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哪里特产苹果 山东十大苹果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哪里特产苹果 山东十大苹果排名更新时间:2022-03-31 16:34:33

一.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苹果

彬县苹果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的。彬县红富士苹果个较大、果形高桩、果色鲜红、果肉细脆、果汁丰盈,果味爽口。

彬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这里海拔较高,温差较大,生长环境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果业生产优势,是水果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从彬县水果栽培面积和产量产值来看,第一位为苹果,第二位为梨,第三位为桃,第四位为杏。全县共有果园面积36.26万亩,其中苹果22.28万亩,梨2.12万亩。苹果生产从品种结构来看,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其次为秦冠、嘎拉、新红星、乔纳金。新引进品种以富士优系、玉华早富、七户一号、七户二号、澳州青苹为主。近年来,彬县果业生产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先后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定为“苹果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苹果20强县(市)”、“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和陕西省“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县”。红富士、秦冠苹果被授予“全国优质苹果金奖”。2007年有3000吨苹果走出国门,远销欧洲。2007年我县果品面积发展到42万亩,水果总产26.72万吨,实现产值5.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816元。

彬县红富士苹果个较大、果形高桩、果色鲜红、果肉细脆、果汁丰盈,果味爽口。糖分含量高,平均含糖量在17%以上。果中不仅含有苹果酸、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而且含有促进孩童生长发育的细纤维和记忆力密切相关的锌元素。所以常吃果中之王苹果,不仅能养生健体、补充营养,而且可益智补脑,提高智力。

二.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优系红富士苹果

蓬莱优系红富士苹果包括5个优良株系,由烟台市果树站和蓬莱市果树工作总站联合选育而成经国内专家鉴定,其经济性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蓬莱优系红富土苹果除具有原红富士苹果的优质、高产、耐贮等特点外,还具有果形端正、果形指数高、整齐度高、着色早、全红果率高、色泽鲜艳等优点。
蓬莱优系红富土苹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该苹果不但可解决当前红富士苹果类型多变、良莠混杂、真假不一、着色差、果个大小形状不一致的现状,而且可提高商品性果园对产品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提高果品质量

三. 山东省 济南 平阴县 平阴玫瑰红苹果

平阴玫瑰红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阴玫瑰红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阴玫瑰红苹果发源于平阴县,因品质优、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大,已被山西、陕西、江苏、河南、河北、辽宁、北京等八省一市引种栽培。玫瑰红苹果为元帅系短枝型芽变新品种,1979年在山东省第七次苹果良种鉴定会上定名。因其果浓红,又产于闻名遐迩的玫瑰之乡,故定名为“玫瑰红”苹果。l983年获山东省科委三等奖,l987年获山东省林业厅优质果品奖。玫瑰红苹果果实为长圆锥形,浓红色,高桩,五棱明显。果形指数为0.988,果实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320-350克,最大单果重700克,一级果占95%以上。果肉黄白色,可容性固形物为12.7%。该品种结果早,香味浓,产量高,营养丰富。果实耐贮藏,果树抗病、抗风力强。果实成熟采摘前落果轻,具有丰产性能强、品质上乘之特点,其经济效益可与美国新红星媲美。平阴县现有玫瑰红苹果面积近3万亩,大部分已开花结果,1994年全县生产玫魂红苹果650吨。玫瑰红苹果,以其特有的色、香、味、形等特点博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目前远销深圳、广州、福建、哈尔宾、沈阳等十几个省、市,并受到外商青睐,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地域范围

