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金三角有什么特产好吃 金三角必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金三角有什么特产好吃 金三角必买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6 21:05:12

一.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三角豆腐饺

三角豆腐饺是明清以来长汀筵席中的佳肴。此菜制作颇为考究,是用豆腐做

皮,瘦肉、香菇、冬笋、葱白等做馅,精工制作而成。汀州厨师制成的三角豆腐饺,皮白肉香,鲜嫩甜美,在豆腐菜肴中独具一格,别有风味。

(特色)白色棱形,皮嫩馅香,汤鲜味美,营养丰富。

二.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瑶族三角帽

瑶族妇女戴的帽子都是三角形的。三角帽用竹片扎成架子,然后用一幅白布将架子四周扎起,用绳子扎牢,再用一幅绣有花纹图案的青蓝色方帕从后边向前边履盖而成。

戴帽子前,头发用猪油和蜜蜡梳顺,戴上帽后,将头发和帽子牢固地粘在一起,以保刮风或是躬身劳作时,帽子不掉下来,帽子戴上头后,不轻易脱下,因为猪油和蜜腊都来之不易,所以有的人一辈子都不洗头。生活好,有条件的妇女,一个月脱两次帽,拆下帽后,将长长的头发向后拨,背脊后烧盆火,将发腊慢慢烤溶,然后将头发梳顺。没条件的人家,几年都不脱一次帽。

戴上这种高而重的帽子,上山砍木钻筋蓬,下田插秧劳作,都很不方便,且很不卫生。解放后,载三角高帽的习俗已基本改变,只有一些偏僻的地方,在年长的妇女头上,仍可见此帽。现在瑶族妇女大都喜欢用四方花巾或花毛巾覆盖头顶。

三.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银源牌三角鲂鱼

银源牌三角鲂鱼

乳源南水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在乳源南水水库区内,生产的银源牌三角鲂鱼以天然饵料(软体动物)为主,无需饲料、药剂。网箱养殖面积达3万平方米,年产量5.5万公斤,年产值850万元。该产品于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网箱养殖项目荣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南水水库海拔高度215米,面积5.7万亩,属地水质纯净、清澈,水库最大深度120米,水库底层为红壤沙质。基地周围群山环抱,沿岸植被覆盖率为100%,无工厂、矿区及其他污染源。

基地养殖的三角鲂鱼为鲂属,身短头小,体大肉厚,体高侧扁,呈菱形,其食性广,生长速度快。味道鲜美,是淡水鱼类的精品,属上等食用鱼类。

四.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连城三角包

连城美食之:三角包

“三角包”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小吃,以形似三角得名。制作方法是一地瓜粉或蕉芋粉用开水调成糊状擀成薄皮,以瘦肉、冬笋、菜心、雪薯、香菇、葱白、虾皮等配料制成馅心,以少许外皮包馅捏出一个尖角,再将大部外皮合拢捏出另两个尖角即成三角包。

四堡三角包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乡的特色小吃。四堡三角包以形似三角得名。连城四堡人在过大年、闹元宵或“立春”日吃三角包的习俗一直没变。

四堡三角包的制作方法是以地瓜粉或蕉芋粉用开水调成糊状擀成薄片,以瘦肉、冬笋、雪薯、菜心、香菇、葱白、虾皮等配料炒香成馅心,先以少许外皮包馅捏出一个尖角,再将大部外皮合拢捏出另2个尖角即成三角包。置蒸笼内蒸熟后趁热食用,既可观赏透明晶亮的外皮裹着的黄白青忽的馅心,食用又鲜香可口,在味觉与视觉上得到双重享受。客家人有“立春大过年”的说法。连城四堡人“立春”吃三角包有久远的传说。

