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理市广运土特产 大理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理市广运土特产 大理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4-03 14:58:47

一. 云南省 大理 漾濞县 雪山清酒

用优质苦荞、玉米,用点苍山之水,经民间酿造工艺酿制而成,口感醇正,有舒经活血之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连续获大理州地方产品金花奖,同时,还获得了云南省消费喜爱产品称号。

二.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芸豆

剑川芸豆是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的。剑川芸豆因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无污染而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剑川县由于海拨高,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无污染,非常适宜芸豆生长。剑川县花白芸豆栽培种植历史悠久,是山区、半山区粮菜兼用的主要豆类作物之一,在大春粮豆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剑川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所产芸豆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无污染而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一直畅销国外,是滇西北一带重要的芸豆交易集散地,常年交易量在6000吨左右,常年种植面积在4.5万亩左右。

三. 云南省 大理 鹤庆县 马厂归

马厂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厂归”因生长在鹤庆草海镇高海拔冷凉地区马厂村而得名。自1901年从我国西北部秦岭引进后,经过100多年的种植发展,现以个大、肉肥和挥发油含量高而居全国当归之冠。其最大的鲜归头单个重量在550克,晒干后约重200克,最大的鲜全归重量在1000克以上。马厂当归味甘微辛、气味芳香、性温,具有补血、活血、润燥滑肠、破瘀生新、调经止痛和治疗血虚头疼等功效。它既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又是生产保健食品和高档化妆品的宝贵原料。“马厂归”不仅走俏国内市场,也深受海外人士喜爱。

近日,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大理州、鹤庆县相关农业专家对鹤庆县“马厂归”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现场考核和品质鉴定,对“马厂归”的外在感官特征及独特的品质特征进行了鉴评。

专家组一致认为,“马厂归”的品质特性优越,地理环境独特,人文历史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符合相关申报规定,同意通过品质鉴定。

四.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独头大蒜

大理独头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理白族自治州种蒜历史悠久,各县皆有栽培,尤其是弥渡县、洱源县、宾川县等。早在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记录有现洱源县右所地区种蒜历史,记有“湖中渚田甚沃,种蒜大如拳而味异”;以及康熙、雍正、道光、光绪年间的云南大理方志篇物产中均记载有大蒜。但过去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束缚,农民只零星种植,商品量不大。1984年全国开始实施以产销逐步放开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体制改革后,“南菜北运”的规模逐年扩大。由过去的零星分散种植,发展到集中连片种植,1992年大面积生产上开始推广运用经试验成功的紫皮大蒜“提早抽苔”先进技术,使蒜苔、蒜头的上市期提早40-50天,而且产生了食用方便、品质好、个头大的独瓣蒜,栽培中独蒜率一般在30%-40%,高者达70-80%。大理独头大蒜产量一般800-1000千克/667㎡。个大质优的紫皮独头大蒜为国内唯一产区。

大理独头大蒜为紫皮蒜,外皮紫红色或浅紫白色,商品蒜需去除根须和大蒜蒂。蒜头扁圆形或圆形,不分瓣,构造与普通紫皮大蒜中的一个蒜瓣相似,仅形状和大小不同,除去外皮后果形依然如此。肉质乳白色,质地清脆,色泽一致,蒜味辛辣(比白皮大蒜辛辣)回甘,香味较浓。蒜头大小规格一般分为横径4cm以上、3-4cm、2-3cm、2cm以下等。大理独头大蒜个头大、质优,外形美观,食用剥皮方便,可食率比普通瓣蒜高5-10%。同一品种,外观整齐、洁净,无离体碎皮,蒜头大小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缺陷(包括碎头、开裂、机械伤、发芽、腐烂、异味、冻害和病虫害等)。

大理独头大蒜富含大蒜素、蒜油,蒜汁稠粘。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抗癌、抗菌和解毒杀菌、健脾开胃、消食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指标要求:大蒜素≧1.20%,大蒜油≧0.10%,总糖≧20.00%,蛋白质≧2.50%。

