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淄特产商行 淄博临淄区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淄特产商行 淄博临淄区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1 08:49:19

一.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金禾水煎包

金禾水煎包,被评为淄博名小吃,皮薄,馅大,味好,价实,这就是它供不应求的因素。趁着那热乎劲儿,用筷子拦腰将其夹起,咬下水煎包的上端,口中感觉面是为发面,泡松柔软,亦具弹性,当然这才是揭开了序幕,或曰揭开了解读金禾水煎包的盖子。



接下来是用视觉与嗅觉深刻考察水煎包的内部,是为肉馅、葱、韭菜、胡椒粉、姜末、虾仁。继续往下吃,中部是馅与面的混合体,味道深入了一层。再继续往下吃,馅中就有了一些汤汁,浓厚得多的味道开始绕舌回环,悠然绵长。



吃到底部便是抵达吃金禾水煎包的高潮。水煎包的底部一半是绵软,一半是焦脆,透了油的。底便是焦香的,它在满足食者的品味之后,再度提供焦脆柔甜及素常喜欢的爽心的咀嚼齿感。

二.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赵氏肴鸡

赵氏肴鸡

赵氏烧鸡是临淄的一种地方名吃,颜色金黄、香味扑鼻、肥而不腻,在1998年在全市鲁菜精品大展中获特等奖。

制作赵氏烧肴鸡,首先把好进货关,选用一岁龄的,健康的小公鸡为原料。在宰杀过程中,先把鸡脖下的毛拔干净,以免有鸡毛落入鸡血中,然后下刀,把鸡血放净,以保证鸡身的干净,然后把鸡放入摄氏70℃——80℃的水中,湿透捞出,放入脱毛机中脱毛,由于是机械脱毛,干净程度可达99%,脱毛后,放入清水中,把剩余下的鸡毛柱、脚趾摘干净后放入清洁、消毒的器皿中,准备开膛破肚,破肚时在鸡颈的左右侧各割一刀,把鸡的气管、食管、鸡嗉掏出,再在鸡的小腹横切一刀,把鸡的心、肝、胃、肠等内脏掏出,这样就成了全净膛的小公鸡。下一步是成型。首先把鸡的两只大腿,鸡胸铰断,再把鸡的两只小腿左右交叉,插到鸡肚子里,再把鸡的右翅膀从鸡嘴里穿过向后一别,左翅直接向后一别,这样成型手续又完成了。第三步是上色,即:在铁锅内加上食用油,用急火加热,直至冒烟,后继续用文火加热,这时再把鸡放入加了蜜或糖的搅匀的水中挂色(忌用色素),挂匀后的鸡就可以入油锅,待炸至金黄色捞出。最后一道程序是蒸煮。把老汤烧开,捞净沫头(即杂质),把炸好的生鸡按顺时针的顺序(逆时针也可)放入锅中,此举是便于出锅时不至挂坏鸡皮。然后加入香料包,香料的搭配一定要按比例,否则就失去了特色。常用的香料有:八角、花椒、桂皮、肉蔻、草蔻、砂仁、甘草、陈皮、茴香、丁香、白果、白枳、干姜等。把香料按比例放入香料包,加入锅中,再放入适量食盐,用急火烧开后用文火煮1—2小时捞出。

三.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临淄西葫芦

临淄西葫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临淄西葫芦”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种植面积占山东省种植面积的70%。

2011年初,“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经省级初审、国家复审、专家评审、登记公示等严格程序,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对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它既是知名的农产品产地标志,也是重要的农产品质量标志,是中国农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域生态优势品牌。

临淄区种植西红柿、西葫芦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易于灌溉,富含微量元素,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日光温和,出产的西红柿、西葫芦品质优、产量高。目前,全区西红柿种植面积近4万亩,生产大棚约3.8万个,年产量达到6亿公斤,年产值突破14亿元,95%以上销往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及国内二十多个大中城市。西葫芦种植面积近4万亩,生产大棚约3.9万个,年产量达到6.8亿公斤,年产值突破15亿元,种植面积占到山东省种植面积的70%。

