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山阳县漫川镇特产 陕西山阳县著名的土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山阳县漫川镇特产 陕西山阳县著名的土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3-31 11:49:33

一.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核桃

山阳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阳核桃,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山阳县志》记载,早在汉代,就为当地百姓辛勤种植。《博物志》“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的记载,也印证陕西核桃种植源于汉代。在山阳花鼓戏《吕洞宾点药》中有“核桃下世桄桄敲”的唱词,据此推断,唐代山阳已有大量核桃种植。《本草衍义》载:“核桃风发,陕洛之间甚多。”《直隶商州志》中也有“商洛果之最甚者,无如核桃”的记载。上世纪50年代,核桃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赏,并在《工作方针六十条》中作了专门批示,号召在全国推广。

山阳核桃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山阳核桃味美壳薄,口感香酥,为食中佳品。山阳县是六大“中国核桃之乡”的其中之一。山阳核桃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山阳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属陕西东南部,建县距今已1700余年,山阳地处秦岭南麓、商洛市南部。因县域北有流岭、中有鹃岭、南有郧岭,遂有“三山夹两川”之称。因山大沟深,耕地与河流相对较少,亦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阳县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县,劣势在山,优势也在山,发展干果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县委、政府把发展的以板栗、核桃为主的经果林作为治理贫穷这一“综合症”的重要措施,也成为生态经济强县的重要建设内容。

山阳县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核桃种植,通过以改良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整形修剪技术和适时收获及加工等措施,栽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逐年上升,全县现有核桃树320万亩、200多万株,年产量在500万公斤左右。种植基地分布于城关、伍竹、十里、高坝店、申家垤、马鹿、两岭、王庄、葛条、长沟、中村、银花、元子街、南宽坪、板岩、色河镇、小河口、二峪河,法官等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目前,山阳核桃,皮薄仁饱,取仁容易,味道适口,干果和核桃仁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和西欧、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

2013年,山阳县林业站申报的“山阳核桃”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山阳核桃保护区域地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中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9°32′-110°29′,北纬33°09′-33°42′。东止王阎镇冻子沟村,南止漫川关镇小河口村,西止户家塬镇西坪村,北止十里铺镇祁家坪村。辖城关镇、十里铺镇、高坝店镇、双坪镇、天竺山镇、两岭镇、中村镇、银花镇、王阎镇、天桥镇、西照川镇、石佛寺镇、延坪镇、法官镇、漫川关镇、南宽坪镇、板岩镇、杨地镇、户家塬镇、牛耳川镇、小河口镇、色河铺镇、元子街镇23个镇,324个村(居),保护总面积40万亩,年产量5000吨。

二.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路井扯面

路井扯面

路井扯面,不是那种只扯一根头的牛头扯面,也不是那种用擀杖把面饼压成炉齿状,拉长后再分开的扯面,而是一扯数条、一锅下几斤的扯面,一次可盛十多碗。路井扯面和面与众不同,即用即和,不需在盆里回性。关键是按季节不同掌握好水温,把水面一气揉成团,然后用擀杖推成一公分左右薄厚的面集,再以擀杖为界尺,用刀把面集划成两公分宽窄的面条。两手一次可抓七八根,全身用力,反复回扯至薄厚均匀适中,下入滚水锅中。讲究火旺汤宽,随煮随湔,煮出的面条筋而不粘,滑溜可口。装碗后除调上盐醋外,还要加上物制的豆腐葱花臊子,再加油泼辣子,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三.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旬阳荷包杏

旬阳荷包杏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的。荷包杏是旬阳县独有的时令水果,每年五月底六月初成熟,个大味美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荷包杏是旬阳县秦巴山区一个古老地方品种,已经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并且只分布在很少的一片区域。至于荷包杏名字的由来,现在已经没人能说得清楚,或许是因为果实个头大,像古时候绣女的荷包所得名吧。分布于旬阳县金洞、吕河、棕溪、蜀河、仙河等地。以金洞乡烂滩沟较为集中。至今仍有百年以上结果正常的大荷数株。

