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铁岭市土特产有哪些 铁岭有啥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铁岭市土特产有哪些 铁岭有啥送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2 11:46:41

一. 辽宁省 铁岭 昌图 铁岭胡萝卜

铁岭胡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图县平安堡镇十里村菜农通过采用小拱棚种植模式,走上了科技致富路。

在胡萝卜种植基地,农民都扣上了小拱棚。村民刘晓平介绍说,用这种方式种植胡萝卜,在上市时间上填补了与露地种植胡萝卜上市供应的空白点,具有成本投入较低、生产风险小、技术简单易掌握、经济效益较高的特点。用小拱棚后,收成比裸地增加不少,一亩地产量能达到8000斤,而裸地一亩地能达到5000斤;小拱棚胡萝卜价格是0.6元到0.7元一斤,而裸地种的胡萝卜是0.4元到0.5元。算下来,小拱棚每亩地收入在5600元,而裸地只有2500元。同时,扣上小拱棚还可以复种,就是收获之后还可以再种植一茬胡萝卜,现在种的胡萝卜在7月上旬就可以上市了,上市之后还可以再种一茬,到秋天收获,相当于每年又多一茬收入。

二. 辽宁省 铁岭 西丰县 西丰榛蘑

西丰榛蘑为白蘑科食用真菌。产于东部山区,含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糖类等,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功效。 每年的7-8月是采集榛蘑的季节,入伏后采集的榛蘑质量尤佳,榛蘑可鲜食,也可采集后除掉泥土杂物,晒干后贮存。野生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实用菌之一,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榛蘑味道鲜美,榛蘑炖小鸡是东北人招待贵客的不可缺少的传统佳肴。 榛蘑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三. 辽宁省 铁岭市 昌图 打饭包

饭包,当地人习称“饭包子”。是用成张的白菜叶作为包皮儿。在上面抹一层大酱,放上些辣椒末、葱丝、茴香段或各种切碎的小咸菜儿,最后在压上些高粱米饭,将菜叶团拢起来即成。极具农家风味。

四. 辽宁省 铁岭市 开原市 铁岭大米

铁岭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胶质含量高,米色清亮透明

五. 辽宁省 铁岭 昌图 昌图黑猪

昌图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图黑猪又称辽宁黑猪昌图型,是40年代用当地母猪与从英国引进的巴克夏公猪杂交选育而成。1979年省确定在昌图县三合猪场进行系统选育有长×黑、苏×黑猪等五个组全。其中长×黑组于1984年通过选育鉴定被正式列为辽宁黑猪体系。主要分布在昌图县八面城、曲家、平安、大洼等7个乡镇。目前,昌图黑猪已遍布铁岭、海城、营口、梨树等27个市、县。

昌图黑猪全身黑色,属肉脂兼用型,成公猪一般体重220公斤,成母猪体重150公斤,其主要特点有:

生长快,饲养效益高。由于它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料、抗寒、抗病力强等优点,在农村粗放饲养条件下,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06克,料肉比为3.7:1,在较好的饲养水平条件下,日增重明显。

繁殖力强,哺乳性能好。昌图黑猪母猪乳头有7对以上,平均产仔12头以上, 成活10头以上,仔猪增重快,生病率低。

屠宰率高,肉质好。100公斤时的屠宰率为70%左右。胴体瘦肉率为52%,肉质鲜,1985年被国家定为瘦肉型猪基地县。

六. 辽宁省 铁岭市 清河区 溜达鸡

溜达鸡

清河区聂家乡山多地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现有多处荒山荒沟,目前该乡依据山区特点及优势,利用荒山荒沟饲养溜达鸡。

七.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八. 辽宁省 铁岭 银州区 蚕蛹

由于近年来镇党委注重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开发物质资源,发展工业、农业商品、吸引外资经济,从而使房木镇的经济较以往有了显著成效。目前我镇以成立了柞蚕养殖场30万亩 。年放养柞蚕5000把,年总产量在150万公斤左右,是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我国是丝绸之乡、养蚕大国,年产蚕茧近4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60%,缫丝同时产生了占总量一半的蚕蛹达20万吨左右。蚕蛹的营养价值很高。古时,《本草纲目》即把蚕蛹列人滋补药缮。可治小儿饥疲,《太平御览》也记载“食蝶元极肥美”,其蝶元即蛹。蚕蛹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处当作美味食品而争相食之,我国有些地区, 有长期食用的习惯。据分析,蚕蛹蛋白氨基酸组份符合WHo/FA0推荐的标准, 是理想的全价蛋白,营养价值可与牛奶、鸡蛋媲美,且其油脂也营养丰富,可精制成营养油而适合高血压病人食用。但由于它特有的气味及习惯,而未能被广泛地直接食用。一般仅作饲料或被加工成氨基酸再用于食品,浪费很大。基于直接食用这个目的,我们开发了蚕蛹昆虫类休闲食品,不但使之成为席上佳肴,且也成为人们的休闲食品。( 铁岭)

九. 辽宁省 铁岭市 昌图 傅家花生

傅家花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傅家花生,辽宁省昌图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原产于该县傅家镇而得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产出的花生粒大、皮薄、果白,且网纹清晰、质地饱满,入口香、脆、甜,而且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谷氨酸含量高,不含黄曲霉毒素B1等品质特点。.2008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傅家花生被确定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种植历史

