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洛川苹果特产 陕西洛川的苹果多大的口感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洛川苹果特产 陕西洛川的苹果多大的口感最好更新时间:2022-03-31 03:44:50

一. 新疆 伊犁 巩留县 巩留苹果

巩留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巩留苹果

果品

地域范围

巩留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宁市东南,伊犁河上段,特克斯河下游流域。东部与和静县、新源县毗邻,西部与察布查尔县相邻,南部与特克斯县相依,北部同尼勒克县和伊宁县隔河相望。巩留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阿尕尔森镇、东买里镇、塔斯托别乡、提克阿热克乡、阿克吐别克镇、牛场、综合农场,共7个乡镇场19个村队,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22′~82°34′、北纬43°45′~43°51′之间,平均海拔824.6 m。保护面积3333公顷,年产量10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果实近圆形,果型饱满,果面底色黄绿,大部分果面着橘红色霞,覆有鲜红色条纹。果面光滑,果实硬度较高,肉质细脆,风味酸甜适口。果品极耐贮存,在半地下窖可藏至翌年5月,在冷风库可藏至翌年7月。巩留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总酸4~6g/ Kg,还原型抗血酸 0~40mg/00g,含钙0~45mg/Kg,铁5~0mg/Kg

二. 陕西省 渭南 富平县 嘎拉苹果

嘎拉苹果:以嘎拉优系为主,果形高桩,整齐度高,底色黄,果面全红,色泽亮而艳丽,质脆爽口,风味香甜。7月下旬---8月中旬成熟,成熟一致,无采前落果。货架期长,可存放40天风味不变,冷藏可到春节后。面积5万亩,总产8万吨,获’99北京国际农博会优质产品奖,2002年出口东南亚、非洲等地。

三. 陕西省 延安 洛川县 洛川面花

洛川面花是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面花,也叫花馍。洛川面花造型别致,形态逼真,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和馈赠亲友的礼品。

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在陕北与关中的交接地带,是一个“取千里瞬间,收百里风俗”的地方,民风民俗兼收并蓄,人文积淀深厚。洛川的面花、软馍、黄黄、油糕都是具有洛川浓郁民俗风情的饮食。

面花,也叫花馍。洛川面花造型别致,形态逼真,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和馈赠亲友的礼品。它除了用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年节庆典之外,还是许多礼俗活动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具和礼物。

清明节做“罐儿”。可分为“祭祀罐儿”和“人口罐儿”,是在锅里蒸熟的。“祭祀罐儿”据说是晋文公火烧绵山时,功臣介子推的头部因有鸟雀相护,才得以保全,以便上坟扫墓之用。而“人口罐儿”是按全家人的不同身份和职业来塑造上边的图案内容的:如给男孩子们的,便在“罐儿”上塑1籍、笔、墨、纸、砚和算盘等学习用具;给生产劳动的男人们的,便在“罐儿”上塑上粮食囤(陕北储粮的一种工具)和各种农具等等;做给女孩子的“罐儿”上,则塑有刀、针、线、尺子和各种花草图案,希望心爱的女儿将来能描龙绣凤。“罐儿”代表着丰衣足食,体现着全家团圆,表现了洛川塬上特有的乡土风情。

端午节做“面鱼”。它是捏制好后烙熟的,做好后用一根红线串起来,戴在孩子的脖颈上。意思是把江里的鱼已经烙死,再也不能去咬投江而死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婚嫁时做“馄饨”。由男女双方的亲戚捏制,在大喜之日送给新郎新娘。一个面龙一个面凤,寄予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春节时做敬神的面花叫作“供儿”。春节时的“供儿”主要是用来祭祀的,10个为一盘,用来祭祀天地神灵和祖上的。祭祀对象不同,捏制的形式也不相同,特别是用来祭祀祖上的“供儿”,在大年三十要比较谁家捏得花样好,颜色鲜。另外,还有为家人捏制的老虎或馄饨,大年初一,按人口一人一个,叫作人口老虎或人口馄饨。还有龙、凤、鸟、鱼、兔子之类的动物,制作时有的用木梳压,用汤勺给鱼龙雕出鳞片,用剪刀给小鱼、小鸟、兔子剪出尾巴,用豆粒装点眼睛,并染上颜色,使它们生动逼真,妙趣盎然。

