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水城特产是什么 水城农特产品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水城特产是什么 水城农特产品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12 04:24:44

一.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黑山羊

水城黑山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位于贵州西部的水城县自古就有养殖黑山羊的传统,当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日照时数1430.7小时,属贵州省日照较多地区之一。县内主要有北盘江和三岔河两条河流经,河流与海拔天然落差大,植被丰富极适宜养殖黑山羊。

南方多湿,南方人喜吃羊肉,已温热滋补,所以山羊被大量养殖。水城人将贵州黑山羊引进水城县养殖,发现所养殖的黑山羊比其它区域的黑山羊,膻味小、内质嫩等食味特征,水城所产的黑山羊品质好的评价和口碑便传开来,人们为做区分,便冠以水城黑山羊的称呼。水城黑羊已成为大众消费羊肉的一种标准。

贵州黑山羊体格中等,体躯匀称,略呈长方形。头呈三角形,鼻梁平直,两耳向前倾立。公、母羊绝大多数有角、有髯,公羊角粗大,呈镰刀状,略向后外侧扭转,母羊角较小,多向后上方弯曲,向外侧扭转。毛被光泽好,大多为黑色,少数为白色、黄色和杂色。毛被内层生长有短而稀的绒毛。贵州黑山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57.69±4.48厘米,60.58±4.61厘米,73.62±5.23厘米,31.05±6.00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56.01±3.59厘米,58.93±3.97厘米,70.67±5.01厘米,28.91±5.54公斤。黑山羊皮板张幅大,面积为5000~6400平方厘米。厚薄均匀,富于弹性。

水城黑山羊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和皮板品质好的特点。黑山羊肌纤维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被认定为绿色山羊品种,经权威部门进行肉质分析,蛋白质含量高达20%,脂肪低于3%,胆固醇含量仅为60mg/kg,15种氨基酸含量齐全,特别是人体必须氨基酸尤为丰富,滋补作用极强,长期食用,可补虚、强体,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多病者,常食用黑山羊或配以适宜的滋补药品,以达到补虚、健康、延年的作用。

水城黑山羊抗病力强,耐寒、耐热、耐粗饲,容易饲养。能适应产区0-40C的气温环境,繁殖率高,一般可年产两胎,每胎可产两羔,养殖黑山羊经济效益好是山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个重要的养殖门路。饲草资源丰富的山区农民可大力发展山羊生产。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草场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长江以南,培育了黑山羊等草食牲畜的独有的特性,是我国目前确认的无公害草食类肉用性地方良种羊之一。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共4个县区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水城黑山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建议的报告》,六盘水府呈〔2015〕25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水城黑山羊》(草案)

二.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富硒茶叶

水城春富硒茶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水城春”茶富含有机硒和十余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该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栗香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鲜爽、叶底嫩绿匀亮。

“高山云雾有机茶、硒世珍品水城春”。

茶叶,水城重点发展的农业十大产业之一。水城是低伟度高海拔地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给茶树提供了有利的生产环境。水城多为山地,高山多雾,丰富的漫射光促进了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效成份的积累,使茶叶别具香气和滋味。同时,水城空气湿度大,使茶树光合作用中,糖类转化为纤维素缓慢,有效提升了茶叶的嫩度和色泽。

最为重要的,水城为中国三大富硒地带(恩施、紫阳)之一,土壤富含有机硒,生产茶产品富含有机硒。经权威化验,水城所产茶叶的有机硒含量,是最利于人体健康的含量范围。水城富硒茶因采收早、品质好、富含有机硒,人长期饮用富硒茶,可提神醒脑,抗氧化,延缓衰老。水城春牌茶叶多次获奖,享有盛名。

目前,水城县有茶叶基地3万亩,计划未来5年,每年再新增2万亩以上,十二五末建成13万亩以上高产优质茶叶基地。

三.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老姜汤

水城的生姜独具特色,品质优良。水城老姜汤是水城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姜制品为专业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公司依托省内知名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进行姜制品的研发的特色旅游产品,现生产的“山明”牌老姜汤倍受消费者青睐。

四.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红香蒜

水城红香蒜为水城县的。

贵州省水城县双水街道、尖山街道、董地街道、老鹰山街道、杨梅乡、新街乡、野钟乡、果布戛乡、发耳镇、鸡场镇、都格镇、玉舍镇、勺米镇、坪寨乡、陡箐镇、营盘乡、比德镇、化乐镇、米箩镇、花戛乡、阿戛镇、蟠龙镇、顺场乡、猴场乡、龙场乡25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酸汤鱼

