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茶陵土特产有哪些 我的家乡茶陵有哪些特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茶陵土特产有哪些 我的家乡茶陵有哪些特色更新时间:2022-04-04 02:53:05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湘东水煮鱼

湘东水煮鱼选鱼以网箱养的草鱼,鲤鱼,鲫鱼为主,最好是河水网箱最佳。湘东水鲜最大的特色是调料少,无非盐、姜、紫苏、鲜青椒,烹调用油已茶油为主。

做 法

将鱼宰杀,用盐腌好15分种,下锅前一定把鱼再用水冲一下;将鱼用茶油把皮煎一下,放盐、姜、紫苏、鲜青椒、加水煮鱼;煮个20分钟,加适量盐,出锅。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黄牛

茶陵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陵黄牛是该县养殖范围较广的特色农产品,由农民天然放牧。茶陵黄牛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11年1月,茶陵黄牛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茶陵县属半山、丘陵地区,草场资源丰富,饲养黄牛历史悠久,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草食动物发展基地县,2011年“茶陵黄牛”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为了推广先进的科学饲养技术,加快我县黄牛产业的发展,县政府研究决定,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养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副理事长许尚忠同志为茶陵县黄牛养殖首席技术顾问,主要为养牛大户提供科技指导,并于7月9日由县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聘任书,聘用时间10年。

据悉,茶陵县是农业大县,各地农民均有养黄牛的习惯。茶陵黄牛由农民天然放牧,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新世纪以来,茶陵县肉牛养殖发展迅速,全县现有6个肉牛养殖带,遍及全县14个乡镇,规模养牛村23个,常年存栏黄牛700头以上,养殖黄牛100头以上大户有13户,50头以上有36户。2011年,全县发展黄牛4.2万头,出栏黄牛1.8万头。

茶陵黄牛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2011年3月,茶陵黄牛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认证,注册了“茶陵黄牛”商标,这也是黄牛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脐橙

茶陵脐橙1989年引进,目前总面积0.86万亩,年产2000吨,1997-1999年在全省名优水果评比会上连续三年获得“金质奖”市场上年年供不应求。



脐橙:品质优良、无籽多汁、色泽鲜艳,是世界各国竟相栽培的柑桔良种。脐橙果汁中含可溶性固型物11-15% ,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糖 11.0-13.0克,含柠檬酸0.80-0.95克, 维生素C55-75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胡萝卜素、钙、磷、铁、镁、钾、钠,还含有(R)-柠檬油、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柠檬苦素类似物、类胡萝卜素、甘油糖脂质、Y啶酮、果胶等防癌物质。为优良的保健营养绿色食品。成熟果实果皮的油胞和果肉的汁胞中含有高级醇、醛、酮、挥发性有机酸及萜烯类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置之幽香满室,食之清香盈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果品。

五.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紫皮大蒜

茶陵紫皮大蒜因皮紫肉白而得名,是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特色品种,与生姜、白芷同誉为茶陵“三宝”。民间流传着茶陵大蒜是“一蒜入锅百菜辛,一家炒蒜百家香”。茶陵大蒜是一个经过多年选育,逐渐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个大瓣壮、皮紫肉白、包裹紧实、香辣浓郁、含大蒜素高等优点。

茶陵紫皮大蒜

茶陵紫皮大蒜的图片

大蒜是茶陵传统特色的品牌农产品,系茶陵“三宝”之一,以个大瓣壮、皮紫肉白、包裹紧实、香辣浓郁而驰名国内外。茶陵大蒜曾因品质上乘,明清时被列为“贡品”,五十年代曾在全国农展会上展出,八十年代获“湖南省优质农产品证书”。茶陵是湖南省的大蒜主产区,1935年全县种蒜1万亩,占全省大蒜总面积的37.94%,总产1500吨,占全省总产的44.92%,产品销往湖北、广东及东南亚地区500吨,1947年,全县种蒜达1.3万亩,总产2125吨,外销995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茶陵大蒜面积产量大幅度下降,种植面积逐渐回升,年种植3500亩,年总产500吨上下,近几年,由于政府重视,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蒜球总产5000吨。