除节日之外,在孩子的诞生、满月、生日,老人的寿日等许多的礼俗活动中,面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道具和礼物。孩子诞生时,亲友们一般要送面塑的老虎或兔子,用红线拴起来,绑上几尺布和几元钱,称为“送锁儿”。新生儿满一百天或周岁时,舅家、姑家、姨家除送衣、帽、鞋、布老虎之外,也要送上面塑的老虎、兔子等面花,外婆家还需特备一对环形大烙饼,谓之“曲连”,意思是祝福孩子健康长大成人。老人做寿时也要做成寿桃形的面花表示祝福健康和长寿之意。

在婚礼中面花也是少不了的,在新人未进洞房之前,新房中的炕上就头靠头地竖放着两个枕头,在枕顶上放着两只面做的小白兔,白白的身子红红的眼睛,非常可爱。新娘进洞房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枕头推倒,让兔子滚到炕上,表示她愿意到这家落地生根,生儿育女。在炕上还放着一对盘成馄饨形的面团,上面捏上各种鲜花、蝴蝶、蜜蜂,还放上4颗核桃。馄饨表现的是圆满和混沌初开的意思,鲜花、蝴蝶、蜜蜂和核桃则表示的生育。

面花制作工艺很复杂,先要用面团捏好各种动物的大体轮廓,再在上面捏塑必要的小装饰,然后用木梳压出鸟鱼和动物的毛发,用羹匙压出龙、鱼的鳞片,用剪刀给小鱼、小鸟剪出嘴巴,再用不同大小、各种颜色的豆子点上眼睛。等到在锅里蒸熟后,再给涂上简单而鲜艳的颜色,使得面花的造型更加完美生动。另外,在捏制时就把各种食用色颜料掺入面团,这样做成的面花色彩鲜艳、情趣盎然。制作面花时和面、蒸馍的火候都有讲究,只有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状好、不变形的花馍。

透过洛川面花造型生动形象、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古老的民风习俗,我们可以看到洛川积淀深邃的文化内涵,孕育着深厚的黄土文化。这些精巧的作品,不但有巧夺天工的形象可以欣赏,且有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可以品味。

近年来,随着洛川农家乐旅游的兴起,以凤栖镇作善村为代表先后举办了两届面花大赛,面花古朴粗犷,大胆随意,色彩鲜艳,生动逼真,妙趣盎然,具有一种天然之美。洛川面花正以新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

四.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苹果

西北黄土高原拥有符合苹果生长的7项气象指标,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苹果优生区。而位于其中的正宁县,又是这片区域中的最佳优生带。这里平均海拔1460米,平均气温8.3℃,降水量630毫米,无霜期180天,土壤主要为黑垆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县内和周边地区无工业区,全县无金属矿山,不存在大气、土壤和水污染问题,大气环境质量、水质环境质量和土壤质量均符合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

正宁县是“八五”期间国列22个苹果生产县之一;国家“十五”计划又将其列入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县。县内所产长富、秋富、岩富、短富系列富士苹果和秦冠、玉林苹果,曾被国家、省、市3次评为金奖,8次评为银奖和铜奖。按果型、色泽、品质衡量,正宁县的果品80%达到优质果标准:苹果可溶性糖含量15.8%,可滴定酸含量0.35%,维生素C含量56毫克/百克,去皮硬度8.2公斤/平方厘米,色度红或条红。

1999年,在湫头乡、永和镇、三嘉乡等地建立的9万亩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年产苹果2000多万公斤。正宁县苹果冠以“陇蜜”品牌,70%随产随销。优质果多销往广东、香港;中档果销往河南、内蒙、俄罗斯;三类果由当地加工,以瓶装果浆果汁行销西北地区。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正宁栽种苹果已有较长的历史。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修的《正宁县志》记载当时就种植有“苹菠果”,而据深入考证,所谓“苹菠果”也即“频婆果”、“苹婆果”,也就是苹果(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由张友鹤选注的《唐宋传奇选》第200页)。1958年,县上成立果树站,引进国光、红元帅、黄元帅等品种,开始在宫河王录马鞍山、湫头滩、三嘉细嘴子湾试点栽植。1974年以后,除过国光、红元帅外,又引入大山红、青香蕉、鸡冠等品种,一些行政村在集体山场,个别农户在庄前屋后栽植。但规模小,产量低,属于粗放性经营,根本形不成生产力。1984年左右,县上又从山东招远县引进普通红富士着色系列,如长富2号、秋富1号等,实施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1988年,全县苹果栽植已达10万亩,后因管理不到位,生产技术差,病虫害防治能力低,栽植面积一度下降,徘徊在4~5万亩。

