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昆明寻甸县有些什么特产 寻甸县十大名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昆明寻甸县有些什么特产 寻甸县十大名小吃更新时间:2022-03-31 16:59:19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素剪粉

卷粉,作为一种寻常小吃,我省各地均有。但将“卷粉”称之为“剪粉”,全省唯有罗甸一家。究其原因,不仅因罗甸剪粉味道独特、富有多种营养而成为品牌小吃享誉省内外,也因其粉皮是用剪刀剪而不是像其他地区用刀切而得名。罗甸素剪粉作为罗甸各族男女老幼皆喜食的一种小吃,不仅是寻常百姓早餐的最好选择,也作佳肴上席招待四方佳宾。罗甸素剪粉之所以名传省内外,其因有三:

1、罗甸素剪粉的主料粉皮是用当地产大米经科学配制而成。其粉皮透明、柔软、筋丝好,口感极佳。

2、罗甸素剪粉的佐料(调料)极其丰富。主要有:姜、葱、蒜、花椒油、酸菜、绿豆芽、黄豆(或花生)、萝卜丝、味精、酱油、盐、醋、海带等。一道小吃由如此多的佐料调配而成,实属罕见。

3、罗甸素剪粉的主要佐料辣椒红油是用闻名全省的“罗斛辣椒”精制而成。其他地区所产辣椒有的香而不辣,有的则辣而不香,而“罗斛辣椒”又辣又香,味道纯正。更绝的是,将其切片后置于厨案,三天三夜不改其色其味,用来炒菜,辣椒鲜绿不变黑。用罗斛辣椒精制成的辣椒红油,颜色鲜艳,香气四溢,辣而不猛,可谓色、香、味俱金。

罗甸素剪粉历史悠久,据传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何所创制,已无法考证。

配方:罗甸本地产大米1000克,罗斛辣椒面制成的油辣椒50克,酸萝卜丁、蒜水、新鲜花椒泡制的油、葱花、酥黄豆、折耳根、绿豆芽、蕃茄酱、姜沫、香菜、海带各5克,味精、盐各3克,西红柿(蕃茄)汤50克,醋少许。

工艺:将大米放入水中泡10小时后,用石磨子把大米磨成米浆,取十分之一粉酱放入锅中煮成熟芡,后将熟芡放入米浆中拌匀,取长方形铁盘刷入底油(熟菜油),放入一层薄薄米酱,再将铁盘置于蒸笼,用大火蒸3分钟取出即成粉皮。将粉皮卷成长条,用剪刀剪成小条形放入盘(碗)中,最后放入所有调料即成。

特点:颜色醒目,粉皮柔软,筋丝好不易断,香辣味浓,油而不腻,口感极佳。

县城多数地方均有售 ,价格4元。

二.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下村豆粉

下村地处保山城北近郊,昔时村里半数以上农户为“豆粉世家”,堪称老字号的“豆粉专业村”去了,但仍有上百户人家继承祖业,既家且商,担儿悠悠地定时定点出现在城街村巷。他们各有各的主顾和“地盘”,很少相互较劲,虽发不了大财,小日子倒也不愁过。

正宗的下村豆粉系用豌豆磨浆熬制,曰“澄浆豆粉”,其特点是筋骨好、色泽亮、口感柔韧鲜爽。如人人称道的“驼子豆粉”及“董叫雀”、“一撮毛”等诸家所制豆粉,划出的粉线细可绕筷,质地、刀工均在同行中传为美谈。下村豆粉最考究的是作料:鲜红的辣椒漂油、斑白的芝麻油、焦黄的花椒油、翠绿的芫荽、乳白的蒜泥、乌黑的酱油、棕色的米醋……五彩纷呈,香气扑鼻。据说,每一碗豆粉的成本之中,作料即点了半数。下村豆粉之为一风味美食,也就不足不奇了。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荞灰豆腐

罗甸县边阳镇制作的荞灰豆腐,全国独一无二,是极富盛誉的地方副食品,用它制作的菜肴,清香、细嫩、口感好,由于风味独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荞灰豆腐仅产于边阳镇街上,若在他乡制作,其质地、口感均无法与原产地正宗荞灰豆腐相比,这犹如茅台镇上生产的“国酒”一样,非此地、此水不能酿制此酒;同样,非此地、此水、此荞灰亦不能生产此荞灰豆腐。何故,有待专家破解。荞灰豆腐煎、炒、炸、熘均可,因其风味独特,口碑极佳,畅销周边四县,走销州府、省城,由于至今仍用传统手工和产,量少,故常年供不应求。