平阴玫瑰红苹果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平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2′-116°27′,北纬36°01′-36°23′之间,总面积827平方公里,其中平阴玫瑰红苹果的产地面积1620公顷,年总产量6万多吨,主要分布在220国道平阴线洪范池镇、东阿镇、玫瑰镇、平阴镇4个乡镇丘陵山区46个行政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平阴县地处泰山西麓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交接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繁多,大寨山主峰海拔高494.8米,由此向东、向西北呈阶梯状降低。保护区为中西部低山丘陵山区,从南至北为山岭起伏、沟壑纵横的梯台田地,土壤类型主要是褐土,土层厚度多数在100cm以上,部分地块在60cm以上,据测定有机质含量1.2%以上,含氮0.12%,含磷0.3%,速效磷大于80mg/kg,速效钾大于120mg/kg,土层疏松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果树生长。

(2)水文情况:保护区内水利条件优越,横贯洪范池镇、东阿镇、玫瑰镇全境的浪溪河、玉带河及其10多个中小型水库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灌溉方

便,农田排灌设施配套齐全,,水质清澈无污染,全部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弥补了平阴县偶有年份少雨的不足。

(3)气候情况:平阴县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干湿度差大,有利苹果作物的增色生长。

光照:本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69小时,占全年可照时间的54%,有利于苹果光和作用。

温度:年积温4580℃,平均气温13.6℃,7月份最高32.1℃,1月份最低气温-3.2℃。无霜期204天左右,自然农耕期长达290天左右。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作物养分积累和增色生长。

水:年降水偏量少,因多集中7、8月份,年均变化大,降水不稳定,平均降水量658.4mm,平均降水日数为70.1天。

(4)人文历史情况:平阴苹果在解放前就少有栽植,《平阴县志》载,1915年济宁人戈奭集资兴办大兴农林公司,在平阴洪范、旧县、东阿兴办林场和苗圃,发展经济果树苗木,解放后以大队、高级社为单位发展了部分集体果园,1954年平阴陈山头乡庞口村村干部张云汉带头建起平阴第一个集体苹果园,后被当选为华东地区劳动模范。1958年国营平阴大寨山林场建成,面积1.375万亩,七十年代因其栽植的红星和玫瑰红苹果连续十年亩产超万斤记录轰动全国果树界,大寨山林场被评为省先进林场,其负责人汪心泉同志作为果树界代表参加了全省科技授奖大会,并被当选为山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平阴玫瑰红苹果是红星系短枝型芽变第四代品种,1972年在平阴县原城关公社东南沟村果园选出,1979年在山东省第七次苹果良种鉴定会上因其果面色浓红又产于闻名遐迩的“玫瑰之乡”,故定名玫瑰红苹果。平阴玫瑰红苹果特点(1)树体矮小,易密植,结果早,产量高;(2)长枝少,短枝多,叶丛枝叶数量多,极易形成花芽,容易管理;(3)果实为长圆锥形高桩,色浓片鲜红带光,,着色率85%以上,果底五棱明显,果肉乳白色,细脆多汁,香甜可口,果味纯正,果形指数0、988,硬度9.9kg/cm3,可容性固形物为12.7%,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和口感。果实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320-350

