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县河口县土特产 云南富民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县河口县土特产 云南富民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4 05:06:20

一.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龙元猪

地处独龙江峡谷深处的龙元,过去长期与外域隔绝,自然也形成了许多特有品种,龙元猪就是其中之一。据专家称:"龙元猪是与南亚野猪血缘关系最近的家畜品种,是现存的家养珍品"。龙元猪全体黑色,成年母猪体重20-30公斤,成年公猪体重20-25公斤。为保护新品种,1998年贡山港湾畜牧公司在贡山嘎拉博"国家独龙野牛保护基地"海拔1700米的地方建立了龙元猪保种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已成规模。由于贡山水草丰美、气候多变,形成龙元猪肉质细腻、味道鲜美。( 怒江)

二.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坨坨肉

彝族人吃坨坨肉的历史几乎和彝族文化本身一样古老。坨坨肉可说是彝族人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坨坨肉顾名思意,就是把肉砍成坨坨煮着吃。凡猪、牛、羊、鸡都可以做成坨坨肉。各种坨坨肉中,以崽猪坨坨肉最负盛名。

坨坨肉要用强火,切忌文火。等坨坨肉一熟,立即捞出。放进大盆内趁热加盐、辣椒、木姜子、花椒及蒜末,并将其翻动均匀。要做一顿好的崽猪坨坨肉,在用料、宰杀、火候各方面都特别讲究。传统的做法是:选用20、30斤左右重的崽猪,宰杀放血后俯卧于干净处;用清水浇透崽猪全身,再用晒干的厥鸡草覆盖,然后点燃。适当时用木滚去掉草灰,用刮片或刀刮猪身。皮毛湿透又经烧烤后,猪身一刮能去掉猪毛和污垢。然后用厥鸡草烧烤全身,使其呈焦黄色脆皮并再刮洗干净,然后剖开砍成2寸见方的肉快,最后用冷水下锅煮。这样,坨坨肉就做好了。另外,彝族讲究主食肉食搭配。如猪肉配米饭,羊肉配荞饭,鸡肉配燕麦等等。

三.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云连

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载:"滇连,一名云连……功效胜川黄连百倍"。"云连"因此得名。历来畅销内地和香港等地区。原植物根茎黄色,较少分枝;叶基生;株高15-30厘米;多歧聚伞花序;长骨突荚果,种子长圆形;花果期2-6月。商品呈弯曲的长条形,具"过桥杆",断面金黄色,味极苦。能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疗各种热毒及烧烫伤。含多种生物碱,其含量和抗菌消炎药效比川黄莲好。与四川的"雅连"并列为黄连中的珍品而享誉国内外,是历代医家非常喜爱的云南名药。主产于福贡、贡山及腾冲。腾冲云黄连又称为"光明连"。云南1955年收购22吨,1988年出口5吨,1996年产量约为4-6吨。云黄连市价比川黄连高2-3倍,用根茎繁殖,为家种或半家种,成本高,费工时,单产低(1亩仅产0.5-2千克)。

四. 云南省 红河 河口县 河口鸭仔蛋

河口鸭仔蛋是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的特色美食。所谓鸭仔蛋,就是未孵化完成,即生长到一半的鸭蛋,不特别烹煮,只是将其煮熟,吃壳内的肉蛋。

河口距越南就一条河之界,近几年来,越南的美食也走进了河口城区,“鸭仔蛋”也是值得尝试的一项美食,一个约5000越盾,折合人民币两元一个,不过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勇气吞下它了。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很残忍,不过仔细想了一想,成长好再杀了吃与成长到一半杀来吃其实并没两样,不过因为蛋壳内的成长程度无法得知,所以有时可能会吃到“羽毛”。

五.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独龙牛

独龙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独龙牛,曾用名大额牛, 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是世界范围现存牛属动物的七个种之一,也是黄牛属中一个独立的牛种,属肉用型地方品种。