1994年至现在,正宁苹果生产基本处于稳定、良性的发展阶段。围绕“兴果、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栽植上规模,强化管理攻质量,系列开发增效益,使果业生产成为县上的后续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以山河至周家50公里优质丰产带、五顷原至永和20公里优质基地、三嘉万亩优质基地片、南原万亩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主的绿色苹果生产带已经形成。苹果生产已通过了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综合监测验收。二是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全县果园施肥、修剪、喷药、涂白、清园等5项周年管理指标均达到95%以上,示范园达到了100%;果实套袋、铺设反光膜、喷施果型剂、覆草缠膜、拉枝扭梢、刻芽环割、节水灌溉等优质丰产新技术也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促进了果品产量和品质的稳步提高。三是产业开发走势强劲。果品生产基本上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全县已发展个体私营果品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各种果品70万公斤,加工产值350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建成50吨以上果库16座,30吨果库76座,10吨果库218座,简易果窖460孔,年贮鲜果500万公斤,保鲜增值70万元。成立果行21个,组建果品运销队39个,年运销量600万公斤,创利税20多万元。其中以正宁县陇东果品集团总公司最为突出。该公司包括基地建设部、服务保障部、加工部、贮销部4个部门,下设经销门市12家,纸箱厂1家,发泡网厂1家,10吨以上果库33个,总固定资产达150万元,2003年总产值1200万元,已成为正宁县果产业开发的龙头公司。

总之,正宁县发展苹果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具备生产成本低、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目前,全县苹果生产大户蔚然兴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2户、万元以上的有260户、5000元以上的达6750户。正宁县先后被国家、省政府授予“绿色长城奖”和全省“林果产业开发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五. 陕西省 渭南 潼关县 苹果脯

苹果脯采用渭北优质苹果加工而成,色泽鲜亮,块形端正,果香浓郁,绵甜爽口,集色、香、味于一身,是人们喜爱的佳品。( 渭南)

六. 甘肃省 天水 麦积区 花牛苹果

花牛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水无论气候、土壤、日照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宜苹果生长,这里生长的苹果色、形、味俱佳,成为西北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1974年天水被确定为全国六大外销苹果产地之一

天水市北道区廿里铺乡花牛寨,培育的苹果新种,堪称苹果中的一绝,它果形美观,色泽鲜红,五棱突出,个大皮薄,汁多肉厚,浓香可口,声著华夏,这就是花牛苹果

花牛苹果的前身是红元帅。1956年花牛寨从辽宁省熊岳镇引来红元帅、金冠、国光等10个苗木品种,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经农民精心培育,10个苗木品种都育植成功,而且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快的提高。其中红元帅以色、形、味俱佳,冠压群芳。1965年,花牛寨培育的红元帅首次运至香港试销。为了便于了解试销情况,技术人员在苹果箱的右上角均用铅笔注上“花牛”二字,作为记号。香港办事处将“花牛”红元帅卖给英国贸易商,英商又转销给美国贸易商,几经品尝,花牛苹果异彩初放,轰动一时。香港报纸赞曰:中国的西北地区有个“花牛园”,生产最优质的“花牛”苹果,品质超过美国的王牌苹果“蛇果”,并压倒世界各国名牌苹果,经香港市场评比,中国“花牛”苹果夺得了世界王牌称号。之后,我国正式以“花牛”作为苹果商标,向外大量出口。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花牛”苹果新品种不断出新,果品质量稳步提高,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水平,成为天水市的支柱产业。( 天水)

花牛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天水市人民0《关于确定花牛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建议的函》(天政函[2005]1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太京镇、关子镇、西口镇、皂角镇、平南镇、天水镇、汪川镇、中梁乡、华岐乡、大门乡11个乡镇;麦积区花牛镇、伯阳镇、元龙镇、社棠镇、马跑泉镇、甘泉镇、渭南镇、中滩镇、新阳镇、石佛乡、琥珀乡11个乡镇;秦安县兴国镇、陇城镇、莲花镇、郭加镇、西川镇、刘坪乡、魏店乡、五营乡、叶堡乡、安伏乡、王窑乡、云山乡、王尹乡、兴丰乡14个乡镇;清水县永清镇、红堡镇、金集镇、远门乡、土门乡、郭川乡、贾川乡、丰望乡8个乡镇;甘谷县白家湾乡、磐安镇、安远镇、八里湾乡、新兴镇、西坪乡、大石乡、谢家湾乡、礼辛乡、大像山镇10个乡镇;武山县洛门镇、鸳鸯镇、四门镇、马力镇、咀头乡5个乡镇;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刘堡乡、大阳乡、连五乡4个乡镇共6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苹果

