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核桃是哪个地区的特产 特产核桃哪里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核桃是哪个地区的特产 特产核桃哪里最好更新时间:2022-04-01 06:27:30

一. 西藏 林芝 巴宜区 林芝核桃

林芝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藏林芝县盛产核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遍植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七、八人合抱之千年大树比比皆是,景观别致。品种主要有酥油核桃、麻雀核桃、铁核桃等10余种,以其皮薄、个大、肉嫩、肉满、肉质香醇甜润而誉满高原,林芝县核桃有西藏圣核的美誉。

林芝核桃,肉质香醇甜润而誉满高原,是历代0喇嘛和达官显贵的贡品,可补脑健身,是优良干果和重要的中药材,同时核桃木材质细腻坚实,纹理美观,主要分布在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县,海拔3100-3300米之间较集中,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开花,九月中旬成熟。

林芝核桃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朗县、波密县、米林县、察隅县现辖区域。

二. 西藏 林芝 朗县 朗县核桃

朗县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朗县,神奇美丽,人杰地灵。是十三世0喇嘛土登嘉措和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的出生地。“核桃”藏语“达嘎”,据传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随陪嫁被带入西藏,后逐步在西藏广为栽种,民间有把核桃作为婚庆和爱情象征的习俗,被喻为“百年好合”。因核桃一次栽培,百年受益,故西-民又称其为“百年庄稼”。其品种主要有酥油核桃、鸡蛋核桃等优秀品种,是历代0和达官显贵的贡品。朗县核桃,虽其貌不扬,但品质极佳,核桃仁松脆味甘,肉质香醇甜润,香气逼人,无与伦比。在2008年全国首届核桃大会上,一举夺冠,赢得“酥油核桃”的美誉。

地域范围

朗县位于朗县位于林芝地区西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北临林芝县、工布江达县,南抵印度,西与山南地区加查县相邻,东邻米林县。地理位置处于位于东经92.28°,北纬28.40°~29.29°之间。总面积为4200平方公里。朗县核桃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正是朗县辖区内,包括洞嘎镇、朗镇、仲达镇、拉多乡、金东乡、登木乡6个乡镇辖28个行政村,平均海拔3200米,干湿季节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日较差大,年较差小,无工业、环境无污染,特别适合朗县核桃生长。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坚果整齐端正,果面光或较麻;缝合线平或低。形状为圆形和卵圆形,平均单果重不小于9克。种仁为黄白色。 (2)内在品质:易取仁,口感好,含蛋白质17-19%,含油量66-70%,含钙750-850mg/kg、铁18-22mg/kg,风味香甜,品质上等。 (3)安全要求:核桃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坚果》的安全指标,在包装,标识上须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遵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三.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四.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五.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盐源早核桃

盐源早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盐源早核桃是四川凉山盐源的。

盐源县是我州第二森林资源大县。县境内气候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出产的核桃品质优良,盐源早、迎宾、优源、盐晚1号、盐晚2号等优良品种稳产高产、出仁率高,加工成品率高。2012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40.5万亩,实现鲜核桃产量2860万斤,产值2.29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的收入达1500元以上,较2011年增加39%。

政策推进

近年来,盐源县委、县政府坚持“规划引领、科技支撑、基地示范、龙头牵引”的林业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整合项目和资金,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为充分挖掘核桃资源潜力,盐源县成立了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落实,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除国家、省、州级林业产业项目有专项资金扶持盐源县核桃产业外,县财政拿出4000多万元县级森林植被恢复费专项扶持核桃产业发展,平均每亩无偿扶持200元的种苗、肥料等费,大大提高了全县群众发展核桃的积极性。

科技推进

强化良种选育及良法推广,开展以早实、丰产、优质为目标的新品种引进与选育研究,选育出适合全省核桃主产区生产发展的“盐源早”、“迎宾”、“优源”、“盐晚1号”、“盐晚2号”等地方优良品种。探索出“鸭舌嫁接法”低质低产林高接换优改造技术,共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坚持品种良种化,栽培标准化,推广应用“无公害农产品核桃技术规程”和“无公害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建立核桃园。

品牌推进

在强品牌、树形象上狠下功夫。2009年,盐源县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优质核桃示范区。2010年“盐源早”被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为优良品种。2012年全州林业产业发展会上,盐源县选送的“迎宾”核桃被由中国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及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专家组成的评选组评定为金奖。据悉,盐源“迎宾”核桃具有丰产、早实、中熟、抗逆性强,坚果近圆形,取仁极易、核仁饱满、白色、味香,具有较高的加工价值等特性,加之其果型美观,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价值。

盐源早核桃

四川省盐源县核桃产业化技术协会

11742325

核桃(坚果)

六. 平山核桃

平山核桃

目前,平山县共栽植核桃29.2万亩,涌现出“核桃专业村”36个,建成万亩核桃基地5个,注册核桃商标12个,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11个,核桃发展协会2个。2009年10月,“平山棉核桃”在中国第二届核桃大会上荣获金奖,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被国家林业部门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七.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核桃

蓝田核桃生产历史悠久。为了提商核桃产量和品质,先后引进了河北露仁核桃、新疆薄皮核桃等品种,经过精心栽培管理,选育了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北仓湾803,并通过省级评定。经过20多年的大面积推广,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量2.8万吨。其中发展北仓湾803优质核桃2万亩,年产量35万公斤,远销全国各地。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九.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十. 西藏 山南 加查县 加查核桃

加查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查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查核桃

加查县盛产核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遍植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七、八人合抱之千年大树比比皆是,景观别致。品种主要有酥油核桃、麻雀核桃、铁核桃等10余种,以其皮薄、个大、肉嫩、肉满、肉质香醇甜润而誉满高原,是历代0-和达官显贵的贡品。目前我县共有核桃400余亩7000多株,年产核桃200余吨,年产值120万元。据测定加查核桃含油率64-80%,粗蛋白11.3-17.1%,既可食用,又可补脑健身,是优良干果和重要的中药材,同时核桃木材质细腻坚实,纹理美观,是军工和高级家具用材,根深叶茂寿命长,又是绿化山区、庭院和道路的好树种。

加查核桃主要分布在沿江四个乡(镇)63个村,海拔3100-3300米之间较集中,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开花,九月中旬成熟。当地群众对每一种核桃都有独特的名字:按核桃仁质量高低,麻达嘎意为含油量高,吉达嘎意为皮薄、易碎,“多达嘎”指皮厚坚硬。按质量高低,外部形态又分为三个等级;其一、“歇达”(也称沙达、麻达、贡嘎)核果具有含油量高、味香、脆甜的特点。果实卵圆形成长圆形,可取余仁。此类型分布最广。其二、“曲达”核果皮厚,表皮较麻刻,有涩味,内隔膜较发达,可取丰仁。其三、个小皮厚,缝合线平或呈耳形,多有麻刻,果顶丰或长,内隔膜极发达,取仁困难,成熟晚。

加查水、土、光、热资源充足,发展核桃条件优越,具备发展潜力,市场广阔。加查核桃就其现有的规模和产量,供需矛盾突出,经常出现脱销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大规模发展核桃是产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因此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县“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栽培优质核桃5000亩的宏伟计划,着力发展核桃包装,加工等产业,增加附加值,按现在标准,该规划建设完成后,全县核桃将达到5400亩10.7万株,年产量达到8000吨,产值达到9600万元。加查人民将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诚招四方来客,共图开发,打出加查知名品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