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九龙湖皖北土特产 皖北最好吃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九龙湖皖北土特产 皖北最好吃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4 18:26:52

一.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九龙金枣

宁县九龙金枣又名宁县晋枣,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诗经》和隋唐史志中均有记载,曾以地方向朝廷进贡,因之得名。其枣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 肉厚、核小、味甜。鲜食脆酥醇甘,适口性强。加工而成的金丝蜜枣、金枣罐头、金枣酒等产品色亮形好,品质优良,堪称佳品,是天然绿色保健精品,1986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1996年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产品鉴评会金奖。2005年以来,“宁州”牌九龙金枣鲜枣、干枣两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民果”,在中国(国际)首届枣产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二. 四川省 广元市 青川县 白龙湖银鱼

白龙湖银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龙湖银鱼洁白无鳞,浑体通透,色泽如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在国内外久富盛名。白龙湖银鱼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白龙湖银鱼,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白龙湖库区。白龙湖地处龙门山与摩天岭两大山脉交会处的低山峡谷地区,属嘉陵江水系上游白龙江支流,上游为九寨沟风景区,是著名的“西南第一湖”,也是中国四大银鱼盛产湖之一。青川县白龙湖水域面积达68000亩,境内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3.7℃,平均水温15.2℃,流域范围无城市污染,水体年交换系数3.71,融氧量高,有机饵料丰富,水质常年保证为国家二类水质,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银鱼生长。

得益于白龙湖优良的水质环境,白龙湖银鱼洁白无鳞,浑体通透,色泽如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国内外久富盛名。白龙湖鲜银鱼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蛋白质含量达17.2g/100g,脂肪为2.5g/100g,钙含量达35mg/100g,是极富钙质的鱼类。

白龙湖自1997年开始投放尾短吻银鱼繁殖。2000年,人工增殖7000万粒银鱼卵。1999年开始,白龙湖银鱼就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到2010年,每年库区银鱼销售400多吨,产值2400多万元。

秋高气爽日,银鱼出水时。每逢九、十月,前往国家AAAA级景区——白龙湖的游客,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便是白龙湖银鱼。银鱼入肴是席上珍馐,或煎炒熘炸,或蒸煮烩炖,看之,赏心悦目;闻之,口舌生津;食之,唇齿留香。

地理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白龙湖银鱼”创富一方

白龙湖银鱼是中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这种鱼洁白无鳞,浑体通透,色泽如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国内外久富盛名。白龙湖银鱼的声名远播,自然离不开白龙湖库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白龙湖地处龙门山与摩天岭两大山脉交会处的低山峡谷地区,属嘉陵江水系上游白龙江支流,上游为九寨沟风景区,是著名的“西南第一湖”,也是我国四大银鱼盛产湖之一。青川县白龙湖水域面积达68000亩,境内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3.7℃,平均水温15.2℃,流域范围无城市污染,水体年交换系数3.71,融氧量高,有机饵料丰富,水质常年保证为国家二类水质,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银鱼生长。

上世纪90年代,九三学社江苏省委选择青川作为帮扶对象,开始在白龙湖库区开发、增殖银鱼。如今,青川县白龙湖银鱼基地规模已发展到5个乡镇、20个村、1500户农户,年产量达500余吨,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新增国家税收140余万元,渔民人均增收350元。白龙湖银鱼除内销外,还从1999年开始出口日本、韩国及欧盟等国家,被外国朋友称为“鱼参”,年出口量达100余吨,出口额达500余万元。

营养丰富堪称群鱼之冠“白龙湖银鱼”颇受青睐

检测结果证明,白龙湖鲜银鱼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蛋白质含量达17.2g/100g,脂肪为2.5g/100g,钙含量达35mg/100g,是极富钙质的鱼类,干银鱼含钙量更为群鱼之冠。据现代营养学分析,银鱼不去鳍、骨,属“整体性食物”,营养完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利于人体增进免疫功能和长寿。中医认为,银鱼味甘,性平,补虚,健胃、益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等疾患。

三.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五香溪家禽

五香溪家禽

外砂镇五香溪村素有“百禽之乡”美称。五香溪村位于外砂河下游,接近出海口,天然荒沟荒崛遍布田野,饲养家禽有得天独厚条件。村民因地制宜,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优势,发展禽畜饲养业,镇村二级还积极为饲养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目前,全村有年饲养家禽5000只以上的饲养大户50多户,年家禽饲养量40多万只,家禽饲养业年可创值约1400万元。

