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纳雍县玉龙坝镇特产 毕节纳雍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纳雍县玉龙坝镇特产 毕节纳雍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7 12:34:47

一.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生漆

生漆是纳雍县的传统产品。纳雍县是全国 60 个重点产漆县之一。
据史籍记载,早在明、清两代,纳雍生漆已被列入“贡漆”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纳雍的漆树资源仍然是“生漆成林,遍山皆是”,是毕节地区和贵州省漆树资源的组成部分。 1955 年至 1980 年的 26 年中,仅供销社收购的生漆就达 1 万多担,年均收购 400 余担。实际收购量最多只占生产量的 70 %~ 80 %。 1980 年调查统计,全县实有漆树 205 万多株,其中成龄产漆树 24.4 万株,约占 12 %。
纳雍境内具有适宜漆树生长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如 4 月至 10 月各月平均气温稳定在 14 ℃左右,降雨量 40 毫米以上,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适应漆树的生长。
纳雍县境内漆树分布面广,在姑开、维新、治昆、阳长、百兴、张家湾、乐治、鬃岭等大多数乡 ( 镇 ) 都有漆树资源。多生土坎、路旁或退耕的坡地、荒山,是各族群众的重要财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外商青睐寻购,价高货扬,吨价高达 5 万元左右。漆米既可榨油 ( 漆蜡 ) 又可作猪饲料,油饼既是制作各种配合饲料的原料,又可作肥料追施农作物,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

二.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杯子米

“杯子米”是何、罗、王三姓布依族在纳雍河轿子山下从事农耕,喜获丰收后一段传奇的历史。
在轿子山下,原来是荒山一片,三姓人定居后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垦。他们用原始的耕作方法,披荆斩棘,劈草挖山,开出一块一块的梯田,种植从江西带来的稻种。这里千百年来,未有人种过庄稼,土地十分肥沃,当年种下就获得丰收,稻谷装满囤箩。塔山脚雁鹅田侧大渡口岸边的波倮大田就是当时他们开垦的第一块大田,种出来的稻米称“波倮米”。波倮大田开垦前是水海地,泥土疏松。田开得深,打田时若不慎会陷进去。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粮食有了多余,他们就喂猪、喂鸡、养鸭、养鹅,还用“波倮米”酿成水花酒。到大年三十,杀鸡、煮肉,用“波倮米”做饭,三姓人聚集一起过年,没有酒杯,就用波倮米谷壳做酒杯喝酒,庆祝丰收,把波倮大田改称“杯子米大田”,把“波倮米”改叫“杯子米”。据传,一颗波倮米的谷壳折做两半,既可舀水,又可当酒杯。
后来,日久天长,逐年开垦,田土越来越多,粮食年年丰收。为把来纳雍河垦荒种出“杯子米”的事迹传之后代,三姓长者商议,让后辈儿孙永远不忘记布依族先辈艰苦开垦创业的事迹,决定用银子去城里找匠人仿照“杯子米”谷壳的式样锻造成银酒器皿,同时把这种器皿称为“杯子米”酒杯,由罗姓保管,逢红白喜事拿出来喝酒以示纪念。
红喜场中,新郎新娘用“杯子米”酒杯向父、母及来宾中的亲朋长辈敬酒,老人们接过年轻人敬来的酒一饮而尽后,随即给新郎新娘打发喜钱,称“坠杯”。这种习俗相传至今。

三. 海南省 三亚 玉龙果

火龙果集水果、花卉、蔬菜的优点于一身,并不仅仅就果实才能够食用,而且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而且美味可口,已成为新奇、优良的绿色保健食品。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亚洲)、Pitaya(大多数英语区)、Pitahaya(墨西哥)、Red Dragon Fruit等和随商品上市各取所好的诸如仙蜜果、玉龙果等林林总总的商品名。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Hylocereus undatus)和蛇鞭柱属(Seleniereus Meja-lantous)植物,原产中美洲哥斯大黎加、瓜地马拉、巴拉马、厄瓜多拉、古巴、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是当地普遍水果类型。

在亚洲地区,该物种水果的主要分布台湾和越南,为荷兰人与法国人在殖民时期带入。除产地外,目前该类水果果品主销市场在美国和日本,是一种消费概念上的绿色、环保果品和具有一定的疗效的营养食品。

火龙果起源中美洲执带雨林地区,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和蛇鞭属植物,后由法国人、荷兰人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省。火龙果与宗教文化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美洲玛雅人、印加人的金字塔附近以及亚洲的越南人寺庙旁都种有火龙果。每逢祭祀及重大宗教活动,他们会将火龙果供奉在祭坛上,视为圣果。更为称奇的是,无论在美洲还是亚洲,火龙果与中华龙文化都有着不解之缘。古代印加人将火龙果与刻有酷似中国龙的图腾放在一起祭祀,这种图腾和火龙果在印加语里都是龙的意思。直至今天土著墨西哥男子还喜欢称自己为中国男孩,这也许是受了有关他们祖先是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美洲传说的影响吧。