旬阳荷包杏5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25g.最大单果重154g,可溶性固形物含 量13.5%,品质优良。果面底色淡黄,阳面少具红色。果皮薄,不易剥离。果肉淡黄色,汁液较少,肉质韧,稍粗,纤维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10%~13%,总糖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1.8%,味甜酸,香气浓,品质上。离核,甜仁。原产地5月底6月初成熟,果实生育期56天左右,属极早熟 杏,宜鲜食。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5~6天。

轻轻剥开,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尝上一口橙黄色的果肉,甜中带酸,酸中有甜,十分爽口。吃完杏子,杏核可别就这么扔了。因为荷包杏的杏仁可不像别的杏仁一样味道微苦,而是清甜味的。

四.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双河优质大米

双河镇地处秦岭南坳,典型的两山夹一河山区地型,其气候、生态环境特点极为适宜于水稻生长发育,生产出的大米品质优良,口感特好,极受人们的喜爱。镇内有水田5000余亩,是旬阳县优质大米的生产基地。

双河镇较好的气候、生态特点为生产优质大米提供了先决条件,尤其是在水稻生育期间产生充沛的水量,更能满足水稻生长要求。在水稻生育中后期,温、光条件优越,水稻抽穗至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光合作用,使籽粒更加饱满。双河镇紧紧围绕无公害农产品为中心,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发展方向,注重提高其中蛋白质含量,加大籽粒的耐压性,降低碎米数量,使米粒精度高,口感好,营养价值更高,为市民提供绿色、有机、优质的佳肴。镇内年产优质大米2000吨,诚招内外商家前来投资,对优质大米进行批量加工包装,变地方铲平为特色商品。

五.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略阳乌鸡

略阳乌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略阳乌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略阳乌鸡原产地分布在秦岭南麓陕西略阳县境内黑河流域的黑河坝、鱼洞子、两河口、观音寺、仙台坝、硖口驿等乡镇。

特定品质

略阳乌鸡的体躯近于正方形,具有乌冠、乌喙、乌趾、乌舌、乌皮的“六端乌”的特点,所以又叫“六点乌”。公鸡体形高大,骨骼粗壮,腿粗长,肌肉发达,体躯宽而深,喙短而向下弯曲,一般为单冠6-7齿,肉髯大,冠及肉髯呈乌色或紫色,虹彩为栗色,颈高昂,龙骨稍突起,胸宽而深。两翅宽广,尾羽发达,瑶羽高耸。四趾,趾大张开。体形美观,富有雄形。羽色有黑、红、白三种,以黑为主。性成熟早。母鸡体形较小,喙较长,颈稍短不高昂,颈部毛蓬松,两翅贴于体侧,整个体躯粗壮结实,尾羽整齐上翘,或扇形或佛手形,毛色以黑为主。平均开产七、八月龄。

文化典故

略阳乌鸡,又叫略阳乌骨鸡、乌肉鸡,是陕南汉中地区略阳县的,是中国禽类中的珍禽之一。据出土文物《天鸡壶》考证,远在东晋年间就有这种乌鸡的养殖,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略阳乌鸡是人们长期选育和精心饲养下形成的地方优种。已载入《陕西省畜禽品种志》。1982年经农牧渔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考察鉴定和血型因子分析,确认略阳乌鸡是一个单独的乌鸡品种,在全国四大乌鸡中,略阳乌鸡体形最大、而且鸡肉细嫩、味醇香、营养丰富。

略阳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略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略阳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略政字〔2007〕1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略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六. 陕西省 咸阳 泾阳县 泾阳凉皮

泾阳凉皮

凉皮是泾阳的风味小吃,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凉皮的制法多、品种繁,突出酸辣鲜香,口感好,滑利爽口、筋韧耐嚼,深受大众欢迎。凉皮分米皮和面皮两种,米皮用蒸法,凉皮或蒸或擀。蒸者绵软,擀者筋道。以秦镇的米面皮、西府擀面皮最为著名,食时将其晾凉切条,加入焯熟的绿豆芽,加入精盐、芝麻酱、醋、蒜水、香料、辣椒油等即成。

