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内蒙阿拉善特产什么石头 阿拉善石头值钱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内蒙阿拉善特产什么石头 阿拉善石头值钱吗更新时间:2022-04-12 10:00:27

一.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镶黄旗 内蒙古沙棘

内蒙古沙棘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825—1100毫克,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含糖7.5%—10%,含酸3%—5%。

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纤维14.04%、无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

沙棘种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

沙棘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饮料、保健品等。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内蒙古榛子

内蒙古榛子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和赤峰市的次生灌木林带,是国内外市场上畅销的名贵干果。榛子果仁酥香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人们喜爱。果仁不但可以制作糕点、糖果等食品,还可以制作榛子乳和榛子粉等营养品。

三. 内蒙古 兴安盟 突泉县 内蒙古鹿茸

鹿茸,名贵中药。雄性梅花鹿或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性温,味甘咸。功能为补精髓,助肾阳,强筋骨。主治阳萎、遣精、腰膝痿弱等症。鹿茸含激素样物质及骨质、胶质、蛋白质及钙、磷、镁等成分。主要产于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和兴安盟。其他各盟市也有出产。

四.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阿拉善双峰驼

阿拉善双峰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99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从历史上考证,远在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驯养,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始品种,在进行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适应荒漠草原的生物学特征。

外形特征

阿拉善双峰驼体质结实,肌肉发达。头高昂过体,颈长呈“乙”字形弯曲,体形呈高方形。胸宽而深,背短腰长,膘满时双峰挺立而丰满。四肢关节强大,筋腱明显,蹄大而圆。毛色多为杏黄或红棕色。成年公驼体高170cm,体重400kg。阿拉善驼的毛色可分为杏黄、紫红、棕褐和白色等4种。毛色的深浅与所处地带有关。阿拉善驼的体质大致可分为粗糙紧凑型、细致紧凑型和结实型等3种。外形呈高方型,个体大小中等。头短而宽,眼大明亮;胸深而宽,背短腰长。四肢细长,关节强大,筋腱明显。全身有七块角质垫,分布于胸、肘、腕、膝等部位。双峰呈圆锥状挺立,高为30~40厘米,峰间隔为30~40厘米。乳房小呈四方形。成年公驼平均体高为172.3厘米,母驼平均体高为168.8厘米。阿拉善驼又分为沙漠型驼、戈壁型驼两种生态类型。阿拉善双峰驼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驮的良好役畜。挽载重可达1吨,驮运175公斤,日行程35公里,单人骑乘,日可行53公里。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等地,以及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地区。

生长繁殖

内蒙古1981年统计共有32万峰;甘肃1980年统计共有6.7万峰。成年公驼平均体高为172.3厘米,母驼平均体高为168.8厘米。阿拉善驼可产绒毛、泌乳、役用、肉用,母驼繁殖年龄可达20岁以上,终生可产7~10个驼羔。

阿拉善双峰驼

地域范围

阿拉善双峰驼主要产自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阿拉善盟,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三个现辖行政区域。包括巴彦浩特镇、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呼布镇等23个苏木镇。盟境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地理坐标;东经97°10′—106°52′,北纬37°21′—42°47′之间,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阿拉善双峰驼体质结实,肌肉发达,头高昂过体,颈长呈“乙”字形弯曲,体形呈高方形,胸宽而深,背短腰长,膘满时双峰挺立而丰满,四肢关节强大,筋腱明显,蹄大而圆。毛色多为杏黄或红棕色。分为沙漠型驼、戈壁型驼两种生态类型。阿拉善驼的体质大致可分为粗糙紧凑型,细致紧凑型和结实型等3种,外形呈高方型,个体大小中等,头短而宽,眼大明亮;胸深而宽,背短腰长,四肢细长,关节强大,筋腱明显。全身有七块角质垫,分布于胸、肘、腕、膝等部位。双峰呈圆锥状挺立,高为30-40厘米,峰间隔为30-40厘米。乳房小呈四方形。成年公驼平均体高为173.83厘米、平均体长148.35,平均胸围219.24厘米,平均管围20.53厘米,平均体重430.96公斤;母驼平均体高为169.32厘米,平均体长142.81厘米,平均胸围209.43厘米,平均管围18.11厘米,平均体重414.49公斤。阿拉善双峰驼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驮的良好役畜。挽载重可达1吨,驮运175公斤,日行程35公里,单人骑乘,日可行53公里。 2、内在品质:驼肉是一种含动物性蛋白质较高的瘦肉型肉类。肌纤维虽较粗,但无异味,又由于骆驼的脂肪沉积,绝大部分是在两峰和腹腔两侧,皮下脂肪很少,肌纤维间更少。肉质含水率在76.1%左右,蛋白质含量大于20.8%,脂肪含量在2.2%左右。骆驼肉益气血,壮筋骨,润肌肤,主治恶疮。其驼峰味甘胜温无毒,具有润燥、祛风、活血、消肿的功效。而骆驼奶性微热,具有滋补、安神、养阴、解毒之功效,可用于百病之后恢复期的身体虚弱以及除硫酸铜以外的其他毒物造成的中毒。 3、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养殖区域的管理,严格执行NY5028、GB18596、NY/T388、NY5045、GB5410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国家标准。

