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梅州松源镇有什么特产 梅州特产有哪些值得带回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梅州松源镇有什么特产 梅州特产有哪些值得带回家更新时间:2022-05-13 12:54:10

一.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客家三色粄

三色粄做法:先将糯米洗净,加水浸泡3小时,放入石磨磨成粉浆,脱水压干成米团。把压干的米团分别放入艾叶汁、红曲粉,揉搓成绿色粉团和红色粉团,分别揉成红、绿、白色小圆团,放入微沸水中煮熟,另起油镬,将香菇、浸发干虾仁爆香,下高汤调入味料,待滚开后放入三种颜色糯米粉团略煮,最后加入香菜、葱花即成。

二.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薯粄

薯板是用一种紫色的形状奇怪的薯仔,把它磨成粉做的,因其本身含淀粉成分有黏性,所以不需额外加面粉了,下油锅炸。蘸上蒜醋汁,香甜爽口,风味独特,深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

三.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畲江“姜糖”

畲江“姜糖”

梅县畲江元记“姜糖”已有百余年历史,中外驰名,远销国内外,选用优质嫩肉姜,经科学精制,具有蜜味可口,味道纯清,暖胃散寒,化痰止咳,顺气止喘,诚为居家旅游、老少均有益效。

四.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线刀粄

线刀粄,又叫水粄子,就是以线为刀割制的米粄,如同北方的刀削面一样。它洁白爽滑、清香可口,充饥又解渴,是客家人喜爱的传统美食。过去,不论街头小巷还是乡村小店都有摆卖,每逢新谷登场,大家就用新米为原料,做线刀粄庆丰收。

线刀粄的制作不复杂但极考究,首先取适量的优质大米,用清水搓洗2~3次,直到洗不出浑浊水为止,滤干后再加清水(米水比例为1∶2)浸泡2~3小时,然后将米水用石磨磨成粄浆(现改用机械打浆),用大盆或其它容器盛好。

在磨粄浆前,选干燥、干净的稻秆一把烧成秆灰。粄浆磨好后,把冷却后的秆灰用干净的大布包好,置于粄浆之上(勿让秆灰撒漏,以免污染粄浆),吸收粄浆多余水分,约半小时左右,除掉灰包,粄浆便成为嫩滑的粄团。

然后,将粄团搓韧并压成牛舌状,置于光滑的瓢背,两手绷紧一根苎线,成为线刀,把瓢背的粄块均匀地割削至煮沸的水锅中,雪白的粄条就像一条条泥鳅在乳白的粄汤中逐浪翻腾,待粄块割完、粄条熟透,线刀粄便可起锅吃了。线刀粄可不放油和其它佐料,只在起锅前放适量的精盐,吃起来满嘴纯正的米香,口感滑嫩无比,回味无穷。

五.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梅州英冠腐竹

梅州英冠腐竹是梅州大浦的。其韧劲很好,经煮不烂,有嚼劲!是烹饪煲汤等的佳选!

六.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生鱼脍

客家人吃鱼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宁化、兴宁、五华等地都有吃鱼生的习惯。客家生鱼脍的特点系用的配料加了田螺香蒜醋。现在生鱼脍花样更多,有河鱼生、海鱼生、虾生等等。

七. 广东省 梅州 五华县 金柚

金柚

1988年初,五华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的要求,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在河东镇联合开发茶亭岗,拉开了我县农业开发的序幕。近十多年来,在县镇的重视支持下,在农业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茶亭岗果农艰苦创业,大力发展金柚生产,时至今日,已发展上山种果的农户82户,种植面积达3400亩,其中挂果面积3000亩,昔日荒山披绿装,今日满山果飘香。近几年来,五华县农业部门在茶亭岗大力推广养、沼、种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使茶亭岗金柚生产技术日趋完善,果实品质不断优化,产品供不应求,2003年金柚总产量达5000吨。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的要求,今年五华县农业部门积极引进省、市动植物检疫局,建立农产品的全程检验检测系统,搞好茶亭岗金柚的有机生产,并获有机产地认证。

八. 广东省 梅州 蕉岭县 蕉岭金桔

蕉岭县的金桔主要种植在长潭镇长东村、长潭村、百美村和广福镇洪才村,种植面积共3685亩,总产量达3980吨。其中长潭镇种植面积2985亩,产量3224吨;广福镇洪才村金桔种植面积700亩,产量756吨。

金桔是蕉岭县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其获得原因是:一是具有鲜明的蕉岭特色,产品的口味好、品质佳;二是市场评价好,在县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三是有一定的长寿文化内涵;四是产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显著;五是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有广阔的市场,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

九.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鸡颈板

用水把“七分糯三分粘”米粉和成小团,放入热油锅里,用锅铲压拍,然后把它翻过来用锅铲压拍,不断重复,把它压拍成薄片煎熟。趁热取出,撒上白糖和碎花生米,细细卷好。用刀切成一圈圈竖起,哟!还真的象鸡颈呢,吃一口,又香又甜!( 兴宁)

十.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酿豆腐

酿豆腐的馅料选用剁成碎粒的香菇、鱿鱼、虾仁、猪肉等,拌少量味精、白盐、淀粉,一齐塞入鲜嫩的豆腐块中间,或蒸或焖,或煲或炸或煮,熟后即可食用,寒冬季节开锅吃酿豆腐,别有一番风味

是客家菜的代表,鲜嫩滑香,营养丰富。一家煮,十家香,是客家逢年过节的保留菜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