关于荞灰豆腐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早年间边阳街上有一小户人家,男主人常年在外打工,家中主妇除了干农活外,还不辞幸苦推豆腐卖。一天中午,主妇上街卖豆腐前,留下一块放豆腐放在一木盘上准备回家自用。傍晚时分,卖完豆腐回家,磨子上的木盘不见了,豆腐也不翼而飞,主妇好生奇怪,此时,只听房梁上传来猫叫声,抬头一看,两只猫正在房梁上追逐嬉戏。“难道是这两只猫搞的鬼?“主妇走近磨架一看,木盘掉在磨架旁,那块豆腐掩埋在磨架旁的装满荞灰的筐子里,白豆腐变成黑豆腐了。主妇哭笔不得,弃之,可惜,食之,又不知可否。犹豫再三,主妇还是舍不得丢掉,她将豆腐上的荞灰用水洗去,切块上锅用油煎,顿时,香气四溢,食之,清香、细嫩、爽口,其味独特。主妇惊奇,但不知食后有何不良反应,惶惶不安。明天起床,口爽神清,精神焕发,主妇大喜,如法制作数次,皆有此奇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荞灰豆腐成为边阳一道特色副食品,享誉县内外。

2004年12月,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到罗甸风采,专程到边阳品尝荞灰豆腐,食后,赞不绝口。采摄组拍摄了荞灰豆腐生产的全过程,凤凰台通过电视,把神奇有的荞灰豆腐推向世界。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罗甸玉

罗甸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甸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罗甸玉”产于贵州省罗甸县,其化学成分与产品的玉质特性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和青海昆仑山脉一带所产软玉相近,属于优质的软玉矿。“罗甸玉”以山料为主,根据玉色分类可分为纯白、灰白和青白三类。玉质为半透明,白度好、质地细腻,光泽度好,抛光后呈脂状光泽,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经济价值,是罗甸不可多得的一种兼有经济、文化、艺术的品牌产品。为打造这一品牌,罗甸县克服了资料不全,主体不明,部门不解等诸多困难,先后与北京、武汉的专家联系,向其争集资料,从而确保了“罗甸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成功,使该县获得了一个知名的品牌。

和田玉(软玉)家族新成员,产于贵州省罗甸县,近两年开始慢慢被广大和田玉爱好者所熟知,市场上开始涌现。

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2009年在进行岩矿鉴定研究工作中,多次发现产自贵州黔南罗甸的部分样品中,存在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的软玉矿,引起研究人员高度重视。该软玉矿经该实验室研究证实,是碳酸盐矿物接触变质的产物,在宏观上呈条带状,与大理岩互层产出。组成软玉的透闪石结晶粒度细小,呈纤维状和片状,结晶体呈放射状、束状、毡状交织,结构致密,其围岩主要为大理岩。初步的研究表明,该矿化学成分与产品的玉质特性,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和青海昆仑山脉一带所产软玉相近,属于优质的软玉矿。

罗甸玉石常见到的都为石料(山料产出),颜色白中带灰,部分纯白色,少量淡绿色,极少的黄色。市场也有带皮的一款约100多斤重籽料,但其内部颜色,结构,润度无法看到。对于山料感观为光度好,油润度不够,表面干涩。经加工后雕件成品事看,白度尚可,有骨瓷感。透明度稍差由透光度弥补,抛光后有油润感。

新疆和田玉和贵州软玉区别:

相同:化学成分 90%以上都是透闪石

区别:物理感官

罗甸玉结构虽然细腻,但多数料发闷,有点僵,缺少油质光泽,略显呆滞,缺乏灵气,类似瓷器。

新疆和田玉从感官上看,质地温润,呈油质光泽。

五. 黑龙江省 大庆 林甸县 坚果之王榛子

坚果之王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榛子营养丰富,果仁0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

榛子味糕点

功效:榛子富含油脂,有利于基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对体弱、病后虚赢、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榛子有天然香气,在口中越嚼越香,有开胃之功效。榛子晨包含着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它是红豆杉醇中的活跃成分,这种药可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它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中医认为,榛子有补脾胃、益气力、明目健行的功效,并对消渴、盗汗、夜尿多等肺肾不足之症颇有益处。

