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怎样做湖南特产莓豆干 湖南麻辣豆干制作方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怎样做湖南特产莓豆干 湖南麻辣豆干制作方法更新时间:2022-04-06 21:57:24

一.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溆浦土鸡

溆浦土鸡 肉皮呈乌黑色,一般体重1公斤—1.5公斤,味道鲜美,肉细嫩,宜滋补。

二. 湖南省 怀化 芷江 芷江鸭

芷江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芷江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鸭肉酥软,色泽黄亮,吃起来肉汁酥香,油而不腻,味道爽口

据历史记载:芷江鸭系中国湘西著名侗乡食品,历史悠久,色香味俱佳,驰名中外。自元朝开始,芷江就有中秋节必吃芷江鸭的传统食俗,同时有将制好的鸭制品赠送亲朋好友的习俗。芷江鸭的制作主要是利用芷江秋、冬两季独特的气温和独特的配料,使之泛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选用放养于稻田山涧小溪的纯种麻鸭为原料,经抹蜜、油炸,用芷江本地野生芷草等多种天然香料和多年循环老汤,加上侗乡传统工艺精细烹制而成,具有皮色鲜艳、肉嫩可口、滑爽不腻、回味悠久等独特风味和营养滋补之功效。 据考证:清顺年间,乾隆皇帝南巡,途经沅洲府(芷江)闻其香而醒神,食后称之为天下佳肴。清西湖制台魏武庄调任云贵时途经沅洲(芷江)品尝了三癞子的炒鸭后,大加赞赏芷江鸭肉香、酥、脆、辣,鲜味醇香,油而不腻,口感独特,流传至今。

特点

芷江鸭食品唯独芷江所产,其主要特征是:一、秋、冬两季的气温、湿度、风速与周边邻近县、市区的气温、湿度、风速有着不同之处。因此,利用这一温差、速差制作出的“芷江鸭”有着独特的风味。二、“芷江鸭”的配料唯独芷江县所有,邻近县、市都没有。三、“芷江鸭”有肉质细嫩、肉紧、肉酥、肉爽、水份脂肪低的特点。 上述决定了“芷江鸭”熟食品唯独芷江所产的主要品质。

做法

主料 老麻鸭1只 配料 油、老姜、辣椒、大蒜、生抽王 1.活鸭宰杀后去内脏,剁成大块洗净,老姜、辣椒切片,大葱扎成麻花状备用。 2.炒锅放油,大火烧热后,先将鸭头和鸭腿放入,加老姜和辣椒片稍炒一下,再加入鸭肉块,大火爆炒,直到鸭子外皮成金黄色。 3.锅内加水,用小火慢慢炖两个小时即可,起锅前十分钟加入大葱。 菜品特点:鸭肉酥软,色泽黄亮,吃起来肉汁酥香,油而不腻,味道爽口。 菜品制作:红辣子餐馆鸭血 鸭血有补血和清热解毒的作用,还有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功效。

三.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侗锦

被称为少数民族三大锦之一。是侗族传统的纺织工艺品,历史悠久,妇女用黑白棉丝或丝绒手工编制,多用于侗族服饰如头巾、腰巾等,色彩绚丽多彩,花样别致,是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

四. 山西省 忻州 五台县 豆腐乳豆干炒饭

材料∶豆腐乳一块、辣豆乾丁四两、空心菜梗一两、甜红椒丁二两、甜黄椒丁二两、白饭二大碗。

调味料∶盐四分之一小匙、香菇粉一小匙、胡椒粉二分之一小匙、酱油四小匙。

作法∶

1.豆腐乳加点冷开水先搅拌成泥状,备用。

2.空心菜梗洗净切粒,和甜红椒丁、甜黄椒丁,放入滚水汆烫至熟,捞起备用。

3.炒锅加入少许的沙拉油。

4.再放入白饭炒散,加入调味料、豆腐乳泥炒匀,续放其他材料拌匀即可享用。

五.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柴火腊肉

柴火腊肉,是怀化人民最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通常是烟薰而成。每到腊月二十六、七各家各户就开始宰年猪过年,正月间食用之余的肉就把它放在柴火灶上薰烤。数月之后就成了有名的柴火腊肉。

它始于宋代,盛在当代,历代相传。其色泽分明,肉身干爽,皮韧而不硬,切面红艳光亮,腊香浓郁,瘦肥适度。肥肉油而不腻,肉皮嚼味无穷,是一道方便实用的上等好菜。

六.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黔阳脐橙

黔阳脐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洪江市“黔阳脐橙”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区域为该市沙湾、大崇和硖洲等乡镇,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量达6000吨。这是该市继“黔阳冰糖橙”之后,又一个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柑桔品牌。

洪江市柑桔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是我省优势柑桔基地和国家优质柑桔基地重点县(市)之一。1978年,该市农业技术人员从美国引进的纽荷尔、朋娜等柑桔品种中,成功选育出了一种适合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取名为“黔阳脐橙”。该品种果实个大,果形端庄,皮薄光亮,着色艳丽,果肉汁多无核,甜酸适度,细嫩化渣,风味纯正,一进入市场销售,立即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2004年和2008年,该品种两次荣获湖南西部农博会金奖。此次“黔阳脐橙”继“黔阳冰糖橙”之后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洪江市正式拥有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其柑桔产业发展再添新的动力和保障。近年以来,该市通过积极实施“农业稳市”战略目标,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和各项资金,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优势品牌,柑桔产业发展取得了规模更大、品种更多、果农增收的喜人成效。目前,该市柑桔种植面积已达24.78万亩,总产量突破24万吨,总产值超过3亿元。

