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春特产宣传海报 永春九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春特产宣传海报 永春九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2 04:10:36

一.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春老醋选用优质糯米、红曲、芝麻、白糖为原料,按一定配方精心酿制,其酿造技术独特。醋色棕黑,强酸不涩,酸而微甘,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且久藏不腐。同江苏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齐名媲美。

此醋旧时是民间富户秘传自酿食用,些许作为珍品馈赠亲朋好友。家中一坛老醋往往经年不断地添加陈酿,历经百年,为吉祥如意之象征。作为商品的不多。

1954年,爱国华侨、全国归侨联合会副主席尤扬祖出资与县人民政府合办永春酒厂。1958年酒厂扩展为酿造厂。在吸收民间传统酿醋技法的基础上,改进配方和工艺,使老醋品质更佳,产量倍增。1960年正式命名为水仙花牌永春老醋,由外贸部门经营出口。

永春老醋曾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被选送参加第四届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展出,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永春老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永春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永春香饼

香饼:为永春名食,已有300多年历史。香饼主要原料是面粉、红糖、猪油和香料,制作精细,外型雅观,香甜可口,别有风味,是永春民间嫁娶中必备的馈赠礼品。

注:一盒10小块为一个包装

三.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一都红粬

一都岱山红粬有限公司位于一都镇南阳村,创办于2007年11月。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注册资金100万元,该公司主要利用一都传统的制粬工艺,生产优质红粬,是一都镇首家规模生产红粬的企业,也是一都镇重点扶持的发展特色产业的示范企业

红粬是我国民间传统使用的一种天然色素,是一种理想的食用着色剂。我厂生产的“玫瑰”牌特级红粬米,红粬粉。液体红粬红色素是选用优质大米作原料,采用科学方法经微生物发酵后加工提炼制成,不加任何化学成人是天然、无毒、安全的绿色添加剂

四.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石鼓白鸭汤

石鼓白鸭汤,以永春石鼓“农村户口”的白鸭为原料,鸭子头大冠红、羽毛洁白、颈较短、掌实黄、躯体硕壮,形态似鸭非鸭,似鹅非鹅,红脸扁嘴,会飞会水,叫似鸟,具有极高的肉用、药用价值。肉质极为鲜香嫩脆,爽滑可口,药用保健价值很高。加入十几种中草药的白鸭汤营养丰富,汤浓味美、肥而不腻,闻名遐迩。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五.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雪山芥菜干

本品为农家腌制的芥菜干,纯天然无污染,让亲尝尝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干。

芥菜干是一道绿色食品,可和其它食品搭配,如:可加入大米笋丝也配料,做成风味可口的菜干饭;可加入五花肉调味料,做成风味独特的菜干扣肉煲;还可加入排骨、鸡、鸭清炖,汤味清鲜,利口清嫩;烹制之前,要先用开水把芥菜浸30分钟,然后和五花肉一起文火煮40分钟,才能入味,芥菜是瘦物,与土猪的五花肉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汤甜,肉软。

六.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金桔糖

    金桔糖:春节期间,你到永春侨乡亲友家作客,主人在端茶递烟的同时,总要端出一盘橙黄色、飘着桔香的金桔糖,敬请吉尝。你至少得从中拣起一颗,塞进嘴里,随后向主人道谢:“恭喜、恭喜,新年大吉!”每到年关,还有不少人用邮包或托友人,把这种金桔糖馈赠旅居海外的亲友,寄托故乡亲人对游子的思念,祝愿旅外亲人居家平安,吉祥如意。 金桔糖是福建省著名侨乡永春县。该县制作金桔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历来深受闽南侨乡人民的喜爱。每逢新春佳节,永春城乡,几乎家家户户的房间桌上、厅堂案上,都要摆出满盘满碟的金桔糖,以兆丰年,招待宾客亲友。远离家乡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见桔思乡,对它也有特殊的感情。金桔糖已成为他(她)们回乡探亲、旅游常要携带出去的一种珍贵礼品