茶陵大蒜公认的原产地是潞水镇,有名的“龙溪蒜”就产自这里。潞水位于县西北山区,深植于罗霄山脉之中,地处偏远,原来交通极不便利。但这里产的蒜却个大瓣壮、皮紫肉白、包裹紧实,且味香辣浓郁,很早就成为其它地方引种的珍品。

据说有一年夏天,天大旱。赤松子随炎帝神农氏去茶陵露岭采药,酷暑难忍,回来后就患了痢疾。神农找来一种草药给他服用。连服两天后,病就好了。赤松子问这药草叫什么名字,神农说还没有取名。赤松子将这株草药左看右看。见尾巴上有个“脑”。蔸子上还有个“脑”。就把这草取名“双脑”。后来,写成“大蒜脑”。简称“大蒜”。至今,露岭东麓还保留着药堂(后衍化为郁堂)的地名,这里出产的大蒜最有名。

茶陵紫皮大蒜因皮紫肉白而得名,是茶陵地方特色品种,与生姜、白芷同誉为茶陵“三宝”。民间流传着茶陵大蒜是“一蒜入锅百菜辛,一家炒蒜百家香”。茶陵大蒜是一个经过多年选育,逐渐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个大瓣壮、皮紫肉白、包裹紧实、香辣浓郁、含大蒜素高等优点。1986年和1992年先后获湖南省首届优质农产品证书和省优质产品银质奖。产地主要分布在虎踞、平水、潞水、思聪、米江、城关等乡镇,主要产品有青蒜、蒜球,分别在12月~翌年2月,4~5月出产。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白芷

白芷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性温、味辛,能祛风止痛。茶陵盛产白芷,量多,质量好,名扬中外。

茶陵白芷栽培历史2000年,是茶陵“三宝”之一,誉满全国。茶陵白芷古称“楚芷”,今称“茶芷”和“抗芷”、“川芷”并列为全国三大名芷,1987年出版的《全国土大全》,茶芷名列白芷榜首,茶陵白芷菊花心,个大洁白又无筋,气烈香重药味浓,是芷类之中的上品。茶陵发展白芷,有独特的土壤、气候资源,悠久的栽培历史,较强的品质优势,在同类药材中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大蒜

茶陵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紫皮大蒜与生姜、白芷并称"茶陵三宝",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2001年6月通过市科技项目鉴定.茶陵大蒜主要分布在虎踞、平水、潞水、思聪、米江、城关等乡镇,主要产品有青蒜、蒜球.分别集中在12月~翌年2月,4~5月出产,是我市淡季蔬菜品种之一,茶陵以生产蒜球为主.除作调味品外,主要供作种蒜用或出口.近年来在平水镇狮口村和思聪乡华隆村建立了茶陵大蒜提纯复壮示范基地60多hm2,使得茶陵大蒜种子质量大大提高.

九.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十.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组庵鱼翅

又叫红煨鱼翅,是湖南传统名菜。组庵鱼翅用料讲究,制作独特。需选脊翅,去粗取精;另用母鸡一只,猪前肘一个,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适量备用。母鸡、猪肘同时用中火开,小火煨好取汤。鱼翅胀发后用畜汤蒸制后,再入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煨烂而成,此菜味道醇厚,鱼翅糯软,营养丰富,实为菜中珍品。解放前,曲园酒家操作此菜,颇得食客赞赏。

一位是谭延闰(1880--1930),湖南茶陵人,字组庵,晚清翰林院编修,民国时期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他一生食不厌精,因而谭厨名扬海内,其中厨师曹四做的鱼翅菜更是名不虚传。“组庵鱼翅”就是根据湖南名菜“红煨鱼翅”加工改进的。

组庵鱼翅的制法是,先将水发鱼翅、鸡肉、五花猪肉分别经开水锅中焯水洗净,切成块状和片状待用。再取火瓦钵一只,垫上竹算,分别将原料和调料放上,并压上瓷盘,先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煨至软烂,取出后装盘。将原汤加入八成热的熟猪油,并放味精等调料,用湿淀粉勾英,淋上麻油浇入,撒上胡椒粉上桌。此菜的特点是色泽红润透亮,鱼翅质软味鲜,汤质醇厚肥美。所以此菜以“组庚”命名,流传至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