣天科技、湖南大三湘等10多家规模油茶开发企业,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引进中粮集团在我市设立油茶研发中心和精深加工企业,油茶产业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新造高产油茶林15万亩,低改垦复油茶林25余万亩,油茶产量达5000吨,年产值5亿多元,已基本形成集种苗、基地、加工、科技、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油茶产业链。

五.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山 红烧冬瓜

红烧冬瓜

红烧冬瓜除富含水分外,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百克冬瓜肉中含蛋白质0.4克,碳类1.9克,钙19毫克,磷12毫克,铁0.2毫克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每百克含有18毫克,为西红柿的1.2倍。

衡山县的红烧冬瓜不但营养丰富,吃起来也是美味爽口。

六. 湖南省 衡阳市 衡阳县 鱼粉

目前在衡阳的早餐,鱼粉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米粉,鱼粉因为味道鲜美、汤汁浓稠、食后爽心养胃,并且具有很强的饱感,也不容易饿,深受衡阳市民喜爱。以至于在贵宾到来,东道主都经常不让贵宾在宾馆用早餐,而是带到鱼粉店,热情为远方的客人点上一碗鱼粉。客人在吃了鱼粉以后,大呼叫绝,以至于下次光临衡阳,主动提出“我们明天早上去吃鱼粉吧”。衡阳人早上请客也喜欢请吃鱼粉。

衡阳目前的鱼粉溯源应该是衡阳县的渣江鱼粉。早在上世纪就声名远扬。但是由于当时的流通障碍,经济不发达,只是限于衡阳县的区域,记得是八五年才在县城西渡开了一家鱼粉店。

在本世纪初,衡南县三塘镇的鱼粉异军突起。目前口碑与声誉已经盖过渣江鱼粉。经营者在三塘的街上开了一家店,尽管条件简陋,由于口味独特,声名鹊起。城内的老饕经不住吸引,于是,在周日,跑到三塘吃鱼粉也变成了时尚。

有善于经营着在其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再仔细观察鱼粉的加工制作以后,将三塘鱼粉开到了衡阳市内。现在衡阳的鱼粉店的店招多是三塘鱼粉了。可惜可惜,渣江鱼粉逐渐为三塘鱼粉取代。

鱼粉实际上并不复杂。关键是鱼要新鲜。制作鱼粉的鱼都是活鱼现杀。汤要浓汤,一般用猪的筒子骨(应该是主的胫腓骨与尺桡骨)敲碎以后,加入黄豆慢火煨熬至少一夜,这样的汤汁再用来煮鱼。岂有不鲜之理。

鱼粉的操作关键在于鱼的熟化过程。将鱼剖杀以后,切成块状,锅中油烧红,将鲜鱼块置入锅中稍作煎炸,加入料酒(西渡湖之酒最佳)快速翻炒,然后加入盐与浓汤,再放进姜米、蒜茸。加盖煮熬。煮鱼切忌不断揭盖翻锅,这样会影响鱼的肉质,而且还容易使鱼汤带有腥味。煮熬一段时间,鱼汤就会变成乳白色,这是可以揭盖调味,将咸味调停得当,植入新鲜蔬菜入锅,起锅即成。将烫好的米粉淋上新鲜鱼汤,一碗鱼粉大功告成。

吃鱼粉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急躁。因为鱼的细刺容易夹在米粉中,这样不小心容易造成鱼刺卡喉。一般来讲要慢慢品尝,分为三步,先吃鱼,再食粉,最后喝汤。

这个时候的鱼已经将与自身的鲜味与高汤的鲜味有机结合,品吃鱼肉也是一件快事。小心将鱼刺选出。将鱼肉吃完,鱼肉肉质细腻,由于先稍作煎炸,肉质还有一点焦香味,鲜味与焦香味浑然一体,这是一种独特的味蕾享受。

吃完鱼以后,这时的米粉已经在鱼汤中浸泡一段时间,鱼塘鲜味已经进入了米粉的身体之中,这时的米粉鲜美滑爽、柔糯细腻,品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过喉舍不得咽下。当然如果是酸浆米粉,其味道更是不得了。

最后喝汤,鱼汤是鱼粉的灵魂所在,鱼粉做得好不好,主要是师傅掌握好鱼汤的制作。鱼汤颜色乳白如玉,配上翠绿的葱花,少许鲜艳的红椒段,简直就是一件热盆景。汤汁浓稠,鲜美无比,喝在口中有时还有一种粘质感,这全是精华呀。一般来讲,鱼汤几乎是每位食客不会浪费一点的。

在衡阳,鱼粉店的鱼粉只是一个品种,此外还有鱼头粉、鱼杂粉。加工方法别无二致。只是食客对于鱼的身体某部分的自身喜爱而决定的。不再赘述。

七. 湖南省 衡阳市 衡东 新塘削骨肉

新塘削骨肉

新塘削骨肉又名夹缝生春(主料:削骨肉,副料:青椒)

