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濮阳特产 濮阳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濮阳特产 濮阳十大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3 04:02:03

一. 河南省 濮阳市 华龙区 濮城烧羊肉

濮城烧羊肉据传发源于200年前的濮城南街李姓世家。李家为回民,世代以宰羊为生。其制作工艺是选用优质羊肉,香料用石磨磨制,抹在羊肉上卷制,用木柴烧火炖制而成。其色泽深红,香气扑鼻,香而不膻、鲜而不嫌、艳而不俗、烂而不腻、营养丰富,集滋补、壮阳、安神于一体,且老少皆宜。是餐桌上深受好评的佳肴。在濮阳一带享有盛名。

二.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淡竹

洛宁县多产淡竹,株大质好,故有“绿竹之乡”的美称。

洛宁淡竹,历史悠久,闻名全国。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记载,北魏时就有“山川澄秀,竹林蓊郁”的传说。唐朝诗人白居易,宋朝学者邵康节,因受永宁山水竹林之幽雅秀丽,常游于此。明代县志述:“永宁山抱水绕地宜竹。原野溪间,大半皆竹园”。洛宁人民有丰富的栽竹经验,淡竹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之首,最高亩产量曾达六千多斤。

洛宁淡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砂壤质土壤,在河流两岸、山区谷地,背风向阳处生长最好。植株最高者可达十八米,胸围二十七厘米,最长节间五十五厘米,干重五十斤。全县竹子六千余亩,蓄积量六千六百万斤。兴华竹园,百亩连片;郭庄竹子,柔可拔丝;金门之竹,可做律管。

洛宁淡竹,具有杆高、节长、壁薄、层多、纹细、坚硬、柔韧、耐压、耐磨、弹性好、拉力强、虫不蛀、鼠不咬等优点,最宜劈篾编织竹器。竹叶竹茹可入药,竹笋是名菜,笋叶包棕子,其味清香,岁寒三友,竹居其中,枝叶常绿,装饰庭院,幽雅清静。洛宁人民利用淡竹这一天然优势,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制造了品种繁多的深受欢迎的竹器。

三. 河南省 濮阳市 范县 范县大米

范县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范县大米具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黄河水资源丰富、土地肥 ,按照绿色食品种植技术,采取优质品种单品种种植、单品种收获、单品种加工、单品种包装的方法,提高大米质量,米质纯正,晶莹透明,洁白如玉,香软味甘,营养保健,适口性极佳,无污染。近年来,范县开展了以打造绿色品牌为内容的现代农民教育工程,通过请科技专家办专题讲座、设立科技咨询服务网点等形式,切实提高农民科技应用能力和农产品技术含量。还按照标准化、无公害化要求,因地制宜的发展水稻、林业等绿色产业,引进优良品种,和农药厂联合研制绿色稻米专用药,成立了专门的科技推广销售队伍,从栽种、施肥、用药到加工,严格操作规程,使水稻种植面积达30万亩,逐步成为绿意盎然的“江北米乡”。

河南省范县濮城镇、龙王庄镇、陆集乡、王楼乡、杨集乡、辛庄乡、陈庄乡、白衣阁乡、张庄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河南省范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范县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范政文〔2012〕46号 范县农业地方标准:DB410926/T007-2007《范县大米无公害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四. 河南省 南阳 西峡 西峡黄酒

西峡黄酒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西峡县石龙堰黄酒,以其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而闻名于世,又经乔氏宗亲一代一代的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1994年以前,石龙堰黄酒多是小作坊式生产,主要是家人及亲朋饮用。1995年,石龙堰黄酒传承人乔永峰对老品牌进行研究开发,且进行小批量加工。2008年,在五里桥镇扶持“一村一品”时,经镇、村研究决定,石龙堰黄酒厂又在本镇北堂村上营组租赁河滩荒地9亩建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销售。

西峡县汇洋饮品有限公司,原名石龙堰乔氏黄酒厂,成立于1995年,位于县城滨河大道北段东侧,占地6003平方米;现有员工5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16人,技术人员9人,业务人员24人,财会人员5人。

