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特产巴梨怎么熟制 甘肃巴梨的成熟时间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特产巴梨怎么熟制 甘肃巴梨的成熟时间更新时间:2022-04-22 06:31:44

一. 甘肃省 天水 秦州区 呱呱

  呱呱,是秦州的一种特殊食品。无论是寒风骤起的严冬,还是烈日当头的盛夏,总有那紫红色的呱呱在摊点出售,食客往来不断,生意格外红火。

    秦州呱呱品种繁多,以原料区分有荞麦呱呱、冰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等。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荞麦呱呱。制作方法是先把陇南盛产的荞麦粉成荞珍子,入水浸泡、加工,取其淀粉,然后将淀粉加水入锅,用小火烧煮,直到锅内形成厚厚一层呱呱时,方可取出装入盆内加盖,经过回性,即可食用或上市。

    秦州呱呱的吃法也比较独特,先将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辣子油、芝麻酱、芥末、酱油、食盐、食醋、蒜泥等调料即可。如果说西北人喜食酸辣,那么秦州呱呱可是典型的辣味小吃。若初食者,面对满碗流红的呱呱,定会咋舌、冒汗。而当地人尤喜以呱呱为早点,一些男士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

    秦州呱呱历史悠久,相传在西汉末年隗嚣割据秦州时,呱呱是皇宫里的御食。隗嚣的母亲塑宁王太后,对呱呱特别嗜好,每隔三日必有一食。到了东汉,隗嚣兵败刘秀,投奔西蜀的公孙述时,御厨逃离皇宫,隐居秦州,后在秦州城内租起一间铺面,专门经营呱呱。秦州呱呱就这样留传下来了。

二.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文县绿茶

文县绿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县绿茶

文县境内气候湿润,海拔低,是甘肃省主要产茶区。近年来,文县通过示范带动和科技、扶贫等支持手段,在碧口、中庙、范坝等乡镇发展茶园6.8万亩。文县绿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进一步提升文县绿茶的知名度,促进全县茶叶产业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甘肃省文县碧口镇、中庙乡、范坝乡、刘家坪乡共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文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文县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文政发〔2012〕54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文县绿茶(草案)

三.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空筒菜

空筒菜

空筒菜,多采食嫩叶茎,极味微甜,营养较高,四、五月为采集最佳季节。鲜嫩叶茎采集后经沸水煮2-4分钟,用清水洗漂二至三遍,即可凉拌或入汤菜。空筒菜分布在文县海拔1200-1800米左右的高山林区,散生面积5万亩以上。

四.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石雕

宁县石雕,历史悠久,其渊源根据出土文物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其雕凿手法独特、形象逼真、风格古朴、粗犷豪放,保留人类万物有灵的神圣观念。近年来,宁县石雕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历届香包节和农耕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同外界的交流往来加深,使宁县石雕名声越来越大。以庞清河、庞永恩、安达为代表的石雕作品多次在香包节和农耕文化节上展出,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收藏,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靳之林亲自题词了“宁县刺绣、石雕、皮影堪称三绝”。给予了宁县民间艺术很高的评价。