四.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鸡丝伊府面

鸡蛋、水和面,擀细面条,煮八成熟,油炸至金黄,再入鸡丝、木耳、油菜心高汤内煮软。面条油润软滑,鸡丝柔嫩,汤汁鲜美。

五.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金岭清真蜜食

金岭清真蜜食

蜜食又叫“马蹄酥”“透蜜”,是有名的清真食品,有100多年的制作历史。

制作清真蜜食的原料有面粉、香油、水、饴糖、花生油等。

制作方法是:首先将面粉用香油擦成干酥,剩余的面粉用香油、水充分乳化,和成水油面团。把油酥包进水油面团内,按扁,擀成长方形的簿片,折叠三层,再擀成长方形的簿片,卷起来后切成剂,将剂顺切成两瓣,每瓣刀口朝外,制作成成马蹄形即可。把生坯逐个下入热油锅内用慢火炸制,见生坯浮上油面,层次张开、熟透后涝出,放入带笼眼的容器内,用饴糖浆和蜂蜜趁热往制品上淋浇,待制品的蜜浆饱合以后,即为成品。

六.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蒲公酒

蒲公酒,系以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生前所推崇的稷下名酒“三蕉叶”古方、酿制而成。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人,以《聊斋志异》著称于世,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蒲公一生,与诗酒结下不解之缘。其诗称:“堂中花满酒盈觞,妙遣花香入酒香”。放怀尽饮三蕉叶,酒醒床头香梦残“。蒲公酒,以稷下甘泉之水,采用我国传统制作工艺,并博采诸名酒之精华,配制而成。

蒲公酒,窖香馥郁,酱香悠长,浓酱协调,尾净醇甘,独具特色。实为宴宾,馈赠之佳品。

原料与配料:水、高粱、小麦

酒精度:34%(V/V)产品标准号及质量等级:Q/ZLJ001-2002(优级)

标签登记号:370305-3013

香型:浓香

生产许可证号:XK16-030

0069

七.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南王根雕

南王根雕

南王镇南仇北村有一位擅长根雕的人,名叫曹永和。

曹永和博采众长,悉心研究,从事根雕制作。他的根雕作品主要分为人物、山水和动物三大系列。其中人物以寿星、罗汉、菩萨为主,山水以山川溪流为主,动物以中国传统的十二属相和鹰、虎等为主。根雕作品大都高一米左右,有些大型作品甚至高达数米,颇具气势。

制作根雕的主要工具是常见的凿、锯、刀、磨光机等,主要工序是选材、去皮、整形、雕刻、磨光、上蜡等。

根雕制作的关键在于选材、雕刻。选材要有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所选的素材一般是木质优良且初具轮廓的柏树根、梨树根等,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干燥,然后去除表皮并进行简单修整,形成作品雏形,然后进行精雕细作。

雕刻时,要求下刀精准、刀功细致、全盘考虑。作品完成后,磨光机或砂纸打磨光滑,涂上天然蜂蜡,自然风干。如此,一件根雕作品就完成了。

八.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临淄西红柿

临淄西红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淄被誉为“中国西红柿之乡”,种植面积4万亩。“临淄西红柿”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临淄区种植西红柿、西葫芦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易于灌溉,富含微量元素,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日光温和,出产的西红柿、西葫芦品质优、产量高。目前,全区西红柿种植面积近4万亩,生产大棚约3.8万个,年产量达到6亿公斤,年产值突破14亿元,95%以上销往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及国内二十多个大中城市。西葫芦种植面积近4万亩,生产大棚约3.9万个,年产量达到6.8亿公斤,年产值突破15亿元,种植面积占到山东省种植面积的70%。

九.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临淄花边大套

花边亦名抽纱,系临淄传统手工艺品。它历史悠久,工艺精巧,为我国同类工艺品之冠,素有“抽纱之王”的美称。



临淄花边大套,多年来,以其玲珑剔透,美观大方,质地典雅,驰名于世界,畅销于香港、澳门、意大利、瑞士、德国、美国、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际人士的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十.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欢喜团子

欢喜团子

大型庙会(如梧台庙会)和年关大集上,有一种美观美味又有美好寓意的小吃,名叫欢喜团子,很是惹人注意。

欢喜团子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将糯米蒸熟,凉后弄散,炒至膨松,蘸取糖稀,制成大小不同的球状。按照单串、双穗、小挂角、大挂角等形式穿挂起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