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潮州归湖土特产 潮州土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潮州归湖土特产 潮州土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2-04-05 22:34:34

一.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通锦绣

通锦绣是在继承刺绣和抽纱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品种——具有通透效果的刺绣挂屏。它以通为特点,以绣为主体,其工艺方法是采用方格纱,运用抽通工艺抽出某些经纬线,再配以染、衬、钉、锁、垫等各种绣艺,组成点、线结合的绣锦画面,密实中见通透,层次分明,主次清晰,若浮若现,加以各种花纹综合交错,穿插流畅,组成千变万化的剔透纹样,显示出其清新秀丽、精美素雅的艺术效果。

二.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甘筒粿

传统潮汕小吃甘筒粿即是马铃薯粿,因为马铃薯在潮州话中称为甘筒。这一传统潮汕小吃最早出自潮州彩塘一带地区,因为那里盛产马铃薯甘筒粿色泽美观、口味鲜美,是一款潮汕人喜爱的传统小吃,蒸熟之后,将略煎至酥硬,口感更佳。

潮汕小吃甘筒粿的粿皮是用雪粉制成,因而甘筒粿具有晶莹剔透的特点,在透明的粿皮下可看到小块的马铃薯、炸熟的去皮花生仁还有鲜艳的红萝卜粒,吃进嘴里还有诱人的五香粉的香味,既好看双好吃,既养胃又养眼。甘筒粿馅的制法是先将马铃薯去皮切小块,上蒸笼蒸熟,然后炒锅洗净下油,倒入蒸熟的马铃薯小块,炸熟的去皮花生仁,少量焯熟的红萝卜粒,调入适量的五香粉、味精、精盐,勾芡,炒匀盛起待用。甘筒粿皮的制法是先取少量优质雪粉,冲入开水,搅拌成粉浆,再倒入其余小雪粉中,搓揉均匀成粉团(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粉团生硬粒),用粉团做皮包上馅料,再用木粿印印出一个个的粿,甘筒粿蒸熟后,要吃之前还要略煎,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皮是用生粉作原料,蒸熟后吃起来比较软韧,放凉之后粿皮会变硬,口感不好,故将其略煎至酥硬,呈金黄,便可避免这一不足之处。

三.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卤味

潮州菜的重要组成,其卤水用细猪骨、梅肉、老鸡、火腿、瑶柱,与八角、桂皮、香叶、鲜香茅、甘草、黄姜、罗汉果、丁香、蒜头、红葱头、西芹、红萝卜、洋葱及老抽、鱼露、鸡精、花雕酒、玫瑰露酒等一同熬制而成。然后,将家禽家畜或水产品等放入其中,加热卤制,形成各种卤味,如卤水鹅、卤水鸭、卤水鸡杂等,口味鲜美。潮皇食府出品的“潮州卤味”成为本次“首届中国粤菜峰会”评选粤菜十大名菜。

四.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手拉朱泥壶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绪。潮州市枫溪区境内有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池湖贝坵遗址及周边地区陶器的发现,唐宋遗迹。宋代笔架山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便有大量陶器的制作。宋以后,潮州成为陶器生产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一奇葩,从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潮州手拉朱泥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形成富于艺术特色的自家风格。潮州朱泥壶手拉工艺采用手工拉胚成型,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手拉的朱泥壶用料选用本地陶矿红泥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技艺单绝。潮州朱泥壶题材广泛,品种多,主题突出,格调高雅,具有精湛的传统工艺特点和实用功能,文化价值。

潮州手拉朱泥壶现有创作队伍星散,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人为生活改弦易辙,造成从艺人才青黄不接,技艺难以为继,从艺人员和作品大量萎缩,一些技艺已处濒危状态。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对保护突出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手拉朱泥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五.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纱丁

潮州纱丁与元宵花灯是一对姐妹艺术,又称“绸衣服公仔”。我国民间习俗元宵放灯、游灯的喜庆活动由来已久。纱丁的规格小于花灯,有三寸、五寸、七寸、十二寸等,多数是以情节生动的潮州戏曲故事人物为题材。它采用浮洋泥塑作脸谱,用稻草扎成身架,以颜色艳丽的绸缎、绢纱等薄而柔软的丝织品作服饰,并以金银薄片裁成各式图案,来点缀花纹,显得华丽热闹、鲜艳夺目,对环境和气氛有着强烈的衬托作用,向为中外人士所喜爱。人们常把它作为厅堂的装饰摆设和馈赠亲友的礼品。

六.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酵粿

民俗年糕。发酵类米制糕粿品。又称发粿。

潮汕民间所以称作发粿,还有寄寓着发财、发家的祝愿。

多在冬至、春节等大节日中制作。糖料多用红糖,也有用白糖的。蒸熟后在面上盖上福寿字样红色印纹或写上吉利字句。蒸制用的盛器是用竹篾与制蒸笼的薄木板编成,像一个平底盆。

七.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绣花台布

  潮汕抽纱历史悠久,九十多年前,汕头海口对外开放,商业一度繁荣促进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潮汕人在潮绣的基础上,吸收一些外地花边的优点,逐渐创造出垫绣、幼绣、刁绣、挽窗、对丝等八十多种绣艺针法,形成了别具艺术风格的潮汕抽纱。

    潮安“双凤朝牡丹”绣花台布集中了潮汕抽纱工艺品的精华。它采用中国民间传统的“丹凤朝牡丹”图案,整个画面由604只凤凰,352朵牡丹,以及大量葡萄、花草纹样,由八个层次组成。在做工上,运用传统的垫绣、花窗等38个针法,使用春意盎然的深浅四季绿色绣线绣制,把凤凰的鸣、栖、舞、翔等14种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把牡丹花刻画得千姿百态,各具娇容。






    潮安“双凤朝牡丹”绣花台布采用进口玻璃纱为原料,透明挺括,清淡雅洁,但是,由于受料幅的限制,必须拼接。生产厂家在拼缝上又独具匠心,采取特种工艺,使拼缝成为衬托立体的装饰花纹,更显得协调、美观 、一致。这种绣花台布由于图案精细,工针复杂,所以绣制此产品必须精选掌握了这门特殊技艺的女工,精心施工,细心保管,每套台布耗用工日多达1540个。销售价近万元港币。

    1980年在西德慕尼黑举行的三十二届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上,潮安《双凤朝牡丹》玻璃丝高档绣花台布荣获金质奖章。

八.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九.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青岚橄榄

橄榄,也叫“齐墩果”,花白色,果实绿色,长圆形。青岚管理区种植的橄榄品种较多,主要有丁香橄榄,茶滘榄、汕头白榄等优良品种。经过长期的改良,嫁接杂交,它兼蓄了各类品种的优点,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青岚橄榄品类,其果粒呈卵形,皮滑而薄,色青绿带腊黄,蒂部略带红色,顶端有小条纹,果皮上有小黑点,果基圆、略带邹纹,肉厚爽脆,食后清香回甘,无涩味。目前该产品种植面积 达1500多亩,年产达50吨。而且该地区果品成熟后,从八月可挂果至春节前夕,挂果期长,因此经济价值极高。

青岚橄榄,深受潮汕地区人们的赏赍。果品初熟时,部分可采摘加工成甜橄榄,五香橄榄、甘草橄榄;或加入芝麻,葱花熬煮成“乌橄榄”,是人们喜爱的早餐佳肴,成熟时,可加工成品,亦可加入花生仁,楠姜、混锺成“橄榄屑”,可作菜肴。至腊黄时采摘,则是“香橄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