克,商品果占85%以上,果皮中厚耐储运,收获季度为中秋节前20-30日,是目前国内上色好、成熟期早少有的苹果品种,其色泽和品质可与美国蛇果相媲美。因其品质优、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易管理先后被山西、陕西、江苏、河南、河北、辽宁、北京等8省1市引种栽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县发展玫瑰红苹果3000多公顷,年总产量达12万多吨,据山东省果科所统计,全国发展玫瑰红苹果面积上百万亩,连续多年出现一芽难求、苗木昂贵。平阴玫瑰红苹果以其独有的着色好、成熟早、味香果脆等特点博得国内外市场欢迎,远销福建、深圳、广东、广西、湖北、湖南、东北等省市,八十年代收购价一元多钱一斤,亩收入超万元,有“一亩山区苹果园不换十亩水浇田”之说,玫瑰红苹果主产地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东池等村出现的林果万元户、万元街、万元村引来周边十多个省市地区干部群众参观学习,引种购苗。随着苹果套袋、疏花蔬果果树管理技术的提高,从1996年到2007年,平阴玫瑰红苹果连续多年出口东南亚、中东、南非、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2000多吨,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平阴玫瑰红苹果1983年荣获“山东省科委三等奖”,1987年荣获“山东省林业厅优质果品奖”,1994年荣获“全国林业名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1999年被中央电视台列为《华夏名果》上视宣传,2003年荣获“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称号。1993年以盛产玫瑰红苹果为主导产业的平阴县洪范池镇被济南市政府命名为“济南市林果第一镇”,省市两级政府下文专项资金扶持,并多次聘派日本、德国等果树专家严琦三郎、迈克斯绍雷卡尔,省农业大学果树专家束怀瑞、辛培刚、王均毅、崔建欠、鲍明生等到洪范为果农讲课;2004年云翠牌玫瑰红苹果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2006年洪范池苹果基地被济南市评为“济南市十大林果生产基地”,2007年洪范池苹果基地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被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注册为“出境苹果生产基地”。2003年--2008年平阴玫瑰红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云翠”“洪范池”“玫冠”“圣母山”商标。平阴玫瑰红苹果主要生产管理单位平阴玫冠苹果专业合作社2007年被农业部中国合作经济学会评为“全国十佳农民经济合作组织”,2008年五月被济南市

政府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从1978年至今,0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1,0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国务院副总理1,0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原山东省省委书记1,0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山东省省委书记1,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全国人大副主任原山东省省长李春亭、韩禹群,山东省及济南市领导梁步庭、赵志浩、1、谢玉堂、孙淑义、姜大明等领导,毛泽东主席的女儿李娜、生活秘书张玉凤,中科院院士束怀瑞院士等人士参观了平阴万亩玫瑰红苹果果园,品尝了玫瑰红苹果后给予了高度赞赏,指示当地领导干部要大力扶持、发展这一富民强县产业,平阴玫瑰红苹果已成为平阴人民、山东人民的致富果、增收果。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平阴玫瑰红苹果产地宜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壤肥沃的丘岭梯田或平原地块,产地环境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并符合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平阴玫瑰红苹果主产地平阴县洪范池镇,系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境内四面环山,九泉汇流,中间一条浪溪河横贯全境,独特的水土气候环境形成了适应其生长最佳条件,苹果着色好、成熟早,糖份高,硬度高、品质优、价格高。产地环境已于2004年6月和2008年3月2次通过济南市环保局环保站环境监测,符合无公害苹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达到无公害苹果的生长条件。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玫瑰红苹果是平阴人民及林业科技工作者,30多年来通过实践,辛勤工作,科技创新,精心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尤其是二代玫瑰红苹果,色泽和品质可与美国蛇果相媲美,据查询,国内外尚未有培育出优于元帅系二代玫瑰红苹果优良品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代玫瑰红苹果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该品种的培育、推广和保护对我国元帅系苹果的更新换代和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生产过程管理:平阴玫瑰红苹果的生产过程包括果园选择与规划,

苗木的选择与处理,苗木的栽植及果园土肥水管理,果树整型与修剪,果树花果管理,果树病虫害管理,果实采收等几个生长时期,在平阴玫瑰红苹果整个的生长时期、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NY/T5012-2002[无公害食品-苹果生

产技术规程]和NY/T441-2001[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及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注册备案出境水果果园管理要求执行。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必须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按照山东省科委评定的96-3-7(1)-1[玫瑰红苹果大面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开发]项目要求,推广苹果套袋、疏花疏果、覆草改土、铺返光膜增色、喷果形剂和B9胺基酸提高果形指数和硬度,喷富硒肥增改其品质,芽变选种开发培育更新优良品种。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玫瑰红苹果收获和加工严格按照商务部ZBB31007-88[出口鲜苹果检验方法]进行收获加工,根剧国内外客户要求进行收购、挑选、分级、包装、装箱、出口,根剧国内外客户要求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求,在产品上或包装箱上加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标识农产品溯源编码和产品条形码。

