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特产 云南南华县能买到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省楚雄州南华特产 云南南华县能买到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5 17:02:10

一. 云南省 楚雄 永仁县 永仁板栗

永仁县产板栗个大,皮薄,肉质甜脆。现全县板栗种植面积有7.9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7万亩,年产量1500吨。维的乡具有较丰富的光、热、水利、土地资源,十分适合板栗的生长。目前,全乡已有板栗14600亩,人均占有板栗1.25亩,总产量可达120吨,并且已有20多年的种植经验,现已嫁接改造近5000多亩,群众积极性较高,主动研究,结合实际培育了“云早”、“云良”“云珍”等品种,其中,“云早”在我乡成熟得最早,在每年农历“6月24日”彝族“火把节”前后就可上市。

全乡板栗种植较为广泛,普遍的板栗都是规范的科学化管理,具有果肉致蜜而细,味香甜,口感好的特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全乡的板栗发展管理上严格要求,质量上严格把关,板栗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产品远销台湾及日本,并受到当地消费者的赞誉。

二.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云南烤烟

云南烤烟,又称云烟或云叶。以其品质优良,烟叶油润丰满,组织细腻,颜色金黄,光泽好,弹性强,烟碱含量适中(国际上要求含碱量为2%,以3%为最好,云南烤烟含碱量2.14%),含糖量高,燃烧性好,清香扑鼻,烟味醇和著称。95年全国烤烟质量评比,云烟名列第一,自此驰誉中外。云南生产的烤烟,除保证省内卷烟生产和外贸出口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市、区的84个卷烟厂,作为生产甲级卷烟的配料。如上海出产的“中华牌”高级香烟,配用云烟三分之一左右。

云南卷烟优质名牌产品有16个牌号,21个规格,其中以云烟、红塔山、阿诗玛、石林、恭贺新、红山茶、红梅、大重九、红河等,最受消费者喜爱。云南烤烟,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欧洲、中东和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的气候和土质适宜烤烟生长,1941年初推广种植以来,现已有玉溪、曲靖、楚雄、昭通、大理、红河、昆明等地、州、市的七十多个县种植。主要以栽培世界优良品种、少吐型“红花大金元”和“斯佩特G-28”为当家品种。全省烤烟产量,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二位。但烟烤质量,名列前予,誉满中华,是云南省的一大经济优势。

三.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南华河硐罐罐茶

在南华县的彝家,堂屋中的火塘四季不灭。一只茶罐总是煨在火塘边,飘着茶香。在当地,上了些年纪的老人都喜欢喝罐罐茶,茶叶大多是本地产的粗茶,有的甚至是从山上采回的野茶,一次要放一大把,味酽且苦涩。

罐罐茶当然离不开茶罐。在南华县城南10公里的徐营坝区,有一个依山靠河的小村,叫河硐。因从前这里烧制的土陶器皿远近闻名,老人习惯把这个村子叫瓦罐窖村。据《云南省南华县地名志》记载:河硐“因村前有小河,古时居民建窖硐烧陶器,故名。”河硐村烧制陶器始于明代洪武年间。据说当地的制陶技艺是明代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时带来的。河硐陶器,器型有缸、坛、罐、锅、盆、壶、碗七类数十种不同规格,产品除销往省内各地,还远销缅甸、泰国等地。特别是河硐烧制的茶罐,在旧时的滇中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用这种茶罐煨茶,当地称罐罐茶。这种茶俗,曾沿着茶马古道走向远方。

在南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谜语:“家里有只小乌龟,客人来了就钻灰。红煎飘香雷鸣催,敬饮客人连称美。”说的就是这一古老茶俗。

煨制罐罐茶,讲究一个“烤”字,先要把茶叶放在茶罐里烤香。烤茶很讲火候,用文火,边烤边不停抖动,抖动频率越快越好。烤一罐好茶,常要抖动百次以上,所以又称“百抖茶”。烤茶前,要先烧一壶开水放在火塘上备用,待罐中的茶叶微黄,弥漫出浓郁茶香时,迅即冲入沸水。第一次沏入的水不能太多,半罐即可,否则会溢出。待茶叶在罐中上下翻滚泡开后,再续水吹去浮沫,就可以享用了。第一道茶,味酽苦涩,不习惯喝的人难于下咽。但喝了一辈子罐罐茶的彝族老人,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烤一罐酽茶喝下去,一天都神清气爽。第二三道茶,清香苦凉,口感最好;待四五道之后,就要像煨药一样地煨,苦而回甘。

