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邯郸特产100元 邯郸十大特产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邯郸特产100元 邯郸十大特产零食更新时间:2022-03-30 07:47:42

一.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州大米

磁州大米是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磁县大米的特点是色泽洁白,晶莹透明,煮熟后粘甜而香。历史上曾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磁县至今还流传着农民巧建晋祠娘娘庙抗贡米的故事。磁县大米主要产区在花官营乡、辛庄营乡、高臾镇一带。这里土地低洼肥沃,水源丰富。

二. 河北省 邯郸 邱县 邱县酥肉

邱县酥肉是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的。邱县酥肉出锅时,色泽鲜艳、酥而不烂、肥而不腻、香气外溢。吃起来不仅味美汤鲜,而且营养丰富。

酥肉为邱县的一种回族特色小吃,过去见于河北及周边等地。于清朝时期传入邱县,其做法很有一番讲究,先把选好的精肉切成条块,拌上鸡蛋、淀粉、料酒腌制二十分钟,入油过火后,下锅慢蒸,蒸透备用。同时,将肉与佐料按工序搭配组合。

三. 河北省 邯郸 广平县 广平玉米

广平玉米是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的。

广平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邯郸市东北部,太行山东麓海河平原的黑龙港流域,广平县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温暖的半干旱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总数为2745.2小时,日照年为62%,作物生长的主要季节,各月日照数都在230小时以上。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种植。

广平县种植玉米历史悠久,常年种植玉米面积在16.6万亩,是河北省的玉米主产区之一。

四.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县鲜粉皮

磁县鲜粉皮是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磁县鲜粉皮的特点是鲜、嫩、食用方便,易加工、口感好,是当地宴席的主要饭菜之一。

鲜粉皮是磁县的,有近百年的生产历史,它主要产于县城及周边农村,目前还沿用着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鲜粉皮的制作是用绿豆淀粉加工而成,并用国产槐树上结的豆角汁染成黄绿色,厚度在0.5至1厘米之间。一般浸泡在水中存放,食用时进行烹炒加工,也可凉拌。

五. 黑龙江省 牡丹江 阳明区 原生态元蘑

元蘑别名:冻蘑、冬蘑。侧耳科真菌侧耳的子实体。子实体丛生或叠生,肉质。菌盖宽5-21cm,扁半球形,后平展成扇形、肾形或半圆形。元蘑的形状像扇子,直径7-15厘米,它的颜色变化很大,幼时菌面深褐色,以后呈暗灰色或淡灰褐野生元蘑色,长成后变为黄褐色,菌肉肥厚、白色;菌柄极短而偏生,基部有白色茸毛。菌肉白色,味极鲜。晒干后,成黄色大块,温水泡便恢复鲜时形状。

元蘑是长白山区独有的菌类,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目前一般认为元蘑无法成功养殖,其实不然,但在东北,元蘑养殖已经初具规模,而且产量高。较之野生元蘑,养殖元蘑的营养价值当然是逊色的。而野生元蘑通常会有少量虫蛀的痕迹,中秋过后从野外采摘的元蘑相对而言虫蛀较少,营养价值很高。元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等营养成分,滋味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味道与海鲜相似,用元蘑做菜肴,荤素兼宜,有炒、炖、烩、烧等多种吃法,堪称“素中有荤”的山珍。元蘑入药,具有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等症。

六. 河北省 邯郸 丛台区 抿截

抿截:多用玉米面或荞麦面、小米面、红薯面做成。和面时要放点白面,并用开水烫。这样和出的面柔韧绵软,不硬不脆。然后用抿截床子抿成。吃起来顺口极了。  

七. 河北省 邯郸 永年 老苏羊汤

老苏羊汤

老苏羊汤创始于1987年,创始人,苏振兴,邯郸市南苏曹村人。因姓苏,羊汤便由此得名。

最初的羊汤馆是在原联纺路东段老桥边搭建的二间小房,后因修路拆桥改建在现迎宾路迎宾桥南侧,1999年迁至现址,迎宾路东段路北。老苏羊汤从创业到现在,坚持十几年如一日,诚信为本,讲究真材实料,从进料到制作完成,每个阶段都严格要求,做到了坚持原则、物美价廉,让人吃得舒心、放心。因此不仅得到邯郸父老乡亲的厚爱,而且北京、天津等外省市的人士也慕名而来,许多邯郸人招待外地朋友也必让他们尝尝邯郸特色――老苏羊汤。

老苏羊汤最具特色的是汤,采用纯羊骨,大锅大火,精心熬制而成,具有鲜香扑鼻,浓而不腻的特点,无任何邪味、杂味。羊汤中的肉采用的是无污染、当天宰杀的羊下水,自己加工,干净卫生,而且肉质酥烂不老,汤肉相辅相承,不仅口感极好,而且具有强身补钙益气之保健功能。羊汤配以祖传的老槐树崩盖烧饼,让人回味无穷。

八. 河北省 邯郸 丛台区 邯郸凉粉

邯郸县——凉粉
凉粉:系用红薯面做成,可做块状、皮状、条状,凉调、油煎均可。

九. 河北省 邯郸 丛台区 拽面

邯郸拽面:传说是由武安传入,在邯郸县西部较流行,采用上等小麦面粉做成。口味适中,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之一。  

十.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元胡

城固元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固元胡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元胡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其提取物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主要有活血、利气、止痛的作用,与三七有类似功效,具有替代三七的巨大潜力,市场前景良好。其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阔,常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淤阴、跌打疼痛等,在药品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陕西省城固县是全国最大的元胡种植基地,近两年受市场利好行情影响,种植元胡增收效益明显,面积逐年扩大,201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8.5万亩,拥有元胡专业合作社25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元胡之乡”。

城固县种植元胡已有40余年,县内水质无污染、土壤肥沃,是元胡的天然适生区。元胡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短、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生长期仅5个月,每年5月初收获,是种植水稻的最佳前茬作物。近10年来,随着元胡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效益看好。2015年经县农技站测算,每亩可收获鲜元胡480公斤左右,与同一生长期的小麦、油菜效益相比,高出5-10倍;每亩毛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种植成本每亩平均4000-4200元,纯收益3000-4500元。2015年全县种植元胡比上年增加0.3万亩,总产3.91万吨,增长30.3%,与“十一五”相比增长44%,约占全国总产的65%。目前元胡集中种植在汉江以南董家营、上元观、天明、二里、五堵等8个主产镇,辐射带动全县18镇4.35万农户从事元胡种植,建成示范种植基地2万亩、示范村12个,专业经纪人近百名。县内白云公司是重要的元胡加工企业,“元胡止痛片”年消耗元胡30余吨。2010-2013年元胡干品价格高达45-55元/公斤,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来源。

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城固县将以申请“城固元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中药基地规模、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建设、园区化带动、社会化服务的良好格局,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使中药产业真正成为城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