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赵老汉五原县内蒙特产店 五原县焱垚烟酒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赵老汉五原县内蒙特产店 五原县焱垚烟酒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1 09:18:42

一.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胡店鸭蛋干

主产地为金寨县桃岭乡、槐树湾乡的库区一线(梅山水库淹没的胡家店集镇移民聚居区)。制作工艺为:用棉纱方巾包豆腐,压榨成方块白豆干,阔约5公分,厚约1公分,经日晒或炭火烘烤后,投入缸中卤制。卤料以鲜鸭蛋、蓼叶灰、腊鹅汤、腊肉汤等配制。浸泡一夜后,取出晾晒,直至表皮渗油。成品呈淡绿或淡黄色,乍闻有点臭,吃起来醇香细嫩,表皮柔韧。可凉拌、油炸、炒菜。

二.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五原灯笼红香瓜

五原灯笼红香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五原灯笼红香瓜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五原胜丰“灯笼红”香瓜种植历史悠久,因其皮薄肉厚、香脆爽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五原灯笼红香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五原县位于举世闻名的“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河套平原,有2400年的悠久历史和积淀深厚的文化,汉武帝时期,因九原郡改为五原郡而得名,1912年正式建县至今。五原古有蒙恬北筑长城、卫青抗击匈奴、诗人李白“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的名句,张敬忠的“五原0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的咏诵。近代史上,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人间河神”的地方绅士王同春修渠治水,垦荒置田,首开河套大规模发展农业的先河,使五原成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水渠纵横、旱涝保收的“塞外江南”。现代史上,有冯玉祥将军五原誓师、傅作义将军五原抗战,更使五原闻名遐迩。20世纪八十年代,我县就开始种植灯笼红香瓜,但因其果皮较薄,不耐贮运,产量较低,而且当时交通还不太发达,无法长途运输,比较效益较低,所以只是当地农民分散种植,就近供应。但同时也因为我县具有光能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而集中的气候特点,主要耕作土壤是灌淤土,其表土层为壤质灌淤层,耕作性好,含钾量高,对糖和淀粉的积累非常有利,适合灯笼红香瓜的生长。种植生产出的灯笼红香瓜皮薄肉厚、香脆爽甜,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当地人称“藏不住的香瓜”,所以品种也一直流传下来。近年来由于县政府对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视,我县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灯笼红香瓜种植形式不断优化,由原来的露地种植发展为温室、大中小拱棚、露地相结合的种植方式,种植面积现已达200余公顷,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供应从4月份至11月份货源不断,畅销区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特别是晏安和桥灯笼红香瓜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品牌。随着灯笼红香瓜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种植效益不断提高,大棚种植平均亩收入8000—12000元,最高可达2万元;温室种植平均亩收入3—4万元,最高可达6万元。

2014年,五原县蔬菜办公室申报的“五原灯笼红香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南邻黄河,北靠阴山,东西分别与乌拉特前旗和临河区接壤,东经107°35′70″——108°37′50″,北纬40°46′30″——41°16′45″,东西长约62.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地坡降仅为八千分之一,110国道、京藏高速和包兰铁路全境通过。全县辖9个乡镇,117个行政村,774个社,总人口30.3万人,总户数52978户,其中农业人口21万,有劳动力10万人,总耕地面积230万亩。五原灯笼红香瓜总生产面积200公顷,年总产量4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产品外在感观特征:五原灯笼红香瓜属葫芦科,是我县的地方特色品种,因其外型酷像灯笼,故流传至今誉称为灯笼红香瓜,该品种平均果重400 g左右,果皮灰绿,皮薄肉厚、香脆爽甜,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内在品质特性:五原灯笼红香瓜果实营养丰富,经检测,维生素C含量为22-32mg/100g,含钾量为150-200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14/%,能量为140-200kj/100g。产品有促进消化、抑制多种细菌作用。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严格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的标准。