独龙牛中心产区为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具有野牛体形和彪悍的外貌特征和习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耐高寒,耐粗饲,产肉性能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独龙牛(Mythun)是世界范围内现存牛属动物的七个种之一,是云南省牛属动物的六个种之一,占有重要的分类学地位,是肉用型的地方品种和地球上的濒危品种之一。独龙牛产于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一带,分布于云南省怒江州的独龙江、怒江流域,以及印度的阿萨姆邦、不丹、东孟加拉和缅甸北部克钦邦海拔1500m以上的山区,为一种半野生半家养畜种,其分类学地位属于牛亚科黄牛属(BOS)中独立的一个种(BOS Frontalis)。在我国,独龙牛是唯有独龙族人民驯养的一种牛,独龙语叫“阿布”,为体大而有野性之意。“独龙牛”一词来源于傈僳语“曲阿尼”,汉译即为“独龙牛”。

多年来,在国家、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贡山县独龙牛保种工作坚持以选育优质畜种,以原产地独龙江乡为主,在怒江沿线易地保种扩繁,从而增强供种能力。自八十年代初通过畜禽品种资源普查发现以来,已经历了20多年的艰苦的保种工作,种群数量亦从濒临绝迹77头,发展到现在2028头,数量增长了近20多倍。2006年贡山县鸠木当独龙牛种牛场获得了云南省农业厅颁发的种畜禽经营许可证

六.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珠子参

珠子参为《中国药典》和《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品种。主产云南,是名贵常用的中药之一,为我省白族、纳西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传统常用中药。长期以来一直依靠采集野生资源供药用,加上近年来人为的乱采滥挖,某些区域林木的砍伐,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造成物种的濒危,珠子参药材价格爆涨,仅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珠子参资源的稀缺已成为制约相关制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工种植成为解决珠子参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全县有适合种植珠子参的耕地近3万亩,目前已建成了一个人工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和一个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 云南省 玉溪 峨山县 金红栗

峨山金红栗是峨山县众多板栗资源中的一种优良品种。峨山金红栗果实饱满、均匀、颜色鲜艳有光泽,容易剥壳去皮,果实香糯,口感纯正。峨山金红栗成熟期早,中秋书以前就可成熟上市。近年来金红栗名气倍增,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还销往省内外市场及远销日本、台湾、香港等地。

八.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七星背包

七星背包是由纳西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演变而来的衫 旅游工艺品,七星背包大小不一,造形各异,但基本外形都源于纳西妇女的“七星羊皮披肩”。纳西妇女腰系白褶围腰,背披披肩。服饰中最为外界所注目的便是身后所披的背饰披肩。披肩经剪裁加工以后,上缀七个用彩丝线缝制的圆形饰物,即“七星”。“七星”代表星星,旧时“七星”上方还要饰两个大的,代表日月。这种披肩被称为“披星戴月”,是纳西族妇女勤劳能干的象征。同时由于披肩形似蛙形,两个大圆盘形似蛙眼,七星披肩又是纳西先民青蛙崇拜的产物。七星背包不仅取形于纳西服饰,而且上绣东巴象形文字,既是民族工艺品,又是衫美观的背包,旅游者留作纪念或赠送亲友都很有意义。( 丽江)

九.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咕嘟酒

咕嘟酒:用“咕嘟饭”(用玉米面和荞麦面制成,似年糕)酿制。其做法是将咕嘟饭晾凉,拌上酒曲装入竹篾箩里捂好,几天后发出酒味,或渗出酒液装在罐子里,密封十几天就成了。吃时先用笊篱过滤,再兑上一点冷开水,加一点蜂蜜或甜味剂,略酝酿几分钟,既可饮用。这种酒香甜醇厚,是怒族酒中的上品,即可解渴,又有滋补健身之功效。

十.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怒碗

怒碗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竹编簸箕,有的有一节底圈,有的形状像扁平的盘子。怒碗用本地所产的长竹节的篾片编制,不论大小,中间不留接头,篾片宽窄如一,光滑细致。大的直径约60厘米,小的如大碗。大的多用于盛粮食,小的作水果、瓜子盘。怒族过去吃饭不用筷子,一家人围着簸箕(也即是“碗”)用手抓吃。随着汉文化的传播,怒族也用竹筷和瓷碗吃饭,怒碗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竹制器皿,有的还作为艺术品,写上字挂在家庭或宾馆的墙壁上,别有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