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遵义特产干米皮 贵州纯手工米皮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遵义特产干米皮 贵州纯手工米皮做法更新时间:2022-04-04 20:08:53

一. 贵州省 遵义 凤冈县 凉席

凉席

凉席,顾名思义,令人有凉爽感的竹席,床上用品。炎炎夏日,你若步入农家堂屋,定会看到那地上有两床凉席铺就。这是专供主人白天午休小憩之用的。三伏天,尽管你浑身热得像一团火,只要你往凉席上一躺,一股凉意便顿时沁入肌肤、心脾。凉爽极了,舒坦极了;夜晚,卧室里闷热难受,虽有电风扇呼呼作响,但仍不解热意。只要你往铺有凉席的床上一躺,一刻工夫便可呼噜大作,沉沉入睡,很快进入甜蜜的梦境。这便是蜂岩凉席带给你的夏日的享受。但这凉席只能属普通型凉席。因为它编织不太难,竹料随处可取。慈竹、金竹、水竹,都可用之。你若到蜂岩竹器市溜达,就会看中各种竹料的凉席占据了半个竹市。问之,卖席人多为朱场、坝溪等村寨的村民。那里的村民人人都会编凉席,家家都有凉席卖。等级有青篾席、黄篾席之分。黄篾席中还分二黄席、三黄席等。所以价格不等。最高者七八十元,最低者十几元。这种凉席只适用夏天,冬天则要在上面铺垫棉絮方可避寒。

二.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野生河鱼

野生河鱼

长岗镇茶花村出产一种野生河鱼,名黄剌丁,该鱼全身无鳞片,呈黄褐色,鱼鳍处长有坚硬的骨头,容易刺伤人体,鱼嘴处长有胡须,成年黄剌丁长约25厘米,重约0.6kg。该野生河鱼肉味鲜美,口感上佳,富含多种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适合多种烹饪方式。由于近年来长期大量捕捞,野生黄剌丁的数量呈现下滑趋势。村委会已命令禁止使用药物或其它恶性方式来捕捞黄剌丁,以保护黄剌丁的持续繁殖。

三. 贵州省 遵义 习水县 习水红稗

习水红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习水红稗是贵州遵义习水县的。

习水红稗,是指来自于习水,在习水县内种植,生长和加工的红稗。

红稗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作物,因其独特的生物习性,适宜种植于山区,历史上种植红稗的地区就只有中国的西南山区,主要以习水地区为主。习水位于贵州北部,是川黔渝交界处,赤水河传县而过,自古就是一个贸易集散地,好出好酒。出酒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谷物杂粮,因此习水又是一个谷物杂粮种植大县,和当地的酿酒产业相辅相成。在这样的背景下,红稗因其独特的口感及营养价值在习水被大量种植,并迅速发展呈一定的规模,最终口耳相传的形成了“习水红稗”这名称。

《习水县志》载:“县内主要有小米、大麦、燕麦、豌豆、胡豆、绿豆、巴山豆、北京豆、芸豆、荞子、五谷子、红稗等”。“五谷子(仁米)、燕麦(油麦)、红稗等营养价值高,至今只在少数高寒山区零星种植”。

《遵义市志载》:“稗类、黍子,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平息播州之乱前遵义习水已有种植。清道光年间有鸡爪稗、水稗、烂草米等品种,并有籼、糯之分,在农历三月种,八月收,黍子农历三月种,九月收。民国时期只种稗类而不种黍子。稗类有糯红稗和籼红稗两个农家品种。”

《贵州通志》载:“黔省山多,田少,最为瘠薄,若雨水稍多,则高阜者得济,而低洼者浸损,若晴霁稍久,则低洼者尚资灌溉,而高阜者已觉旱干,是以历年收成不过六七分至八九分而至。今岁自春到秋,雨阳应时,通省田禾悉皆十分茂盛。据各属禀报,稻谷有每茎十余穗者,有两岐三岐者,有高七八尺至偏亩者,且每穗多至六百余粒;至于高粱,亦有五岐六岐者;小米有穗长二尺并二十四穗者;它如秋荞、红稗以及菜蔬瓜果之类,无不畅茂条达,而深僻苗地并新开之丹江八寨处,亦皆十分丰收,居民苗众咸以为从来未有之事”。

贵州省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习水红稗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习府呈〔2015〕60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习水红稗》(草案)

