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台湾农特产协会 台湾特产怎么在大陆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台湾农特产协会 台湾特产怎么在大陆卖更新时间:2022-04-08 03:43:01

一. 台湾省 苗栗 铜锣杭菊

钟灵毓秀的铜锣乡,翠峰环绕,丘陵绵亘,境内物产丰富,有杭菊、樟脑油、竹笋、红土花生、紫苏、芋头等,其中尤以杭菊、樟脑最为知名。

原产于大陆杭州,因此称为杭菊;由于花气中带有淡淡的清香,因此常被拿来制成菊花茶,为极受欢迎的退火饮品,杭菊还可作为中药,也是入菜的好佐料。

二. 台湾省 新竹 烟肠

乃客家人所称的香肠,又称为粉肠、水烟肠或白烟肠,其外形虽然类似香肠,但口感却截然不同,吃起来香香软软的,带点Q劲。以米酱、糖、盐、辣椒等混合而成的沾料,甜中带辣,与烟肠一起入口,最能吃出烟肠的特殊风味。

三. 台湾省 屏东 屏东椰子

椰子是深具经济价值的作物,除椰汁可饮、纤维可编成缆索、草席、床垫外,将椰肉刮出,榨成椰油,不仅可以入菜,做成糕饼、甜点,还可提炼清洁用品;同时椰子又是上好的景观树,成排栽种在路旁,瘦直如同标兵,南风拂过,椰影摇曳,又是一番婆娑姿态。屏东县堪称台湾的椰子王国。屏东终年高温,一年四季都喝得到椰汁。在民间的观念里,椰性属凉,多饮能退火、祛毒、降低血压。( 屏东县)

四. 台湾省 澎湖 风茹草

风茹草(Glossogyne tenuifolia,GT)又称香茹草,为双子叶植物、菊科、向日葵族、香茹属。澎湖原生蔓藤宿根性草本植物,具有耐旱、耐风、耐盐、耐贫瘠等逆境成长的能力,极适合在台湾离岛的澎湖生长,因此也素有“澎湖青草茶”之称。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精油,具消暑解渴、活血化瘀、治疗中暑、降肝火等功效。风茹茶品茗分三种,野生风茹茶最香浓入味,种植风茹茶味稍淡,茶包型味更淡。

五. 台湾省 台东 猪血汤

猪血汤、米肠、猪肉脏卑南猪血汤之所以受欢迎,所持的无非是一个“鲜”字诀,以及对选料独特的见解,如坚持加入风味较佳的手宰猪的猪血,并仅以清水洗净,以防鲜味遭破坏;猪血块亦不宜切得太小,因为体积大的猪血不仅口感佳,而且散热慢,可以让猪血的香味内蕴。精准的火候拿捏固是卑南猪血汤热卖的关键,风味绝佳的原汁汤头却也不可或缺,外加猪大肠、酸菜、韭菜,及少许的米酒、胡椒粉,就是一碗远近驰名的台东“黑豆腐”了。

六. 台湾省 台北 台湾三杯鸡

三杯鸡是台湾赫赫有名的家常菜,因其烹调时使用一杯米酒、一杯酱油和一杯香油而得名三杯。而菜谱中使用的米酒,最地道的应该选用台湾红标米酒。这款米酒酒色澄清,香气四溢。这是台湾非常有名的,也是家常必备的烹饪料酒。当然,如果手边没有台湾米酒,也可以使用广东米酒来代替。

烹制材料

材料:三黄鸡、干葱、老姜、朝天椒、大蒜、白胡椒粉、九层塔叶

调料:酱油、冰糖、米酒、清鸡汤、香油

七. 台湾省 新竹 仙草鸡

关西是岛内主要的仙草产地,所产仙草味甘质纯,当地客家人以仙草入味熬煮鸡肉,开发出仙草鸡这道闻名的关西美食;仙草的甘香,融合鸡肉的匀嫩肉质,馨香爽口,有别于一般口味重的客家菜。关西及其邻近乡镇的客家料理店里,都可以吃到这道佳肴。

八. 台湾省 新竹 新竹米粉

新竹米粉与新竹贡丸齐名,为台湾新竹市的名产。新竹米粉之所以会名闻全台主要在于当地特殊气候所致。每年中秋起讫翌年清明,东北风长驱直入到新竹后,受地形影响导致风势转骤,变为干燥的风,也因此造就了新竹第一名产。新竹市又暱名“风城”,也是因为当地常起风。

九. 台湾省 花莲 杜仑

杜仑亦被称为阿美麻糬,但不论作法和用料都和麻糬不太相同。先要将小米煮成小米饭,再放入臼中不断捣打,由于富含粘性,小米饭很快会凝结成块状,成为又粘又韧的杜仑。除小米外,如今亦有以红糯米、白糯米制作的杜仑。( 花莲县)