四堡三角包相传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清四堡木刻雕版印刷业鼎盛时期,雾阁、马屋的邹、马两姓村里,有大小雕版印书堂号和作坊五百余家,相互的亲朋好友乃至与四堡雕版印刷业密切交往的外地书商,常相互交流。一次,旧时的龙足乡(雾阁)邹姓主人家里,逢正月招待客人喝酒。席间有道小吃叫“葛囊包”,形似小木梳,皮薄似纸,内包各色好料,既香又软,好吃又好看。一位广州书商好奇,问主人有几种做法。答曰:可扁可圆。又问,是否可做成三角?正在捏“葛囊包”的主妇灵机一动,就捏出一只三角状的葛囊包。客人顺口说,三鼎即稳,取松、竹、梅三友之意,望贵地书籍的出版不重版不盗版不争版。众人皆喜。“四堡三角包”象征岁寒三友之意在五百多家印书堂号、作坊及村民中很快流传开。

四堡三角包的制作有一番讲究。外皮取大葛提取的白淀粉约3份、地瓜淀粉1份拌匀制作成。内料取鲜冬笋、鲜雪薯、鲜菜心、鲜葱白、鲜瘦肉、虾米、香菇若干切碎加少许精盐拌匀,炒熟为馅。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平时吃三角包已不足为奇了。但在过大年、闹元宵或“立春”日吃三角包的习俗一直没变。

五. 广东省 中山 三角沙栏鸡

三角沙栏鸡是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的。沙栏鸡又名三角鸡,也称石岐鸡。是广东省优质地方鸡种之一,特点是鸡其个体大,胸肉较厚,肌体丰满,以鸡肉味鲜、香滑、骨脆而驰名中外。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销往港澳地区。

沙栏鸡又名三角鸡,皆因原产地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沙栏村而得名。据说是200多年前从顺德、东莞迁移到中山的农民带来的鸡种。沙栏鸡体型适中,其优点是肉质嫩滑、味道鲜美、皮下脂肪少,特别适合制作“白切鸡”。1985 年被选入广东省名优品,入选广东禽畜品种志。

沙栏鸡头大小适中,多为直立单冠,6至7个冠齿,体躯丰满,胸肌发达。公鸡多为黄色和枣红色,主翼有黑色,以羽轴为界外则枣红色内则黑色,有紧靠羽轴两边为黑色,也有全身黑色而羽尖少部分枣红色,尾羽多为黑色,也有无主尾羽的特征。母鸡多为黄色和麻色,以麻色居多,背部有麻黄、麻褐、麻棕色三种。主翼羽以羽轴为界,也有黑色、黄色、棕色、黑花色。鸡脚部颜色有黄色、白玉色之分,以黄色居多。皮肤有黄色、白玉色,以白玉色居多。年产蛋70至90个,蛋壳呈褐色或浅褐色。与清远麻鸡苗类似,沙栏鸡苗背部两侧也各有一条约4毫米宽的白色绒毛从肩延伸至尾部,第一次换羽后条纹消失,出现雌雄羽毛的差别。

因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中山很早就是肉鸡出口香港、澳门的主产地。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饲料欠缺,使养鸡业面临极大的困难。由于沙栏鸡出口量减少,香港鸡农则把出口沙栏鸡选作种用去繁殖,但由于原种产蛋少、繁殖力低,香港鸡农引入新汉夏、迪高、红宝罗等外种杂交。20世纪80年代又引入嘉比隐性白鸡杂交,杂交后代均称石岐杂。石岐杂鸡在保持沙栏鸡的色、香、味的同时极大地改进了生产性能,受到鸡农和食客的欢迎。改革开放后,内地养殖户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杂交沙栏鸡,致纯种沙栏鸡濒临消失。1999年,中山畜牧部门建立沙栏鸡提纯复壮与杂交利用基地,逐步恢复这一优秀的种质资源。

2003年底,市农业局决定选择中山农业龙头企业、养鸡业“老大”潮兴家禽发展有限公司担起沙栏鸡 “保种”重任。潮兴公司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共投入超过600万元,应用现代育种技术的“闭封育种法”、“转回0”进行近十世代的提纯复壮,并宣告成功,今已取得了提高生产性能,如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均提高了5-10%,生长速度较以前提高了10%左右。在120天以上标准体重公鸡达到2.3公斤,母鸡1.3-1.5公斤。据了解,提纯后的沙栏鸡皮薄脆香而油少、肥而不腻、风味香浓回甘、骨细而脆、体型适中、羽毛麻红黑而淡黄鲜艳、冠红肉满。

