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强县青川镇特产 青川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强县青川镇特产 青川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5-03 21:45:04

一.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深镇黄榄

深镇黄榄--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黄榄又名青橄榄。果味先涩后甘,生食可以解渴,解煤气中毒,治喉咙中毒,亦可加工成甜榄,甘草榄和顺缆等果脯。将榄果捣烂盐腌汁液治鱼骨鲠喉有特效。

二.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羊肚菌

青川羊肚菌栽植历史悠久,据《青川县志》记载:青川先民从老林中发现熬过樟木油后堆放的木片下长出了大量的羊肚菌,从中受到启发,开始人工种植羊肚菌,但未形成规模。解放后,县食用菌科研人员和个别菇农通过反复研究、试验、改良,结合历史经验,通过摸拟野生羊肚菌的生长环境,在林下用木片作原料试验种,成功培育出“青川羊肚菌”这一优良品种,并完全掌握“青川羊肚菌”生长发育习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探索总结出一套人工仿生栽培的新技术,在生产上得到了运用和验证,1992年全县开始大面积大田种植,大获成功。历年来在县委、县林业局、县科协大力支持下,多次举办“青川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培训会,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主体、适度规模、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将青川打造成全国羊肚菌人工栽培示范县。“青川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类,产业优势明显,截至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产量2000吨(鲜品),实现产值2.8亿元,利润1.8亿元,经济效益显著,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竹江娃娃鱼

青竹江娃娃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竹江娃娃鱼鱼体型匀称,背部深(黄)褐色,有黄褐色花斑纹,腹部浅白(灰白)色,肉质细嫩、鲜美、风味独特,无油腻感。青竹江娃娃鱼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在成都对青川县“青竹江娃娃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进行评审。经过与会专家严格、细致的审查、合议,青川县“青竹江娃娃鱼”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国家质检总局将在近期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对“青竹江娃娃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青竹江娃娃鱼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蒿溪回族乡、乐安寺乡、曲河乡、房石镇、前进乡、马公乡、苏河乡、石坝乡、红光乡、关庄镇、凉水镇、茅坝乡、楼子乡、七佛乡、马鹿乡、竹园镇、金子山乡、建峰乡、白家乡共2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青川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青竹江娃娃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青川府〔2013〕47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22/T009-2013《青竹江娃娃鱼》

青竹江娃娃鱼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大鲵(Andrias davianus)。

二、养殖条件

1.环境条件: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水温15.2℃至17.0℃、年均气温14.7℃至18.0℃的特点。

2.养殖场条件:安静、光线阴暗,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水温13℃至22℃、pH值6.5至7.5、溶氧量≥4mg/L。

三、生产方式:

1.产地范围内人工室内养殖,分级分池饲养。

2.产地范围内人工户外仿生态养殖,亲本及成鲵经人工养殖驯化后,雌雄按1:1性状比例混养。

四、养殖管理

1.放养:

放养规格与密度:体长10cm至30cm的幼鲵(60~100)尾/㎡;体重大于等于0.5kg小于2.0kg的成鲵(5~15)尾/㎡,放养规格个体体重间差不得超过50%。

2.饵料:产地范围内鲜活的小鲤鱼、小鲫鱼、野生小鱼等。

3.捕捞:起捕规格≥2.0kg/尾,手工捕捉或网捕。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鱼体型匀称,背部深(黄)褐色,有黄褐色花斑纹,腹部浅白(灰白)色,肉质细嫩、鲜美、风味独特,无油腻感。

2.理化指标:蛋白质≥15%,氨基酸≥14%,脂肪≤2.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 四川省 广元市 青川县 青川天麻

青川天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川广元青川盛产天麻,年产量 约20万公斤。

      天麻属兰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生于半阴半阳潮湿的森林中,以块茎入药,是名贵的药材之一。在《神农本草注》上列为上品。天麻为平肝熄风药,具有祛风、降压、补脑、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之功效。主治头晕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阗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症。药用遵医嘱。食用切块片可与猪蹄、鸡肉等物炖煮,尤与鸽子肉相炖更佳。天麻分野生、人工栽培两种,野生天麻尤为名贵。

