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合阳县特产 正宗合阳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合阳县特产 正宗合阳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01 05:58:08

一.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合阳红薯

合阳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合阳红薯种植历史悠久,品优质佳,独占中国西北市场鳌头。

据县志载,民国3年,新池乡南顺村村民引入红薯,开始零星种植。上世纪60-70年代,为解决口粮不足,产量较高的红薯栽培遍及全县。1987年,全县种植红薯10.5万亩,为历史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1996年,红薯地膜栽培试验成功,平均亩产1760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地域范围

合阳红薯保护区域为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所辖新池、黑池、城关3个镇 61个行政村,东到新池镇行家庄村,南到黑池镇卢家庄村,西到黑池镇朴鲁村,北到城关镇北里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9′35.61″-110°12′21.77″,北纬35°05′40.83″-35°08′57.45″。区域保护面积3万亩,总产量9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合阳红薯单个长约18-22㎝,直径8-10㎝左右,重约150-300g,薯皮紫红色,薯肉淡黄色,薯块长纺锤形,口感干面香甜,生吃香脆,栗子味浓,是红薯中的上品。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合阳红薯内含物丰富,富含淀粉、粗纤维、可溶性糖、VA、VC、钙等,其中每100g含淀粉量不低于18.0g 、粗纤维含量不低于0.7g、可溶性糖含量高于7.8g、VC含量高于18.0㎎、钙含量不低于75㎎。3.安全要求:合阳红薯标志使用人其生产基地和产品需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要求,或批次抽检符合农办质〔2015〕4号文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甘薯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二.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朝那乌鸡

朝那乌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朝那乌鸡产地位于宁夏东南部,六盘山东侧,泾河水系上游。地处东径106°32′-106°58′,北纬35°41′-36°18′,北靠甘肃省环县,东与甘肃镇原县毗邻,南与甘肃省平凉市分界,西与固原市原洲区接囊。南北长约61.5公里,东西宽约50.3公里,总土地面积2532平方公里,辖3镇9乡156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808个村民小组。朝那乌鸡的地域保护范围:彭阳县12个乡镇,总生产规模65万只。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地貌以梁、塬、沟谷、丘陵为主,西部为小关山地,中部、东部为茹河河谷地,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2)水文地质:境内建有乃河、东海子、碱沟、店洼、上温沟等水库,有南北两条干渠。人畜饮水以地下水为主,水中富含锶,以彭阳矿泉水为名。

草场广阔,土质松软,黄土深厚。

(3)地候环境:该产地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区,空气新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6-8℃,≥10℃积温2500℃,无霜期120-130天,光照时数2518,年降雨量350-550mm,年干燥度1.55。

(4)人文历史:彭阳县朝那乌鸡是当地人民群众在山场辽阔、气候凉爽、

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非常丰富的条件下培育形成的一种地方优良品种,已有30年的饲养历史。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朝那乌鸡彭阳县千家万户饲养,饲养场建设在地势较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周围无工矿污染源且污染物排放处理符合GB14554的要求;周边环境及乌鸡舍内空气质量符合NY/T388要求;病死禽尸无害化处理和消毒分别按GB16548和GB/T16569进行。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品种为朝那乌鸡为主,不允许生产有注入其它血液的杂牌乌鸡种。

(3)生产过程管理:朝那乌鸡实行全年均衡饲养,均衡出栏;采取自由饮水方式,并符合NY5027要求;饲料以当地自种自产的玉米、麸皮、小秋杂粮为主;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增色剂及激素类等禁用药物;不允许使用发霉、变质、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雏乌鸡、育成乌鸡预防和治疗所用药物应符合NY5040的要求;产蛋阶段禁止使用任何药物;乌鸡群的免疫要符合NY5041的要求;养殖场门口要设立消毒池,用强力消毒灵或0.2-0.4%过氧乙酸等消毒药物,定期更换消毒液;乌鸡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或生石灰消毒1次;县防疫监督机构定期对养殖场户进行疫病监测;定期对喂料桶、引水器等用具用0.1%新洁尔灭进行消毒。

