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介绍湖北宜昌特产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宜昌4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介绍湖北宜昌特产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宜昌400字更新时间:2022-03-31 18:57:44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垭丝

旧说,太古之时,西陵临沮(今宜昌远安)有少女,其父远征,少女思念不已,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闻言,绝缰而去。父乘马以归,马见女嘶鸣不食,女具以告父,父怒杀之,曝皮于庭。女过其侧。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栖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

其后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挥鞭于此,蚕坠而化女出,女乃吐丝成衣,帝喜而爱之,因而娶女为妻,是为正妃。此女不知劳累,故名嫘祖,民间尊为蚕神也。其故里,今远安县苟家垭镇,所产蚕丝因称“垭丝”。

此据于《史记》、《山海经》、《蚕赋》、《原化拾遗记》,后有史证:明弘治九年《夷陵州志》,清宣统三年《湖北通志·货类》,康熙九年《远安县志》均载:“垭丝”为皇室贡品,历年以“金罗汉”商标出口,畅销不衰……蚕丝各郡皆产,唯以“垭丝”最为著名,西欧人争购之…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西陵区 宜昌彩陶

宜昌彩陶以本地黄泥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和艺术处理,其釉色晶莹、凝炼深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90多件产品获省级以上各种奖励。

其代表作有:

大型高温彩釉陶壁画:

把设计成型的壁画、用描、刻、括、喷、填、浸、堆等手法,复制到陶版胚上,施以高温彩釉,经一次焙烧而成。1981年与湖北美术学院协作制作的大型彩釉陶版壁画《楚乐》,在全国美展获金奖;1986年制作的全国最大的陶版壁画《满族风情》,经轻工部和专家评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1987年镶嵌在人民大会堂辽宁厅。

夷陵骏马系列:

造型精犷,形态各异、遍体黛釉,乌黑发亮,光彩夺目,为群众喜爱的陈设品。

彩陶猫盘:

直径为30cm的陶瓷盘,盘中精心绘制白色猫,施用高温颜色釉经煅烧而成,形象生动逼真,外观古朴大方,为陈设陶瓷,行销国内外。

西陵文具:

一套三件,笔洗、笔筒、笔架各一。造形具有宜昌器物传统特点,配以钟乳石底座。施以虎皮纹桔红花釉。形象浑厚,釉质晶莹,古朴高雅,为案头实用工艺品。

昭君茶具:

一套12件,造型取材于汉代王昭君远嫁凶奴单一思念家乡的情景,造型优雅、富有乡土味,是集陶瓷工艺、文字、书法、篆刻、浮雕等艺术表现手法于一体的工艺品。曾作为礼品赠送美国、日本等国家领导人。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踏豆饼

踏豆饼是宜昌的一大名吃。每当岁尾,踏豆饼就跟办年货一样,成为每家每户必备之物。踏豆饼先得把大米、绿豆、黄豆等按一定的比例用水侵泡,然后掺和到一起用磨磨成浆,把浆用勺舀到锅内滩成筛一般大小薄薄的饼,饼一熟即其锅,稍凉一会就叠成一寸左右宽的折儿,再用勺均匀地切细,将切细的折而抖在簸箕或卷席上凉干,这样豆饼就成了。

踏豆饼一家一户是难以胜任的,从磨浆到切细没有七八个人是转不开的。这七八个人是转不开的。这七八个人中有的角色十分重要,比如推饼,刀士有的就临时聘请,还有磨浆须得有力气的小伙子来承担。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炕洋芋

“炕”是湖北宜昌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做菜方式。“洋芋”就是土豆。:) 俗话说“高山的洋芋低山的苕。”长阳有个黄柏山,盛产洋芋和包白菜。那里流传着一首情歌,“情哥来得稀,没得么之吃,炒一盘包儿菜,烧几个大洋芋”。吃洋芋有多种吃法,特别是炕洋芋,松泡味美。其做法是,先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立即放在锅里炕,放进菜油或漆油,翻来复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客人来了,奉上一碗,作为饭前压肚之食,是一种地道的风味食品。且这种待客的方式是真心诚意,没把你当外人才有的,一般人在土家是吃不到炕洋芋的。因为这样做既费时费工,而按土家整席的规矩,炕洋芋不能上正席,所以客人要吃到炕洋芋,除非主动提出要求,一旦客人有要求,东主必定乐意做,并保管你吃得满意。

五. 湖北省 宜昌市 伍家岗 宜昌红油小面

红油小面是宜昌市民的最爱,是当地特色小吃之一。因为其汤汁浓香麻辣,呈色鲜红,色泽红亮,爽滑带韧,味道咸鲜香辣,遂得名红油小面。

如果你问宜昌人,宜昌有什么特色小吃值得吃、值得尝试,“红油小面”一定能排的上号。宜昌是入川的入口,不1路、铁路、水道,入川都须从宜昌经过。所以宜昌口味偏重川菜方向。红油小面,一听当然就是川菜风味的。宜昌口味偏向四川的麻辣,但是又没有四川那么麻,红油小面发展至今,宜昌的老百姓不单单光吃面了,他们还喜欢在里面或加上一把煮好的黄豆、或填上几块牛肉、或加一勺肥肠,增加小面的风味和丰富性,许多外地朋友来到宜昌工作学习,也越来越喜欢入乡随俗过早来一碗小面了,不为别的,就为它的管饱和实在。

红油小面是宜昌人的早点最爱。如果说武汉人早上都喜欢吃热干面的话,那么在宜昌,人们早上十有八九都会选择红油小面。红油小面最早由四川、重庆等地流传过来,因为价格便宜、分量实惠,成为宜昌人吃早点的首选,尤其是在冬天,吃完小面再喝下碗里的汤,舒服极了,宜昌的早餐店卖的最好的早点非红油小面莫属了。