(5)生产记录要求:平阴玫瑰红苹果生产记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求,建立建全平阴玫瑰红苹果生产记录:(A)严格记录管理,并整理归挡,保存2年,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生产过程问题的追查。(B)规范记录内容,应详细记录农业投入品情况,果树病虫害发生防治,苹果收获加工情况。(C)加强对果农社员技术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和产品质量意识。(D)接受上级农业、商检、质检部门的监督检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平阴玫瑰红苹果外形品质特点:果形端正,长圆锥形,高桩,果底五棱明显,色片浓红带光,着色率80%以上,套袋果色片鲜红带光,着色率90%以上,果形指数0、988,果实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320-350克,商品果占90%以上,果皮中厚耐储。

(2)内在品质指标:平阴玫瑰红苹果内在品质指标:农残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苹果NY/T5011-2006卫生指标和GB/T10651理化指标,果肉乳白色,脆甜爽口,果味纯正,硬度9.9KG/CM3,可容性固形物为12.7%,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和口感。

(3)安全要求:入市或出口平阴玫瑰红苹果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NY/T5011-2006卫生指标和GB/T10651理化指标要求,按照商务部ZBB31007-88[出口鲜苹果检验方法]进行收购加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不得上市出售。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按照商务部ZBB31007-88[出口鲜苹果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收购加工分级,按外商要求挑选次果后套网套上选果机称重分级,每箱20或18KG装175-163-150-138-125-113-100-88-80-72-64粒。

(2)包装:出口包装用带有商检号的天地盖纸箱,底盖用胶带封好,内放苹果保鲜袋和苹果托牌,再摆放套好网套的苹果,共五层,标重后封箱码跺。

(3)标识:出口、内销苹果加工好后,要在纸箱专标位置加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标识农产品溯源编码和产品条形码。客户有特别要求的,要在每个苹果上加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商标,并作好生产,入库,出库,出厂记录。

(4)储藏和运输:出口内销苹果加工好后,按着无公害苹果冷藏GB/T8559和ISO8682规定执行,出口产品按客户要求装冷藏40英尺保鲜柜运置青岛黄岛出口,内销产品按客户要求装车发运全国各地。

四.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沂水苹果

沂水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沂水苹果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2010年11月沂水县崔家峪镇林果技术人员下村进行夏季果园管理指导时,在五口村发现4000多棵中国古老苹果品种。后经果农专家考察,发现有斑紫、林檎、海棠、大小花红和苹婆等12个中国古老苹果品种。据五口村果农介绍,这些品种虽有上百年了树龄,但依然能产果,而且大部分是中早熟品种。.目前沂水县栽培的苹果品种主要有红嘎啦,黄金帅,乔纳金,红星,美国八号,红富士等。山东沂水县四十里镇是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基地,盛产嘎啦,红富士品种,每年的8月份到9月份正式上市, 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是各大超市、鲜果批发市场的首选供应。

沂水苹果得到专家指导

2007年以来,沂水县委、县0把果品业规模化发展确定为县绩效考核重点工作之一,把推广苹果“垂柳式”整形修剪技术作为提高果品产量、增加农民效益的重要工作来抓,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推广5000亩。通过外出参观、邀请专家讲课等形式,积极宣传该项新技术,先后8次邀请苹果“垂柳式”整形修剪技术发明者—沂源县王春祯来我县举办培训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全县共举办专题培训班25期,参加培训人员2000余人。同时,各乡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搞好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180个示范户、建立了2000亩示范园,整形修剪工作已全面展开。“垂柳式” 整形主要是对原来的主干疏层形或纺锤形等树形进行改造,逐年逐渐疏除过渡枝,加大树体层间距,逐年去除侧枝,促发、保留利用长枝,通过缓放后,进行拿枝、拉枝、别枝等方法,最后整成“垂柳式”形状。该整形方法,充分利用了红富士苹果长枝缓放后易成花,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强的特点,减少枝条浪费,增加结果部位,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利用了地球引力作用,使果形高桩端正;通过改变枝条生产方向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大大提高了全红果比例。.