青川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蒿溪回族乡、房石镇、曲河乡、前进乡、乐安寺乡、乔庄镇、孔溪乡、板桥乡、瓦砾乡、茶坝乡、黄坪乡、大坝乡、关庄镇、苏河乡、红光乡、石坝乡、马公乡、凉水镇、茅坝乡、大院回族乡、楼子乡、木鱼镇、骑马乡、观音店乡、姚渡镇、沙州镇、营盘乡等3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福建省 福州 罗源县 罗源中房镇叠石村河阳茶

中房镇叠石村:“河阳茶”、“夏季香菇”。

六.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武功镇饸咯面

是一种当地群众非常喜欢的面食,一般是前面支一口汤锅,两边是调料和佐料盘,捞面浇汤的人坐在中间。下面的一般都在后堂,采用老式的人力饸咯床压面,下边是一口煮面的锅一般每次只煮两到三个人的面。一般用来招待贵客的,主要以优质面粉制作的面条为主料,汤料是以酸辣汤辅以其他材料制作。漂菜是以葱花制作而成。成品以“酸、辣、香”著称。主要是在冬天有卖的,在寒冷的冬天一碗下肚浑身热乎乎的充满热量。

七.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油橄榄

油橄榄又名齐墩果,为木犀科、齐墩果属常绿乔木。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本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油橄榄达到8亿株,点地700余万ha,纯林占 1/3。1974年产果780万t,有56万t用于加工果实制品,724万t用于榨油,产油147万t,居各食用植物油产量的第6位。

我国栽培油橄榄较晚,至70年代末,有油橄榄1200万株。四川有500万株左右,幼林占99%以上。目前,进入结实的植株尚少,年产果还未达到200t。

油橄榄是世界名贵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橄榄油是油橄榄鲜果直接冷榨而成的天然食用植物油,营养丰富、抗氧化性较强,产品用途广泛,是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

八.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王家核桃烧饼

宁强县传统风味小吃“王记福兴老号核桃烧饼”开业于(清)乾隆年间,多作贡品,其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面粉蒸熟,加菜籽油拌匀,制成油面;再取面粉加入油面、碱面、醇面,用似开非开的热水和匀,稍饧。把核桃仁在火上焙熟去皮加入精盐捣碎,制成核桃泥。取面块加核桃泥和匀,揪成剂子,用走棰(一空心圆木,在空心中插入小木棒,是擀制小面片的工具)。擀成长条,抹上核桃泥,卷成圆柱形,用刀顺长切成两块,里层向外卷圆,上下抹上核桃泥和菜籽油,用圆木棰从中间向下压成凹形,放入三扇鏊(陕西用来烘烤饼的三层特制烘炉)底鏊中烘烤3分钟,翻转后再烤5分钟,呈金黄色即成。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油酥可口,久贮不变质。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核桃还具有壮腰补肾、润肠通便的食疗作用。

宁强县著名风味小吃“王家核桃馍”,小如瓷盖,色橙黄,味浓郁,人口香酥,尤难得者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一些有关王家核桃馍的趣闻轶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闻讯急奔西安参朝,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此事一经传开,这馍在群众中骤然身价百倍。王家馍铺历史悠久,起初,掌案师傅姓王名培录,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十一二岁就在其父王文选身边学艺。文选的师傅也姓王,清乾嘉间人,开设的铺子叫“福兴老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兼营满、汉糕点,在本县食品业中,名噪一时,文选于嘉庆年间至“福兴老号”当学徒,其师因无子嗣,平日看轻精干,料定日后必能承业自主,临终前遂将这个铺子的招牌授给文选继续使用。