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火龙果的称谓不尽相同,但都带有一个龙定,如火龙果、青龙果、红龙果等等不一而举。翻开这些国家的历史,中华文化的影响其实无处不在,如农历春节、饮食文化等,在越南很我老百姓家里春节至今还保留用汉语书写对联的习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此可见。

四.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丽江风味小吃

丽江风味小吃

五.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玛卡

玛卡(学名:LepidiummeyeniiWalp),(西班牙语:Maca)。主要出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和中国云南丽江,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叶子椭圆,根茎形似小圆萝卜,可食用,是一种纯天然食品,营养成份丰富。玛卡的下胚轴可能呈金色或者淡黄色、红色、紫色、蓝色、黑色或者绿色。淡黄色的根最常见,形状、味道也最好。玛卡富含高单位营养素,对人体有滋补强身的功用。黑色玛卡是被公认为效果最好的玛卡,产量极少。玛卡原产高海拔山区,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高昼夜温差、微酸性砂壤、阳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长;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南美州安第斯山脉以及中国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地区,这两大主产区有较大面积的适种土地。而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和新疆、西藏等地区也有少量种植。

营养

意大利科学家DiniA在1994年首次系统地得出了玛卡干根中的化学组成成份:蛋白质含量为10%以上(胡宁湖畔的玛卡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4%),59%的碳水化合物;8.5%的纤维,内含丰富的锌、钙、铁、钛、铷、钾、钠、铜、锰、镁、锶、磷、碘等矿物质,并含有维生素C、B1、B2、B6、A、E、B12、B5,脂肪含量不高但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达53%以上,天然活性成份包括生物碱、芥子油苷及其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苄酯、甾醇、多酚类物质等。199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玛卡中含有两类新的植物活性成份,玛卡酰胺(macamides)和玛卡稀(macaenes),并确定这两种物质对平衡人体荷尔蒙分泌有显著作用,所以玛卡又被称为天然荷尔蒙发动机。在玛卡产品的针对性研究中,又发现了几种特殊的玛卡生物碱,随着研究的深入,玛卡中还会有更多的具有活性的新物质被分离和鉴定。

食用

玛卡经阳光晒后可以食用,也可以制成凉拌菜,熟食更佳,它能提供大量热能,品尝过玛卡的人说,食用它有满足感,令人感到十分舒服,其味道甘美。

玛卡的鲜根可以和肉或其他蔬菜一起炒熟食用,也可以晒乾后用水或牛奶煮熟食用,当地土著人常把鲜根加蜂蜜和水果榨汁作为一种饮料饮用。玛卡富含高单位营养素,对人体有滋补强身的功用,食用过的人会有体力充沛、精神旺盛不会疲劳的感觉。

六.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丽江酥油茶

丽江酥油茶

丽江酥油茶味道浓郁,初次品尝最好要甜味的,通常只有藏民才喝的惯咸的酥油茶。去玉龙雪山之前喝半壶,能保持体力,由于属热性易上火切忌多饮。

七.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姑开天然矿泉水

姑开天然矿泉水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姑开乡的。姑开天然矿泉水水质晶莹透明,口感极好,含多种微量元素,为珍贵的优质矿泉水。

从毕节乘汽车出发,进入纳雍境内过总溪河大桥,便是纳雍的维新镇。维新镇西 18 公里,距县城 78 公里,就是姑开苗族彝族乡。这里是清朝同治年间彝族进士安永松的家乡。

姑开西面的癞疙宝大山,雄踞纳雍、水城、赫章三交界,海拔 2476.4 米,是纳雍境内最高的山峰。

癞疙宝山下的沙子河中游有一座天生桥。距天生桥 500 米左右有“九股水”。相传古时候有九条龙从云南滇池顺龙脉沿沙子河水来此嬉戏,口吐清水喷出,人称“九龙吐水”,亦名“九股水”。

九股水清凉甘美,十分可口。就在九股水的对面,有一矿泉,经长达数十年的观测,水位稳定,平均流量每秒 21 升,出土水温 38 ℃。水质晶莹透明,口感极好。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化验分析,含多种微量元素,主要成分有:锶、锌、铁、硒、铜、氟、偏硅酸等, pH7.4 、矿化度 216 。为珍贵的优质矿泉水。

八.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火把鱼

纳雍“火把鱼”,是纳雍县食品中的一绝。是用柴火精工烤成的一种独特风味的干鱼。

纳雍县东南有一条流经路嘴、木城、簸落、水东、大兴厂、武佐一带的小河,由于流经之处山峦重叠,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河底多沙石岩层地带,无任何污染,两岸绿树青山相映衬,日照、雨量充沛,河水清澈见底,极适宜于鱼类的生长。这条河里的鱼主要靠食小虫和石浆生活,因此肉肥味美,享誉远近。