五. 内蒙古 兴安盟 突泉县 内蒙古苦杏仁

苦杏仁是山杏果仁。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苦杏仁味苦,含脂肪油50%,并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酶,可以制取杏仁油(脂肪油)和挥发性杏仁油(苯甲醛)。在医药上,有宣肺降气之功,可治外感咳嗽、气喘、喉痹、肠燥便秘等症。在工业上,可做化妆品原料、酿酒、造醋。将含有毒素的氰氢酸(苦味素)提出后,可做糕点。自治区各地均生产苦杏仁其中赤峰市和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产量最高。全区山杏林面积约为800多万亩,年产量2000吨左右。

六. 内蒙古 巴彦淖尔 杭锦后旗 内蒙星火花葵

星火花葵:属地方名优,花葵一种。以其个大籽实,壳薄有棱和花纹,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远销27个省、市、自治区。曾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自治区第一个食用花葵绿色产品,被内蒙古自治区审定为优良品种,列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基因库,国家注册商标为“星火花葵”,年种植5.8万亩,总产量5780万斤。

主要产地:杭锦后旗等地。

七. 内蒙古 乌海 海南区 内蒙古肴驴肉

东营市的广饶县有一远近闻名的名吃--肴驴肉。广饶肴驴肉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乐安关帝庙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贺。盛筵之上,佳肴繁多。唯肴驴肉受人青睐,被推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广饶肴驴肉经县城十一村的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并受称道。自此,肴驴肉奉诏纳人京城宫廷御膳房,一直延续多年。光绪年间,戊戌七君子之首康有为曾经到广饶,他品尝肴驴肉后挥笔赋诗: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芳香。自那时起,广饶肴驴肉的名声即在全国张扬开去。正宗的广饶肴驴肉出自广饶县城十一村崔家肉铺。崔家多年屠宰,积累了丰富的烹制驴肉的经验,其制作工艺也独具特色。先将洗净的驴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一定比例的老汤(以往煮肉的汤汁),锅内置一布袋,内装芳香肴药一剂。有白芷、八角、肉寇、丁香等十几味。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讲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尔后,急火攻三小时许,开始视肉肥瘦采取除油或添油的措施。肉肥则从汤中除油,肉瘦则添加老汤或油料,始终将肉与油的比例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这时,汤中仅剩一层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腾,再用石头将肉压入汤内,改用文火焖蒸四五小时即可。刚出锅的肴驴肉呈紫红色,内外一致。肉质硬实但易咀嚼,味道浓香却不油腻。因汤中配搭中药,故夏天蝇不叮虫不咬,不会变质。食用时,横刀断丝,现出均匀的肉质,让人眼见心馋,用以佐餐或下酒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广饶肴驴肉世代相传,一直保持很好的声誉。

八.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呼兰 石头饼

石子饼具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植谷为食,始于神农时期。神农氏是黄河先民中的一位圣人,即传说中的炎帝,是黄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创农业生产,教人食谷。《白虎通》云;“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吕,教民劳作。”然谷物粒食,不宜于火上直接烧烤,先民就发明了“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云:“神农叫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关于“石上燔谷”,其它典籍中也多有所载《礼记·礼运》有“其燔黍捭肠人。污尊而杯饮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之。”、“臂析肠肉加工于烧石之上而熟之也。”

这种方法是将石块烧热,谷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这主要是利用石块传热慢,散热也慢,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以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这种方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唐朝时有“石鏊饼”之制,明清谓之“天然饼”。

九. 内蒙古 赤峰 红山区 内蒙古黄花菜

金针菜的一种,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开淡黄色,有香气。黄花菜中鲜嫩粗肥者,可用于制菜或做汤,亦为调味珍品,在副食品干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年产量达100万公斤左右,是行销全国的土品 之一。

十.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阿左旗奶豆腐

阿左旗奶豆腐

奶豆腐,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还可以做成拔丝奶豆腐,其软韧牵丝为断,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奶豆腐,分为生奶豆腐和熟奶豆腐两种。

熟奶豆腐的做法是,把熬制奶皮剩下的奶浆,或提取酥油后余下的奶渣,放置几天,待其发酵。当奶浆或奶渣凝结成块时,用纱布把多余的水份过滤掉。然后将固体部分,在锅里文火煮,边煮边搅,直到粘着程度时,再装进纱布里,把黄水挤出。这时就可以装馍压制成形,或置于木盘中,用刀划成各种形状;生奶豆腐的做法是,把鲜奶发酵,使其变酸后,倒入锅里煮熬,奶浆就变成老豆腐形状。然后在纱布中,挤压去水份,装模成形,奶豆腐色泽乳白为最佳。奶豆腐可现吃,柔软细腻,十分可口,也可晾干久存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