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和县网红土特产 各地好吃网红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和县网红土特产 各地好吃网红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05:49:50

一.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兴和县 大库联马铃薯

大库联乡位于兴和县北部,全乡土地总面积633.3平方公里,现辖22个村委会,165个自然村,190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耕地23.08万亩, 其中实有农作物播种面积17.29万亩,人均耕地7.5亩,全乡种植业以油料、马铃薯为主,也是本地的。豆类、杂粮为辅助作物。

全乡的主导产业主要有蔬菜、马铃薯、肉羊、奶牛、草业五大主导产业。马铃薯是我乡的传统作物,投入少、产量高、高场行情好,近几年人均种植近几年来亩,主要品种以脱毒紫花白、克星一号、大西洋、底西芮为主栽品种,成为全乡的一大主导产业。

二. 河北省 邢台 南和县 麻头纸

走进和阳镇,知道麻头纸的多为该镇的杨牌村村民。这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旧社会因为村民们穷,为了生存,少数村民们便开始学起一种技术——制作麻头纸,并成为村民的一种营生。

“麻头纸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里的老人说:“古时候,朝中重臣向皇上进谏的奏折、民间向官府申诉冤情的状纸,或制作鞋底、糊窗、裱房屋、订账簿等,所用的纸多是这里的村民制作的。甚至解放前还用来做解放区的钞票。”

18道工艺展现灿烂文化

今年80多岁的杨会章老人对当年制作麻头纸仍记忆犹新。“工序要求可严呢,有18道。”分为“展绳”、“泡龙柜”、“澄绳”、“锛绳”、“串麻”、“掐麻”、“蒸浆”“龙柜蜕”、“洗细麻”、“掐麻豆”等,就是先拆开烂麻绳上的疙瘩,将烂麻绳泡在特制的槽子里洗干净,再用刀斧将麻绳截短,放在特制的石碾上压成浆,用石灰水洗干净后,把浆放在锅里蒸熟,再用石灰水洗净。最后,将纸浆放入坑中打好后,用二尺半长、一尺二宽的特制帘子进行抄纸,直到“水中银花现,帘上白云升”时,便有了洁白的麻头纸。

村里的老人讲,村民们为了多挣点钱,往往带上很多麻头纸徒步到山西、河南去卖,能占到全国一半多的份额。

三.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武山鸡

泰和武山鸡

武山鸡又名白毛乌骨鸡,是一种享誉中外集观尝、滋补于一体的珍稀家禽。原产于本区泰和县武山脚下的汪陂村,相传有500年的饲养历史。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赐名"武山鸡"。该鸡一九一五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得赞誉。

武山鸡外貌独特,纯种具有凤冠、缨头、绿耳、五爪、毛腿、乌皮、乌骨、乌肉、白丝毛、生胡须十大特征。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和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

该鸡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泰和乌骨鸡,甘辛热无毒,补虚劳亏损,补气养血,治女人崩带下,治肝肾病"。对治疗多种妇科病以及肺结核、心脏病、神经衰弱、肝炎、胃溃疡、小儿软骨病等症,疗效卓著。久负盛名的妇科良药"乌鸡白凤丸"就是以它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1985年,武山鸡饲养量已达40万羽,原产地还建立了半机械化种鸡场。成鸡畅销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以其为原料的系列产品已增至十多种。

四.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酱菜

泰和酱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酱菜是泰和酱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甜酸萝卜为最。甜酸萝卜配料独特,是泰和地方传统产品,它集甜、酸、辣、鲜、脆于一身,回味绵长。且有生津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有“未吃先流涎吃了还想吃”的吸引力。此外,还有酱藠头、酱萝卜、什锦菜、多味酱等20多个品种,1985年,泰和酱菜在山东济宁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系统食品调味技术协作会上,被评为国内独创的地方传统产品;1986年,什锦菜、多味酱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7年,甜酸萝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什锦菜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本省各地市以及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藠头、酱菜已进入香港、日本市场。

泰和酱菜为本区泰和县地方传统。它以当地农家为原料,以五香、甘草、生姜、大蒜、香醋、辣酱等为佐料,经过特定工艺加工精细制作而成。其主要产品有十锦菜、多味菜、甜酸萝卜、甜早瓜、甜菖子、酱早瓜、甜大蒜等二十多个品种,产量由八五年的200吨扩至目前1000吨。各种酱菜产品风味独特,具有香、甜、酸、辣、鲜、脆等特点生津开胃、消保佑化食、增进食欲等补助功能,是人们餐食的佳品,一九八六年曾荣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