四. 四川省 甘孜州 九龙县 九龙花椒

九龙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誉名为“中国花椒之乡”。该县位于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核心区,不仅生态环境适宜花椒生长,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仅施有机肥,不用化肥及农药,保证花椒纯正的品味达到绿色食品AA级标准。全县如今种植花椒16万亩,人均高达3.3亩,为国内之首。

历史上,自九龙归康定明正土司家管辖后,历代明正土司到九龙巡视,他们首先看中的便是九龙花椒,并要求九龙每年将花椒作为地方税上交明正家。每年雨水少时,九龙地方便将乡下收来的上等椒打成包,按照指定的数量运到明正家,明正家又将九龙花椒进行包装,运至朝庭,作为贡品,久而久之,九龙花椒便成了必不可少的“雪域贡椒”。

九龙花椒素有“贡椒”之称,海拔2200米至2800米是花椒最适宜生长的生态区。九龙县16个乡镇适宜种花椒。九龙县花椒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难得的花椒母本种源地。为保持花椒母本种源纯正,上世纪80年代即对境内花椒品种进行科学普查,并投入数十万元科研经费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培育新品种。

九龙花椒具有很多功效,经常吃九龙花椒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它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九龙花椒粒大肉厚,油润色鲜。因其香醇可口久负盛名,其中又以“正路椒”、“大红袍”、“高脚黄”等更出名。九龙乃渠所产花椒又名“贡椒”,原先曾为宫庭御厨调味必备品。

九龙花椒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九龙县呷尔镇、汤古乡、乃渠乡、乌拉溪乡、踏卡乡、斜卡乡、烟袋乡、子耳乡、三垭乡、俄尔乡、三岩龙乡、八窝龙乡、上团乡、小金乡、朵洛乡、魁多乡、湾坝乡、洪坝乡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大红袍、团状油椒、伞状油椒。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800m至2900m,土壤类型褐土、棕壤,土质为砂壤土或中壤土,土壤pH值6.5至8,土壤有机质含量≥2.0%。

三、栽培管理

1.种苗繁育:采用种子繁殖。

2.种植:秋播时间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春播在3月下旬。栽植密度825至1650株/公顷。

3.管理:

(1)施肥:全年施肥三次。分别在3月下旬的初花期、5月中旬的壮果期和9月中旬采收后施肥。每株施腐熟人畜禽水肥15 kg至30kg,加磷铵复合肥0.2kg。幼树减半。

(2)中耕除草:全年须中耕除草三次,可与施肥一并进行.

(3)防治病虫害:褐斑病、锈病、煤烟病、根腐病和花椒棉蚜、桑白盾蚧、黄带黑绒天牛等。采取生物防治与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农药相结合的方法。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及晾干

花椒成熟季节在七至八月,当花椒果皮全部变红,果皮油腺突起,光泽明显,果实呈艳红色、油饱满时即可采摘。

将采收的鲜花椒先放在阴凉、通风处摊晾2至3天,然后摊放于簸箕或晒垫上,暴晒干燥。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九龙花椒紫红色,颗粒硕大饱满、具有麻香浓郁,味道纯正的特点,果皮千粒重10g至13g。

2.理化指标:水份含量≤9%,挥发油含量6.5%至9.0%,存放1年≥5.8%,酰胺类物质(麻味素)3.2%至6.3%。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李厝蔬菜

李厝蔬菜

外砂镇李厝村素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经验。近年来,该村芫荽、芹菜、葱等种植向专业化发展,涌现了一批种养大户,其中种植5亩以上40户、15亩以上20户。全村年销售芫荽、芹菜、葱2000多吨,年可创值300多万元。该村的芫荽、芹菜、葱还畅销省内诸多市场,产品五成以上远销广州、深圳等城市。

六. 四川省 甘孜 九龙县 圆根酸菜

圆根酸菜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自古以来,始终伴随着古老的彝人,是彝家待客的佳菜,世世代代受到彝人的青睐。