五.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山药

马铃薯在武威称“山药”,是当地传统农作产品。凉州山药蛋个大,淀粉含量高,少虫害,质地白洁细腻,耐储存。既可作主食食用,也可作蔬菜,凉州人一年四季食谱皆离不得它
烧山药是一种最原始的烹饪方法,它不需什么炊具调料,也无需计较什么刀工火候,乡村放马牧羊的童儿们皆是个中名手
用干土坷拉垒起一个小窖,点火猛烧,待烧得土块发红,就把山药丢进去,然后砸塌,盖上沙土埋严,待打了一阵泥仗,山药就煨熟了,扒开沙土,山药烧得皮焦里黄,吹去土屑“咝儿哈,咝儿哈’,又烫又面又香,这是正宗的烧山药。也可以放进炕洞里烧,这是老太太们的“惯用手法”,将山药埋进炕灰中一会儿就熟,小孩老人牙不好,胃口弱,吃这个最合适。’凉州山药蛋还可以做出许多美味佳肴来,如“拔丝山药”、“玻璃丸子”、‘甜炸糕”、“山药臊子汤”、“凉拌山药丝”、“羊肉掂山药”、“山药拌汤”等等,不下几十种
“拔丝山药”是一道甜菜,宴席上,人们连吃10几道大菜,味觉会迟纯起来,这时就上一道火爆爆的拔丝山药”,山药切成五分大方快,热油炸透,滗出多余的油,只留少量滑锅,下绵白糖,化成糖稀,大火快掂,糖均匀裹在山药块上,趁热上桌,盘中黄澄澄的山药还在“滋滋”作响,甜、脆、香、烫,更绝的是使筷子夹时,便会抽山一根根又细又亮的丝来,满席挥箸,看起来跟手工缫丝似的“剪不断,理还乱”,于是众宾客食兴又起,这道菜看似简单,其实极具火候功夫,稍有欠缺,便拔不出丝来。“玻璃丸子”,是将山药煮熟,搅成泥,搓成鸽蛋大小,炸至黄脆,推芡就成了,看上去玲天珑剔透,到口滑脆糯软,酣咸均可
外地人见凉州人开玩笑说:“三天不吃个山药米拌面,心里就干焦干焦的。”何谓“山药米拌面”?说来简单,小米下锅,等煮至八成熟,把切成方块的山药放进去一块煮,煮得米也烂,山药也烂,撤些面粉进去,使劲搅匀,煮得粘稠了调点盐,烧半勺熟油,切半截葱花,一炝“滋啦”泼进去就行。下饭的也很简单,或一碟油泼辣子,或几根酸白菜,稼穑一日,早已是饥肠辘辘,热腾腾的“山药米拌面”正迎面喷香,“唏里呼噜”顷刻三婉进肚,浑身大汗,八万四千毛孔个个都舒服,没听人家说嘛:“山药米拌面,元宝都不换!”。( 武威)

六.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黄酒泡馍

岷县大南门上早晨的黄酒好喝。黄酒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明清时期,《岷州竹枝词》中说:“西川禾老家家酿,闾井鱼肥处处筌”。禾老,指当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酿酒。这种酒原先是黄酒,以后发展成为烈酒了。古时岷州人在清明时节酿酒,用黄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诚洒向黄土,祈求吉祥如意,这是特有的风俗。黄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称"液体蛋糕",喻之为"酒的精魂"。用黄酒泡馍吃早餐,对身体大有补益。岷县的风味与各地不同,所泡的馍,除了花糕,还有一种油锅儿,这是南关回民特意制作的。里面入油,锅鏊炕黄,吃起来又脆又酥,泡在碗内像棉花团样散开,别有一番滋味。

七.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敦煌邮品

敦煌邮品包括邮票、名信片、邮册、首日封、纪念邮戳等。内容取材于博大瑰丽的敦煌石窟艺术,将迷人的壁画、精美的彩塑、古老的建筑和敦煌遗书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浓缩汇集于方寸之间,深受国内外集邮爱好者青睐。邮票题材主要有飞天、经变、供养菩萨、建筑以及故事画狩猎、战斗、农耕和出行场面等,名信片主要以敦煌风光和敦煌壁画为主。邮册分专题册、中高档册和豪华册4种。首日封含丝绸封。敦煌邮品以其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集邮爱好者和中外游客争相收藏的热门邮品之一,也是宣传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的好形式。

八.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蓬莱巴梨

蓬莱巴梨是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的。巴梨风味独特,品质极佳,果皮呈黄色,阳面有红晕,皮薄,肉乳白色,质细软而易溶,汁极多,味浓甜芳香。

巴梨俗称“洋梨”,因果实状若丫腰葫芦故又名“葫芦梨”,是蓬莱传统的水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蓬莱市气候、土壤条件特别适宜巴梨生长,全市栽培面积长期稳定在500O一6000亩之间,年产量4000~5000吨,主要产地在王庄、村里集、崮寺店、遇驾夼、南王等乡镇,每年有部分销往东北和南方。

