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特产米粉子怎么炒 湖北炒米粉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特产米粉子怎么炒 湖北炒米粉做法更新时间:2022-03-30 10:05:05

一. 湖北省 襄阳市 樊城区 襄阳干炒仔鸡

特点:麻辣鲜香,味道极美,增进食欲。

主料鲜土仔鸡2只,约1500克。

配料鲜青椒500克,花生米150克,葱段、蒜末。

调料麻油250克,花椒50克,酱油12克,料酒6克,鸡精、姜片、八角、胡椒粉、丁香、沙仁、草果适量。

制法

1、花生米炸熟备用。

2、将仔鸡宰杀去毛除内脏洗净,剁成小块,麻油烧至6成热,放入花椒、姜片,加鸡块翻炒,再加料酒、酱油、精盐、鸡精、辣椒块、八角、胡椒、丁香、沙仁、草果,炒成金黄色,倒入花生米,倒入锅仔,加少许水,用小火焖10分钟左右上火锅。3、边吃边翻炒,以免糊锅。

二.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楂子豆腐

楂子豆腐原料为橡树的果实,名橡栗,亦叫栎实,可食,早在《列子说符》中就有“冬日则食橡栗”的说法。从山上将橡栗捡回后晒干,去掉硬壳,把果肉磨成细粉,筛掉粗渣。煮一锅水,待其稍滚时倒入橡栗粉,并搅拌均匀,等到变稠凝固后,取出摊凉,切成块状即成。苦槠豆腐原料为苦槠的果实,苦槠又名槠栗,为皖南一带常见的乔木,种子如毛栗可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槠子处处山谷有之,生食苦涩,煮炒乃甘,亦可磨粉。”

三. 河北省 邢台 沙河市 红谷子小米

红谷子小米

天下第一香米——红谷子小米产自河北省沙河市太行山东麓御路,石岗,下曹一代山坡沟谷,高岗丘陵旱地,黄色粘质土壤的土地是红谷子生产基地,该地海拔平面高,光照时间长,温度适宜,土地肥沃,土壤品质高所以生长的农作物色泽金黄,晶莹明亮,粘糯芳香,绵软可口,

关于小米在当地还流传这个一个有趣的传说:清朝统治年间,御路一带有白莲花教的农民起义活动,后来这件事件传到了京城,有一天皇上和一些文武大臣乔装改扮,来此私访。偶然间发现此村有一位姑娘面容姣好,相貌出众,皇上一见心欢喜,后来招此女进宫,几年后,曹妃回家省亲,吃了几顿自家的小米粥,觉得非常好吃,回宫的时候,带上了一些小米给皇上,皇上尝后也赞不绝口,后由皇上的手一摸,此米竟然瞬间变成了金黄色,它就是天下第一香米,太行山的“黄色珍珠”

该产品采用传统的石碾加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米的营养,成为来自深山的绿色食品,

具有:养颜美容,产妇,婴幼儿,中老年的天然佳品,

采用古老的石碾传统工艺加工.最大限度保留了小米的营养,

来自深山的问候,皈依天然的健康另有多种农产品提供。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都黑岩子蜜柑

宜都市黑岩子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由吴建平、陈昌炳、鄢华平等十二人发起,以从事柑桔种植、销售;牲猪、家禽养殖、销售;饲料销售;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的农户及组织为主体,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社员收入为目的,按照“自愿、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社员,于2011年6月在工商局注册登记。今年春,根据合作社发展需要,合作社成员又进行了扩充。8月15日,合作社召开成员代表大会,修订并审议通过了专业合作社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合作社现已成功组织了成员50名,其中,有20名成员以现金出资入社,出资金额达50万元。

合作社以服务于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主要按照成员的出资额和交易量比例分配。围绕做大做强柑桔、牲猪销售产业,合作社大力宣传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全面推进柑桔和牲猪的品种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共同建设无公害柑桔基地,牲猪繁养基地,保护柑桔种植和牲猪养殖的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原料。宜都黑岩子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将对带动宜都柑桔品牌、品质的提升,牲猪的规模养殖,为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五. 河北省 承德 隆化民俗文化 一百家子拨御面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百家子拨御面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隆化县城北三十公里处有座古镇---张三营镇,清代,因这里只有百十户村民而被称为“一百家子”。张三营镇群山环抱,景色秀丽,以盛产“一百家子白荞面”而驰名中外,白荞面可制作多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其中属“拨面”最为上乘。据考证,乾隆二十七年重阳节(1763年),乾隆皇帝赴木兰围场狩猎驻跸张三营行宫,在品尝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的拨面后,龙心大悦,喻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并御封为“一百家子拨御面”。

