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有什么特产 陆川特产可以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有什么特产 陆川特产可以带走的更新时间:2022-04-05 03:27:12

一. 广西 桂林 灵川县 灵川糍粑

用上等糯米,清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后蒸煮,再用木杵石臼强力捣制而成。其形圆有光泽,饰以红边印花。其味软熟香糯,滋补。煮食、煎食、油炸均可。咸、甜皆宜。为农家备必的年节礼品。每年春节前,几乎家家户户打粑粑,杵捣之声响遍村巷。另有清明糍粑,为清明节专用供品,故名。变用糯米,研粉,再与白头翁(一种野生菜类)焙干研粉相拌合,内馅,制团蒸熟,备食。其味香甜,风味独特。

二.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玉林大蒜头

玉林大蒜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个头大、粒瓣结实、辛辣多汁、肉脆味香,茎皮颜色多为紫色,亦有白色。被列为广西土品,销路广,出口价值高,经济效益好。产地集中在仁东、仁厚、福绵、大平山等地。玉林大蒜性耐寒,喜松软沙质土壤,幼苗与蒜头生长期需保持土壤的潮湿。每年冬种,次年春夏收。蒜农把收获的大蒜头连苗晾干,扎成小捆,挂在厨房中烟熏,使它能久贮、防虫、不变味。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多集散于福绵圩,由船埠运经北海,远销东南亚。解放后,大蒜头种植有较大的发展。每年春夏,大蒜头收获后,多在仁东圩、玉林大市场和大北路农贸市场集散。50年代至70年代,由国营土产部门收购运销,在历年中南区和桂南物资交易会上为抢手货,产品供不应求。1980年至1990年,年平均种植1.27万亩,产量5744.1吨。1990年种植1.32万亩,总产量6864吨。80年代以来,年均出口2430吨,最高年为4834吨,远销美国、西欧、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大蒜头气味辛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和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消炎、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之功效。大蒜头还是常用的调料,在煮瓜、菜、鱼、肉时,放入几瓣,芳香可口。( 玉林)

三. 广西 桂林 灵川县 三街糍粑

用上等糯米,清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后蒸煮,再用木杵石臼强力捣制而成。其形圆有光泽,饰以红边印花。其味软熟香糯,滋补。煮食、煎食、油炸均可。咸、甜皆宜。为农家备必的年节礼品。每年春节前,几乎家家户户打粑粑,杵捣之声响遍村巷。另有清明糍粑,为清明节专用供品,故名。变用糯米,研粉,再与白头翁(一种野生菜类)焙干研粉相拌合,内馅,制团蒸熟,备食。其味香甜,风味独特。

四.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两广小花猪

两广小花猪是一款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因性早熟易肥,母性好等特点而闻名,但因生长慢,凹背,饲料利用率较低故而推广度偏低。

两广小花猪分布地区

分布于广东和广西相邻的月江、西江流域的南部,它的中心产区在陆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吴川、郁南等地。两广小花猪具有早熟易肥、母性好等优点,但背凹,腹大拖地,生长发育较慢,饲料利用率较低。

体型外貌

两广小花猪体型较小,以体短和腿矮为其特征,表现为头短、颈短、耳短、身短、脚短、尾短,故又称为六短猪,额较宽,有“〈〉”形或菱形皱纹,中间有白斑三角星,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宽广凹下,腹大拖地,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被毛黑白花,除头、耳、背、腰臀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

生产性能

1、生长发育:6月龄母猪体重38公斤,体长79厘米,胸围75厘米。成年母猪体重112公斤,体长125厘米,胸围1.13厘米。

2、繁殖性能:性成熟较早,小公猪卯日龄有精子,小母猪4~5月龄体重不到30公斤即开始发情,多在6~7月龄、体重40公斤时初配,初产平均产仔8头,三产以上平均产仔10头。

3、肥育性能:据广西资料,月巴育猪自11公斤~87公斤,日增重309克,每公斤增重消耗混合料4.22公斤、青料3.42公斤。体重75公斤屠宰,屠宰率67.72%,胴体中肉占37.2%,脂占45.2%,皮占10.5%,骨占7.1%。

杂交利用

两广小花猪做母本,与引进的瘦肉型品种进行杂交。最后就是新的一个品种了。以长白、大约克、巴克夏等猪种为父本与该品种杂交,0一代在日增.重等方面均有提高,其0一代肥育猪日增重均达510克以上.。