    据《永春州志》卷七记载,“金桔,永地有大小两种。小者仅如弹丸,稍大者如雀卵,名大桔,以糖煮数次,谓之蜜桔,出西边远村者尤佳,有贵客挚友至,酬之以下茶。”这里说的为弹丸者,即山金豆,是制作金桔糖的原料。它在柑桔族分类里,与金柑、金枣、罗浮同归于金柑属,为常绿小乔木,多野生于山间,年年开花结果,果扁圆细小,略比豌豆大。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把成熟了的山金豆挤掉果核,放进淡盐水中浸泡后加糖制成的金桔糖,可保持橙黄特色和柑桔特有的馨香。闻之沁入肺腑,入口鲜嫩清甜,食后醇香呃逆,余味无穷。它既是配茶佳品,又可作煮花生汤、绿豆汤、蒸年糕的好调料。具有助消化、化痰止咳的药效。( 永春县)

侨乡小吃:永春金桔糖,闽南永春县制作的金桔糖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历来深受人们的青睐。

《永春州志》载:“金桔,永地有大小两种。小者仅如弹丸,稍大者如雀卵,名大桔,以糖煮数次,谓之蜜桔,出西边远者尤佳。有贵客挚友至,酬之以下茶。”“弹丸”即金山豆,是制作金桔糖的原料。它在柑桔族分类里,与金柑、金枣、罗浮同归于金柑属,为常绿小乔木,多野生于山间,年年开花结果,果扁圆细小,略比碗豆大。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将成熟的金山豆挤掉果核,放进淡盐水中浸泡后加糖制成的金桔糖,可保持橙黄色和柑桔的馨香。闻之沁入肺腑,入口鲜嫩清甜,食之醇香呃逆。它既是配茶佳品,又可作煮花生汤、绿豆汤及蒸年糕的好调料。还具有帮助消化,化痰上咳等药效。

每逢新春佳节,永春城乡家家户户的厅堂案上,都要摆出金桔糖,以示丰年吉利,招待亲友宾客。好友客人品尝后就向主人道谢:“恭喜、恭喜,新年大吉(桔)。”不少人邮寄或托友人,将金桔糖馈赠给旅居海外的亲友,寄托故乡亲人对游子的思念,祝愿亲人居家平安,吉祥如意。远离家乡的海外侨亲,见桔思乡,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金桔糖已成为他们回乡探亲、旅游常要携带的一种珍贵礼品。

春节期间,你到永春侨乡亲友家作客,主人在端茶递烟的同时,总要端出一盘(或一碟)橙黄色、飘着桔香的金桔糖,敬请吉尝。你至少得从中拣起一颗,塞进嘴里,随后向主人道谢: “恭喜、恭喜,新年大吉!”每到年关,还有不少人用邮包或托友人,把这种金桔糖馈赠旅居海外的亲友,寄托故乡亲人对游子的思念,祝愿旅外亲人居家平安,吉祥如意。

金桔糖是福建省著名侨乡永春县。该县制作金桔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历来深受闽南侨乡人民的喜爱。每逢新春佳节,永春城乡,几乎家家户户的房间桌上、厅堂案上,都要摆出满盘满碟的金桔糖,以兆丰年,招待宾客亲友。远离家乡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见桔思乡,对它也有特殊的感情。金桔糖已成为他(她)们回乡探亲、旅游,常要携带出去的一种珍贵礼品。

据《永春州志》卷七记载,“金桔,永地有大小两种。小者仅如弹丸,稍大者如雀卵,名大桔,以糖煮数次,谓之蜜桔,出西边远村者尤佳,有贵客挚友至,酬之以下茶。”这里说的为弹丸者,即山金豆,是制作金桔糖的原料。它在柑桔族分类里,与金柑、金枣、罗浮同归于金柑属,为常绿小乔木,多野生于山间,年年开花结果,果扁圆细小,略比豌豆大。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把成熟了的山金豆挤掉果核,放进淡盐水中浸泡后加糖制成的金桔糖,可保持橙黄特色和柑桔特有的馨香。闻之沁入肺腑,入日鲜嫩清甜,食后醇香呃逆,余味无穷。它既是配茶佳品,墨可作煮花生汤、绿豆汤、蒸年糕的好调料。具有帮助消化,化痰止咳的药效。