剔筋削骨烩青椒,酒焖油烧豆豉调;

嗅得清香三分饱,原来美味夹缝刨。

八.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山 刮凉粉

刮凉粉

衡山县的刮凉粉一般都是一个小柜台或者是一个小摊,摊主然后麻利地握起镂空的小勺子,在凉粉上小心翼翼刮将开来,刮出一条条细细的、滑滑的圆粉丝。接着,摊主迅速地用筷子将凉粉丝摞到小碗里,撒上各种佐料,绿绿的葱花、红红的干辣椒粉,把白白的凉粉装点得像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末了,摊主再朝凉粉里浇上两滴麻油,那叫个“喷香”。

九. 湖南省 衡阳市 石鼓区 衡阳卤粉

衡阳卤粉脱胎于桂林米粉,在桂林卤粉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可以说衡阳卤粉与桂林卤粉同宗不同工。衡阳卤粉的味道可以称的上是中华一绝,其精髓全在那一锅神秘的卤水中。卤水是用数十种民间中草药精制而成,有强身健体、延寿回青之功能,口味独特,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堪称中华之最。特点:卤味浓厚,大酸大辣,且香味浓郁,口感爽滑,吃过后舌底生津,唇齿留香,令食者大呼够瘾。

十. 湖南省 衡阳市 石鼓区 海蛋

海蛋是衡阳特具地方传统习俗的一道风味菜,也是宴席和年夜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儿时,我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只有春节才回老家与爷爷奶奶团聚。记忆中的老家一马平川,并没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然而馋嘴的我却无法忘记二婶做的一手好菜,尤其是那道鲜美无比的海蛋。

年轻的二婶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她总是一个人在厨房里忙乎,洗、切、炒、煮,添柴烧火,全由她独自包揽。我跑到厨房偷瞄,看二婶将十来个鸭蛋打到碗里,再用筷子“叭叭叭”打圈。直到筷子随便一挑,蛋液牵出长长的丝,加入适量盐和胡椒粉才算打匀了蛋液。这之前,二婶早将泡发的木耳、香菇、荸荠和肥肉切成细丝。这时她在锅中放些菜油,烧热锅后先下肥肉丝煸炒,然后放入木耳、香菇、荸荠、粉丝,加入适量食盐,炒熟出锅。然后二婶拿出一个小铝盆,在上面刷一层菜油,倒入三分之一的蛋液,将炒好的“五丝”倒入蛋液中,再将剩余的蛋液全部倒入,盖住“五丝”。

二婶将这盆内容丰富的海蛋放入蒸屉,架在铁锅中蒸煮。二婶蹲到灶门前添柴,火烧得旺旺的,但并不猛,听二婶说,要控制好火候,蒸出的海蛋既膨得起又不会起蜂窝。大约七八分钟光景,海蛋就蒸好了。冷却后二婶将其从铝盆中取出来,圆圆的象极了蛋糕坯。

二婶将海蛋切成菱形,一半熘煮,加入红椒丝和香葱,吃起来软滑松爽。另一半做汤,再放一些肉片和玉兰片(洁白的嫩笋片)味道别提有多鲜香。

在乡下,春节的餐桌上几乎都是肥厚的荤菜,个个吃得油腻腻的。这时再换换一菜两做的海蛋,真是清爽极了。二婶做海蛋全村有名,她有一个秘诀——在蛋液里加少许清汤,因此做出的海蛋特别松软,吃起来格外爽口。

我曾好奇地问爷爷,海蛋为什么叫海蛋,是不是从海里捞出来的蛋。爷爷捻着长长的胡须,笑眯眯地告诉我。做海蛋的蛋是蒸水河上游来游去的麻鸭子下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海蛋里要掺鱿鱼丝、虾仁等海产品,顾名思义,才有了海蛋这个名字。那时,海蛋只有地主老财才吃得起。聪明的穷苦百姓买不起海鲜,就大胆创新,用粉丝、木耳、荸荠等替代鱿鱼丝、虾仁,没想到做出的海蛋味道异常鲜美,丝毫不逊于海鲜做的。

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二婶如今已两鬓斑白,而爷爷早已作古,我甚至已记不清他老人家的容貌,但当年他给我讲海蛋故事的慈祥笑容,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金玉满堂荣获雁城新十大碗殊荣后,我这才知道,有人还为这道俗名海蛋的菜,题了首诗:金丝银丝,玉碗盛装,主人醉客,喜气洋洋。

默念着这首诗,回忆着当日春节团聚的热闹景情,我就会想起爷爷,想起曾经活力四射的二婶。

作者:肖玲玲 来源:凯风湖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