五.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客家天堂菜

据《本草纲目》记载,橄榄称为“天堂之果”,在《客家食谱》中用橄榄所制成的菜称为客家天堂菜。客家天堂菜制法讲究,选用碧绿丰润的鲜橄榄,去其苦涩,尽取香馥之味,留其珍贵橄榄油成份,按客家祖传食谱的方法秘制成滑润爽口的客家天堂菜。

六.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玉林牛肉丸

牛肉去筋,以木槌或石臼捣成肉酱(不用铁器),加凋料拌和,制丸,经水煮,油汆。再配以葱、姜、红枣,汤煮而成。丸味香滑,细嫩松脆,汤清味鲜。

玉林的牛肉丸,传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好就好在“脆”字上面。初到玉林城的外来宾客,如果尝到的牛肉丸是又松又脆、又滑又香、细嚼无渣、汤清而鲜者,那肯定是上佳货色。

玉林肉丸,有牛肉丸、猪肉丸之分,因其外形浑圆,玉林人形象地称之为“肉蛋”。据说最早的肉丸是梁光志的曾祖父梁业勋在清朝末年创制的,技术一直不外传。新中国成立前,梁业勋的儿子梁大记在玉林市玉州区西湖池公园的奈何桥边卖牛腩粉,每天手工制作数十公斤肉丸作配料。肉丸鲜香爽脆,入口无渣,嫩滑鲜美,引来许多回头客。民国时期,李宗仁驻兵玉林,一次手下送上肉丸给他品尝,李宗仁尝后很喜欢。离开玉林后,李宗仁曾派手下到玉林买肉丸,梁大记的肉丸由此驰名,新中国成立前的《郁林日报》曾经刊文介绍过奈何桥梁大记牛腩粉。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池被填平,奈何桥也被拆,梁大记牛腩粉变成了老玉林人的记忆。2000年,第四代传人梁光志继承祖业。最初,他只是像祖辈一样,在街边卖牛腩粉,兼卖一些肉丸。随着玉林经济的发展,梁光志从中看到了肉丸潜在的市场,于是把肉丸和牛腩粉分开经营。他引进现代工艺,不断研究改进,终于成功地把现代工艺和传统手工结合,生产出能保持传统口感的肉丸。2008年,梁光志为玉林肉丸注册了“老保”商标,成为玉林唯一一家注册肉丸商标的企业。“老保”原本是玉林土话,意为“调皮、顽皮”,正是这充满本土味的商标,使“老保”肉丸在玉林家喻户晓,产品打进了本地超市,外地客商慕名而来。

玉林牛肉丸的做法:

选用黄牛肉,后腿肉为佳,也可用精瘦肉代替。

1、 把选好的牛肉剔筋去膜,切成厚片。

2、捶成肉浆。置肉片于平滑的青石板上,用木槌(荔枝木槌为好)边捶边翻动。用力均匀,快慢适度,过快则其热不散,易成腐渣,食之无味。肉浆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粘手为度。1人一小时可捶牛肉1. 5公斤。

3、拌料摔打。把肉浆移置大瓦钵,加进视水、盐、胡椒粉、味精适量,制作者叉开五指,插入肉浆中,顺同一方向不断搅拌,以使肉浆的微孔增加,形成网状结构,使水分与调料均匀;然后把整团肉浆掀起,在钵中摔打,连续十几次,以把肉浆拉开,能自动收缩为度,以增加肉蛋的脆度。

4、制作成丸,先把锅中水烧至温度50度之后,左手抓肉团,稍用力一抓,让肉团条从拇指与食指合成圈中冒出,右手持汤匙迅速一勺,即得拇指大小的肉丸,落入锅中。操作完毕,把锅水加温至微沸,待肉丸浮起,捞放容器中。

5、吃时再放入靓汤中稍煮,配以少许生抽、芜荽等香料,那是色、香、味俱佳。在玉林,还有将此种肉丸配入米粉,或再加进一点点玉林“豉油膏”,这叫“肉蛋粉”,吃来更有地方风味。

在玉林,按照当地的吃法还可以将牛肉丸配入米粉或伊面当中,如果只做牛肉丸汤还可以加入几个肉馅豆腐角。吃起来爽脆清滑,有弹性,鲜美可口,香而不腻。即便是冬季吃火锅,玉林牛肉丸也是最好的火锅伴侣。