洪江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中部,沅江流域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2′-110°31′,北纬26°59′-27°29′,东西长102km,南北宽55km。国土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黔阳脐橙产地位于洪江市以安江为中心的中部柑桔主产区的沙湾乡、安江镇、硖洲乡、龙田乡、岔头乡、茅渡乡、大崇乡、太平乡和雪峰镇以及以黔城为中心的西部主产区的岩垅乡,共10个乡镇。

七.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峒王酒

峒王酒是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的。峒王酒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在侗族酿造苦酒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生产工艺而酿造,其营养丰富,含18种氨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枸杞多糖,是侗胞长期以来用作“润色” ,“补身”的佳酿。

通道饮酒史已有2500多年,侗家儿女历来知酒善饮,酒风浓郁,无酒不飞歌,无酒不成饮。特别是遇上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捧出自酿的苦酒,迎接远来宾客,大碗喝酒,群体踏歌起舞。据《魏书》记载,峒王酒源于东周战国时期楚王时代的“百越侗僚”,因其地理特质,侗人喜糯米,山泉酿酒,敬奉上古帝王,祈求平安,酒谓之嚳酒,俗称苦酒,峒王酒是专供侗族首领饮用的极品酒。

峒王酒之所以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谓之为侗酒极品,既得益于侗乡山美水秀的独特自然环境,也得益传承了上千年的酿酒传统之工艺,再加上采民间秘方,集当今众酒家之所长,四者巧妙结合,浑然天成。

荣帕白,一种产自侗族本地的优质糯米,色泽晶莹剔透,生长于山高水冷,常年蓄水淤泥的肥田中它,既是侗乡人们的主食,也是酿造峒王酒的主要原料。通道多是高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山上取之不尽的泉水,用来浸泡和清洗糯米是再合适不过了,洗好的荣帕白糯米高粱均匀搅拌。熟而不糊、内无白心、透而不烂、成熟一致,这些都是蒸煮的要领,但真正的关键还在于曲,所谓“曲为酒之骨”,骨若不正,酒体焉能味正,反复试验,不断改正,峒王酒的酿制者终于找到了属于他们特质的酒曲,将蒸好的荣帕白糯米跟特制酒曲混和在一起,于是峒王酒的神奇生命之旅就开始了……

在整个制酒的过程当中,峒王酒酿制者们顺应天人合一,阴阳调合的道理,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发酵时前缓、中挺、后缓落,整整一年的生产周期里,六次蒸煮,七次加曲、八次入池发酵,九次取酒,三年陈储后,才可终成一坛入口醇正、沉净馥郁,回味悠长的好酒。

生产峒王酒这种神奇之酿的湖南峒王酒业有限公司坐落在通道县城城郊。如今,峒王酒以它传统的酿造工艺和上乘的品质受到来自全世界品酒人士的好评,成为通道通往全国各地以及世界的一张名片,被湖南生评为最受大众欢迎的食品行业和特色农业品牌,并多次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湖南棕编

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棕编放入开水锅里煮, 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 这种棕编往往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等。 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些小点缀,如用鸳鸯豆(红豆)做眼睛,称为"点睛"。 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壳,虾则用整个豆粒,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

据长沙已故著名棕编艺人易正文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 那些用棕丝串起的鸟、虫,黄中带青、清新朴实,在艺人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活的一般,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远观。

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种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综编易”。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

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综编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作品《综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九.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穿丝篮

穿丝篮是沅陵特制手工艺产品,它是一色的楠竹制作,中间不加任何金属材料。篮身呈椭圆形状,整个篮子由三根篮圈,两百多根竹丝穿制而成。三根篮圈上下搭配巧妙,衔接平滑,吻合自然,竹丝大小均匀,排列密度恰当。间隔距离都为1厘米左右。具有小巧玲珑、美观大方、经久耐用等特点。穿丝篮的制作原料都是经过高温煮烤,不发霉、不生虫,因而盛装食品非常清洁卫生。

十.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观音豆干

观音豆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观音豆腐干,又名"仁"字豆腐干。主产大竹观音乡,有百多年历史。因装压豆腐箱版上刻有36个"仁"字,制成的每大张(一市尺见方、重二两五钱)豆腐干上的36个小块中均显一个"仁"字,故称"仁"字豆腐干。视之,皮面光洁润滑细腻,呈金黄色;闻之,甘香味浓,芳香四溢,引人食欲;食之,甘甜可口,越嚼越香,回味悠长。同时,具有绵实特点,每张折成三折,可承受约25公斤重的拉力。由于质量长久不衰,声名远播,产品除畅销邻近各县外,还远销重庆、成都、广州等地。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1982年,大竹县城关区粮站粮油加工厂建起了"观音阁"牌豆腐干机械化专业生产线,年产量60万袋。由于采取真空包装,延长了贮藏时间,且便于携带,成为馈赠亲友之佳品,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大竹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