十. 台湾省 屏东 油鱼子

东港是一个渔村,拥有各式的海產,而樱花虾、黑鮪鱼以及油鱼子又称為「东港三宝」,远近驰名。其中為维护渔业资產生生不息,对樱花虾订有限量捞捕的规定;而黑鮪鱼做成的生鱼片是海鲜的极品,但黑鮪鱼只有在每年四月至六月才有,没办法完全满足饕客,唯有油鱼子,一年四季均可细细品嚐那咸味适中,有点黏又不会太黏,又香又Q的独特风味。

或许你听过乌鱼子,每年约在冬至前后大批乌鱼冒著寒冬迴游到台湾海域,在这个时候能吃到现捞的乌鱼或乌鱼子。但近年来由於人工繁殖乌鱼技术的成功,加上乌鱼子大量进口的关係,全省各地都有人从事乌鱼子的加工,所以吃得金黄的乌鱼子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唯大批油鱼子的加工只有在咱们东港才有,也因此油鱼子才被列為东港三宝之一。那烘培的油鱼子吃起来的口感绝不逊於乌鱼子,但製作的难度却比乌鱼子更高,程序更為繁琐,需要更多的用心与时间,没有下功夫,是绝对製作不出好吃的油鱼子的。

谈到油鱼子的製作过程,首先要瞭解油鱼子的取得。一般来说,捕获一百尾的油鱼,只有二十尾左右母的油鱼可供摘取那一大串的鱼卵,近来因渔获短缺,加上需求增加,油鱼子的来源除现捞外,均由远洋渔船钓获冷冻返回后摘取或直接由巴里岛进口鱼子。成串的鱼子需经过清洗、盐醃后(或盐醃、清洗)才能平铺在木板上风乾与日晒,而盐醃就是一门大学问。一般乌鱼子只需盐醃一下,清洗后晒个五天左右即可收成。但是油鱼子比起那乌鱼子既大且厚,要完全醃透才不会在晾晒过程中腐坏,又油鱼子大小不一,所以盐醃时间的长短并不一致,完全要凭经验来做。醃好的鱼子就摊平在木板上晾在阳光下,整个晾晒的时间也不一定,短则两星期,长则一个月以上才能收成,全是以鱼子的体积大小而不同。

在晾晒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到鱼子内的空气要挤压排除乾净,而表皮破损的鱼子要修补起来。这种特殊修补表皮破损的功夫是将猪肠清洗乾净剪开后,遇有破损的地方,就剪裁一张比破损处略大的猪肠,用水沾湿后平铺在破损处即可,等待鱼子乾了以后,修补的地方会如原先的完好,完全看不出任何破绽。上述两项工作要细心来检查,如稍不留意,所晾晒的鱼子极易腐败,造成严重的损失。

每当日落时分,屋外所晾晒的鱼子就要收齐,一层层堆叠起来,收到屋内来压平、压实。压实的鱼子吃起来才会香Q,在压实的过程中,到底鱼子要怎麼压?要压多重呢?这又是得靠累积的经验来判断。一般来说,刚处理好的鱼子先不急著压实,待风乾晾晒一段时间后才会进行压实的动作。因為鱼子表皮细且薄,能承受的重量有限,加压的铅块太重,容易使鱼子破损,所以加诸在木板上的重量,全凭鱼子乾燥的程度逐次增加。又為了保持鱼子的风味,收入屋内的鱼子通常要放在冷冻库进行风乾,一刻也不得閒。

你或许会认為,夏天日照强烈,是晾晒鱼子最好的季节。但是根据业者的说法,夏天吹南风溼气重,加上雨水多,不若冬天乾燥的空气,而且雨水少,来的恰当。你或许也有注意到,有些乌鱼子或油鱼子的色泽暗黑,较一般鱼子顏色还要深,这又是什麼缘故呢?那是在渔民在捞捕的过程中,因為鱼猛烈地挣扎,鱼体内的血管破裂渗入鱼卵所致,这类的鱼子吃起来的腥味较重,我们俗称為「血子」。乌鱼因為是用渔网捞捕,捞捕过程中鱼跳跃挣脱情形多,所以会有较多的「血子」,油鱼因為多採延绳钓的,比较没有这样的情形。到底是一般鱼子好吃?还是「血子」好吃呢?这就全凭个人的口味轻重,没有定论。

加工製成的鱼子销售到餐饮业,成為饕客的美食,或是当成年节赠礼。近年来,由於资讯的发达,交通的便利,生活水準的提升,使东港的渔產行销各地,「东港三宝」的美名已声名远播,慕名而来的客人不绝於途,油鱼子加工的行业如雨后春笋,处处可见晾晒在外的油鱼子,各电视台也纷纷来取景拍摄,更增加油鱼子的知名度,而业者更信心满满的指出「高品质的鱼子」绝对让消费者竖起大姆指,称讚不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