最新品种

仲秋富士(暂定)系沂水县从富士栽培园中发现的优良变种。该品种9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54克,最大果重615克,果实扁圆形,果型指数0.87,果面全面浓红,色泽艳丽,果肉乳黄色,肉质细腻多汁,脆甜可口,完全成熟后有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4%。该品种为短枝型,结果能力强,栽植后第二年就开始结果,第三年亩产1000公斤左右。叶片绒毛多,抗病虫,尤其蚜虫、红蜘蛛常年不发生,为该品种一大特殊优点。由于该品种成熟期正值国庆节、仲秋节两大节日,此时市场上绝大多数是普通苹果品种,档次不高,该品种不但具有富士的内在品质,且色泽艳丽,外观好,是供应两大节日的高档礼品果。.

地域范围

沂水苹果产于山东省临沂市辖区的沂水县高庄镇、夏蔚镇、沂水镇、院东头乡、崔家峪镇、泉庄乡、诸葛镇、沙沟镇、马站镇,总面积约13533公顷。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沂山南麓,临沂地区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3′00″~119°03′00″,北纬35°36′00″~36°13′00″。最高点为县境北部的沂山南侧的泰薄顶山,海拔916.1米。最低点为县境东北部的朱双村东,海拔101.1米。全年一月份气候最低,平均-3℃,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5.5℃。极端最高气温为39.2℃,极端最低气温为-24.9℃,年均气温12.3℃,年均降水量782.1毫米,无霜期205.2天,年有效积温5183.7℃。8-9月份昼夜平均温差为9.8℃,最大温差为14.2℃,最小温差为3.5℃,10月份平均温差为10.5℃,最大温差为15.6℃,最小温差为4℃,海拔高度在101.1-916.1米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产品具有各类无公害苹果的自然特征,品质正常、无劣变,产品果个均匀,平均单果重198克,最大果重460克,色泽鲜艳,果肉致密,含糖量高,汁多味好,香味浓郁,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1%;硬度(N/平方厘米)≥5.5;总酸量≤0.4%;总糖含量≤13%。 3、安全要求:沂水苹果执行《无公害食品苹果》(NY5012-2002)标准。

五.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绥中苹果

绥中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葫芦岛市绥中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1998年进入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行列,有果树面积60余万亩、1600多万株,年产水果40多万吨。绥中县从90年代初期开始苹果套袋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到2000年全县苹果套袋数量已达到3亿个,果品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仅此一项就增加产值1亿多元。2007年是省果实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在绥中县实施的第2年,实施面积2500亩、2000万个。尽管数量有限,但对绥中县果业发展、果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 山西省 运城 芮城 芮城苹果

芮城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芮城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芮城地处山西的西南部,黄河边上,属黄土高原的丘陵区。芮城县所在的纬度、海拔、气候,很适宜苹果树生长,尤其是富士果树。在这片土地上长出的苹果,个大,色泽艳,果肉密、口感酸甜适中。同样的品种,在其它地方种植,结出的果实,确实不能和“芮城苹果”媲美。八十年代初,芮城县委、政府引导农民广泛种植苹果树,几年功夫,在黄河边的土塬上,果园便一处连着一处。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县名变成了苹果的名称,叫“芮城苹果”。