适合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也是癌症、糖尿病人适合食用的坚果补品。

适用量:每次20颗。

温馨提示:存放时间较长后不宜食用。榛子含有丰富的油脂,胆功能严重不良者应慎食。

六. 云南省 昭通 鲁甸县 乌蒙清真烤全羊

县委政府接待中心、鲁甸县回民餐馆、鸿鹄休闲三家联合推出的“乌蒙清真烤全羊”被评为“昭通市十大名菜”之一。

七.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保山猪

保山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山猪,系乌金猪的一个重要类型,曾用名保山大耳猪,1986年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属肉脂兼用型猪。 保山猪产于保山市的隆阳区、施甸、昌宁、腾冲、龙陵县,少量分布于德宏州的部分县市,

保山猪适应性抗病力强,耐粗饲,体形较大, 前躯较后躯发达,四肢健壮有力,产仔性能高,性成熟早,配种受胎率高,母猪利用年限长,与外来品种杂交优势明显,肉质细嫩、香甜,风味好。

保山猪是保山市当地民族传统养殖的品种,饲养历史悠久,张兴志同志在《云南新石器时代的家畜》一文中谈到保山市(今隆阳区)蒲缥镇唐子沟遗址时,认为遗址0土的猪和牛化石具有两重性,既可能是野生种,也可能是驯养中。距今4000-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饲养家猪品种,养猪业已得到一定发展。据《中国猪种介绍》(科学出版社1960)记载:“保山猪经过当地人民多年的繁育,从而形成地方品种。”1979年9月至1980年9月保山地区、县畜牧兽医站联合调查了保山地区畜禽品种,调查了保山大耳朵猪的优良性状和缺点,并改名为保山猪,编入《保山地区畜禽品种志》。据保山地区畜禽品种志记载:“保山农村产品丰富,山区荒地轮歇地较多,野生饲料丰富,是发展养猪的有利条件,我区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辛勤劳动精心选育,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和交通运输发达,沟通了山区坝区间、内地边疆的猪源频凡流动,加之自然条件及饲养管理特点,因而形成大骨猪、细骨猪和二浪子猪之分。”保山猪体质粗糙疏松,头较大,额宽,额面多皱纹形如“八卦”;嘴筒粗长,少数微凹且向上翘,俗称“瓢把嘴”;耳大下垂,猪体窄长,背腰平直,少数稍凹;背腰直间有微凹,胸窄肋扁略下垂,十字部宽,腹部紧凑不下垂,臀部欠丰满;四肢高且粗壮有力,腿及膁部多皱褶,又叫“穿套裤”,飞节较弯曲。于1987年载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一书中。2004年收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并录入由中国农业部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 1969年成立保山种猪场,厂址建设在保山市施甸县水长乡。1970年至1996年,只注重保山猪的利用,未能得到有效的选育提高,加之盲目进行引种杂交,导致许多性能多年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化。1997年至2000年,为了充分发挥和挖掘地方特色遗传资源的潜力,依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原省计委立项,建设和完善了保山市种猪场。到2000年保山市各县区建立了县级猪人工授精站及部分乡建立并巩固了猪人工授精网点,初步形成了以保山猪为母本“三群一网”良种繁育体系。在进行体系建设的同时,根据繁育体系的建设要求,保山市种猪场组建了以保山猪为主的保山猪核心群,开始了一定的繁育工作,边繁育、边生产、边推广应用,取得了初步进展。2000年以来,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以保山市种猪场为载体对保山猪开展了系列的组群保护、科研选育及合理开发利用推广工作,先后与省改良站、省农大等科研单位和部门合作实施了“保山猪优良母系选育及杂交优势利用”、“保山猪新品系优化选育及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扩大了保山猪的优良猪群,提高了质量,稳定了群体。经省州多次组织专家组亲临保山作详细调查,认定为云南省特有的珍稀种畜资源。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1年云南省农业厅开展“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认定活动,通过层层评选,保山猪入围云南六大名猪。

地域范围

保山猪养殖区域为云南省保山市行政区划内的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5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8°25′-100°02′、北纬24°08′-25°51′,东西纵距198 km,南北横距193 km。养殖区域范围19637 平方千米,年存栏6.5万头。

八.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汤池老酱

汤池老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汤池老酱

汤池老酱是地方特色性很强的产品,是其他地方难以复制的美食调味品。在汤池已有三百多年的制作历史,享誉四海、质量出众。除了传统工艺外,还在于水质优良、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等,使之成为云南少有的名优土品。