民国10年至17年之间(1921—1928,),陕南的北洋军阀第七师师长吴新田盘据汉中时,酷嗜此馍成癖。有次派一名心腹护兵到宁羌来购买。这个护兵怕登山涉水,走到半路便在沔县一家馍铺依样画葫芦地定做了若干带回汉中交差。见吴面带喜色,满以为有赏。那知吴一搭牙,便勃然大怒,掷馍于地,说他撒谎,叫了声:“来人啦!”喝令重责20军棍。可那个护兵仍然嘴硬,连1枉,直到吴吩咐人从厨里拿出剩下的1块王家真品命他亲赏,才不敢再吱唔狡辩,终于道出真情。

民国30年(1941)陕西省主席蒋鼎文路过宁羌,县府以核桃馍作招待糕点。蒋一经品赏,大加赞许!返回西安以后,特地给王家馍铺颁发了1张《生产奖状》,以资鼓励!

同年辛亥革命元戎、当代书坛巨星、中央政府1长于右任入蜀途中,曾在宁羌中央银行下榻。据说品赏了此馍,也连声称好。离开时随行人员又买了好几封带往重庆,那时陪都有些高级1,凡尝到者无不点头称赞。溯自“福兴老号”从乾隆时代问世,至1949年解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文选、培录父子两代,一脉相承,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及满、汉糕点,独具特色,传至现在,惟“核桃馍”秀中之秀,独放异彩。

相关器具

1、储料桶:用于储存核桃仁、核桃仁的发酵、成料的储存。2、面盆:用于酵面发酵、面团发酵、盛放面团。

3、案板:用于揉制面团、制作面饼等。

4、粉碎机:用于核桃仁的粉碎。

5、擀杖:用于面团加料、面饼擀制。

6、烤箱:用于核桃馍的烘烤。

7、储柜(盘):用于核桃馍的盛放、储存。

工艺特点

王家核桃馍为油面发酵,一年四季的时间、水温各不相同。发酵过程分为三次。第一次的酵面完全发好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生面粉,再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加入一定比例配制好的食用植物油,再次稍微发酵后加入核桃泥和匀,揪剂,擀成长条,表面再抹上核桃泥,做成圆饼,最后再加上核桃泥和植物油,进炉烘烤。旧时做成的饼呈“龙眼”形,周围有凤凰图案,称“满汉龙凤喜饼”,是慈禧太后的贡品。核桃馍与众不同更主要的是原因是核桃泥的配制,工艺复杂。先要将剥好的核桃仁经过浸泡去皮,然后剁碎,加入盐、花椒等调味品再次浸泡发酵,再捣成泥,加入苦豆子、植物油等浸泡发酵,直到发酵出异香来。

制作工艺

1、核桃仁的浸泡、去皮。将选好的核桃仁放入容器中加入香料浸泡,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浸泡,才能去除上面的薄皮,使其颜色纯正。2、核桃仁的发酵。去皮的核桃仁要放入容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用油发酵,通过发酵才能有特殊的香味,否则和普通的核桃仁一样。

3、加料发酵。发酵的核桃仁要进行粉碎,然后加入花椒、食盐等调料再次发酵,使其香味浓郁而独特,不同一般。发酵后再次粉碎成糊状,再发酵储存待用。

4、面团发酵和揉制。面团要经过三次发酵,每次发酵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在制作时加入核桃泥的程序也不一样。

5、烘烤。进入烤箱烘烤时的火候至关重要,否则,影响色、香、味。

主要特点

1、宁强核桃馍的流布并受人喜爱,是因为具有独特的本地风味,其中的核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其它食物不能取代的香味,其香、味也是现代五花八门的食品所不能匹敌的。

2、独特的发酵过程和制作工艺,使核桃馍的存放时间较长,即使夏天,也能存放20天以上色香味不变,是其它食品不能的。

九.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菜豆腐

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是汉中的名小吃.原在汉中是招待宾客的佳肴.现在以是大众化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别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既经济又实惠,真是-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汉中菜豆腐.(汉中)

十.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镇隆白鹅

信宜镇隆白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