地域范围

大理独头大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98°52′~101°03′、北纬24°40′~26°42′,总面积19.7万公顷。生产规模1.33万公顷,年产量14.4万吨左右。主要涉及县市为大理市、弥渡县、宾川县、洱源县、祥云县、永平县、鹤庆县等7县市43个乡镇。

五. 云南省 大理 鹤庆县 炖肉

我们这里的炖肉是比较特别的,它的特别就特别在炖肉时所使用的工具上。一到冬天,天阴下点小雨,一家人不出门,蜗居在家里,没事干了。干什么呢?炖吃肉。补补身子,平时太忙没有时间,现在正好没事,就炖肉吃吧!那才叫温馨呢,有家庭氛围。这时就找来一个瓦罐,洗干净了,弄一枝腊猪脚杆,烧成黄生生的,脆当当的。当然如果有狗肉、驴肉之类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没有的话,普通一点好了,就用猪脚杆代替好了。取出不常用的那个瓦罐,除去灰尘,把瓦罐弄好了,将猪脚杆剁开,放进去一点马厂归(鹤庆西山出产的一种名贵秦归。)、苏条参、竹荪、沙仁之类的名贵补品。放好后,必须由一个经验老道的老年人加水,因为那水就加一次,封上瓦罐以后,就无法打开了,直到吃的时候才能打开。水放多了,可能就喝不完,浪费了,味道也不周正了。如果水加不够,可能会将里面煮的东西烧煳了,那损失可就更大了。

加好水后,就拿一个与瓦罐口大小差不多的碗,弄一砣揉好的面粉,将那碗,严密地封在罐口上,用揉好的面粉团,仔细地封好,不透半点气。在那碗里加上一点水,防止因为高温,将碗给烤裂了,就会使瓦罐漏气。也不能用明火,用的是粗谷糠,碾米时碾出来的粗糠,将那粗谷糠堆成一堆,并把那瓦罐埋入这谷糠堆中,点上火,让谷糠慢慢燃起来。瓦罐埋在里,受热后,慢慢的就那“嘭咚、嘭咚……”不紧不慢地煮熬,将那些猪脚杆,秦归,竹荪之类的东西煮熬得透明了,才算是上好的炖肉。当然这需要十来个小时,一般从傍晚煮起,到第二天才能吃。那文火细细的,像“滋物细无声”一样,熬那些补品。将补品的药效都慢慢地熬出来了,打开了的时候,便有一股叫做沁人心脾的浓香味,透露出来了,那是一种温浓的香味,决不是那种燥热的枯香味。温补就是这种食品的最大特色了,吃了它们,让你全身都充满都热情和力量,这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呢!

六.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水酥

一道传统名菜。特点是既泡又酥,又香又甜。其做法:以猪肉末拌入炒熟的花生仁,捏成小团子,裹上一层用鸡蛋、小粉调成的蛋糊,然后放入油锅中,用文火炸至微黄取出晾干,然后放入精鸡汤或猪排骨汤中煮至浮起,再撒进味精、胡椒粉,舀入装有豌豆尖的菜碗里即成。水酥很受人们欢迎,是宴席上的“压桌菜”。 ( 大理)

七.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大营土陶

祥云禾甸镇大营土陶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很有名气,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据调查统计,以大营村为中心的约1.5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规模不等的古址20多座,均属“龙窑”,其中多数已废弃不用,现在还在使用的有5座。大营土陶以自己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质朴地显示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明显的时代特征。大营土陶神气活现,造型奇特,“土”的可爱,“俗”的天真,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大营土陶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主要是民间使用,普通、纯洁,让人用着虽然没有那种奢华感,却很是亲近、踏实。由于大营陶器的气密性好,其使用价值更是独树一帜。做出的腌菜酸香可口,藏出的酒口感绵长、醇厚,蒸闷出的鸡肉香气四溢,烤出的茶芳香而纯,特别受人们欢迎。