“红油小面”是宜昌方言表述的一款面点小吃,把“红油小面”说成普通话的意思,就是汤呈红色的素面条。红油”指面的汤汁浓香麻辣,色泽红亮,味道咸鲜香辣。“小面”在宜昌方言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宜昌方言“素面”的意思,“小面”跟上海把不加臊子的素面叫“阳春面”相近,“小面”就是不加臊子的光面;二是盛面的盛器是小碗,而不是像武汉人过早盛“汤面”时用的敞口海碗。

在宜昌,名食小吃“红油小面”受市民喜爱的程度,完全可以与武汉人喜爱"热干面",荆州(沙市)人喜爱"早堂面"的程度相媲美。

“小面”,其实就是素面,不加肉帽子的素面,宜昌方言而已,就像湖南米粉中的素米粉称作“光头粉”。红油小面,又以宜昌北门红油小面最为出名。虽然是素面,但是汤料都还是不错的,所以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并不是随便一点煮面条的水加点豆瓣酱。各家有各家的汤料,味道都不一样,但是方向还是麻辣方向,大部分面馆的味道都还不错。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五峰自治县 宜昌木耳

有黑与白、野生与人工培养之分,以黑木耳数量居多,菜用为主;白木耳数量较少,多为药用。实体胶质半透明,有弹性,薄片耳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高量蛋白质、脂肪、糖类、甘露糖等,有补血、养气润肺、止血之功能。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牛蒡子

牛蒡子:双名大力子、恶实。产在2000米以上高寒地区,果实为常用中药,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麻疹腮腺炎和痛肿疮毒等症。 产地是长阳、五峰、秭归、兴山等县,产量15万公斤左右。( 长阳县)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清平猪

清平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平猪,又名育溪猪,产于当阳市清平河(清平河系漳河在当阳市一段的当地名称)沿岸,当阳市育溪镇为主要的集散地。该品种是经过当地农民和广大科技人员选育后,1962—1965年经省品种资源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清平猪,1985年定为湖北省的一个优良地方畜禽品种,1986年被录入《中国猪品种志》,1991年定为全国五大地方猪种之一。该品种属江海型,脂肉兼用,具有妊娠期短、产仔多、早熟易肥、肉味鲜美等特点,作为杂交改良优良母本之一,远销华中、西南诸省市。
该品种被毛全黑,体型中等,优质细致健壮,结构匀称紧凑,姿势正直。有较强的适应性,能适应-15.6~40.9℃的气温。育肥猪在农村以野生青绿饲料和少量糖麸为主的饲料条件下,8—10月龄可达65—75公斤,二元杂6月龄可达90公斤。此外,该品种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适合平原、湖区、丘陵、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下饲养。育肥猪早熟易肥、骨细、肉嫩味鲜香,适应性强,遗传稳定,便于农村饲养等优良特点,是加快商品肉猪向“二外一内”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改良的优良母本之一,运用前景广阔。为了更好地保存该优良品种,该品种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品种资源,目前在我市当阳已建立了清平猪原种猪繁育场,每年可向外界输出优良清平种母猪及二元杂母猪十万头以上。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秭归 凉虾

凉虾是湖北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红糖水,是夏季解渴佳品,香甜软嫩,入口冰凉。

相传很久以前,三峡边居住着一户彭氏母子。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年迈的母亲病了,很想吃一口河边的小虾。儿子听后便冒着严寒来到河边,想给母亲捞虾。到河边才发现,河面早已结冰,不管他怎么用力也敲不开冰面。心急之下他索性解开衣衫,躺在冰面上用身体融化冰面。没多久,他昏过了去。在梦里,一个白胡子老者对他说:你不是要虾吗?我教你……小伙子呼地醒来,飞奔回家按老人的方法做好小虾,一口一口喂母亲喝下,母亲奇迹般苏醒过来。后来,小虾制作方法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称之“彭桂花凉虾”或“孝子凉虾”。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兴山县 兴山白茶

兴山白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兴山白茶兴山白茶与其它茶叶品种相比,白茶叶底发白、香味浓郁、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略带甜味,氨基酸含量更是普通绿茶的两倍以上,具有良好保健作用。

“兴山白茶”产于美人之乡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以其独具特色的小气候给予了她良好的自然生长条件,魅力无穷的昭君文化赋予她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兴山白茶属感温性茶树变异良种,主要分布于水月寺镇、峡口镇、高桥乡三个乡镇,海拔600-800m区域,其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水质、土壤纯净无污染,适宜白茶良好生长。全县白茶种植面积1400公顷,产量500吨,“十三五”期间,规划每年新建高标准白茶基地400公顷,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大县。兴山白茶产品既传承了传统炒青绿茶制作工艺,又创新采用了轻炒轻揉、恒温烘焙新工艺。其产品色泽翠绿间黄,香气持久清新,滋味鲜爽甘甜,汤色鹅黄透亮,叶底玉白脉绿。产品荣获“湖北十大特色名茶”、“湖北省名牌产品”、“国饮杯”特等奖、“中茶杯”优质奖、2015年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地域范围

兴山白茶主产于兴山县的水月寺、峡口、高桥三个乡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0°25′-111°09′,北纬31°08′-31°25′。涵盖范围东至水月寺镇的马粮坪,南至水月寺镇的野竹池,西至高桥乡的贺家坪,北至水月寺镇的洪水河。生产面积1400公顷,年产量42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审评标准:执行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条索匀齐、完整,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完整、显玉色。2、品质指标:水浸出物≧35%,茶多酚≧12%,游离氨基酸≧3.5%。3、安全要求:农药残留物含量标准不得超过国家对食品的规定标准。产品质量按GB/T8312.8-2007《农药施用准则》、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的规定执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