四.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遵义大头菜

遵义大头菜

原料配方:鲜大头菜100千克食盐9千克半成品酱10千克甜酱7千克红糖10千克

制作方法:1.将鲜大头菜削去根、皮,然后洗净切成两半下缸盐腌,盐分3次下完,每天翻缸两次,翻一次加一次盐。2.4天后捞出,用清水洗净,日晒去掉表面水分。3.将大头菜与半成品酱混合,经100天取出,滤去半成品酱。4.将一部分红糖制成糖色,并与甜酱、余下的红糖混合均匀。5.将大头菜放入混合甜酱中,60天后取出晾晒3天,然后装入缸中,压实按紧,3天后取出晾晒至干即为成品。

产品特点:色黑红,味甜香,质柔韧。

五.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黄糕粑

黄糕粑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糯米和黄豆。做好的黄糕粑,为一个一个的长方块,外包斑竹笋叶。最早制作黄糕粑的是虾子场,由于它营养丰富,甜美可口,又携带方便,于是逐渐扩展到南白、鸭溪和其他地区。吃的时候,去掉笋叶,将粑切成薄片,便可看到晶莹闪光的糯米粒夹在其中。吃法或炸、或烤、或炒、或熏蒸,都滋润爽口。近年来,北京、上海、西安、重庆等地,都有人慕名前来购买,带回家细细品尝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且颇有特色的食品。城里人爱吃黄粑,却苦于没有原料、工具,既然难以吃到,所以就把其归为小吃,是用来细细品尝的;在乡间,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但又少有闲暇来做美食,所以一遇农闲,哪家做上一甑黄粑,便平添了几分节日般的喜庆。

在贵州,黄粑不为某地所特有,在各处几乎都可吃到。吃得多了广了,倒也就有了对比———其中以黔北遵义的南白镇黄粑和黔中贵阳的清镇黄粑为佳。前者个头颇大,有如旧时的方枕,按一指宽片片的切开,吃起来实在让人朵颐大快;后者个头见小,约摸一拳大小,更适合于自个儿一“粑”在手,自得其乐的细细品味。

说到黄粑的起源,还有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那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于是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你说胜了就胜了吧,可他既不顾穷寇莫追的忌讳,也不顾这帮军士的饭还没吃,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这一追倒也没什么,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这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碰巧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的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这不,贵州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黄粑。

黄粑的原料的确就像小故事中说的那样,极其简单,主要是粘米、糯米和黄豆。但是其制作相当繁杂,耗时也颇长。

以遵义的南白镇黄粑为例,先将洗净的粘米与黄豆打制成混合的米浆,再将糯米洗净,放入传统的木甑中蒸煮到七八成熟。然后将打制好的米浆与蒸好的糯米饭倒入大木盆中再行混合,其间还可加入少量的红糖。在大木盆中几经搅拌,待米浆中的水分被糯米饭完全吸收,便可将糯米饭搓打成一个个雪白的大饭团了。紧接着,便用清洗并煮制好的老笋壳叶或大竹叶将糯米饭团依次捆扎好,然后便可全部盛入大木甑中加火蒸煮了。

因为蒸制好的黄粑色泽红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让人误以为黄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以着色调味,其实不然,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就赖这漫长蒸煮。混合了黄豆浆汁的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同时也越发的香糯,黄粑也由此而得名,而这也是黄粑的最大特点——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几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这么看来,黄粑也算颇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经过漫长的20个小时,黄粑出锅了,香气透过湿热的竹叶蒸腾而出。趁热剥去竹叶,黄润晶莹的黄粑跃然眼前,糯香、甜香、竹香扑入口鼻又沁入心田,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

生在贵州,时时得此美味,真可称“幸”事;若旅经贵州,不能尝此美味,倒要当心成了“憾”事。

六.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鸿运南瓜酥

原 料:面粉500克,熟猪油150克。 调 料:老南瓜500克,色拉油500克,白糖50克,熟花生、熟芝麻粉、蜜枣适量。 制作方法:炸。先用老南瓜去皮后上笼蒸熟,加入花生粉、芝麻粉、蜜枣、白糖制成馅心待用,再用面粉、熟猪油擦成干油酥。面粉、熟猪油加水揉成水油酥用大开酥的方法开成明酥,包上南瓜馅。放入7、8成热的色拉油锅中炸至淡黄色时即成。 风味特色:酥层清晰,皮香酥脆,馅软甜香,南瓜香味浓郁。 技术要领:干油酥和水油酥的比例为3:7,开酥时用力要均匀,否则酥层不好,包酥时需包成“直酥”。( 遵义)

七. 贵州省 遵义 习水县 习水大曲

习水大曲是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的。贵州习水大曲,系浓香型白酒,浓香馥郁,香味协调,回味绵甜柔润,被誉为我国第二茅台。