三.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河套大白菜

河套大白菜多为包心白菜种,生长期为90天,平均株高45厘米。其特点是包心紧密、净菜率高,品质好,适合烹、炒、淹制、凉拌、做馅。淹制的大白菜是河套酸烩菜的主料,以实惠和特有的地方风味著称,是最受河套人民喜爱的家常菜。全盟平均每年种植商品大白菜1.7万亩左右,亩产在90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1万余公斤。( 临河)

四.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黄花

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宜男则是它的别名。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盛产优质黄花菜。特点是花苞长、色泽黄亮、肉厚、味美纯正、营养成份高。镇原黄花被外贸部命名为“镇原黄花”。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皇帝有关。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宜男则是它的别名,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明武宗正德皇帝有关。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尤其是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栽培黄花是镇原人民的传统,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论大家小户,山川平原,庄前屋后,边角地头,每户多则五六行,少则一半行,至少也有几十朵,自食或送亲友,总是绰绰有余。采摘黄花菜要严格把握时机,早了尚未长好,个头太小,迟了则绽开花瓣,就不能凉晒干菜。要采摘将要开放而尚未开放的蕾苞。鲜菜若误了时间,已经绽开花瓣的,就不能凉晒干菜,但无论烹调或煮熟凉拌,都是非常可口的菜肴。过去,村民栽植黄花菜是以自食为目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国家供销部门开始收购,栽植面积逐步增加,许多农户依靠黄花菜维持家用,特别是妇女靠黄花菜的销售收入支付针头线脑、日用百货等急用物品的款项,补贴了家庭相当一部分开支。进入七十年代,黄花菜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收购价格一路上扬,从而大大激发了群众栽培的积极性。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黄花菜栽植由庄前屋后、边头地角向大田成片扩展,进入新世纪,县委、县0为了加快农民致富增收的步伐,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挖掘特色产业潜力,经过反复论证,将“黄花产业”定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加大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产品深加工,黄花菜从一种山野小草发展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已有 7万多户农民栽培黄花菜,占总农户的70%以上,总面积将近6万亩,被国家指定为“黄花菜生产基地县”。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黄花遍野,一行行如针似棒的黄花,香气四溢,芬芳扑鼻,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蝉鸣鸟啾,野趣盎然。清晨,妇女、姑娘荡着珠露,轻移脚步,一颗颗采摘,不一会儿,一筐筐盈满而又沉甸甸的黄花菜由男人们担挑或背回家中。这时,炊烟缭绕,各家忙着下锅烘蒸,大约五、六分钟一锅。蒸好后凉晒在场院,有两三天就成为便于存放的干菜条,可作为随时食用的上等菜肴。遇到阴雨天,场院不能凉晒,锅台、脚地、土炕、门板等就派上了用场,为临时摊凉黄花菜的理想处所。近年来采用塑料布烘蒸,可省去下锅烘蒸工序,只将鲜黄花菜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覆盖严实,在阳光下曝晒两三小时即可。现在,黄花菜收入已不再是妇女们添置针头衣物的蝇头小数,而是整个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大宗项目。有的农户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超过两三千元。镇原的土质、光照、雨量、温度等自然条件独特,最适宜黄花菜的生长,所产黄花菜以其花蕾硕长,质优品纯,糖分充足,色泽黄亮,个头整齐,味道鲜美而名扬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黄花菜营养极其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还有微量天冬素,所以,人们把黄花与香菇、木耳、玉兰片一起列为珍品,入席氽汤,独领-。黄花菜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黄花菜有利隔胸、安五脏、轻身明目及治小便赤涩等功效。近代中医研究认为,有止血、消炎、利尿和清热之功能,常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肺结核、大便带血和小便不通等病症,对产妇亦有增加乳汁分泌的明显效果。

五. 河北省 邯郸 大名县 孙甘店花生

孙甘店乡位于大名县城东南17千米,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3.40万,辖南石冲村等22个行政村。孙甘店乡属于沙质土壤,适宜花生种植,因此这里花生资源丰富。孙甘店乡利用花生资源优势,从花生加工为切入点,办起了烤花生厂,吸纳村里的劳动力,使全乡经济有了很大增长。

