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庆安县新昊山特产品店商品 庆安县新昊山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庆安县新昊山特产品店商品 庆安县新昊山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05:46:04

一. 黑龙江省 绥化 庆安 庆安大米

庆安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庆安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庆安大米由于蛋白含量较高,直链淀粉适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所以饭粒完整,洁白、油光发亮,软而有弹性,不黏结,微甜、清香适口,冷后不硬、不回生。庆安县先后被国家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绿色食品A级水稻生产基地”以及“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被授予“中国绿色食品之乡”称号。

黑龙江省庆安县位于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中国寒地黑土核心区上,280万亩耕地中,绿色水稻达140万亩左右,绿色大豆达30万亩左右,玉米在100万亩左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庆安县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绿色食品之乡,同时也是绿色水稻生产加工基地。

目前,庆安形成以了鑫利达米业为龙头,以青清源、双洁等米业为骨干的水稻加工产业集群,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8家;年加工量超10万吨的企业13家,年加工能力可达240万吨,县内水稻加工转化率达到了100%。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庆安形成了一大批绿色知名品牌。“源升河”牌、“庆泉”牌白酒分获“黑龙江省著名商标”、“黑龙江名牌产品”,其中,“源升河”牌大米白酒还远销韩国,“七河源”牌大米获国家免检产品,“庆鑫”牌大米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米”称号,“双洁”牌富硒米被北京十几所高校确定为专供米,庆安镇的绿色蔬菜被端上俄罗斯居民的餐桌。

庆安县是全国闻名的绿色食品之乡,同时也是绿色水稻生产加工基地。目前拥有绿色食品品牌31个,绿色食品作物认证面积、品牌数量都位居全国县级前列,其中庆安大米品牌价值高达33.69亿元。近年来,庆安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粮仓开始向大厨房转型。

地域范围

黑龙江省庆安县域南至黑山,北至大青山,东至依吉密河和安邦河一线的发展乡东兴村,西至庆安县久胜镇久安村

特定品质

米味纯正.质感光亮.绿色大米

庆安大米

黑龙江省庆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庆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庆安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庆政发〔2013〕14号

黑龙江省庆安县地方标准:

DB2330/T002-2002

《庆安大米》

二.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糯米排骨

靖安美食之二(糯米排骨)采用靖安高山客家糯和农家猪排秘制而成。

三.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淮山

淮山,俗称山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具有“益肾气、强筋骨、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治泄精健忘”等功效,是一种上等的保健食品及中药材料。融安淮山外形好,形状规则,圆润正直,饱满光滑;品质优,味道清甜,肉质细腻润滑,带有清香味,营养丰富,是菜用淮山的极品。目前我县已经注册有“根状元”等淮山品牌。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9.0℃,年平均雨量1942.5毫米,无霜期295天。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淮山种植,融江两岸的冲积土更是淮山种植得天独厚的沃土。融安的淮山薯种植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据说早在60多年前就开始有人种植了,近年来,融江沿岸的淮山种植区每年基本保持在1000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融安淮山上市时段。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之后,融安淮山种植户掌握了一套引以为荣的技术改良方法,种出来的淮山外形漂亮质量优良。农业部门也带领农民加强了对淮山薯种植的管理,号召农民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防虫治病,必须使用农药时,也是使用无公害、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保证淮山薯的质量。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四. 广西 南宁 隆安县 五花饭

  壮族三月三——五花饭:“五花饭”是隆安金牛公司遵照壮族传统风俗“三月三”特色食品“五色饭”加工工艺,应用科学、卫生的加工技术手段完成的具有保健功效和民族特色的最新产品。“五花饭”分天然色、黄色、黑色、红色、紫色,均选用天然植物提取色素,配以隆安“香糯米”精工制作而成,产品色泽鲜艳,清香透亮,食用时用温水浸泡产品五分钟,入锅或炉蒸软,取出可调入蜂蜜或香葱、麻油等配料食用,柔软爽口、花香四溢。每年清明前后,广西山区温热瘴痧气衍生,壮族先人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生津并且色彩艳丽的天然保健植物,制成五色饭,全族老幼欢聚食用,有喜庆、保健的意义,是集美食、保健于一体的民族传统食品 

五. 广西 南宁 隆安县 隆安荔枝

         荔枝果实色丽质柔,甜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益气补血,理气、散结、止痛之功效。隆安县栽培荔枝历史悠久,于清嘉庆年间引进,距今已有三百多年。隆安的荔枝主要分布在那桐、乔建、古潭、丁当等乡镇。目前隆安荔枝总面积为7560亩,主要品种有黑叶、红皮、四月红、青皮、金钟、福建、三月红等。

广西隆安县栽培荔枝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隆安于清嘉庆年间大规模引进荔枝品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隆安的荔枝主要分布在那桐、乔建、古潭、丁当等乡镇。2006年隆安荔枝总面积为7560亩,2011年为8000亩左右。主要品种有黑叶、红皮、四月红、青皮、金钟、福建、三月红等。其中隆安县那桐镇那门村是隆安著名的荔枝村,80年代隆安县的荔枝与板栗一度成为国宴水果中的佳品。

