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微利辛特产有哪些 亳州利辛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微利辛特产有哪些 亳州利辛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2 03:48:15

一.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胡啦汤

油茶: 其实在利辛喝的油茶不能叫真正的油茶。 油茶源于广西等少数民族,那里称之为“打油茶”打油茶的基本用料:土茶.就是未制过的粗茶、姜、蒜、葱头、油氽花生米、肉骨汤等, 口味可不是一般的好啊。 在我们这里只能称之为“呼啦汤” 想象一下喝汤的声音此名还是比较形象的。

其实呼啦汤原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居传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啦汤”。
     无论这碗伍毛钱的汤叫什么,它在我的童年时光终究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让我永远怀念那街角的小摊和小板凳小桌子带给我的欢乐……

二.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孙集米酵子

孙集米酵子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孙集镇的特色小吃。在利辛,一提起当地的特色小吃米酵子,人们会说孙集的好。孙集米酵子有近200年历史,它香甜稍酸,酒味浓厚,纯正柔绵,享誉一方。

据该镇纪小庙村纪腰庄老人纪永庆介绍,清朝年间,他的祖上为谋生计外出学会做酵子,回来后制作米酵子在当地出售,年复一年地挑着担子走村串户上集镇叫卖,尝尽人间酸甜苦辣,赚回点钱养家糊口。那时所用的原料糯米(又称酒米)当地没有,需亲自到南方霍邱等地用独轮车推。后来,制作酵子的技术在当地传开了,先是本庄人跟着学做这生意,渐渐地周围十几个庄的人也都干起了这行当儿。

制作米酵子,先将糯米(或粳米)放入水中浸泡,再用锅蒸熟,之后盛入盆中冷凉,拌入酵母菌(俗称“小药子”),盖严密封,低温季节还要加盖棉絮保温。一般过一天两夜既成,盆0来的微黄液体,叫米酒。在制作过程中千万不要沾油花,否则米会出绿、黑霉,做不成功。

米酵子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糖、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且味美,人人爱吃。但是,食之过量也会醉人,大家千万要注意哟。

三.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阚疃板鸡

阚疃的板鸡流传已久,选用家养1年左右本鸡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口感鲜、香、嫩、脆,余香绕梁三日回味不绝。像符离集烧鸡和河南道口烧鸡味道则略为油腻,且骨头没有啃头,相比逊色不少。 吃过阚疃的板鸡不想吃下次都难,而真正地道的就王姓一家。老板注重鸡的品质,有时没有正宗的本鸡宁愿不做,所以想吃还得提前预定。

四.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春店筛网

春店筛网

五.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六.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贡殿粉丝

 利辛县贡殿有限公司位于利辛县城西郊的巩店镇,是一个股份制企业,公司所处地理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南有界阜蚌高速公路,北有母猪河,四周种植的是镇推广的脱毒红芋基地,基地经国家土质监测部门鉴定,属无公害达标种植基地,是理想的绿色食品精加工基地。

    公司自98年成立以来,在利辛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怀支持下,依托本地独厚的资源优势,以优质的脱毒红芋(淀粉)为主的原料,结合配套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精制而成的“贡殿”牌系列粉丝现已打入市场,并远销江浙、沿海一带。贡殿粉丝具有丝条细韧、色泽晶莹、口感好、久煮软而不化等特点,因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被誉为90年代的绿色食品。从销售看,市场反馈高,经济效益可佳,为开拓贡殿粉丝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适应世界各地消费的品位,预计今年全新推出碗装方便粉丝,按计划新的碗装粉丝生产线可年产1000吨,可为国家创税300万元,提供就业机会80多个,将是利辛县一个颇有凝聚力的龙头企业

七.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利辛烧巴子

利辛烧巴子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特色小吃。其中江集烧巴子比较有名。

利辛县于1964年建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建县始归属阜阳地区管辖,2000年5月划归亳州市管辖。利辛县位于淮河以北,当地属于面食为主区域。烧巴子是当地一种面做的饼类小吃,与外间烧饼相似但又有不同。烧巴子制作时以水和面无需加入油脂,湿法成形后洒上当地产的白芝麻贴在炉膛内壁,一般使用炭炉,后期有使用煤炉代替者但略失风味。制作者也有在成品表面撒以葱花或者刷上麦芽糖液,各具不同风味。

随着利辛县经济地位与知名度的提升,烧巴子已成为当地名小吃,成为旅游者和商务人士以及外乡人士前来探亲访友者必尝的著名特色美食。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九.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利辛贡馍

用上好的麦面粉,采用民间发酵工艺,配以辅料和面,将发酵后的面团反复揉搓,直至面团呈油亮色,然后制成形状各异的面馍,贴在铁锅壁上,内放少许水(水不浸馍),用文火烧,至馍熟且发出清香时出锅。馍正面油亮,背面金黄,既香且甜,脆软可口。此馍因名清时代多次进贡而得名。

十.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江集羊肉汤

利辛北15公里:  江集羊肉汤早已名声在外,在这里只要是羊身上的你都可以吃到,此汤鲜、浓,余香不绝,而且吃后嘴里没有羊肉的腥膻味,同样的吃羊在这里你可以摆满一桌也吃不到重样的。我在杭州余杭吃过传统的“掏羊锅”也是用大锅煮过,比较起来,杭州余杭注重原味,口感鲜。利辛江集的羊肉味道则重、香、回味悠长不膻等优点。节假日时许多外地人专门开车慕名而来,那时你要去吃还得赶早。 另外此地牛肉汤、牛尾骨也不可多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