六.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柳店韭菜

柳店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柳店韭菜

临淄齐陵有机蔬菜种植协会

11395812

新鲜韭菜

七.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平原麽茄

相传刘备当年在平原做县令时,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一天下午,刘备闲暇无事,微服出衙。由关、张二人相陪,来到街巷,观察民情,走到县城北边的一条西街上,只见这里店铺毗邻,酒馆、作坊、杂货摊应有尽有,家家生意兴隆、人丁兴旺,倒有些繁华景象。他三人边走边谈,已经日落西山,他们三人便进了一个酒家,待饭菜上齐后,他三人边喝边谈论着当时国家大事,这时,坐在一旁的一位老嬷嬷,见这三位理想远大、伸张正义,便顿生好感,于是便为他们送了一道菜,但是他们三人谢过之后(此时虽已就足饭饱,但是人家一片盛情,所以便每人吃了一口,谁知越吃越香,不知不觉一扫而光,于是他三人便打听此菜叫什么菜?这位老人说:“哪有什么名啊”只不过是俺老两口相依为命开的这家小店,日子久了就琢磨出了这么一道菜,大家都喜欢吃。)三人异口同声道那就叫“麽茄”吧! 于是此菜因此得名,被后人传承至今。特 点: 滑嫩、酥烂

八. 四川省 绵阳 涪城区 绵阳窝窝店包子

绵阳窝窝店包子,是四川省绵阳市的风味小吃之一,该品具有皮洁白光滑、富有弹性、馅饱且油而不腻等特点,天然调味品为时鲜蔬菜,味美而富营养。

在四川省绵阳市的翠花街,有家经营包子的老店,该店创始于清末,由一位叫房洪兴的人在城区名为窝窝店的地方(现翠花街口)开店而得名。主要经营面食和包子,以家庭作坊的型号司经营糊口。1956年收为国有企业后,在技术、门面上加以改造,经营仍然以面食为风味为主,且价格公道,生意经久不衰。该店尤以包子最为著名,其皮洁白光滑、富有弹性、馅饱且油而不腻,天然调味品为时鲜蔬菜,味美而富营养。三鲜小笼包、牛肉米粉、百合粥等小吃曾被市食品协会、市商业局、市消费者协会、中国西部交易会组委会授予"名特小吃"、"质量信得过"等称号。cBy

"早起吃窝窝店包子"是绵阳人的口头禅。这种包子外表看起来很丑,像是笨手笨脚的人随意捏拢的。生意太好了,哪有工夫雕琢包子外形。每笼包子下都垫着厚厚一层松针,气味清香是一方面,防止包子烂底是另一方面,窝窝店包子出了名的皮薄。包子好吃,馅好是关键。馅是生熟猪肉搭配(生肉鲜香,熟肉油气重)的,散籽而滋润,朗朗上口,不知俘虏了多少绵阳人。cBy

店里长期供应免费的绿叶稀饭和桐骨汤、三鲜包子、鸡肉包、三鲜元子汤、黑米粥等随包小吃,绵阳有句老话:要吃包子窝窝点,要看婆娘西山观!窝窝店包子好吃,绵阳西山多出美女哦。cBy

九.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河套胡麻

胡麻亦称亚麻,是河套地区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之一。胡麻籽含油率较其它油料作物高,一般为36.5%—— 49.5%。是生产胡麻油的佳品。胡麻油风味独特,芳香浓郁,油质清澈,是一种高级食用油。此外,在油漆、颜料、皮革、橡胶工业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胡麻榨油后的油饼含蛋白质33.3%、脂肪8.6%,是家禽、牲畜的高营养调料。( 临河)

十. 山东省 济宁 邹城市 中心店葡萄

中心店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心店葡萄

邹城市中心店镇林果协会

19436029

31

新鲜葡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