汤池老酱的品质得益于汤池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水质资源及少有的气候条件。汤池年平均气温16度,是人类生活的最佳气温。高原明珠阳宗海适时调节着炎热的夏天,让夏无酷暑。而温泉则调节着寒冷的冬天,让冬无寒气。这样的自然条件利长万物,利养万物、利造万物、利存万物

又温泉为硫磺泉,且富含钙等诸多利于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这就造就了汤池老酱可入药这一难以复制的名品。

汤池老酱的诞生就是以祖上的传统制酱工艺为基础、经过现代工艺的完善,逐步创新发展,再加上温泉水作汁,地方原料为质,并在汤池这一特殊地理环境的恒温下所产生,于是,汤池老酱成为汤池的一张名片和代名词是因缘具足,自然而生的。

汤池老酱是云南宜良县,历史悠久。早在明崇祯年间,汤池镇民间一带就盛行有家家户户蒸制老酱的风俗,其中以赵氏家族的祖辈开设制作的酱坊最有名气。清朝年间,汤池“赵氏酱坊”的老酱经府官以云南进贡到京城,进献给皇帝,被列为宫廷贡品调料。现今的“宜良县滇泉食品厂”既是赵氏酱坊的后人所开创。

明清以来,汤池老酱、卤腐几乎遍及乡邻,农人冬季家家户户做豆腐、制老酱也成风俗。无论外姓异族,亦争先效仿。原因是当时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处于贫穷阶段,以米汤合着老酱或卤腐就食的劳苦大众为数不少。这使得自制老酱、卤腐也成为生存之计,为劳苦大众所情钟。

然而,自制老酱、卤腐所使用的原料质量和制作工艺参差不齐,难免有优劣之分,可谓酸甜苦辣皆有,色香黑霉俱足,也无品牌可辩,让人难分品质。

解放前,汤池街做老酱、卤腐名声最好的当数西街胡正义之妻张胡氏。据说张胡氏做的老酱能除热、解毒、治蜂虿虫伤;治汤火烧灼未成疮,用酱汁敷之见效。故有“汤池温泉能疗伤,胡氏老酱堪入药”之说。胡氏卤腐色泽鲜明,味道特别,香辣清芳,能开胃健脾,增进食欲。上世纪60年代,受历史条件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影响,胡氏自制老酱、卤腐虽然品质优良,却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品牌得不到扩大。

汤池老酱经典名牌:张英老酱。

“酱”的由来

老酱:酱是以豆类、香料、辣椒等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状调味品。酱出现在中国古文献中较早的有《礼记·内则》载:“濡鸡醢酱、濡鱼卵酱”。又如孔子《论语》句“不得其酱”;再见《周礼·膳夫》载“酱用百有二十瓮”。可知酱的历史渊源已越千年。从“酱”字释义来看,“酱”字从将,从酉,将省声,“将”本义为“涂抹了肉汁的木片”引申义为“涂抹”;“酉”意为1变质。“将”与“酉”联合起来就是一种经腐质过程而变成的涂抹类辅助食品。

中国是酱的创始国,汉班固《汉武帝内传》中记载西王母到人间见汉武帝,说天界有“连珠云酱”、“玉律金酱”还有“无灵之酱”。于是制酱法是西王母传下的便是一说。另传,说酱为周公所创,以《周礼》中有“百酱”之说为证。

酱之初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而诞生的,明代张岱《夜航船》中回顾:有巢氏教民果食,燧人氏钻木取火,作醴酷,神农教民食谷,加于烧石之上而食。燧人氏作肉脯,黄帝作炙肉;成汤作醢(醢是最早的肉酱)。“成汤作醢”之始,肉为主料,将肉研碎,用酿酒用的曲拌均装进容器用泥封口,在太阳下晒半月,待酒曲变为酱的气味即可食用。也可将肉研碎,与曲盐拌匀后进容器封口,在地上掘坑用火烧红后把容器放入坑内填上七八寸厚的土,再在上面用牛干粪烧火一整夜,直至第二天酱渗出来就熟了。这种酱,当时称“醢”又称“橘”。《说文》:“橘”酱也。因为酱是酒、肉、盐在一起交合而成,滋味好。东汉应劭《风俗通义》:“酱成于盐而咸于盐,夫物之变有时而重”所以在当时曾为美食,到后来人们发现谷物草木之属都可以为酱,于是酱的品类日益增多,人们每天的膳食中,酱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到了明代,豆酱的生产更为发展,而鱼肉酱则日渐淘汰,制酱术普遍流传于城乡民众之间。