习水县酿酒的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酿造的构浆酒,就堪称琼浆玉液,深得汉武帝赞赏,被列为贡品。古诗中曾有:“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构酱知保物,赚得唐蒙习部来。”美酒必有好水,水是酿酒的本源,古人赞叹:“奇山必有好水,好水必有美酒。”赤水河两岸,山峦秀丽,草木葱郁,沟溪纵横,自然植物较好,这就保证了赤水酒有充足的水源。河水从高山泻来,河床跌荡,两岸的溶岩地貌,红色的沙壤,使水富含矿物质,而无其他有害杂物。赤水河流经黔西北高原进入四川,千里奔流,化为美酒,她孕育了国酒茅台、习水大曲、五粮液、泸州特曲、郎酒等全国名酒,真是天下称奇,独一无二,有这样难得的好水,方能酿出闻名天下的美酒。

现在酒乡古酿,重又振兴,贵州省习水酒厂,精选赤水一带出产的质量特优的红粮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高、中温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温蒸混烧,入人工老窖,分层蒸馏,双轮低糟,分级贮存,精心酿制而成的“习水牌”习水大曲,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而且也在国外市场上打开了销路,销往独联体各国、意大利、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目前,习水酒厂已被定为贵州重点生产名优酒的骨干企业,此厂的出酒率和合格率均夺全省之冠。习水大曲1985年在全国商业系统酒类评比大会上,荣获金爵奖,并于同年11月,作为国家名优酒参加北京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展览会展出,闻名世界。

八.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鸭溪窖酒

鸭溪窖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鸭溪窖酒产于遵义市西南约40公里的鸭溪镇,因地而得名

鸭溪镇是著名的酒乡,自古以来这里的商业就很繁荣,至今不衰。据说,鸭溪镇在八百多年前就盛产美酒,直到清朝道光年间,酒业达到高峰。鸭溪镇坐落在郁闭葱茏的雷山脚下,当时曾有人以雷山的泉水造酒,因为这股泉水清冽甘美,用它煮饭可三日不变质,冷饮生水不拉肚子,用它酿造窖酒,味美醇和,群众称为“雷神水”。一时间,鸭溪镇酒坊遍布,商家络绎不绝

1922年前后,赖永峰在鸭溪的雷山脚下,引入茅台酒的工艺,生产出色、香、味俱有茅台风格的赖记“雷泉窖酒”,产品一问世,名声大噪,在香港等地被称为“二茅台”,并成为官府的专用酒。1933年,赖家作坊的高徒何清荣、何清华兄弟在雷泉窖酒的基础上改进酿造工艺,生产出更美的雷泉酒。四十年代初,何氏兄弟在亲友的支持下另起炉灶,酿造出以兄弟名字中各用一个字的“荣华窖酒”。这种酒一投放香港市场,市场大哗,中外人士争相抢购。解放前夕,该地酒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地步。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国营鸭溪酒厂,生产的酒就叫鸭溪窖酒

鸭溪窖酒以优质的高粱为原料,加上适量的糯谷、小麦在中温下制成大曲作糖化发酵剂,采用肥泥窖作糖化发酵池,万年糟酿制,多次发酵多次蒸馏,把蒸馏出的酒量质贮存,分期窖藏,然后精心勾兑而成。鸭溪窖酒具有窖香浓郁、绵柔爽净、甜而不腻、香而不暴,余味悠长的独特风格,它虽为浓香型白酒,但却有浓香入口、酱香回味的特点,成为群众喜爱的一种佳酿,也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被誉为“酒中美人”,多次被评为贵州名酒,1981年被评为贵州优质产品。1986年,在第四届贵州省名酒评比中,再次获得贵州名酒称号,荣获省政府颁发的金尊奖。鸭溪窖酒的酒精浓度为55度。( 遵义)

鸭溪窖酒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县鸭溪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贵州省 遵义 绥阳县 木姜子

木姜子

木姜子学名山苍子,又名山鸡椒,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味辛辣,有异香。常采集作调味品,有缓辣增香避异的作用。鲜木姜子花和干木姜子花宜拌入蘸水。鲜木姜子果直接拌入蘸水;干木姜子果常制成木姜子油备用,木姜子油拌入蘸水中,风味极好。木姜子粉(即木姜子的种子碾碎的粉末),在做蘸水时常用之。

十.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白茶

正安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安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正安县位于东经107 4 至107 42 、北纬28 9 至28 51 ,气候温和,平均15.2℃;雨量充沛;长年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

特定品质

“正安白茶”产于海拔800—1100米中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优美,鲜叶自然品质优,外形优美,汤色碧绿明亮,叶底白色,氨基酸含量9.1%,滋味鲜爽醇厚.

文化典故

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其后,尹珍学成,于公元107年回归故里。手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西南地区自此始有学校教育。尹珍被尊称为“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 尹珍,正是现在的贵州省正安县人士,其所携之“荼”,正是流传至今的正安白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