风靡一时的酸汤鱼来自黔东南苗乡,苗族的祖先曾经在洞庭湖一带居住,西迁之后的居住地也依山傍水,鱼不仅是黔东南苗族的常吃的食品,也是民间刺绣的主题和图腾崇拜之一。苗族又是一个嗜酸的民族,家家户户都备有酸汤。酸汤分两种,一种是用淘米水发酵而成,另一种采野生西红柿取其汁作成。酸汤鱼店家通常还有酸汤大肠,酸汤羊肉,酸汤猪脚等,构成"酸汤系列"。酸汤鱼的汤酸中带辣,鲜美无比,一般人在吃鱼前都要先喝上两碗酸汤。( 六盘水)

六.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小黄姜

水城小黄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水城小黄姜是贵州六盘水水城县的。

水城小黄姜

贵州省水城县发耳镇、新街乡、都格镇、鸡场镇、杨梅乡、营盘乡、龙场乡共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水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小黄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水府请字〔2014〕15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水城小黄姜》(草案)

七.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烙锅

“西部一绝”——水城烙锅。香辣爽口,味道奇香,开胃可口,油大不腻。

水城烙锅始于清代,至今有300多年历史。传说,平西王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彝族土司,到达水西后粮草不足,官兵们只好取来屋顶瓦片和腌窖食物的瓷器土坛片架在火上,把猎获的野味和采摘的野菜放到上面烙熟后充饥。正是当年的这一无奈之举,创出了今天这道美味。

大概到了清末,起初使用的不带边的凹状瓦片或瓷器土坛片,逐渐改制成了中间凸状的黑砂烙锅,这种带沿的中间高边沿低的烙锅,可以让多余的油脂自动流向锅边,且随时都可以将它往原料上面浇。这时期,烙食的原料在野味野菜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地的豆腐和臭豆腐,并且在吃的时候要蘸五香辣椒面味碟。

改革开放后,烙锅以地摊的形式出现在了水城街头。后来,人们又将凸状黑砂锅改成了平底的带边生铁锅,并且是放到煤气炉上面加热。1992年后,水城烙锅破天荒地搬进了店堂,并很快形成了烙锅食街。这时已经是无所不烙了——海鲜禽畜、鸡鸭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种荤素原料,均被放到了锅中,蘸碟也比原来单一的五香辣椒面蘸碟增加了许多,像麻辣侧耳根蘸水、烧青椒蘸水等。

2001年水城全有福烙锅店被中央电视台评选授牌为中国西部特色饮食“西部一绝”,2003年又在首届中国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上,以总分第四的较大优势在包括台湾在内的114个队中脱颖而出,获特别金奖。

原料:食用蔬菜(如莲花白、芹菜等)适量,肉类(猪肉、牛肉、鱼肉等)适量、各肉类半成品,土豆、臭豆腐、碱豆腐、魔芋豆腐

调料:熟菜油、辣椒面、花椒、花生仁、芝麻、盐、味精

制作方法:

1、辣椒面做法。将花生、芝麻炒熟后,与辣椒面、花椒一齐捣成粉未状,加入适量盐和味精。其中,花生等佐料与辣椒的比例为2比3。配好后,将辣椒面放入小碟中。

2、将菜油倒适量入准备好的浅口平底锅中或者特制的土制沙锅中,等油加热到五分热时,将蔬菜倒入锅中反复烙至熟透;在加入肉类时,要先将肉类用酱油、少量芡粉拌好,等油加热到八分热时,放入锅中,反复烙至熟。食用时用烙好的食品蘸取适量的配制好的辣椒面即可食用。

技术要领:辣椒面的配制要控制好比例,烙制蔬菜与肉类时注意区分火候。

八.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刺梨

水城刺梨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刺梨(Rosa roxbunghii)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别名刺菠萝、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一种稀有的果实。生于海拔500米-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木丛中,是贵州、鄂西山区、湘西、凉山、冕宁山区等地的天然野果,在贵州省和河南省开封市有大面积的人工种植。

刺梨的收获期不足30天。刺梨为野生小灌木,4月至6月开粉红色、红色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果实多为扁圆球形,横径一般为2厘米至4厘米,8月至9月果实成熟,黄色,有时带红晕。果肉脆,成熟后有浓芳香味。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称之为“刺梨”。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单宁500毫克至1000毫克;含酸1克左右;总糖量一般4克左右。

九.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比德大米

比德大米

贵州省水城县下辖的比德镇大寨村、水库村2个现辖行政区域。

比德乡位于水城县东部,距县城50公里,平均海拔1516米。境内气候温和,四李分明,无霜期217一263天,光照率43%,年降雨量800一900毫米,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洋芋、荞,牛场、瓦厂和比德三个村还产“五里香’,经济作物有花生、生姜、大蒜,经济林有桃梨、花椒、核桃、板栗、苹果、杜仲、黄柏、漆树,还产多种药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