昌图县的傅家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据地方志记载,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傅家屯傅姓农家将落花生由山东济南带至傅家,并在沙土地上种植。清朝末年,以傅家、古榆、长发一带为中心,就有一些居民零星种植花生,但由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东北地区始终处于战乱之中,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几乎停滞不前,甚至处于倒退状态,花生生产的发展也无从谈起。
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30多年的时间里,傅家花生也仅限于农民在自家房前屋后小面积种植,其用途多为自食自用或走亲访友时赠送。20世纪80年代,受 图2 傅家花生种植基地

.计划经济指令性生产计划的影响,辽北农村大田播种仍以大苞米为主,但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开始在自家的自留地、承包田和开荒地里小规模地种植花生,尽管那时花生年种植面积不足2万亩,但农民直接拿它到集市零售换钱,迈出了傅家花生生产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的第一步。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农民葛金月从外地引进了第一套花生筛选设备,从粗加工起步捞到了花生产业的第一桶金。1998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农产品市场的放开,傅家花生生产开始向产业化、标准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傅家花生平均亩产已经达到了300公斤。傅家镇成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花生集散地之一。
2000年,傅家花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富稼源”商标,并先后被评为市级著名商标、省级名牌商标。21世纪初,该镇花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75%。年产量保持在2500万公斤以上,年交易量在1.5亿公斤以上,所产花生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东欧等国。.

品质特点

傅家花生最有名的品种是傅家白和傅家红。2007年夏,中国沈阳生态所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对辽宁、山东、河南等10个花生产地的白沙品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傅家白、傅家红砷、铬、黄曲霉毒素B1等均未检出,铅、镉、汞等有害物质含量远远低于规定指标,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
检测结果显示,同其他9个产区对比,傅家花生优势突出。首先是粗蛋白含量高,傅家白花生达36.9%,傅家红花生达35.8%,比其他产区高出1.9%-7.9%;其次是谷氨酸含量高,傅家白花生达到6510mg/100g,傅家红花生达到6521mg/100g,比其他产区都高;三是赖氨酸含量高,傅家白花生达到1242mg/100g,傅家红花生达到1256mg/100g。.

种植环境

傅家镇位于北纬42°23′-43°29′,正处于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花生生产“黄金带”(北纬40°-45°的狭长地带)上。北方特殊的寒冷气候不适于黄曲霉毒素及其他病虫害生长和繁殖,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傅家花生产品的质量优势。
该镇位于松辽平原和科尔沁沙地的交会地带,土壤类型以沙壤土为主,通透性强,适应花生耐旱不耐涝的特点;另外由于沙土的特性,收获后花生表面浮土在干燥后可自行脱落,果壳干净有自然光泽,不像其他地区花生收获后还要用水冲洗;同时,由于傅家地区处于松辽平原边缘,不像其他风沙区土壤那样贫瘠,具备生产优质花生必需的土壤条件。傅家镇境内有招苏台河干流经过,地下水资源丰富,深6米-30米,可开采量满足优质花生生产用水。.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傅家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昌图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傅家花生”地域保护范围的函》(昌政函〔2007〕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昌图县傅家镇远大村、大地村、友好村、白家窝堡村、五丰村、友爱村、张家窝堡村、长山村、唐家围子村、傅家村、太民村、邱家屯村,傅家林场宝龙分场、山河分场、种子林分场、朱家村、老曲家店村、郭家平房村,以及三江口镇刘塘房村、海丰村,古榆树镇劳动村、榆树村现辖行政区域。.

十. 辽宁省 铁岭 昌图 昌图豁鹅

昌图豁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图豁鹅,当地称“疤痢眼鹅”,产于辽宁省昌图县,因其上眼睑有一凹陷,形成一个豁口故名豁鹅。昌图豁鹅为中国白鹅的一个变种,它以产蛋量高在全国的鹅品种中占明显优势,适应性强,食量少,耐粗饲,喜食青草野菜,适于放养,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容易养。母鹅产蛋,公鹅提供肉食,鹅毛可加工羽绒制品,鹅粪可肥田,鹅肝可以入药。

位于辽宁以北的铁岭市昌图县,盛产我国白色鹅种的著名小型鹅,因此,这种被称为鹅中来航的鹅种,被人们叫做昌图豁鹅。该地区位于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铁岭市昌图县区域面积达到4324平方公里,森林总蓄积量385万立方米,覆盖率26.9%,在册耕地面积342万亩。

全县辖38个乡镇场(24个镇、14个乡、5个农林场),544个行政村,总人口102万,其中农业人口83万。农民人均占有耕地近5亩,交通便利,长大铁路,102国道,沈哈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平齐铁路,集锡公路(303国道)横亘东西。

昌图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县,正常年景粮产150万吨以上,盛产玉米、水稻、小麦、高粱、大豆,素有“辽北粮仓”之美称。蔬菜、烤烟、甜菜、花生、胡萝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产量也相当可观。畜牧业发达,先后被国家列为平原秸秆养牛示范县和“中国豁鹅之乡”,“昌图黑猪”、“昌图豁鹅”享誉全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