吃苹果既能减肥,又能帮助消化,老人吃了会很好的。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构成大脑所必须的营养成分。苹果中的纤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益,能促进生长及发育。苹果中的锌对儿童的记忆有益,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但苹果中的酸能腐蚀牙齿,吃完苹果后最好漱漱口。

八. 陕西省 渭南 临渭区 桥南苹果

苹果作为药用,中医认为它性平,味甘,具有补血益气,止渴生津和开胃健脾之功,对消化不良,食欲欠佳,胃部饱闷,气壅不通者,生吃或挤汁服之,可消食顺气,增加食欲。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苹果能防止胆固醇升高、减少血糖含量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造成的慢性中毒。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苹果有止泻、通便的作用。治疗单纯性轻度腹泻时,只吃苹果,不需用药,亦有疗效。因苹果所含有机酸能刺激肠道,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故能通大便,治疗便秘。它还具有补脑和安眠养神的功用。而且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1,对癌症有积极的抑制作用。苹果还有恢复疲劳,维护皮肤健美等作用。所以,古今中外总是称誉苹果是“保健之友”。

九.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日照苹果

从30年代开始引进苹果。至建国初期,仅有巨峰镇大卜落村、尹家河大宅科等3个村有零星载培。 1952 1955年,中央扶持革命老区,从辽宁调入13万株果苗,苹果始有发展。1956年,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苹果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六、七十年代,苹果发展出现第二个高峰,面积达6万多亩,主栽品种为小国光、金帅、红香蕉、辽伏等。八十年代中期,通过学五莲山区开发发展苹果生产经验,引进栽培红富士、新红星等良种,出现了第三个高峰,面积达10万余亩。随着市场经济下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已逐步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配套的苹果生产模式。早熟品种有藤木一号、辽伏,中熟品种以嘎啦、新红星为主,晚熟品种以红富土为主。果晶远销浙江、安徽、广东、福建、上海等省内外地区。随着国内外先进的栽培技术的不断引进和推广,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果树技术管理措施。由过去的大冠稀植等粗放管理发展到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四季修剪、壁蜂授粉、疏果、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措施广泛应用,使果晶品质和产量大幅度提高。苹果生产向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方向、产业化方向发展。1997年10月,河山镇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四大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并为苹果注册了“旭光”牌商标。“旭光”牌苹果多次荣获“山东省优质果品”,1999、2001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99年3月获得绿色食品证书,连续多年以高于市场数倍的价格出口到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市场,是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苹果品牌.

十. 山西省 临汾 霍州 霍州苹果

霍州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果区东倚霍山,南北狭长,紧依霍山怀抱。地理优势独特,北纬37度,海拔高(900—1100m),日照长3000小时以上。年降雨量适中500cm左右,昼夜温差大7—10℃,气候凉爽,水资源丰富。灌溉水出自太岳山中,富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元素。果区远离污染源是生产红富士苹果的最佳区域。全果区种植面积五万余亩,以晚熟红富士为主,果实色泽鲜艳华丽夺目、果质细腻津露宜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7— 18%,含糖量14%以上,含酸量0.2%以下,硬度7—8kg/cm2。并有部分密脆、嘎啦、松本锦、红将军、富士王等早熟品种,年产商品果十万吨以上。

地域范围

霍州市康益达苹果专业合作社位于霍州市境内霍山脚下,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2′-113°27′,北纬35°01′-36°23′之间,总面积768平方公里,其中苹果的产地面积3603公顷,年总产量12万多吨,主要分布在108国道大运线三教乡、陶唐峪乡、李曹镇两乡一镇丘陵山区100多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霍州苹果果实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350-400克,形正,着色好,脆硬适度,果肉乳黄色,细脆多汁,香甜可口,果味纯正。2.内在品质指标:成熟期在中秋、国庆前后,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老少皆宜,长期食用可健脾、舒胃、美容养颜、延年益寿。营养成分规定如下:果形指数1.05,总膳食纤维≥1.0g/100g,可溶性固形物≥14.0g/100g,水分≥75g/100g,维生素c≥1.2mg/100g, 钾≥80mg/100g。3.安全要求:大气、灌溉水、地面水、产品执行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