七.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生晒圆肉

玉林生晒圆肉系选取肉厚多甜的“冰糖肉”龙眼果为料,经加工制作而成。色似琥珀,透明而有光泽,松软而稍带弹性,用手能捏成团,松手即散,其味清甜而带香气,用水泡开后形似梅花状。玉林是桂圆肉主要产地之一。民国时期,玉林的生晒圆肉,就以其质优味美,远销广州、香港以及东南亚一带。民国25年(1936年),共输出圆肉1.6万公斤。龙眼树的分布以新桥、沙田、茂林等处较多。1955年,全县有龙眼树4639株.1957年总产龙眼384吨,收购圆肉24.01吨,1965年龙眼总产量181吨,收购圆肉30.85万吨。80年代引进大乌圆、石夹等优良品种,至1990年已种下良种龙眼4000多亩。1985年总。产龙眼191吨,收购圆肉47.35吨。1990年总产龙眼721吨,仅收购圆肉3.4吨,其余的多在自由市场流通。圆肉含有大量的葡萄糖、维生素,有补气、补血、益脾、安神作用,为传统名贵补品。( 玉林)

八.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木菠萝

    又称树菠萝、菠萝蜜,是桑科常绿乔木。是一种奇异的聚合果,由许多长在花轴上的雌花子房联合长成,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果皮有软刺,果实硕大,一般每只重达5公斤左右,最大的可达30公斤以上。其重量及体积在水果中首屈一指,故有"水果大王"雅称。 木菠萝树形高大,木质较硬,纹理细密,色泽黄润,不回潮,不受蛀,是制作家具最理想的木料之一;树冠开阔,枝繁叶茂,经冬不凋,是一种优美的风景树;菠萝树结果甚丰,一棵菠萝树在盛产期结果可达200多个。木菠萝果肉蜜甜,芳香,含有丰富的糖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止渴解烦、醒酒益气功效;能治食积不化、慢性肠炎等症。除鲜食外,还可酿造菠萝蜜酒,亦可制作菠萝蜜饯。肉包内的果核富含淀粉,煮熟喷香,略似板栗。 博白县气候和土壤很适宜木菠萝生长。唐代初期,民间已广为种植。《广西传统食品》一书载:博白木菠萝产量为广酉各县之首。博白木菠萝有"干包"、"湿包"、"油包"三种。干包木菠萝果肉颜色鲜黄、爽脆,味极清甜,品质最佳;湿包木菠萝肉呈黄色,汁液较多,肉质棉软,密香甜腻;油包木菠萝果肉深黄,汁液油匀,肉亮软脆,浓香蜜甜,质地上乘。主要产地在沙河、绿珠、龙潭、松旺、菱角、合江、东平等乡镇。尤以菱角菠萝产量最高、质量最佳。博白木菠萝畅销广西各地,远销广东、湖南、贵州等省。( 博白)

九. 广西 桂林 灵川县 灵川灵芝

灵川县2008年初开始引进仿野生灵芝种植,主要集中在大境、海洋、青狮潭、兰田等山区。2013年,全县种植仿野生灵芝面积1000余亩,全年产鲜灵芝18万公斤。由于灵川灵芝种植在高寒山区,为当地农户使用椴木栽培,且放在深山老林中模仿野生环境生长,经日晒雨淋接受天地灵气,其产品品质优于瓶栽、袋栽灵芝,外观功效与野生灵芝相同。灵川灵芝采摘上市时间为每年8-9月。

灵芝药理作用有:抗肿瘤作用,保肝护肝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病的作用,对糖尿病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

十. 广西 玉林 容县 玉林龙眼

中国龙眼以福建、广东、广西栽培最多,其中广西玉林出产的龙眼最为著名。据说,中国龙眼正是由于广西出产的品种最优,才在种名前冠以广西简称“桂”字,称“桂圆”。据古书记载,桂圆树自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时就在中国南方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玉林龙眼皮薄肉厚,果肉鲜嫩,色泽晶莹,浆汁饱满,甘甜如蜜。加工后的桂圆肉,色泽鲜丽,芬芳甜蜜,是色、香、味俱佳的名贵中药材和滋补珍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