罐罐茶还有另一个俗称,叫“雷鸣茶”。因为在茶罐中冲入沸水时,会发出轰隆隆的响声,蒸汽直向上喷,仿佛是下雨时打了个响雷,故称“雷鸣茶”。如果烤茶的火候和时间把握不好,冲入开水时声音不够响亮或没有响声,这罐茶就称“哑巴茶”,待客时一般忌讳这种情况。

从前在当地农村,罐罐茶还能治病。人们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可将一块黑井盐放在炭火上烧红后,沏在茶里,这叫盐茶,喝起来味道特别苦特别咸。但只要在喝茶时让茶汁在口中停留一阵,然后慢慢咽下,喝上几次病情就能缓解。遇上家中有人腹泻,就将一把糯米炒煳加入茶中,这叫煳米茶,可治疗腹泻、积食和消化不良;如再加入适量白酒和红糖,可辅助治疗红痢、白痢等急慢性肠道传染病。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四.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地花菌

特征习性:菌盖直径4~10cm,平展或漏斗状;菌盖土黄色至橙黄色,近圆形或扇形,边缘初期内卷,后呈波浪状或瓣裂,菌肉较厚,近白色,菌管延生;菌管面黄褐色至奶油色;管口多角形,每毫米3~5个;菌柄中生或稍偏生,2~5×1~2cm,近圆柱形,与盖表同色,夏秋季节生长于针阔混交林地上。

利用状况:营养丰富,食味鲜美。

烹饪方法:烩炒、煲汤、火锅均可。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五.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云南松露

不知从什么时候,在厨房间开始流传一个悄悄话“云南松露”,西餐厨师们乐滋滋地把它当做山寨版的“餐桌上的钻石”,几年过去了,这个“山寨货”开始摆脱法国意大利的影子,堂堂正正上了一流中餐的餐桌。

国货土产

云南松露一开始就被扣上个“山寨货”的帽子,大概超过2/3的人,对松露的认识,都来自于关于普罗旺斯的美文,“餐桌上的钻石”、世界三大美食等等,这个文艺的名字注定带着法国或者意大利血统,它特殊的味道也被人拿各种令人联想的味道形容过了。仿佛如果不用刨刀小心地削下薄如蝉翼的两三片来放在高级餐厅昂贵的那份食物上,就不能与它的地位般配,连拿来浸泡保存松露的橄榄油都身价倍增。所以,一听说还有国产的,多数人的反应是“中国也有松露?”

然而,云南松露是如假包换的松露。它在云南本地叫“块菌”,松露这种诗情画意的名字,很不幸,从来也没有轮到它头上过,也没有在中餐的餐桌上出现过。无枝无叶,呈块状生长在地下土层中,又因为能散发出类似“荷尔蒙”的特殊气味,在成熟以后经常被山区发情的母猪在放养时从土中拱出,所以在云南又把它叫做“猪拱菌”。

由于其生长形态与其他野生食用菌有着太大的区别,在过去,这种不为人知的野生菌往往被山民喂猪甚至抛弃;同时,在各种野生食用菌大量出产的7、8月份,它却藏在土壤中存蓄“能量”而难以见到其身影,只有在众多野生菌“落潮”的秋末和几乎“销声匿迹”的冬季,它才开始收获,从12月份一直可以到来年的1、2月份。忽然之间,有西餐厨师开始用它,拿来作为昂贵的法国意大利产的替代品,诚实地说,是同样的品种,有相似的香气,而价钱又是那么便宜,于是马上就传开了。

云南现在已经是松露在中国的最主要产地和经营贸易出口最大的集散地。在云南的昆明、大理、楚雄、保山、迪庆、怒江等州市均出产野生松露,最好、味道最浓郁的同样是黑松露。如今云南,不但蘑菇中间商们晓得了这个以前不值钱、喂猪的菌子是个高级的西餐材料,连找菌子的老农也都知道了块菌“可以壮阳”,到乡下做客,保不齐老乡最后会神秘又好客地倒一杯“块菌酒”给你,山里毒蛇、枸杞、人参、熊胆泡的那些都靠边站,鹌鹑蛋大小的小半瓶子块菌才是最大的人情。看来,不管产自哪一国哪座山,松露的味道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联想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林间精灵