最适宜制“火把鱼”的鲜鱼,一般重量在一二两之间。先将捕来的鲜鱼去掉肠肚,继用约20厘米长的竹签穿连成一串,宛如小螺丝似的,置于青棡柴火上烘烤(禁用煤火烤),直至烤熟烤黄为宜,风干后即可上市出售。吃干“火把鱼”讲究烹调技术,一般采用干炸法,先将鱼串上的鱼逐一取下,把鱼骨鱼肉分别剔出,用沸菜油将鱼骨炸脆作干盘用;鱼肉用混合油(一般用猪油、植物油混合),将事前准备好的佐料如盐、味精、姜、葱蒜、油红辣椒、鱼香菜等放入锅内与鱼肉一起炒,适时铲出可食用,味道鲜美。

九.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天麻

天麻亦称“赤箭”。为多年生草本兰科植物,全株无叶绿素,生长在阴湿林下,地上茎直立,黄赤色,节上有膜质鳞片,夏季开花,花多形成一稠密的总状花序。花冠歪壶状,黄色。地下有肉质肥厚的块茎,是入药食用的主要部分。在《神农本草经》里,被列为健脑上品。块茎含香荚兰醇、维生素 A 类物质和苷类及微量生物碱等。
地处黔西北乌蒙山区的纳雍,海拔适宜,气候凉爽湿润,含腐殖质的沙性土壤 pH 值偏酸,为天麻的寄生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天麻的产地之一。特别是鬃岭、张家湾、水东、昆寨、左鸠戛、羊场等乡、镇,无论是野生或人工栽培的天麻,量多质好,个大饱含浆汁,干品呈淡黄棕色,肉质肥厚,质地坚硬半透明。人工栽培的天麻,化验结果和临床实践证明,所含香荚兰醇、维生素 A 类物质、苷类及微量生物碱等多,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同野生天麻相似,广受人们青睐。历年来,纳雍年产天麻 5 吨左右。
在中医学上,均以天麻地下块茎入药。性平、味甘,有熄风定惊之功能,主治肝风头痛、眩晕、抽搐痉挛和小儿惊风等症。据现代有关科技资料介绍,天麻有很强的健脑强心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

十.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鸡豆凉粉

鸡豆凉粉 系取自丽江地产的一种鸡豆(又名“鸡碗豆”)磨面滤浆做成的一种凉粉小吃。因鸡豆富含黑色素,做成的凉粉外表呈现黑色,所以人们又称做“黑凉粉”,旧时吏官不知个中就里,在乾隆《丽江府志》中,曾把这种风味小吃称作“食黑豆腐”,其实“黑豆腐”就是今天的“黑凉粉”。 在丽江新老城区大街小巷,几百年业,鸡豆凉粉是一种经久不衰的风味小吃,暑吃凉,寒吃热,凉吃拌以酸醋酱油葱花蒜沫麻油调料之类,能消暑开胃、止车晕浪;热吃将凉粉在平底锅内用香油双面炸黄、佐以调料,乘热食之,也可晒干后煎食等。

凉粉本为消暑食品,丽江鸡豆凉粉除凉食外,还可热吃。大街小巷卖凉粉的都有两手准备,以适应顾客要求。凉吃多在暑季,那晶莹的粉片与红辣椒、绿韭、花椒、青葱、芥沫、酸醋等佐料腌拌起来,色香味俱佳,一碗入腹,开胃又爽口。热吃多在寒凉季节,那方正的粉块在平底锅两面煎黄,再按各人味口加上麻、辣、酸的各种佐料,一碗下肚,全身温暖。

鸡豆凉粉,价廉物美,深受人们的青睐。其精华部分的凉粉皮,更是成了一些宾馆饭店待客佐餐的佳品。

鸡豆原是丽江相邻的大理州洱源县的,远销东南亚各国。将鸡豆泡透磨细过滤成浆,然后煮熟为灰黑色,倒入各种容器冷却成形,便是鸡豆凉粉。在丽江,鸡豆凉粉是一种很常见的小吃,,很多店里都有卖,而且鸡豆粉的吃法多种多样,如鸡豆凉粉,煎鸡豆糕等。

丽江鸡豆凉粉除凉食外,还可热吃。凉吃大多在暑季,粉片与红辣椒、绿韭、花椒、青葱、芥沫、酸醋等佐料腌拌在一起,色香味俱佳。热吃多在寒凉季节,粉块在平底锅两面煎黄,按各人味口加上麻、辣、酸的各种佐料,一碗下肚,全身温暖。

卖鸡豆凉粉的店虽多,但是比较正宗的就那几家,小编去吃的是束河古镇四方街边上的一个纳西老奶奶的小摊子上卖的,听丽江朋友介绍说那家的鸡豆凉粉很正,本地人买奶奶收3块钱一碗,外地人买价格则要涨到6块一碗。不过耐心砍砍价,3块钱奶奶也还是卖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