潮兴公司最先“享受”到了沙栏鸡提纯复壮成功的甜头,近几年肉鸡的生产销售量已达到200多万只。公司现饲养存栏量14万只,销售价格较同类产品高30-40%。除扩大肉鸡饲养外,还利用部分母鸡进行做产蛋鸡之生产,肉蛋大量出口港澳地区。

六. 黑龙江省 佳木斯 前进区 三角鲂(法罗)

三角鲂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水生昆虫、小鱼、虾和软体动物等。三角鲂生长速度快于长春鳊,脂多肉美,资源量较小,应采取措施,积极保护和涵养。

七.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美兰三角宁地瓜

海南种植地瓜的历史最早见于《琼州府志》,在明末清初时传入海南,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美兰三角宁地瓜便是由最早传入海南的一批地瓜逐渐变种而来。

美兰三角宁地瓜精选优质环境种植,主产区位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后。松软的咸沙地特别适宜地瓜的生长,且因为沙地中含有的海盐成分,美兰三角宁地瓜也将咸味吸收,形成独特的甜中带咸的口感,十分诱人。

美兰三角宁地瓜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形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合作社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为农户统一购买优质种苗,邀请专家培训标准化栽培技术,深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模式。普及种植户生产技术水平,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现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生产和管理,产品质量有保障。

三角宁地瓜特色:

皮嫩薄:紫色的外皮熟后轻轻一碰就会裂开,就像一层薄纱轻轻包裹住地瓜的美味。

肉晶莹:白色的地瓜肉在阳光下闪耀着点点晶莹的光,闪耀璀璨,诱人如水晶。

味咸甜:不似一般地瓜的味道寡淡或甜腻,而是将甜与咸的味道中和地恰到好处。

吃粉糯:地瓜入口的感觉粉而不腻,糯而不粘,可口的滋味值得细细品尝。

八.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酿三角豆腐

这道菜是当地人用本地产的黄豆,以传统方法制成方块豆腐干,然后将方块豆腐干对角切开成三角形备用。酿馅的配方是:瘦猪肉,配上香菇、木耳、虾米(海虾)、韭菜和马碲等,加上适量盐与生粉混合剁成肉泥。酿三角豆腐的制作过程是:将锅烧红,淋上茶油或花生油,把三角豆腐干放入锅内煎至两面黄而不焦时铲出,待冷却后在三角豆腐最长的边上切入一刀,开好口子,将肉馅酿入豆腐中即成。食用时将酿好的三角豆腐放进蒸笼中蒸熟即可(也可以与鸡肉同焖)。

这是当地人为照顾年老缺牙的长辈和牙齿尚未长满的小孩子,精心制作的一道菜。“酿三角豆腐”为等腰三角形,是精制的“尊老爱幼”食品。它的左边代表长辈,右边代表晩辈,底边代表制作者。为了照顾好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饮食生活,制作者在中间长边形中开了一个口子,酿入鲜美可口的肉馅,让人食而不腻,饱而不伤。在当地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必备此菜。

九. 云南省 楚雄 姚安县 三角糯米

三角糯米:出产于县内官屯乡三角村,此米品质优良、米粒粗大,室中烹饪,一经煮开即香气四溢,经久不散,食用口感好,营养丰富。过去曾有人将种子带到异地种植,种出后却味道大变,无法与原地相比,故历朝历代只能在该村种植,由于品种稀缺,地域狭小,更使其身价百倍,广受欢迎,近年虽面积有所扩大,但仍远不能满足需要。

十. 广东省 韶关 武江区 韶关三角鲂

三角鲂俗称三角鳊,食性杂,生长速度快,在水库等不投饵的自然水域中当年可长到80—150克,二龄鱼可长到300—600克,平均400克,三龄鱼可长到800克,最大个体达1300多克。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甘二碳六烯酸技(DHA);骨刺少,商品价值高;在水库等大水面中增养殖,具有自行繁育,形成种群生产力和较易捕捞等优点。也是武江区“九五”期间重点提倡大水面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