(4)产品收获:屠宰等规定,养殖户所饲养的朝那乌鸡体重达3.5斤以上后县中介组织统一收购并屠宰包装,且符合屠宰加工的卫生标准。

(5)生产记录要求:对养殖户所有乌鸡应准确、可靠、完整进行记录,要求有引进、购入、饲料消耗记录;主要生产性能记录;饲料使用记录;疫病防治记录;并且最少保留3年。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具有体格高、骨骼粗壮、体长胸深、背宽平直、后躯宽而丰满、腿粗短等特点,是彭阳人民在当地气候凉爽,山场辽阔,粗饲料和动物性饲料非常丰富的生态条件下培育形成的一种地方优良品种。

(2)内在品质指标:该品种属肉蛋兼用型乌鸡,年平均产蛋量124枚,最高达200枚,蛋大是该乌鸡种的主要经济性能,平均蛋重59-60g。胴体美观,屠宰率高,公乌鸡屠宰率为75.9-78.5%,母乌鸡屠宰率为68.8-79%。另外,本品种还具有耐粗饲宜放牧、抗逆性强、肉质鲜美、肌酐酸含量高等优点,尤其是乌鸡和青皮蛋更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是滋补的珍品。

(3)安全要求:按照《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养殖基地的管理,通过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严格执行NY5150、NY/T5151、NY5148、NY5149、NY5147的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国家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真空包装并设计特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包装盒,采用冷库贮藏,低温运输。

三.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薤白

薤白

别名:野小蒜疙瘩、野蒜白、小根蒜。

生态: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小根蒜和薤白鳞茎入药。系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其侧旁有1-2个凸起,外有白色膜质鳞被,后变黑色,叶互生、窄条形、席卷状圆形或稍扁平,尖端渐尖,基部鞘状包茎,长达40厘米,宽4毫米的头毛。7-8月开花,花茎单一,高达70毫米,伞状花序生,多数小花集成球形,粉红或玫瑰色,蒴果倒卵形,尖端凹入,花序有时部分或全部变成球芽,珠芽外被紫色鳞片。

生长环境:田间、草地、荒地之中。

药用部分:地下球茎烫制干品。

分布地区:城关、高坝店、中村、西照川、漫川关、南宽坪、色河铺、小河口、户家垣及各地的荒地皆有分布。

性味功能:平、苦、温。温中通阳、理气宽胸、散寒燥湿。

主治:胸痛、胸闷、心绞痛、胁肋刺痛、咳嗽、气管炎、胃炎等。

四.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锅塌塌

农耕历史悠久的略阳山区坡地旱田居多,本土的骨干农作物长期以来首推玉米种植,自然就成了略阳县百姓终年四季的主粮。而以巧手慧心粗粮细作,在略阳县的饮食文化中,是独树一帜的秦岭南麓山地特色。玉米在本地称作包谷,多以磨制为面粉食用,而包谷面中最有特点的则非略阳锅塌塌莫属。锅塌塌乃一种家常粗粮蒸馍,顾名思义,是不借助笼屉而直接将面团塌在加水的铁锅边再施以旺火连蒸带烤而成的面食妙品。此物在蒸制之前,须以酵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中卧发,待到面团产生出明显的酒香后,再加入适量的包谷干粉揉匀备用。这样做出来的成品酥绵滑软,微甜微酸,滋味独特,食之可口,齿颊生香。当然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里面添加不同的水果蔬菜,例如本地特有的瓢儿、水莎子等,风味又是不同。曾有人把它概括为四奇:“一奇酸甜醇香人皆食,二奇不用蒸笼锅边贴,三奇经暑经寒滋味长,四奇可添可掺巧杂合。”

五.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荞面煎饼

荞面煎饼

同家庄镇的西同鞮村有一个独特小吃——荞面煎饼,当地人称为“红油馇子”。这种荞面煎饼的形成大约有百余年的历史。当初是摊完踅面后,有熟人来让摊个小些的,烙熟,吃起来感觉味道不错,从此便形成在大鏊上摊小煎饼的方式。再后来裹上调料,形成一种新的小吃。煎饼摊好,盖上净白布稍微捂一下,使其变软。然后放上红油辣子、葱花、大油、盐末和柿子醋,重新上鏊加热,让大油化开。再轻轻用手揉搓,使调料混合均匀,卷起装碗,递于食者。荞面煎饼软和筋道,加上葱香以及醋与辣子掺和后的特殊味道,大开胃口,直吃得口中吸溜,头上冒汗,却越嚼越香,吃上两三张才过瘾。

