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庆阳特产糕点 庆阳小吃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庆阳特产糕点 庆阳小吃一览表更新时间:2022-04-14 15:22:45

一.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餱餱

宁县餱餱也称作“窝窝头”,一般是玉米面粉、糜子面粉经发甜蒸熟的甜食,其形状特别,为顶尖、底有窝,整体为圆锥形,吃起来有甜味。相传餱餱最早起源于周祖公刘时代餱粮之餱的孑遗,为古食物的活化石。其制作方法是用热水将玉米面粉、糜子面粉和成团,均分成大约10cm左右的面团,揉成圆球状,用大拇指按住底部不断旋转成深窝,顶部挤成尖状,外表酷似桃形,宁县农村地区较为常见。宁县餱餱营养全面,纤维素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其中所含的玉米油,更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杂粮食品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成为必点的一道佳肴。

二.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庆阳白瓜籽

白瓜籽在庆阳的生产历史悠久,主产于子午岭北段的林区和林缘地带,这里气候湿润,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宜种植西葫芦,年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白瓜籽500吨以上。经加工炒制的白瓜籽,不仅国内市场走俏,而且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同家和地区。白瓜籽外观洁白,板大皮薄,仁厚味醇,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等,具有益容养颜、开胃生津、润肠通便之功效,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据测定,白瓜籽含维生素B10.15mg/100g, 维生素B20.15 mg/100g, 维生素E 13.25 mg/100g,胡萝卜素0.47 ug /100g, 泛酸1.5 ug /100g,烟酸0.62 ug /100g,钙235 mg/100g, 铁6.7 mg/100g, 磷670 mg/100g, 钾102 mg/100g, 锌2.57ug/100g, 硒2.78 ug/100g。庆阳白瓜籽A-出品率达到80%以上,远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同类产品。

三.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杏干干

#庆阳杏干干#杏干味甜、质软,杏仁香脆可口,性热,具有活血补气,增加热量的作用,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C等成分,庆阳杏干采用庆阳特有气候天然晾制而成,口味独特、老少皆宜、口感舒适,只要您吃过天然正宗的,就会得到您的好评,是居家零食、招待客人、旅游,馈赠亲朋好友之理想佳品。

四. 四川省 甘孜州 康定市 “麦秋”糕点

炉城中桥东西两街口处,被称为“

炉城的春熙路”,是特别繁华所在。“麦秋”糖果糕点铺主人姓王,延聘内地擅长糖果糕点师傅制作。常售玫瑰、金钩、蜜饯、点心以及各型糖果糕点,由于配料精选,制作工艺讲究,有甜、有咸、酥、脆、香、美,样式多、品种齐全,中秋前特制月饼大小供各类人选购,食客都说炉城“麦秋”月饼在西康是手屈一指的,可与成都媲美。

五. 云南省 迪庆 德钦县 藏式糕点

藏式糕点是迪庆的特色小吃。最常见的有油炸果、“八撒”糕点、“吉祥结”油炸果、龙眼包子、油煎“叙鲁叙鲁”等等,多用于喜庆佳节,招待宾客。中甸藏式糕点有香脆可口、酥而不腻等特点。油炸果藏语称“善纳”,用精面、酥油、糖等原料揉合成吉祥结状放入滚油中炸成,是待客和节日庆典的最佳食品。

六.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米面馍馍

庆阳市米面馍馍采用当地新鲜米面,经“烧、晾、箩、发、和、揉、烙”七道程序精制而成。金黄酥软、糜香浓郁、入口甜美,食后回味无穷。

七.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庆阳死面饼子

面饼,是陇东人喜欢吃的面食,花样繁多,高手云集。炮制面饼,或烙,或烤,或炸,大体都是要发面的。而死面饼却无须发面,顶多把面粉用开水烫烫,揉到了,擀匀了,摊在热油锅里,一手按住一转圈,只听得滋啦一声,再反过来,一手按住,一转圈,又听得滋啦一声,扣上锅盖,两三分钟,拿出来。呀,软闪闪,亮晶晶,面香扑鼻。这就是死面饼子了。

死面饼是不常吃的,费面粉,肠胃不好的人不易消化,做死面饼的准确叫法,不叫烙,也不叫烤什么的,叫啪(bia)。听听这一声响,生面饼以铺天盖地之势丢进锅里,一转圈,一个鲤鱼打挺,啪,另一面铺在热锅上,一转圈,啪,揭起来,扔在案板上,啪叽啪叽,吃的天塌东南,地倾西北。死面饼子啪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会啪的人,翻手云覆手雨,如变魔术,不会啪的人锅沿磕了腕,热油烫了手,一面烧焦了,一面还没熟,翻饼出饼时,手劲不匀,把一张饼撕的四分五裂,不甚雅观,吃起来,也少了味道。(庆阳宁县百通合作社)