公司以当地大米、红小米为原料,研制生产黄酒系列。目前,已研发生产老黄酒、新型黄酒酒娘2个系列、10多个品种,年产量880余吨。2001年8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石龙堰” 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酒(饮料)、酒精饮料、果酒商品使用;2010年9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了“别公堰”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米酒、酒(饮料)果酒商品使用。2011年7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老君洞”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米酒、酒(饮料)果酒商品使用。

西峡县石龙堰黄酒,以其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而闻名于世,又经乔氏宗亲一代一代的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95年,石龙堰黄酒传承人乔永峰(石龙堰黄酒被西峡县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乔永峰被确立为传承人;公司正在继续申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资格)对老品牌研究开发,且进行小批量加工。2008年,在五里桥镇政府的支持下,石龙堰黄酒厂又租赁河滩荒地9亩建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销售。2011年7月,在西峡县石龙堰乔氏黄酒厂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西峡县汇洋饮品有限公司。

五. 河南省 鹤壁 盘砚

又名天坛砚,产于河南济源。相传,天和地是盘古开辟出来的,很久很久以前,他在一个大鸡蛋里孕育成为了一个巨人,过了十八万年后,他踢破了蛋壳,出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了日月星辰、花鸟草虫,万事万物。他出世时踢破的蛋壳,埋在了太行山下,慢慢变成了细腻光滑的石头,用这种石头制成了不渗水的砚台,就成了当世著名的“盘砚”。盘砚始制于唐朝开元年间,已有十二个世纪的历史。砚石产于市境内王屋山的盘谷寺周围。清乾隆皇帝作了《盘谷考证》以后,“盘谷砚”就闻名于世了。盘谷的砚台,石质细腻,坚而不脆,光滑润泽,琢成砚台后,发墨快细、湿润性强,不损毫端。

六. 河南省 濮阳市 范县 张氏烧鸡

张氏烧鸡经十几年的研制开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选料精良,干香味佳,冷热适口,肉质鲜嫩,热烂脱骨,南北适口,老幼皆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餐桌宴席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张氏烧鸡于2004年11月被中国食品文化研究会、国际风筝联合会认定为《世界蓝天杯十大驰名精品》,同时被授予《指定专用精品生产单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扬。

七. 河南省 濮阳市 濮阳县 濮阳小尖椒

濮阳清丰仙庄经乡党委、乡政府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使尖椒生产撑起全乡经济作物的半壁江山。全乡发展优质尖椒3万亩。

尖椒以色泽好、含油量高、辣度大品质优赢得了外地客商的青睐。

八. 河南省 濮阳市 南乐县 南乐壮馍

南乐壮馍俗称肉饼,已有100多年历史。南乐城旧有刘家壮馍和霍家壮馍。刘家壮馍创始人刘长青,世居县城东街,以打壮馍为生,颇有名气,至今已传三代。今刘家壮馍店在县城老十字街东路北,刘长青孙刘志领继承祖业,开店经营。霍家壮馍创始人霍泽,已传三代,至今不再经营。刘家壮馍形如圆月,直径约30公分左右,皮分4层,面皮肉馅、馅以鲜羊肉为主,以葱、姜、菜蔬、香油等多种祖传佐料搅拌而成。皮为小麦精粉,经过面板面、馅包装成形后,放在特制工具平底煎盘(铁制)中进行烤制加工,火候和时间要恰到好处,经几次翻动即成。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1993年6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来南乐,食用刘家壮馍后,赞不绝口。

九. 河南省 濮阳 南乐县 元村豆腐干

元村镇名产。元村豆腐干历史悠久,以上乘豆腐作原料精制而成,色呈乳白,咸淡相宜,味道可口,含水量适中,经久耐存,是酒席必备佳品。元村豆腐干市场信誉极高,每年春节供不应求,机关、饭店订购者络绎不绝。亲友间常做为礼品相互馈赠。建国初期。曾出口到日本、朝鲜等国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