那些用优美文字描写普罗旺斯农民带着猎犬进山找松露的场景,也有云南版的。云南松露采收者既不牵猪,也不带狗,就靠经验,说起松露如数家珍,就凭着20多年的采收经验。雾锁晨光的清晨,山间弥漫着的轻雾像即将出嫁的新娘身披的白纱,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却格外清新湿润,松露生长需要比较特殊的环境,其生长地的主要树种就是云南松,长在松树的须根处。松露只生长在松花粉能够飞落覆盖的地方,而且土壤中要含有铜、铁成分,这些“元素”都是松露生长所必需的成分;除此以外,地形山势的变化和温度湿度的变化,以及阳光的照射分布也能影响松露的生长,如南北走向的山势有利于松露生长,森林中空气湿度要好,在温度高的地方,它就会生长在相对背阴的地方,而在温度低的地方,它就一定会生长在向阳的一面,果然,在一片山势不高的松林坡地挖了20多厘米的土层后见了云南松露。

这时带着红壤与腐质土层的松露展露眼前,捧在手中的松露确实其貌不扬,裹着泥土还真像是“山药蛋子”(土豆),用刀切开,可以看见褐色的丝状斑纹,瞬间,一种奇妙的气味带着泥土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散开来,甚是浓烈。

在南华,就是全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中心,那里街头到街尾都在卖菌子。黑色的块菌已经身价倍增,为数稀少的几块藏在叶子下面,比起满地的松茸,算是珍稀物种。当地人都不买,因为这个菌子特别爱长虫,也不好吃。拿起一块来看看,虽然跟冬天的巴黎街边橱窗里,挂着800欧元牌子的那一小竹篮没法比,但外形和法国黑松露非常相像,只是外皮的鳞片比较小,香气也弱一些。

在业内把直径3厘米以上的称为‘好货’,小于3厘米被称为‘小货’,超过5厘米就是难得的‘上品’了。‘上品’松露基本不做任何加工,只需冷藏保鲜,要以最快的速度供应出口才能有好价格;‘好货’松露由于价格适中现在是国内高级餐厅的抢手货,也用不着更多的加工处理,保持原生态最好;‘小货’松露也不能浪费了,经过干片和原料加工处理同样有市场。生意的事,其实就是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松露年年有,只是就算到了现在,与满山的牛肝菌、松茸相比,还是少有云南人拿它来做菜调味的。”

的确,用云南的松露可以随时取得,而且只要用法得当,丝毫也不逊色于国外出产。而要是能跟中餐结合得好,就是很潮的事情。

六.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荷叶离褶伞

特征习性:菌盖扁半球形至平展,直径5~15cm,中部下凹,表面光滑,灰白色至灰黄色;菌肉白色,稍厚;菌褶白色,直生至延生,稍密,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3~8cm,粗0.8~2cm,白色,表面光滑,内部实心。6—10月丛生于阔叶林中地上。

利用状况: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味道鲜美,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野生食用菌。

烹饪方法:烩炒、煲汤、炖、火锅均可。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七. 云南省 楚雄 禄丰 禄丰剪刀

禄丰剪刀是云南省地方著名日用五金产品,出产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已有上百年历史。

禄丰剪刀相传是由四川省工匠传入技艺后生产的。多年来,当地工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独到的精良工艺,从而使禄丰剪刀品质日臻完美,誉满全省。由于选料严格,制作认真,禄丰剪刀具有钢质坚好、刃口锋利,造型美观、规格多样,操作灵巧、经久耐用的特点,行销省内外,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解放后,禄丰县建立了专厂生产这一传统产品。近几年来,禄丰剪刀又有新的发展。