制作凉皮是用面粉加水和在一起成稀汤,浇在铁质的圆形锣锣里,在沸水中蒸熟。由于吃者众多,凉皮经营者也将其发展成用直径1米的大锅载以数层蒸笼进行制作。切凉皮一定要用铡刀,就是过去农村铡草用的铡刀。这种刀,宽背薄刃,近1米长,重达3~5公斤。切凉皮的时候凉皮放到湿布上面,刀的一端固定在对头,这边手如疾风,刀下韭叶宽的面皮就出来了。

七.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旬阳红薯粉条

红薯,又称山芋、地瓜,含有丰富的糖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纤维等。红薯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 等多种维生素,为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红薯中的淀粉加热后呈糊状,使得不耐热且易溶于水的维生素C,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中的矿物质对于维持和调节人体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钙和镁,可预防骨质疏松症;钾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红薯粉条,又称红薯粉丝、粉皮,是传统的名品,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红薯粉条是利用红薯为原料,靠红薯内的淀粉来制作的一种食材。

红薯粉条的主要原料是红薯,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的特点,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群众喜爱和常见的食品。

八.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揽饭

南瓜老至焦黄,起一层白灰的,摘下洗净切为小块,于日头下晾晒半晌。绿豆当年收获、饱满锃亮如涂漆的,簸净淘搓三四次,用温水浸泡一响,起火烧锅,绿豆在下,南瓜在上,水与南瓜平齐。以蒸布蒙锅盖,小火半晌,揭盖用铲子将绿豆南瓜搅混捣为粥状,即成。

此食做法简易,重在选料。虽看来不伦不类,食之却甜而鲜香。

揽饭流行于秦岭山区,但平日不易吃到。吃则须贵客上门。冬食之可暖胃,夏食之能祛暑。有中医鉴定:久吃此食,身不出疮疔,足不得脚气。

商洛丹凤人把“南瓜”叫做“北瓜”,尽管名差南北,却是一样的东西,揽饭做法简易,重在选料。虽看起来不伦不类,食之瓜块香甜糯柔,绿豆开花沙软,色泽黄绿相间,易消化富营养,即可当饭吃,又可佐餐搭配饼馍、米饭、稀饭等,实为老幼皆宜的特色佳肴。

九. 陕西省 咸阳 泾阳县 泾阳乌鸡

泾阳乌鸡

乌鸡又称武山鸡、乌骨鸡(Gallusdomesticus),是一种杂食家养鸟。美国则把它唤为光滑的矮脚鸡,乌鸡长得矮,有小小的头及短短的颈项。它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的泰和县武山。在那儿,它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经过进化及繁殖分布,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它的行踪。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由于饲养的环境不同,乌鸡的特征也有所不同,有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等。乌鸡羽毛的颜色也随著饲养方式变得更多种。除了原本的白色,现在则有黑、蓝、暗黄色、灰以及棕色。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在唐朝,乌鸡被当作丹药(maifengdanyao)的主要成分来治疗所有妇科疾病。明朝著名的本草纲目说明泰和乌鸡是妇科病的滋补及滋养品。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显示乌鸡有特效的营养及医药价值。这是因为武山的罕有天然环境尤其是武山的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而乌鸡则喝那泉水,吃野生的草粮以及小虫为生,所以它也吸收了精华。

与一般鸡肉相比,乌鸡有10种氨基酸,其蛋白质、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磷、铁、钾、钠的含量更高,而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则很少,难怪人们称乌鸡是“黑了心的宝贝”;所以,乌鸡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食用乌鸡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补虚劳羸弱,制消渴,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及一些虚损诸病的功用。著名的乌鸡白凤丸,是滋养肝肾、养血益精、健脾固冲的良药。适合人群及适用量:

适合一切身体者,尤其对体虚血亏、肝肾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效果更佳。每次150克。

温馨提示:

乌鸡连骨(砸碎)熬汤滋补效果最佳。炖煮时不要用高压锅,使用砂锅文火慢炖最好。

十. 陕西省 安康 紫阳县 紫阳油糍

紫阳油糍

将面粉、黄豆粉、紫阳豆腐搅拌和匀油炸而成,吃时浇上淀粉醋蒜辣椒汁,口味酥脆麻辣,令人回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