那门村是隆安县远近闻名的水果村,全村水果面积6600亩,其中荔枝4300亩。近年来,该村提出了以“发展两头,优化中间,走优质高产高价荔枝发展道路”的思想,指导荔枝种植和优化品种结构,使全村新种植水果1100亩,其中种植优良品种“鸡嘴荔”约600亩,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该村每年都主动邀请区、市、县的水果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尤其注重在产品销售上下功夫,实行一条龙服务。每年荔枝收获季节,联系邀请湖北、福建、云南、南宁、玉林、钦州等地的客商到村设点收购,保证了全村荔枝的销路及价格,打响了那门荔枝的品牌,使其成为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六.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杏

据史记载,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氏均出生于秦安,秦安大地湾古人类遗址比半坡古遗址还要早1500—2000年,310国道贯穿县境,境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全国北方落叶果树的最适生产区,所生产的杏以个大、色鲜、质优、汁多、味浓而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全县有杏1.1万亩,年生产杏88万公斤,产值114万元。主要有张弓圆、一窝蜂、凯特杏等12个品种。生产的优质杏远销省内周边地区。

七.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花椒

秦安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安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安县属半干旱山区,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花椒属耐干旱的树种,通过多年来群众自发摸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花椒栽植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截止2008年底,花椒面积达到了21.65万亩,花椒产量达到840万公斤,花椒总收入1.68亿元,农民人均从花椒种植中得到的收入为293.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795元的16.3%,已成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1、独特的地理优势

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喜阳性树种,适应性很强,在海拔2200米以下均能生长,喜光、喜干燥温凉气候,不耐严寒霜冻,但随着树龄的增大,抗寒力也显著增强,花椒耐旱不耐涝忌暴风。在年平均温度10—15℃,年降水量500㎜左右地区长势良好,结果量也高。花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喜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花椒树比一般果树适应性强,省时省工,病虫害少,果实含水量低,采收晒干后极耐贮藏和运输,一般三年即可挂果。

秦安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高度1120—2230米,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冬干夏湿,年平均气温10.4℃,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8.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78天,年降雨量507.3毫米,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大红袍、秦安一号、油椒等多种优良花椒品种的栽培,是花椒的主要栽培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生产的花椒因色泽艳、颗粒大、麻味醇、质量好,深受广大客商的青睐。

2、传统与现代规模种植的基础优势

据《齐民要术》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可见花椒在秦安县栽培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秦安群众历来就有栽植花椒的传统习惯,1988年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面向市场,建基地,创名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优势,“做土的文章发树的财”,大力发展花椒支柱产业,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3、花椒市场优势

秦安县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是连接兰州、西安、陇南、陇东的中心枢纽,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商贸活跃,历来商贾云集,是陇东南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加之秦安“货郎担”亦遍布全国各地,传统的经商意识,造就了一大批在花椒营销方面懂市场、善经营的人才。目前,全县已建起5个花椒专业市场、8家上规模的花椒营销公司、100多个收购网点和国内40多个销售网点,有花椒经纪人300多人。生产的花椒产品主要销往四川、重庆、新疆、青海、内蒙等省市,并远销俄罗斯、巴基斯坦及东南亚诸国。

4、花椒品牌优势

1997年选育的“秦安1号”花椒被列为全国林木良种。

2006年秦安花椒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秦安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花椒之乡”的称号。

2009年“秦安花椒”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秦安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西川镇、莲花镇、陇城镇、郭嘉镇、云山乡、刘坪乡、叶堡乡、安伏乡、魏店乡、王铺乡、王窑乡、千户乡、王尹乡、兴丰乡、中山乡、五营乡等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毛竹

毛竹又称楠竹,盛产于融安、融水、三江、金秀等地,其中以融水居多,年产约80万株。毛竹竹杆组织致密,株大节长,质量好,坚韧耐用,富有弹性。是制作家具、农具、竹器、脚手架、棚架及造纸的好材料,并可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其笋味美可食,竹梢可作扫帚,竹壳可作包装。过去融水出产的竹纸,是以本地毛竹为原料,远近驰名,曾荣获国际银质奖

( 柳州)

九.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金溪白酒

金溪白酒,又名斜溪白酒,始创于明朝,清代评为蓬州贡酒,工艺独特,纯粮酿造,味香酒醇,注册品牌“金粮纯”、“金粮液”远销河北、山东,蜚声省内外。金溪美酒,香飘千里。真可谓:“集天地之精华,吸五谷之精英”。

金溪白酒以精选大米、高粱、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纯小麦特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窖续糟三十天固态发酵,取用纯净清洌的优质地下山泉活水精心酿制。采用配醅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级并坛等精湛的技艺。酒体风格属浓香型或浓香风格型白酒。

十. 广西 南宁 隆安县 雁江粉利

粉利是广西隆安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到过广西地区,当地水质较差,诸葛亮遂命军士挖“孔明井”,让兵士将大米蒸熟磨浆搓成饭团,这就是粉利的雏形。

制作方法

粉利是用上好大米细磨成浆,搓搜成小圆柱状,蒸至八成熟,取出晾干即成。 制作完成的粉利,等凉却后,一般放入冷水中保存,以防止开裂。并且需要时不时更换新水,以防止粉利发酵。换水时,不但要替换全部的水,还要洗干净,浸泡过程中粉粒表面产生的粘滑物质,以求保存时间能延长。

广西地区一般会在过年期间食用粉利,以讨大吉大利之意。吃时切成条状或片状,配上腊肉、芹菜或菜花、青蒜等烩炒装盘即可食用。特点是色鲜味美、Q弹爽口。 也可像煮面条一样,做成汤粉利,清爽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