目前,永春县食品厂及湖洋、城关、岵山、五里街等供销社,年年均有制作金桔糖,也有很多农家自己制作,全县年产金桔糖两万多斤,畅销各地,很受欢迎。

七.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永春花生麻枣

花生麻枣是闽南地区颇受群众欢迎的糖年糕之一。相传花生麻枣的生产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原料配方 糯米10千克 狗棕芋0.5千克 花生米25千克 花生油3.75千克(夏天用同量的猪油则味更佳) 白砂糖15千克 饴糖10千克

产品特点 长7厘米、直径2厘米,圆而直,表面贴满碎米粒大小的熟花生米,颜色蜡黄。

折断处有条条细丝相连,如藕断丝连,内部呈通心草状,叶较多的蜂窝与小孔,口感松脆,味甜,并有擦拍之声,食之有炒花生和老(即中间的心)混合而成的特殊的芳香味道!

八.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一都红菇

中文名称:红菇

拉丁学名:Russula sp. (正红菇是个新种)

俗名别名:正红菇、真红菇、大红菇、红椎菌、大红菌、大朱菇

分类:真菌植物门、弹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

型态特征:菌盖宽4—9厘米,扁半球形,后平展至中下凹,幼时粘,无光泽或绒状,中部色深红至暗(黑)红,边缘较淡呈深红色,盖缘常见细横纹。菌肉白色,厚,常被虫吃。味道及气味好。菌褶白色,老后变为乳黄色,近盖缘处可带红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间具横脉。菌柄长 3.5—5厘米,粗0.5—2厘米,白色,一侧或基部带浅珊瑚红色,圆柱形或向下渐细,中实或松软。孢子印白色或极淡的灰白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有小疣,7.5—9×7.3—8.1微米。囊状体近梭形,51—85×8—13微米。

生态习性:夏秋季林中 地上群生或单生。是一种和楮、栲等树木的根系共生的菌根真菌。

营养与使用

红菇身含有5种多糖、16种氨基酸和28种脂肪酸。多糖含量约为2.47%,其中单糖和寡糖占总糖的33.9%,氨基酸含量14.7%,其中人体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问题的54.4%。红菇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15.7克,碳水化合物63.3克,钙23毫克,磷500毫克,维生素b23.54毫克,尼克酸42.3毫克。

有“菇中之王”的美称,系天然营养佳品。其风味独特,香馥爽口。其味较之任何菇类无1比的鲜甜可口;并含有人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同时它含有多糖类抗癌物质,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癌细胞转移,对治疗疗急性脊髓视神经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具有治疗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和补血、滋阴、清凉解毒及治疗贫血、水肿、营养不良和产妇出血过多等疾病,还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经常食用,可使人皮肤细润,精力旺盛,益寿延年。

红菇的菌丝不能分离,故至今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日见珍贵。的杆同其它菇不一样,不但不脆,而且质硬带有韧性。采摘时要用削菇的竹签或其他工具插入底层,才能把它撬起来。红菇一般群集而生,山中蛇虫常有毒涎染菇上,为免中毒,鲜菇煮食时应同时置以米粒,倘米粒呈蓝色,则菇有毒,弃之勿食。

在福建闽南地区,妇女分娩时必食红菇补充营养;在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据《本草纲木》所载:“红菇味清、性温、开胃、止泻、解毒、滋补、常服之益寿也”。可见,红菇早在明代就被前人所食用。红菇有脾肝补血、健胃强肾之功效。当地人口味不佳时,常用红菇调和胃口;小孩泄泻用红菇蕾炖汤可止泻;妇女坐月子吃些红菇滋补健身。所以红菇又有“南方红参”之称。当地炖鸡、炖鸭、炖蛋、炖猪肚、炖猪排之类配些红菇不仅使其色彩夺目、更能使汤水增甜、味道鲜美。由于红菇既是古往今来的天然味精又是得天独厚的天然色素,因此成为请客宴会、迎宾送礼的名贵上菜和馈赠佳品,畅销于海内外。红菇具有独特的生长环境,当地谚语云:“从来无种,四季无花,越嫩越好食,越老越有渣。”形象地概括了红菇的这一特征。它自古以来既无花又无种,一年一度自然生长,在高温高湿的气候下生长。它生长的地域更为独特,只生长在茂密椴木树下的沃土上。它虽然无花无种,但却有传宗接代的始祖地,每年均在这块故土上茁壮生长。采菇者年复一年依旧回老菇穴采菇。