清末民初,禄丰剪刀作为地方工业产品,在云南名噪一时。其创始人,便是著名铁匠胡有。

清光绪九年(1883),四川会理炉丁街人史炯清来到云南,在禄丰腰站打制黑砂剪刀,又名"素把剪"(取铁的本色之意),手艺不错,效益颇好,胡有慕名前来拜师,尽得史炯清真传,他决心把师艺发扬光大。1913年,胡有与史炯清的另外几个徒弟陈华斋、李子仙继承师业,撑起"素把剪"的门户。不久,他们改进工艺,把素把剪改为锉光剪,使产品质量大为提高,用户逐渐扩大到滇中地区的很多乡镇。"禄丰剪刀"开始有所传闻。

后来,胡有在禄丰县城开设"胡记"剪刀铺,不断进行新的试验,几经研制,使工艺更进一层,精选材料,始刨花把剪。花把剪系用易门出产的花批铁,经锻打抽条成材,再选用英国进口钢材加于刃口,使刀锋刚而不脆,利而不卷。胡有所制剪刀上面均凿有"云南"、"胡记"字样,并刻有凤凰、青龙等花纹,所以用户美其名曰"凤凰剪"、"双凤朝阳"、"二龙抢宝"等。在当时的云南剪刀业中,胡记剪刀独树一帜,既美观大方,又锋利耐用,花色品种齐全,有素把剪、花把剪,又分裁剪、灯花剪、马鬃剪、理发剪等种类。素把剪有腮,剪框形如葫芦,放在桌上犹如一只青蛙;花把剪的剪把夹圆珠,加工精致,剪东西时有铿锵之声。在经营信誉上,胡记剪刀因其包调包换,童叟无欺而风行于市。滇西地区,不断有马帮来成批购买,使其市场不断扩大。

民国12年(1923),云南督军唐继尧在昆明举办云南物产赛宝会,"胡记"剪刀名列第一,获得奖状、奖章。从此,禄丰剪刀享誉云南全境,胡有被公认为剪刀名匠,他所创立的花把剪,后有邬庆和兄弟仿造传开,并获益非浅,故有"胡家的样,邬家的匠"之说。

八. 云南省 楚雄 元谋县 元谋酸角

云南省元谋县,地处干热河谷地区。气候炎热,盛产酸角。

酸角有两个类型:甜型和酸型。本品为甜酸角。酸角甜角都没有经过任何农药,所以完全100%纯天然,吃过酸角的亲亲都会知道,其在运输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破壳现像哦!但不会影响口感。

甜角果肉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其中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具有清凉解署,开胃健脾之功效,直接口含甜角可生津去暑,止咳化痰,消除咽喉疼痛,帮助消化,洁齿固齿,为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它具有很高的保健疗效,能防治腹泻、气胀、麻痹、瘫痪、坏血病,

杀死人体寄生虫,减缓酒精、曼陀罗中毒。甜角果肉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具首。且具有清凉解毒,开胃健脾,之功效。

野酸角果实富含18种氨基酸 ,维生素B1,B2,C和矿质营养元素钙、磷、铁、锶、各种有机酸及含量较高的蛋白质、可溶性总糖等,其中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素称果中"钙"王。

酸角果实可生津去暑,清热解毒,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野生药食资源,民间食用源远流长,可治腹泻、气胀,防治坏血病、胆汁过多,可消除咽喉疼痛,帮助消化等等,在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酸角饮料和酸角混合饮料非常盛行,以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也开始研究酸角。

九.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红顶枝瑚菌

特征习性:子实体中等至较大,直立,高8~15cm,自中下部2~3次分枝,每次分2~3叉,分枝粗0.2~0.5cm,顶端尖,橘红色,表面光滑,中下部白色;菌肉白色,肉质。6-10月丛生长于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

利用状况:菌体美观,味道鲜美,有何为、祛风等功效。

烹饪方法:烩炒、火锅皆可。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十. 云南省 楚雄 永仁县 全羊汤锅

主要选用肥壮的黑山羊,宰杀后汤褪去毛,开膛洗净内脏,用火燎去羊头、羊脚皮毛,在炭火上烤黄后用锤锤碎内骨,最后连羊血、肚杂、羊肉全部切块一锅煮。这种吃法的好处是无膻味、汤白、味浓、肉香,而且营养丰富。全羊汤锅既是永仁人民喜爱的风味名吃,又是最大众化的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