据传,汤池老酱、卤腐首创于明洪武年间。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沐春莅临宜良视察,见灌溉渠道仅有一米,不能为平坦的坝子供水而使大片土地荒芜。即在当年冬命云南都指挥王俊,发卒一万五千人开挖渠道,自阳宗海口取水,延至宜良县城西南25公里,全长36公里,宽一丈二尺,历时月余竣工(《明史·沐英传附沐春传》)有载,亦可参考明建文四年(1402)杭州人平显所写的(《汤池渠记》碑文)。这一万五千人的生活膳食便成了大问题。时有随军厨艺胡某将当地盛产的蒸制老酱和豆腐干一齐带到了军营,让开渠的士兵胃口大开,令士兵用膳无菜亦可食之,深得沐春嘉喜。后经沐春举荐,汤池老酱以云南府进贡到京师,被一度列为宫廷贡品调料。后,开渠的士卒按政令不返原籍之故,胡厨艺和一小部分士卒就在汤池和宜良落籍成为当地士民,为汤池老酱的源流扎下了根基。

其时,卤腐的由来,先得益于酱与豆腐干蘸着吃,一是味道好,二是便于贮藏。这个发明有如今天的烧豆腐蘸辣椒盐,只是汤池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脉条件和自然气候造就了这么一种天然的美味食品。

关于汤池老酱和卤腐的由来,则是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解放前1军队到汤池抓青壮年入伍当兵,汤池西街的一青壮年被抓走强行入伍,临行前其母忽忽将酱面和辣椒面及几块豆腐干打了一个包让儿子带上以便行军路途充饥。行军的旅途是艰辛漫长的,一路上难免经风雨、历寒暑。待这个新兵安定下来,想吃家乡的食物时,打开其母送给的包裹,发现里面的酱面和辣椒面早被雨水浸透为糊状了,豆腐干也浑身裹上了酱糊,他舍不得丢掉母亲亲手做的这点家乡食品,就蘸了点在嘴里一尝,竞然发现这东西的味道好吃极了。它马上写信回去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结合当地实际按儿子的消息将酱面和辣椒面等八角香料一起泡制了酱一罐和卤腐一罐,不久取出食用,果然味道极佳,别有风味。自此后,汤池老酱、卤腐广为流传,成为一方美食佳品。

云南省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汤池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汤池老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昆政函〔2015〕106号

云南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Q/YXF0001S-2014

《汤池老酱》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罗甸蔬菜

罗甸蔬菜,在省、州、县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下,在以李桂莲老师为代表的蔬菜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蔬菜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通过二十八年的开发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蔬菜享誉了全国,先后被授予“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农业部蔬菜定点批发市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全国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贵州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湖南、四川、重庆主要目标大市场“放心菜基地”。蔬菜生产规模从0.2亩发展到10万亩,种植蔬菜农户从1户发展到32800户,蔬菜年产值从试验初期的100元增至1.8亿元。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产品销售从省内为主向西南及华中地区推进,面向全国八大省区近300个大中小城市,蔬菜产值已连续15年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有20万人通过种植蔬菜实现了脱贫致富,菜农户年人均种菜收入1100元。“蔬菜”已经成为罗甸的代名词、农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产业,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今后罗甸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深挖潜力、加快发展、打造品牌,为实现贵州蔬菜强县目标而努力奋斗。

十.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菠萝饭

菠萝饭

菠萝不象芒果,末成熟的菠萝我们坚决不敢吃,因其麻、涩,难以入口,嘴馋的我们总是耐心等它变成金黄色。菠萝的吃法就多了。可以把皮剥了,直接吃;也可以蘸盐和辣椒吃,又甜又咸又辣,味道怪怪的。不想把菠萝当水果吃也行,那就当菜吃吧。将菠萝去皮,切成薄片,倒进油锅里炒肉丝,起锅时洒上芜荽、葱叶,美其名曰“菠萝炒肉”。肉丝只能用猪肉,否则会破坏这道菜甜而鲜的味道。菠萝还可以当饭吃。把带皮的菠萝中间挖空了,放入紫米和水,蒸熟了就是甜又香的菠萝饭了。菠萝饭取了八宝饭的甜味,却没有油腻味,吃起来非常爽口。外地人最喜吃这种独具特色的饭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