西同鞮村的荞面煎饼近年名气越来越大,五六家经营者还供不应求。县城许多人不惜翻徐水沟跑几十里专门驱车前往,大快朵颐,甚至特意用此招待外地朋友,让其领略地道的乡间小吃独有的风味。逢年过节回到家乡的本村人更是要重温乡情,所以经营者即使除夕和大年初一也不停业。

六. 浙江省 温州 平阳县 麻巧

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 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温州市面包食品厂生产的麻巧,1983年获浙江省商业传统最佳产品奖
( 温州)

七.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磨珍子

磨珍子是略阳县农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将玉米改良衍生出的特有饭食,一直到现在,磨榛子都是略阳县部分地区农家的主食之一,也是城镇居民改善口味的特色饮食之一。

制作方法是:首先在锅里加水和浆水,待水烧开后一手抓玉米珍(注:将玉米磨碎,把玉米面和玉米皮清理干净,剩下的呈沙粒状的颗粒),一手拿勺子搅动,玉米珍要均匀倒入,以免结疙瘩。然后一边加热一边搅动,等到锅里的玉米珍煮熟、呈粘稠状态即可食用。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当地特有的酸菜、土豆丝等小菜。

八.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马场面条

硒味园·马场面条采用富硒泉水、富硒面粉经过手工精制而成。特点是耐煮且不稠汤,口感香脆、温润、清新、余香绵绵。

九.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龙凤虎汤

龙凤虎汤

"龙凤虎汤"是宾阳县思陇镇的一道名菜。"龙凤虎汤"乃以比喻取名。龙,即蛇;凤,即鸡;虎,即猫。因为蛇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所以在思陇的餐馆中,蛇多为人工饲养,思陇镇人民充分利用了山区的优势。"龙凤虎汤"是将蛇鸡猫肉砍成块,混杂在一起入锅中,加上香蕈、枸杞等配料,用慢火炖熟。"龙凤虎汤"脆嫩酥烂,滋味鲜香醇厚,在当地被作为待客肴之极品。

制作原料

1、主料:鲤鱼1条﹐鸡(大雏鸡)1/2只﹐香菇5个﹐大枣﹑栗子各10个﹐切好的葱2大勺﹐蒜1头﹐香油﹐胡椒粉 。

2、调料: 鸡蛋﹐辣椒丝。

营养价值

1、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

2、鲤鱼适宜肾炎水肿、黄疸肝炎、肝硬化腹水、心脏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脚气浮肿、咳喘者之人食用;同时适宜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产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

3、香菇性味甘、平、凉;人肝、胃经;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益智安神、美容颜之功效。还可化痰理气,益胃和中,解毒,抗肿瘤,托痘疹;主治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小便失禁、大便秘结、形体肥胖、肿瘤疮疡等病症。

4、鸡肉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镁、钾、钠、维生素A、B1、B2、C、E和烟酸等成分。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另外含有对人体生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

十.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宾阳酸梅

     宾阳县素有种酸梅习惯。据明郭裴的《宾州志》记载,宾阳在明代就有种植酸梅。
      酸梅有润肺、生津、开胃、驱虫等功能,向为人们所喜欢。宾阳酸梅肉厚、质脆、汁多、味酸,盛产在高田、陈平、思陇等山区。我县酸梅有两种:一是肉梅,味酸带甜,宜制作果酱、蜜饯,也可以生食;二是骨梅,宜制作"话梅",未成熟的叫青梅,还可以制作"乌梅",入中药材。历年来,我县农民种植酸梅,多是用来盐腌制成咸酸梅果,用作调味,佐餐之用,因而种植面积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酸梅种植作为增加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生产而得到了发展。1991年,全县种植酸梅1.42万亩,投产面积1998亩,总产量75.92吨。1993年种植面积2.16万亩,总产量为108.5吨。我县酸梅除部分用以腌 制为咸酸梅外,大部分销外县外。每年广东商贾都来我县大量收购酸梅,产品供不应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