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徐闻土特产美食小吃大全 徐闻十大特色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徐闻土特产美食小吃大全 徐闻十大特色小吃更新时间:2022-03-31 11:39:08

一.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湛江蚝

蚝学名牡蛎,贝类软体生物,其肉营养丰富,鲜味可口,是宴席上乘菜肴,制成干货蚝豉,是送礼佳品,提制成蚝油,是调味极料。壳、肉、油皆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牡蛎肉甘温,多食能细洁皮肤,治虚弱,解丹毒”。民间有蚝肉煲汤治风火牙痛,虚火上升,消暑清热饮食疗法。


湛江濒临大海,岸线漫长。1300多公里的绵延海岸,海湾众多,滩涂辽阔。沿海礁岩遍布,乱石重叠,浮游生物聚生,有机物质丰盛,是蚝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场所。有海皆有蚝,湛江蚝以广阔的产区而闻名远近;湛江蚝又以味美鲜口,肥大肉滑,细嫩软脆的独特品质而驰名食家。过去,湛江人都喜欢用肥蚝煮汤招待客人,蚝汤鲜美甜口,呈奶白色,有“海中牛奶”之称;汤中余蚝,清淡爽滑,滋阴养颜,又有“海上人参”之誉。客人都以能品尝到湛江肥蚝为快事,故流传有“兴会不可无诗酒,盛筵当须有肥蚝”之说。湛江的蚝,以官渡石门、太平库竹产地最出名。

湛江产蚝历史悠久,相传西汉元鼎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兵征讨南越作乱,扎营在武乐水(今太平库竹渡)北岸,北人南到,不习水性,不服水土,头晕呕吐,难于应战。士兵采摘岸边附在礁石上的蚝煮吃后,适应环境,不再晕浪,一举平定南疆。以此计算,湛江采蚝已有2000多年。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大文豪苏东坡由惠州贬谪海南,途经雷州半岛,曾尝过鲜蚝美味,留下难忘记忆,去信给胞弟苏辙说:“无令朝中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其味。”足见湛江产蚝,历史漫长,品质优良。过去,蚝的生产,靠天然采集。每年的春末夏初,是蚝的生产旺季,海水退潮,妇孺村姑,三五成群,手拿鎯头、铁棍,到海中翻石打壳取蚝,俗称“打蚝”;深水的蚝,则是水性好的壮男,驾着竹筏,腰扎网袋,潜到海底礁岩深处采捕,俗称“潜蚝”。随着社会发展,天然海蚝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们便向人工养殖进军,经数十年的艰苦探索,不断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蚝技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海蚝养殖应运而生。湛江沿海,养殖场星罗棋布,全市养蚝面积达3.5万亩,出现一批养殖、加工、运输、销售专业户,构成了庞大的集团式生产体系。“三高农业”迅猛发展,给养蚝技术带来新的飞跃,由开始的抛石养殖,发展到水泥柱插养,直到今天先进的棚架吊养。蚝的养期不断缩短,产量持续增长,品质日益提高。蚝成了湛江的主要海产品之一,畅销港澳及全国各地,广受欢迎,并形成专业市场。

湛江的宾馆、酒楼、食肆都有湛江蚝的菜谱,传统的鲜蚝煮汤、铁板烧蚝,酥皮炸蚝、白灼生蚝、蛋煎蚝脯、蒜茸蒸蚝外,各自都有以蚝为料的特色招牌菜,以满足食客口福。在海产品中,唯有蚝可以随意烹饪,炒、煎、蒸、煮、扣、扒、炸、焖、焗、煨、炖、烩、灼、泡、烧、卤、腌、烤等十八种烹调手法,都可以把蚝制成精美佳肴,蚝有别于其它海产品而独具食肆潜力,前景无限。近年来,湛江的炭烧生蚝,新品种问世,便迅速推介,大、街小巷,比比皆是,成了湛江小食一绝,最近又有商家推出新花样,串烧生蚝,相信蚝的食法,势必更加多姿多彩。湛江蚝,有着千年历史的底蕴,这古老的食品,赋上时代的内容和新的用场,必定大有作为。

二. 福建省 南平 延平区 南平小吃

南平小吃

三.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糖胶

徐闻地区盛产甘蔗,糖胶便是当地民间用蔗糖土法制作的一种糖果小吃。糖胶味甜、香、韧,咬起来时有一丝凉意从舌根底油然而生,不仅仅是小孩爱食,连大人们也经不住嘴馋的吸引。早些年代,糖胶是一种交换小食品,由肩上挑着担、手摇响鼓而走城入村的“糖胶佬”(挑担货郎)以胶纸裹着或玻璃瓶装上糖胶,待小孩从家里拿出废铜烂铁来换取。如今,徐闻地区的挑担货郎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穿街进巷喊卖的糖胶小贩,就连市面上也轻易可买到糖胶。

糖胶是用蔗糖煮浆、冷却并经反复甩打而制成,打好的糖胶拉成条状,卖时即用剪刀剪成大或小块。糖胶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姜汁制成生姜糖胶;或加上炒花生碎制成花生糖胶;也可在煮糖浆的时加适量的薯粉、黑芝麻而制成芝麻糖胶;甚至加进白糖、薄荷油可制成薄荷糖胶等等,制作花样繁多,更加适应众多食客的口味。