芮城苹果

地域范围

芮城县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北岸,中条山南麓,位于北纬34°35′16″~34°50′22″,东经110°14′30″~110°57′34″,县域东西狭长65.8公里,南北宽短28.8公里,南依黄河与河南灵宝为邻,北越中条山与永济、盐湖区相连、东与平陆县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潼关相望。全县辖7镇3乡,173个行政村,707个自然村,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苹果面积33.5万亩,年产量5亿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芮城苹果以富士为主,果食大型,一般重300克左右,果实长圆形,端正高庄,果面黄红色,果皮薄,,果肉呈淡黄色,汁多甜脆。芮城苹果品质特色是糖分高,一般在15以上,最高可达22,硬度大,货架期长,糖度硬度都比普通苹果高5个点以上,山地苹果风味独特,营养特别丰富,相比普通苹果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比普通高40%以上,芮城苹果基地位于一个北山南河的狭长山坡地域,土壤、空气、水质均符合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行业标准NY5011--2006。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标准执行,食品安全执行标准NY/T5102-2002,使所产苹果达到安全、营养、无污染。

七.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县苹果

乾县苹果是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的。乾县苹果色泽艳丽,甘甜爽口,在全国各地享有较高声誉,吸引四川、上海、广东等地客商纷至沓来。

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因地势高、昼夜温差大、气候适宜,是苹果不可多得的优生区。乾县农民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种植苹果,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乾县秦冠苹果曾享誉一时。

乾县果树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早中熟苹果8万亩,主要分布在周城、姜村、临平、王村等6个镇(区)。近年来,该县把果业生产当作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强引导,重点培育,跟踪服务,使苹果产业在全县迅速壮大,在早熟苹果中,特别是以嘎啦为主的果品,色泽艳丽,甘甜爽口,在全国各地享有较高声誉,吸引四川、上海、广东等地客商纷至沓来。

2010年,乾县苹果注册了“女皇果品”和“乾州富硒”商标,果品生产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女皇果品”、“乾州富硒”品牌苹果已成功进入深圳沃尔玛、上海易初莲花等各大超市,果品运销泰国、新加坡、俄罗斯、越南及全国各大城市。

八.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宝山苹果

宝山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宝山苹果生产地域以丘陵地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酸碱适度。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盛产的苹果品质独特,色泽纯正、果型端正,果面光洁、发育充分,具有各品种应有的特征。果面蜡质均匀,耐储藏。

“宝山苹果沙沟瓜,胶河白菜海青茶。”作为黄岛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宝山苹果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当地的口碑很好。不久前刚刚举行的第四次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黄岛区宝山镇提报的“宝山苹果”地理标志农产品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以来第一个果品类地理标志保护品牌。

宝山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宝山镇上柴村、罗戈庄村、下柴村、李家沟村、尚庄村、吕家村、董庄村、小窝洛村、大张八村等44个村庄,辖区总面积121平方公里,种植面积达10000亩,年产优质苹果1400万公斤。宝山苹果品种繁多,其中,“明月”苹果和“红富士”苹果在青岛市第十二届果品展评会上荣获“特优果品”的称号。

九.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苹果

西北黄土高原拥有符合苹果生长的7项气象指标,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苹果优生区。而位于其中的正宁县,又是这片区域中的最佳优生带。这里平均海拔1460米,平均气温8.3℃,降水量630毫米,无霜期180天,土壤主要为黑垆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县内和周边地区无工业区,全县无金属矿山,不存在大气、土壤和水污染问题,大气环境质量、水质环境质量和土壤质量均符合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

正宁县是“八五”期间国列22个苹果生产县之一;国家“十五”计划又将其列入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县。县内所产长富、秋富、岩富、短富系列富士苹果和秦冠、玉林苹果,曾被国家、省、市3次评为金奖,8次评为银奖和铜奖。按果型、色泽、品质衡量,正宁县的果品80%达到优质果标准:苹果可溶性糖含量15.8%,可滴定酸含量0.35%,维生素C含量56毫克/百克,去皮硬度8.2公斤/平方厘米,色度红或条红。