八.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庆阳苹果

庆阳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庆阳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庆阳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庆阳位于北纬35°14′28″—37°9′13″之间,海拔1100米–1600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

庆阳栽培苹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三大主导产业”之首,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服务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大力实施国家级、省级苹果标准园创建项目和市县乡3级优质苹果“千百十”科技示范园建设工程,已基本形成了规模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有苹果面积118万亩,产量40万吨左右,产值14亿元以上。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16万亩;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有机转换产品认证40万亩。有22个乡镇人均苹果面积达到1.5亩,21个乡镇苹果收入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庆阳苹果以其果实硬度大、果形高桩、色泽鲜艳、蜡质层厚、酸甜适度、耐贮耐运、食用安全等特点,畅销广州、上海、成都、北京、香港等国内大中型城市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国家。

庆阳是全国苹果优生区之一,所产苹果硬度较大、果面洁净、色泽鲜艳、酸甜适度,品质优良。据测定,庆阳红富士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5%,维生素C含量4.2mg/kg,总酸量0.21%,均高于国家鲜苹果GB1051-89标准。另据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感官、营养及卫生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884-2004)标准要求,贮存5个月后,硬度为7.5kg/cm2,高于其它地区。

地域范围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介于东经106°21′16″-108°42′48″,北纬35°14′28″-37°09′13″之间。东部与陕西的宜君、黄陵、富县、志丹等县连接;北部和陕西省的吴旗、定边继宁夏的盐池县为邻;西部同宁夏的同心、固原、彭阳县为界;南部和我省的平凉和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接壤。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20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市内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部低,呈簸箕形,故有“陇东盆地”之称。市辖庆城、合水、正宁、镇原、宁县、华池、环县7县和西峰区,116个乡镇。

庆阳苹果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96个乡镇。包括西峰区的7个乡镇、庆城县的15个乡镇,环县的7个乡镇、华池县的8个乡镇、合水县的12个乡镇、正宁县的10个乡镇、宁县的18个乡镇、镇原县的19个乡镇。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庆阳苹果产区,地貌特征多数为高原及沟壑。土壤为黑垆土和黄绵土,土层深厚,黄土覆盖80-230米,而且质地疏松、透气蓄水保肥能力强,富含钾、镁、钙、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大约在1%以上,土壤氧气浓度为10-15%,pH值为7.0-8.4,总盐量低于0.28%,有利于苹果根系生长,保证树体和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要水分、养分,有利于提高苹果品质,是形成庆阳苹果特色的基础条件。

(2)水文情况:庆阳苹果产区系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市内有马莲河、浦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五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年平均总流量26.7立方米/秒,总经流量8.4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净储量约43.39亿立方米,动储量3714万立方米。市内年降水量为550-680毫米(全国生产最适宜区要求:降水490-660毫米),降雨适中,水源纯净、无污染。这一降雨特点使得空气湿度相对较低,不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果树病虫害的侵染种类少、危害较轻,果园用药浓度低、次数很少,并且这一区域暂时没有形成工业污染,苹果生产环境和地域特征得到保护。

(3)气候情况:在苹果生长期(4月-10月),庆阳苹果产区海拔在880-1400米之间,光照强度为35000-50000米烛光,年日照时数2200-2500小时,其中8月-9月份在300小时以上;平均气温在13℃-18℃,大于10℃的积温在1500℃-3000℃,夏季6月-8月均温在19℃-23℃,绝对高温≥35℃日数不超过5天。开花期温度为15℃-23℃,花芽分化期温度为20℃-25℃,果实发育期温度在25℃左右。而且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11.6℃-16.8℃,白天果树养分积累较多,夜晚消耗较少,果品中糖、酸和维生素等的含量增加,风味浓,肉质脆。这一气候特点非常适宜苹果生产,属于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全国苹果区划研究报告中的我国苹果生产最适宜区。