四.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树叶饼

“树叶搭”又名树叶饼,原为过年时徐闻县民间制作的食品,现一年四季市面上有卖,它已成为大受欢迎的、具有地方风味的四时佳食。

此饼制作时,先取糯米用清水浸泡,磨成米粉,用糖水把少部分米粉搅和成泥状,捏成一个个扁圆体——俗称“饼婆”;把“饼婆”放在糖水中煮熟后捞起,与余下的米粉搅拌均匀,若太干则加添煮过“饼婆”的糖水,使其成为膏状的“粉泥”;再取“粉泥”用手指捏成一个个扁圆形的饼坯,中间包上馅——馅为炒过的、掺糖的花生米、椰丝、瓜籽及冬瓜糖等——然后,在其外层(两面)贴上具有特殊香味的菠萝蜜树叶,蒸熟,这就是“树叶搭”。

“树叶搭”味香、软嫩、甜妙、好吃。另,它便于久留,若时日太久了,复蒸后又可吃用,且味道与刚蒸熟的相去无几。春节期间,徐闻县几乎家家户户制作“树叶搭”。在婚嫁等喜庆日子里,人们常用它做为礼品互送。现久出远门的一些徐闻人,尽管在大都市尝过不少名闻遐迩的名食美味,但返归故里时,口馋家乡风味,往往要品尝“树叶搭”。外地来的客人,品尝了这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往往交口称赞。

除了用糯米粉做“饼皮”外,近年来人们为改换口味,也有用番薯粉等替代的。用番薯粉制作的“树叶搭”,爽口、润肠,别有风味。

五. 台湾省 云林县 天送小吃店

豆皮是将黄豆磨成浆,加水滚煮后,再将凝结于表面的薄膜层层筛取而得,常见的做法不外乎素豆包或切片炒肉丝,天送小吃店却将豆皮、笋丝、红罗卜、肉丝、鸭蛋酥等一起熬煮并加以勾芡,上桌前再滴上少许的乌醋,做成柔滑香甜的红烧豆枝焿,口味相当独特。( 云林县)

六.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龙岩小吃

龙岩小吃

七.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昭通风味小吃

昭通风味小吃

八. 香港 美食

香港又是世界风味美食菜点的荟集地,有香港快餐、粤菜、潮州菜、西方菜、日菜、越菜等
( 香港)

九.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徐闻拌粉

拌粉俗称“阉粉”,为冷小食,乃徐闻四季风味名食。拌粉滑润可口,香味馋人,吃后口留余香。自古以来,徐闻的乡村圩镇,遍布出售的拌粉,其中迈陈镇迈陈村大多数农户以制作拌粉出卖为业,日子过得较为宽裕。值得让人高兴的是,徐闻拌粉已被传至海口等处地,成为当地的一风味美食。

此粉选料颇讲究。太差的米做不成,太粘的也不行,外地米不易制作,而徐闻出产的,却能制制出丝细不断、色好、柔韧、不粘糊的占等拌粉。制作时,先在清水中浸泡大米24小时,取出磨成粉浆后,用特制器具将水压干,煮米粉至半熟,捞起,放在石臼中舂软,拌和,把米粉装在特制机具里,压出粉丝,在滚水中烫熟,再用冷水冷浸一两个钟头,捞起即可成拌粉。食用时,将酱油、花生油,蒜泥、虾米、鸡蛋花等佐料加进粉中,翻拌均匀便可享用。

十.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羊三味

由于品种优良和风格独特,徐闻羊在全国都出名的,徐闻羊肉有着滋阴补肾的功效,还由于其胆固醇、脂肪含量低,被利用开发出了很多保健食品。另外徐闻羊肉味道可口,可当早餐、宵夜。因此,在徐闻,贵至达官显富,下至贫下中农,羊肉人人皆爱。

在徐闻,除了有著名全羊宴,白切羊肉,羊杂,红烧羊肉外,还有一款极负盛名的小吃——“羊三味”。顾名思义,“羊三味”其实就是在徐闻到处可见的羊粥、羊羹和羊骨汤。

徐闻羊皮滑肉嫩,皆因厨子们通常选用12-13斤以下的羔羊来烹饪。所谓的羊粥就是用羊肉汤和大米一起熬出来的粥。羊粥每碗仅卖五毛钱。来到羊粥店,店老板打开一口热气腾腾、烟雾缭绕的大锅,顿时一股浓郁的却略带羊膻的香味充斥着五官。老板取来一个大海碗乘上一大碗粥捧到你面前。粥色淡黄飘着一层薄薄的清油。同时,一旁的员工为你加上调料。羊粥店的案板上都有羊羹(白切羊肉和羊肚、羊骨和其他杂碎)供客人称食。羊粥入口滑爽,粥香和肉香浓郁,很是开胃。徐闻羊肉皮肉“平衡”得刚刚好,皮薄肉嫩,肉质纤维粗长;肉发散,不黏手;徐闻羊的骨则宽而长,骨汁吮吸非常美味,徐闻羊肉汤是用多种鱼干磨粉,与羊肉骨同煲,汤色金黄,卖相诱人,令人回味无穷!总而言之,“羊三味”吃起来一个字“爽”!另外它们的调料也有特色:配有香油、酱油、蒜溶、辣椒、脆炸蒜等混在一起,风味独特。(脆炸蒜是是褐色的,吃起来特别脆,是大蒜切片用油炸成的。)

由于物美价廉,每天从晚上九点左右开始,徐闻的羊粥店就开始热闹了起来。吃客中有男的也有女的,有青年人也有中老年人。他们中很多人在吃羊粥和羊羹时,往往再点上几条油条,那样吃起来就更有滋味。到了第二天凌晨一二点钟,不少羊粥店里仍坐无虚客,而所有的羊粥店都是经营到天亮才关门打烊的。(文/何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