彝族民间传说中称:远古时代,人类遇大洪灾,只剩下现代人类祖先“祖莫惹牛”,他在人间无处找到伴侣后,就到称之为“时姆恩哈”的天界上,娶了仙王“资约丁古”的幺女。他俩在人间相敬如宾,但是人间已无蔬菜作物。于是,“资约丁古”幺女上天偷偷地从父亲身边盗来了圆根、油菜、白菜等10多种蔬菜种子,撒向人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生机。“资约丁古”在失去幺女和菜种后诅咒:“圆根被你偷下凡,根根会比石头重,叶叶不能充菜粮。”从此,人间有了“圆根”这种绿色植物,成为彝家的食品。



圆根适应秋冬生长,如何让它长期贮存呢?聪明的彝人采用腌制干燥的办法,把绿黄色的圆根叶子变成了现在我们食用的圆根酸菜。经鉴定,圆根酸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暑、开胃消食、解醉醒酒和减肥之功效,食用方法极其简单。它和贵州的酸菜、四川的泡菜相比,独树一帜,自成风味,是彝家老少皆喜的佳肴。在单调的腊肉汤、洋芋汤、鸡汤、鱼汤中放进少许圆根酸菜,真叫画龙点睛。成为驰名大小凉山的各种酸菜汤,让人赞不绝口。如今,古老彝人的圆根酸菜焕发出新的生机,已形成商品步入市场。

七.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龙湖酥糖

  龙湖酥糖,是龙湖的传统名产之一,历来以其酥脆香甜无粕而闻名,成为居家食用及送礼佳品。龙湖酥糖清香不腻,入口即化,早已享誉海内外。

    龙湖酥糖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历史,首创为龙湖许崇记饼食。其主要原料为白糖、花生仁、猪耢、麦生等,制作过程突出一个快字。制作龙湖酥糖时,先将白糖加水煮沸后再加入猪耢、麦生等,当火候适中时,将糖浆倒入盛器进行隔水降温,至糖浆形成糯米糍状时,迅速上架拉酥,拉酥时必须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才能使酥糖香脆可口。之后,再将加热的熟花生仁压入糖酥,开条切成小块而成。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甜腻食品虽然有所厌倦,但是龙湖酥糖仍然以其独特的风味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闲暇品茶时,它成为桌上精美饼点,逢年过节,它又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送礼佳品。海内外乡亲回到故里,先要品尝的饼点就是龙湖酥糖,离开时,总忘不了带几盒地道的龙糊酥糖让海外的子孙后辈品尝。上几年,有一位在台湾的乡亲,专程赶来龙湖认亲,凭的是他父亲“家乡出产龙湖酥糖”的记忆,尽管最终寻亲未果,但足见海内外乡亲对家乡的一往情深。

八.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广元白龙湖银鱼

广元白龙湖银鱼,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白龙湖库区。得益于白龙湖优良的水质环境,广元白龙湖银鱼洁白无鳞,浑体通透,色泽如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极富钙质,其蛋白质含量达17.2g/100g,脂肪为2.5g/100g,钙含量达35mg/100g,是极富钙质的鱼类。在国内外久富盛名,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九. 江西省 赣州 安远县 九龙茶

九龙茶产于安远县境内海拔一千多米的九龙山上。这里地势高峻,峦峰重叠,山青水秀,树木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极宜于茶树芽叶的生长。

《安运县志》记述:“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搓之,拍之焙之,穿封之”。可见其鲜叶采摘之细致讲究,制造工艺之精巧。

十. 重庆市 九龙坡区 金凤烤羊

金凤烤羊是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的。金凤镇烤羊外酥里嫩、不肥不腻、不膻不燥、鲜美爽滑、食后不上火深受食客喜爱。金凤烤羊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九龙坡区金凤镇是我市最早发展烤羊产业的地区,也是重庆烤羊发源地之一,重庆很多烤羊店都是从金凤镇发源而来的,从这里走出去的烤羊师傅遍及各地。金凤镇的很多烤羊农家乐,也相继在重庆其它区县和外地开出了连锁店。

九龙坡烤羊美食从选羊、烤羊到吃羊都有特别之处,经20多年的发展,味道独成一派,年均烤羊3万多只。首先选用纯百草喂食的小尾山羊、本地山羊,羊宰杀后去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滚观察,用不同种类的木炭加火烤制而成。烤羊外酥里嫩、不肥不腻、不膻不燥、鲜美爽滑、食后不上火深受食客喜爱,外加精心熬制的羊杂汤,食后对暖中补虚、益肝益肾、养胆明目、开胃健脾、驻颜美肤均有较好疗效。

2013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金凤烤羊”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67504。

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农业服务中心

12567504

烤羊肉(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