1999年,在湫头乡、永和镇、三嘉乡等地建立的9万亩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年产苹果2000多万公斤。正宁县苹果冠以“陇蜜”品牌,70%随产随销。优质果多销往广东、香港;中档果销往河南、内蒙、俄罗斯;三类果由当地加工,以瓶装果浆果汁行销西北地区。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正宁栽种苹果已有较长的历史。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修的《正宁县志》记载当时就种植有“苹菠果”,而据深入考证,所谓“苹菠果”也即“频婆果”、“苹婆果”,也就是苹果(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由张友鹤选注的《唐宋传奇选》第200页)。1958年,县上成立果树站,引进国光、红元帅、黄元帅等品种,开始在宫河王录马鞍山、湫头滩、三嘉细嘴子湾试点栽植。1974年以后,除过国光、红元帅外,又引入大山红、青香蕉、鸡冠等品种,一些行政村在集体山场,个别农户在庄前屋后栽植。但规模小,产量低,属于粗放性经营,根本形不成生产力。1984年左右,县上又从山东招远县引进普通红富士着色系列,如长富2号、秋富1号等,实施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1988年,全县苹果栽植已达10万亩,后因管理不到位,生产技术差,病虫害防治能力低,栽植面积一度下降,徘徊在4~5万亩。

1994年至现在,正宁苹果生产基本处于稳定、良性的发展阶段。围绕“兴果、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栽植上规模,强化管理攻质量,系列开发增效益,使果业生产成为县上的后续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以山河至周家50公里优质丰产带、五顷原至永和20公里优质基地、三嘉万亩优质基地片、南原万亩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主的绿色苹果生产带已经形成。苹果生产已通过了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综合监测验收。二是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全县果园施肥、修剪、喷药、涂白、清园等5项周年管理指标均达到95%以上,示范园达到了100%;果实套袋、铺设反光膜、喷施果型剂、覆草缠膜、拉枝扭梢、刻芽环割、节水灌溉等优质丰产新技术也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促进了果品产量和品质的稳步提高。三是产业开发走势强劲。果品生产基本上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全县已发展个体私营果品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各种果品70万公斤,加工产值350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建成50吨以上果库16座,30吨果库76座,10吨果库218座,简易果窖460孔,年贮鲜果500万公斤,保鲜增值70万元。成立果行21个,组建果品运销队39个,年运销量600万公斤,创利税20多万元。其中以正宁县陇东果品集团总公司最为突出。该公司包括基地建设部、服务保障部、加工部、贮销部4个部门,下设经销门市12家,纸箱厂1家,发泡网厂1家,10吨以上果库33个,总固定资产达150万元,2003年总产值1200万元,已成为正宁县果产业开发的龙头公司。

总之,正宁县发展苹果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具备生产成本低、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目前,全县苹果生产大户蔚然兴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2户、万元以上的有260户、5000元以上的达6750户。正宁县先后被国家、省政府授予“绿色长城奖”和全省“林果产业开发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十. 山东省 临沂 蒙阴县 蒙阴苹果

蒙阴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阴苹果” 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果实均匀,香味浓郁,色泽鲜艳,果肉细脆多汁,酸甜可口,优质安全而享誉大江南北,是蒙阴县。“蒙阴苹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苗木、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应用覆盖率达到100%,产品品质逐步提升,通过了欧盟的GAP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列为山东省出境水果生产基地。

地域范围

蒙阴苹果产于山东省蒙阴县境内,东至坦埠镇、西至联城镇、南至蒙山、北至岱崮镇,分布在11个乡镇,总面积约6700公顷。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沂蒙山区腹地,临沂市西北部,北纬35°27′~36°02′,东经117°45′~118°15′。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蒙阴苹果具有本地无公害苹果的自然特征,品质正常、无劣变,产品果个均匀,色泽鲜艳,果肉细脆多汁,含糖量高,酸甜可口,香味浓郁,硬度大,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2%;硬度(Kg/平方厘米)≥9;总酸量≤0.3%;总糖含量≥10%;维生素C≥4 mg/100g。 3、安全要求:蒙阴苹果执行《无公害食品苹果》(NY5012-2002)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