真的红菇,菌盖正面深红,中心暗红,并有横皱纹,菌盖腹面菌褶细密均匀,呈浅灰蓝色,菇脚矮圆不空心。叶盖全开并有破裂的红菇,则是将要过时的菇,但汤味好,未开伞的菌食来无渣。叶盖半开型如单车摇铃的红菇,属上等红菇,清香美味,一盆菜调上几个就独到好处。未开的红菇蕾,虽然未过到成熟期,却甜嫩可口。红菇便于保存,晒干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不仅久不变质还会放出阵阵芳香,使人心旷神怡。天然野生红菇 红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纯天然野生,能补血,特别适合产妇及贫血者食用,其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能预防感冒和肝硬化,并有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抗癌等作用天然野生红菇 ,红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纯天然野生,能补血。

九.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永春白番鸭

永春白番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永春白番鸭全身羽毛纯白;喙呈粉红色,头部皮瘤鲜红呈链珠式排列;胫、趾、蹼均为橙黄色;虹彩浅黄色;皮肤淡黄色,肉色深红;体躯呈纺锤状,似橄榄形。

永春白番鸭分布范围为永春县辖区内的桃城镇、湖洋镇、蓬壶镇、五里街镇、岵山镇、下洋镇、一都镇、坑仔口镇、玉斗镇、锦斗镇、达埔镇、吾峰镇、石鼓镇、东平镇、东关镇、桂洋镇、苏坑镇、仙夹镇、横口乡、呈祥乡、介福乡、外山乡。

永春白番鸭全身羽毛纯白;喙呈粉红色,头部皮瘤鲜红呈链珠式排列;胫、趾、蹼均为橙黄色;虹彩浅黄色;皮肤淡黄色,肉色深红;体躯呈纺锤状,似橄榄形。产蛋量较高的母鸭体形略小,臀部丰满。

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番鸭状似鸭而大似鹅,自抱其蛋而生,种自洋舶来” 。经世代饲养、选育,白番鸭成为适应永春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据一九九O年编纂的《永春县志》记载:“民国23年(1934)全县养鸭8.1万只,80年代初发展迅速”。永春民间都把白番鸭作为滋补良品,享誉全国的名菜“永春白鸭汤”,在永春的民间流传食疗妙方—— “白鸭炖焦菜” ( 注: 白鸭即白番鸭, 焦菜即当地土咸菜) 。

永春白番鸭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永春县现辖22个乡镇,236个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7°41′55″~118°31′9″,北纬25°13′15″~25°33′45″之间,总保护面积1451.8平方公里,年出栏100万羽,年产量3500吨。

十.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永春篾香

永春篾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春篾香,又名神香、卫生香,是一种选用上等芳香植物和中药材配制后供人点燃的名贵香料。永春篾香是唐宋移居福建省泉州市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于明末清初引进、发展起来的。它历史悠久,驰名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成为永春县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永春蒲氏家族所制香名繁多,有降真香、沉香、檀香、兰花香、奇楠香、时香等。从形态分主要有线香、篾香、袋香三种。线香即香料加粘合剂拌匀后,做成直条或圈形的香料。篾香是以细小的竹篾为骨,香料研成粉末后,把粘合剂涂上篾骨,然后,粘上香料粉做成的。香料一般涂在篾骨的三分之二段,另外没涂粘的三分之一,再彩上或紫或绿或红等颜色。篾香普通为一尺长,也有一尺六、二尺长的,最大的长达三尺。袋香则以布或绸缎做成各式袋子,再装入香料。此外,还有香珠、香钟、香蛇、香炉等其他品种。至本世纪四十年代,永春蒲氏人家还到永春县五里街开设“蒲庆兰”香室,专门成批制作篾香,销往港澳地区及马来亚、印尼、越南等国。如今,永春五里街“蒲庆兰香室”仍保存香壶、碾槽等数代祖传的制作香料的器具。

永春篾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永春县 关于界定永春篾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永政文[2006]10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永春县达埔镇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