巴梨一般9月上旬成熟,因不耐贮运,多在8月中、下旬采摘青果贮存,待其泛黄后食用。巴梨风味独特,品质极佳,单果重200克左右,充分成熟后,果皮呈黄色,阳面有红晕,皮薄,肉乳白色,质细软而易溶,汁极多,无石细胞(不涩口),味浓甜芳香,含糖量高达15%。蓬莱巴梨历史上多次获誉,1995年又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巴梨是西洋梨系中仅存的珍品,最宜鲜食,极受人们(尤其老人)的喜爱。

九.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满族饽饽

饽饽是满族对自己加工的各种糕点的统称。凉州传统食品晋记饽饽是蔡晋云祖传三代的拿手本领,主要有糖火烧、燕窝酥、马蹄酥、佛手酥、牛舌头、茴香饼等30多个品种,配料讲究,烤制精细。糖火烧是经过小包酥进行包料,表面结构层次分明,纹路清晰,俗语有千层饼之称;配以海参、鱿鱼、虾仁的三鲜火烧,其味更是舒爽可口。制作酥点的酥皮是根据皮酥而起名,其酥皮又有皮与酥之分。馅的种类有白糖、豆沙、枣泥、玫瑰等。馅的制作方法分炒馅和擦馅两种。满族饽饽具有色黄发亮、酥软香甜、松脆耐嚼的特点,因而也为大多汉族人所喜爱。

十. 甘肃省 陇南 成县 红川酒

红川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川酒

甘肃省成县红川镇现辖行政区域

甘肃省《成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红川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成政发〔2012〕34号

甘肃红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GHJ028-2012《红川酒》

红川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高粱:精选的糯红高粱,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0%以上。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2.小麦:精选的优质小麦,粗蛋白含量介于9.9%至18.5%。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3.玉米:精选的优质玉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4.大米:精选的优质大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5.糯米:采用符合优质糯米标准的糯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6、大麦:采用优质大麦,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规定。

7.酿造用水:水源来自于产地范围内的井水,pH值6.5至7.0。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二、大曲

1.制曲工艺流程:小麦、大麦(2:1)检验→小麦、大麦润料→粉碎→拌料→踩曲→入房发酵30天→成品曲检测入库→存放4至6个月后使用。

2.成品大曲的感官指标:表面呈灰白色细丝且分布均称,皮薄,断面茬口齐整,有黄红心,菌丝分布均匀,繁殖生长旺盛,曲香味浓。

三、酿造工艺

1.窖池:用当地的红粘土筑成,窖龄全部在40年以上。

2.大曲:采用符合本质量技术要求规定的制曲工艺所生产的大曲。

3.发酵期:入池发酵≥75天,双轮底发酵≥150天。

4.窖泥培养:以原始老窖泥为基础,传统窖泥培养。

5.蒸粮发酵:采用采用续糟发酵,混蒸混烧,老六甑工艺,原料配比为高粱不少于50%,大米不超过20%,糯米、小麦、玉米分别不超过10%。

6.断花摘酒,掐头去尾,分段(头、中、尾)量质摘取,按质并坛。

7.基础原酒和调味原酒储存:基础原酒在陶坛中储存不少于一年,调味原酒在陶坛、酒海分别储存期不少于三年。

8.禁止性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 目

要 求

酒精度

酒精度50%vol以上

酒精度41—49%vol

色 泽

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 气

窖香浓郁、陈香自然、怡人。

口 味

绵甜爽净,香醇甘冽,香味协调、

余味悠长、酒体丰满。

绵顺醇香,甘冽爽口,香味协调,余味悠长、干净

风 格

具有本品独特的风格

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注:当酒的温度低于10℃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物质或失光,10℃以上一定时间内逐渐恢复正常,该过程属正常现象。

2.理化指标:

项 目

要 求

酒精度

50%vol以上

41-49%vol

总酸(以乙酸计)

≥0.60(g/l)

≥0.50(g/l)

总酯(以己酸酯总计)

≥2.00(g/l)

≥2.00(g/l)

己酸乙酯

1.5-2.8(g/l)

1.5-2.8(g/l)

固形物

≤0.4(g/l)

≤0.5(g/l)

注:酒精度允许误差±1.0%vol: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