三百多年来,拨御面虽经十几代人的传承,但至今仍保持原始的风味和独特的技艺。拨御面的制作方法十分考究,和面时,用滚开水烫四分之一(冬天烫三分之一),然后用手蘸冷水按挤,将面揉成一团。醒十分钟以上,再把面放在拨板上,用擀面杖将面擀成八寸到一尺宽,不超过一厘米厚的长方形面饼,然后双手平持特制拨刀,利用手腕、手臂、手指的巧妙配合,按照快、准、匀、细的要求,拨成三棱型的面条,再按照客人的不同喜好和要求制卤调味。

拨御面风味独特,工序传统,拨技精湛,工艺考究,高级拨面师可将面拨到“细如针,白如雪”的程度,堪称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一绝。拨御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大量蛋白质,且含糖量极低,长期食用有助于医治噎食、风眼、化积、止汗、糖尿病、高血压、小肠疝气等多种疾病,对心脑血管硬化患者恢复健康具有意想不到的食疗保健价值。

目前,人们不愿意再学习这项工序复杂、经济效益不高的传统手工工艺,就连它的发祥地张三营镇也少有人问津,在世的拨面老艺人也廖廖无几,使得它面临失传的境地。

六.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起面饼子

起面饼子是山西晋中平遥县的。

【原料】 白面十斤(制成品50个)

【辅料】 油一斤、食盐三两、碱子半两

【制法】 先从十斤面中取出二斤面起上,再取出三两面和食盐、油拌成糊状,剩余的面加入碱子,用温开水和成比掐圪瘩面硬些,滚成细条,撕成50块,一块一块擀开,抹上酥子卷住,扭住,按扁擀开,放入鏊子上,烤的烫住皮,面向里下炉,熟到五成时翻转,再烤一会儿即成。

【特点】 外焦里虚

七. 辽宁省 鞍山 台安县 桑林子草帽

桑林子草帽
桑林子草帽传佳话台安县的桑林子、新台乡一带的妇女就地取材,以高粱杆梢为原料纺织草帽的历史悠久,统称桑林子草帽,其特点是用料筛选,糜质洁白、编织精细,颇受买主好评,畅销县内外。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生姜炒腊肉

制作工艺简单,食材以腊肉和本地生姜为主。成品色泽鲜美,原滋原味。脆又香的味道,配合腊肉独特的香味,味美可口,也是土家传统菜之一。

九. 辽宁省 营口 大石桥市 “平安”大李子

大石桥大李子:芦屯镇的“平安”大李子己申报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平安”商标。自83年培育“平安”大李子品种后,又陆续引进早熟品种大石早生晚熟品种、“女神斯坦雷梅”等。现有李子树面积6000余亩,30余万株,年产量6000万公斤以上,年产值1440余万元。

十. 陕西省 安康 汉阴县 蕨粉皮子

安康地区的小吃,以汉阴最为著称。汉阴的小吃,又以“蕨粉皮子”最为有名。它胜过“汉中米面皮子”和“秦镇面皮子”。因地僻人微,缺少名人的品尝和文人的渲染,使它“藏在深山人未知”。

“蕨粉皮子”是以当地山中的蕨粉为原料的。汉阴地处秦巴山区中心地带,山中盛产野生蕨类植物,其根部贮存有大量淀粉,含量高达40%~76%,经加工可制成蕨粉。蕨粉细腻,有糯性,无污染,营养丰富,为滋补食品,胜过藕粉。还有驱风湿,解热利尿,消肿安神,去油腻,助消化,提神抗癌等食疗功效。

其制法:先将蕨粉用水调成粉浆,浆不可过稠过稀,以薄糊状为宜。然后以特制的白铁皮平底圆锅盛一薄层粉浆,置入滚开水中,稍许便熟,提出平底锅,凉水中稍浸,用筷头顺锅沿一旋,反扣,一张带微紫红色的蕨粉皮子便成了。

吃时,将粉皮子折叠,用刀切成指头宽长条,放人碗中加调料后即可食之。蕨粉皮子柔韧绵软,光滑细腻,润泽爽口,有着特殊的野味清香,口感极佳,诱人食欲。蕨粉皮子调料要全,醋、蒜水、姜末、味精、辣椒、香油、精盐、芝麻酱等一应俱全,尤其辣椒,不可缺少。否则,便少了魂,

口味大减。你看那秀丽女子,无论平日多么娇贵雅致,此时若不吃出个红嘴圈来,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

蕨粉皮子是汉阴人款待宾客的上等小吃,无论大小宴席,即便金樽美酒、山海珍馐,还少不了一碗蕨粉皮子上在席桌的中央,而且是最受欢迎最先吃光的莱肴。那“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异乡游子,一回到汉阴,第一顿饭食就要吃那蕨粉皮子。即便是病人膏肓、九死一生、不进饭食的垂危病人,也还想吃一点蕨粉皮子,以开口胃,甚至死而无憾。不过,现在因蕨粉来源奇缺,多以苕粉、洋芋粉代替,其味道不如蕨粉,风味大减。真正的蕨粉皮子,已不多见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