八. 云南省 大理 云龙县 米糕

米糕制作精细,分干糕和水糕两大类。制作干糕先将上等白米泡软后,压磨成粉,然后用薄荷、橙皮汁加红糖将粉碾细,用细筛筛入甑子内,再用薄刀小心划成2寸、高1.5寸,厚0.5寸的小块,用大火蒸熟。水糕,是高粉制成后,加百分之一的糯米面,蒸发亦如干糕,但不加糖,待糕蒸熟后在把红糖撒在上面,待糖蒸化后在撒上芝麻或苏子而成。干糕,又以喜庆干糕为上品,喜庆干糕又分夹层糕和色糕两种。夹层糕呈菱形,比普通干糕稍厚略大,中有红糖、薄荷、橙皮、枣泥、龙眼的混合夹层;色糕呈正方形,中间有红色腰线,表面为红色罩面,红白分明,质细而美观。蒸米糕若用于待客时,表面加红糖、玫瑰糖;用一祭祖供佛时,糕面须插鲜花。每年清明时节,青蚕豆成熟上市,在米面中渗进豆米粉,糕成绿黄色,食味更佳。这种青豆米糕,多用作上山扫墓和招待嘉宾贵客。

九.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感通茶

产于大理市七里桥乡辖区内感通寺方圆近10平方公里圣应峰(又称荡山)、马龙峰山脚一带,处在莫残溪、龙溪之间。由于具有雪山、云雾、清泉、沃土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悠久的种茶、制茶传统,所产的感通茶经冲泡后,汤色嫩绿清纯、茶香浓郁、滋味醇甘,经久耐泡,历来被为待客的上品。其中感通碧玉茶更是上品中的珍品。感通茶也是白族三道茶中的“台柱茶”。随着海外游客的不断增多,感通茶已走出大理、走出国门( 大理)

十.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白族土八碗

白族红白喜事宴客中的八大碗是白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宴桌是八仙桌(正方形的大理石雕花桌),一般8个人为一桌,菜肴上8个,俗称“八大碗”。白族土八碗荤素搭配和理,肥而不腻,素而不淡,营养丰富。炸、酥、炖、煮齐全,有蒸有氽,色泽鲜艳多彩,突出白族饮食酸辣口味特色。席面用料简单,但形式和礼仪隆重,所用器皿一般是本地产的土碗、红竹筷子等,很少用高档瓷器,但并不显得粗糙和简陋。所用餐桌很考究,一般选用剑川土漆雕花八仙桌,餐桌一般摆在婚礼彩棚下,加上菜肴色泽塔配美观,显得古色古香。第一轮先由客人中有声望的老人入席,俗称“开席”。此时,唢呐鼓乐吹奏,主人迎客,气氛热闹,表现了白族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席间,客人可分菜和带菜回家。土八碗中的主菜(荤菜),一般都有定数,每人可吃到两块(片)肉,碗中垫底的素菜可加添多次。因此,客人都备有菜叶子(现用塑料食品袋)竹签将分到的肉包起来或串起来带回家给老人或小孩吃,寓意为带回喜气和福气>白族土八碗的各道菜各有一套烹饪方法。主菜“红肉大炖”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切块,用白酒浸泡的红曲米将肉染红炖熟,红白相间,富有喜气。“酥肉”是将半肥半瘦的猪肉切块上调料,用蛋糊包裹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冷却后在煮,,装碗后撒上些芝麻,黄白相间香气诱人。“千张肉”,即酸菜扣肉,色金红,味酸甜,肉皮呈波纹状,外观爽目。“粉蒸肉”是将较肥的五花肉煮熟切片,拌上调料和炒得喷香的米细粒,装碗上笼蒸熟,肉肥而不腻,香气缭绕。“干香”(拼盘)是土八碗中唯一的一碗凉拌菜,将卤熟的猪肉、肝、肚切片,盖在用酸菜或泡萝卜垫底的碗上,淋上又酸又辣的配汁,其味为酸、辣、凉。“煮白扁豆”、“煮竹笋”、“杂碎汤”是富含碳水化合物、植物纤维素的素菜和汤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