(4)人文历史情况:庆阳苹果栽培演化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庆阳苹果栽培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到唐宋时砂果、蜜果、红苹、白苹等已在民间庭院广为种植。在庆阳一些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上屡有记载,距今1600年的《群芳谱》一书,就载有我市环县栽种沙果的史实;清乾隆年间,赵本植修《庆阳府志》共载有栽培及野生果20余种,即“梨、桃、杏、李、枣、林檎、沙果、楸子、花红、樱桃、榛子、棠球、葡萄、木瓜、石榴、山桃、来檎、柚子、柰子、核桃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宁县城乡有桃、杏、李、梨、枣、柰、核桃、桑树等树5400余株,当年“劝谕伸约”,新栽2237株;民国时期,干戈不断,时局动荡,农事不稳,果树生产频临于萧条待毙。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泡果”类型散生于宁县、庆城等地田间。庆阳商业性栽培的“苹果”主要指大苹果(即西洋苹果),西洋苹果栽培开始于1942年,由天主教传教士将红绞、国光、青香蕉等5个品种传入庆阳县三十里铺和西峰镇两个教堂内开始观赏栽培,而真正作为商业性栽培应该从1953年原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西峰黄委会水保站建立苹果品种示范园,进入新世纪后,庆阳市把发展苹果确定为特色优势产业之一,2002年农业部又把庆阳苹果纳入中国优势产业带,庆城县率先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无公害苹果示范县,此后2006年省农牧厅又命名我省最东端的苹果生产大县——正宁县为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

九. 辽宁省 盘锦 大洼区 刘家糕点

田庄台是盘锦市回民最为集中的聚居地,因此回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老刘家果子铺”就是其中之一。刘家果子铺做出来的糕点别具风味,在镇内很有名气,在盘锦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刘家果子铺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店铺,现任老板名叫刘成。早在1910年,他的曾祖父刘忠喜到一家糕点铺当学徒,经过五年多的刻苦努力,在名师的传授下,终于掌握了各种糕点的加工制作技术和配料方法。回到家后,开始摆小摊卖糕点。刘忠喜年老后,由其子刘丕贤经营,刘丕贤为人忠厚,善于经营,为提高糕点的质量,他又聘请有名的糕点师为技术指导,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回族群众在传统节日中专门制作的各种甜食的技巧,从而做出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精美糕点。

刘家糕点选料十分考究,做工异常精细,糕点中有用菜油、冰糖、玫瑰花瓣、核桃仁、青丝、芝麻、蜂蜜,配制的糖馅,也有用红枣、红豆等制作的枣泥馅和豆沙馅。甜品类有佛手、白皮、桃酥、炉果、蛋糕、芝麻饼等。其中最出名当属“老八件”(牛舌饼、风车、蝴蝶、帆船、青蛙、荷叶、花瓣、昆虫)。

刘家糕点铺的“老八件”是指用八种不同的馅料做出的不同的口味,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八样点心。同时他们还推出回族传统的食品:大碗油茶、蜜汁麻花、麻团酥等。不仅品种丰富,形美味佳,而且营养极为丰富。

刘家糕点以甜、酥、脆为最大的特点,在同行中独占鳌头,名扬古镇。每逢年节,刘家糕点都成了居民们探亲访友最为时尚的馈赠佳品。刘家糕点的包装也别具特色,多采用包装纸。上用红色印有吉祥字样图案纸质包装,并用一条纸绳绑好。但对特殊要求的顾客采用红色的铁制盒(匣)包装,分一斤装、二斤装等多种规格来满足顾客需求。

现在刘家糕点铺由刘俊华和刘成父子经营,经过多年的改进,现已形成独家特色风味糕点。

十. 甘肃省 庆阳 庆城县 庆阳香包

庆阳香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庆阳香包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绌绌"又名藏针绣,其特点是把针线藏起来,以造型状物、形神兼备而不见针线为佳境,其工艺流程包括创意、选料、剪裁、状物等环节。当地流传的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庆阳的一种民间民俗物品。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

庆阳香包产地范围为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肖金镇、彭原乡、什社乡、显胜乡、温泉乡、后官寨乡,庆城县驿马镇、庆城镇、玄马镇、熊家庙乡、赤城乡、白马铺乡、桐川乡、太白粱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宁县新宁镇、平子镇、早胜镇、长庆桥镇、和盛镇、新庄镇、米桥乡、良平乡、中村乡、太昌乡、焦村乡、南义乡、瓦斜乡、金村乡、春荣乡,正宁县山河镇、榆林子镇、宫河镇、永和镇、月明乡、西坡乡、永正乡、周家乡、罗川乡、湫头乡、五顷塬回族乡、三嘉乡,合水县西华池镇、老城镇、吉岘乡、何家畔乡、定祥乡、板桥乡、柳沟乡、杨坪乡、蒿嘴铺乡、太白乡、店子乡,环县环城镇、曲子镇、甜水镇、天池乡、演武乡、合道乡、樊家川乡、四合原旅游办、秦团庄乡,华池县悦乐镇、柔远镇、元城镇、温台乡、城壕乡、定汉乡,镇原县城关镇、屯字镇、孟坝镇、三岔镇、平泉镇、开边镇、太平镇、临泾镇、南川乡、上肖乡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