酱瓜:选色泽鲜绿、肉厚皮薄、脆嫩香甜的竹瓜(又名早瓜)、黄瓜精心腌制而成。此类产品还有酱姜、酱养子、酱萝卜丝、酱辣椒、豆瓣酱、多味酱等。

什锦菜:它是由细白萝卜丝、姜丝、辣椒等多种腌菜拌和而成的。其成品要求规格整齐,菜形美观,食之爽口。

酸甜萝卜:选个头圆、无空心、皮薄晚种的排田萝卜.经腌晒加糖和辣椒粉酱制成,成品鲜、嫩、酸、甜。

酸甜辣椒:选形长、粒大、肉厚无虫蛀的鲜嫩辣椒,经腌晒加糖酱制而成。成品色绿,多汁,甜酸微辣。

五.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红瓜子

泰和生产红瓜子已有500多年历史,比我省素有“瓜子大王”之称的信丰还早50年。红瓜子的特点是色泽殷红、壳薄仁厚、肉脆味香,有润肺、消食、提神之功效,是人们酒前饭后,品茗聊天时不可多得的佳品。人们还特别喜爱它独有的红色,视它为吉祥的象征。泰和的红瓜子远销赣州、广东等地,并通过港澳销往国外。

六.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兴和县 兴和大麦

兴和大麦

乌兰察布市年产大麦2800万公斤,千粒重45克,大麦含有钙、磷、等多种元素,大麦米制成的“麦片粥”是高营养品保健食品,所生产的大麦芽是酿酒、制曲的上乘原料,各项指标均达部颁二级标准,畅销全国各地。

七.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兴和县 猪肉炖酸菜

猪肉炖酸菜

菜式来源于河套的猪肉烩酸菜。菜里除了酸菜和猪肉,还有土豆和粉条,菜式看上去很不起眼,酸菜早已蔫得看不出水嫩时的形状,猪肉和土豆也灰头土脸。也许你第一眼并没有看见它,可那香香酸酸的味道会把你的眼光吸引过去,土豆泥的浓香,还有猪肉的鲜嫩、粉条的软滑让你停不了手中的筷子。

八.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兴和县 覆膜玉米

玉米生产和乌兰察布,这似乎是一对没有关系的概念。然而,近年来玉米生产在乌兰察布这块被视为“禁区”的土地上已逐渐被摆上农业之正席,成为全盟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可说玉米生产的推广,拉开了乌兰察布盟农业变革的序幕。地膜覆盖玉米技术在乌兰察布从示范到推广,从水地到旱地,从前山地区到后山地区,已经历了十几个年头,是市场经济为这项新技术的推广注入了催化剂。目前,玉米生产已成为全盟发展粮食生产,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实现民富、政富等连台戏幕中极为重要的一出。乌兰察布盟地区积温偏低,年降水量平均40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在应用地膜之前,全盟玉米种植面积仅2。53万亩,亩产量175公斤。1986年进行玉米覆膜试验成功后,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下,玉米覆膜面积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全盟技术人员重视覆膜玉米的深度挖掘,形成了间套作的立体农业新格局。近年来,全盟上下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措施,加强项目管理,玉米种植成效十分显著。大面积种植覆膜玉米,首先加快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速度,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充分利用了乌兰察布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特点,使玉米产量大幅度增加,创出了新的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玉米新技术带给乌兰察布盟的不仅仅是今天的一切,它的长远意义更在于明天,覆膜玉米,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而这恰恰是市场经济中全盟通向富裕的锁孔,这一无形动力已经逐渐射到农业的其它领域。“围绕市场种田,调整结构挣钱”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响亮口号在乌兰察布盟的特色农业产品在本地的广泛推广,预示着农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乌兰察布盟农业的明天和未来。

九.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巢湖白米虾

体长透明,肉白籽黄,甲壳甚薄,微有棕斑。白虾加工晒干制成虾仁(又称湖米),故又称巢湖白米虾。

巢湖白米虾,学名秀丽白虾,在巢湖水域的虾类组成中,白米虾约占80%,年捕获量达数千吨。巢湖虾米经用热水浸泡,烧豆腐、白菜或芹菜,风味独特,皆成佳肴。

我国民间久有"死虾泛红"之说,巢湖白米虾却不然,烧熟也不变红,浑身依然白色。传说古巢州腥秽不堪,鱼虾水族也遭污染而混浊。天庭玉皇大帝准奏陷巢州,倾天河之水荡涤巢州污泥浊水,沦巢州为巢湖。白虾从中受洗礼,将浑浊形体变得晶莹透明,清新秀美,成为巢湖水族中的佼佼者。巢湖白米虾体长一般3一6厘米,肉白籽黄,甲壳甚薄,微有棕斑。巢湖水域宽阔,饵料丰富,适宜白米虾繁殖生长。巢湖白米虾全年皆可捕捞。四至九月为传统的捕捞旺季。巢湖虾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每百克含蛋白质47·6克、脂肪0·5克,以及大量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在国际市场上,巢湖虾米被奉为水产珍品,供不应求,往往作为主菜的高级佐料巢湖虾米的吃法,一般有炒虾仁、烩虾仁或氽汤、吃馅等。巢湖虾米经用热水浸泡,烧豆腐、白菜或芹菜,风味独特,皆成佳肴。做卤或熬菜汤,加入一些虾米,滋味尤为鲜美。用巢湖虾米拌凉菜或煨汤,其味更佳,为鲜虾所不及。

十.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百合

泰和县种植百合仅十年历史,但发展速度迅猛,年产量已达百吨以上,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及马来西来、新加坡等国。百合的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可供食用。中医学上以鳞茎入药,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能,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