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特产 桐乡特产哪里买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特产 桐乡特产哪里买最好更新时间:2022-04-13 03:55:24

一.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乌镇姑嫂饼

产品名称:乌镇姑嫂饼

产品产地:乌镇

产名类别:糕点

产品成份:姑嫂饼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人体所必需多种微量元素。

产品功效:有健胃脾、润肠通便功效

产品特性:姑嫂饼油润麻香,入口酥松脆糯,咸甜适中,不腻不寡,充满乡野滋味,但不粗砺

产品简介:姑嫂饼的形状酷似棋子饼,比棋子饼略大。所有配料跟糖酥饼相仿,也是面粉、白糖、芝麻、猪油等,但其味比酥糖果可口。嫂饼在乌镇至少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了,在清乾隆年间乌镇同知董世宁原修、卢学溥续修的 《乌青镇志》 卷二十的“土产篇”中有它的“传记”:“用极细麦粉和糖及芝麻印成圆饼,有椒盐者,有白糖者,味甘而润,远近著名。”

产品典故:“姑嫂饼”顾名思义就与姑嫂之间有关。传说乾隆年间,镇有一家家庭作坊,专门制作一种小酥饼, 因配方独特, 制作精心,味道出奇的好,深受乡民的青睐,生意竟是十分兴隆。主人为保持独家经营,制订了关键技术传媳不传女的家法。年深日久,做女儿的就不高兴了,对嫂嫂的嫉妒心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小姑乘嫂嫂不备,往配料中偷偷地撒了一把盐,指望着看嫂嫂的尴尬。岂料这一把盐撒得恰到好处,出炉的小酥饼甜中带咸,味道更佳,卖得比以前还快。故称该饼为“姑嫂饼”。

二.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臭豆干

臭豆干全国都有,但乌镇的臭豆干却别具风味。它是用上好的豆干泡制二十多个小时而成,而且绝不用化学制剂,只用传统老卤泡制,所以没有异味,香得纯正。传统老卤得来非易,有的店家的老卤已用了数年,每年都添加菜梗、笋根,为防止变质,还不时用烧得通红的铁钳放入卤中杀菌。将臭豆干在菜油中油炸,串在竹签上,抹上豆瓣辣酱,便是让人难以释口的美味。现在也有饭庄把臭豆干清蒸的,还美其名为“千里飘香”,其实,喜欢臭豆干的食客是根本不顾忌用什么名称的,只要臭得彻底,臭得纯粹。

三.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千福蜜梨

产品名称:千福蜜梨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

产品特性:外形美观,果肉白嫩,果汁丰富,口感香醇,滋味甘甜。

产品成分:维生素、游离酸、果胶质、蛋白质、脂肪和钙、镁、磷、铁等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生津止渴、暖胃、帮助肌肤补充维他命,促进血液循环等食用功效

产品简介:“于城牌”千福梨——色味俱佳,优质无污染,以其美观的外形,黄褐色的色泽,白嫩的果肉,丰富的果汁,甘甜的滋味,成为于城牌水果后起之秀。“于城牌”千福梨以千福村优质梨为基地,已经形成翠冠、脆绿、清香、矮档等早熟、早中熟、中熟、中晚熟、晚熟的不同时令,多个优质品种搭配的种植结构。在蜜梨生产环节上推广一枝多品种嫁接、开心矮化、挂花枝三疏、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等一系列高效优质的管理措施,追求品质,控制产量,良种加良法,使梨产品外观美,内在品质好,耐贮运,产品十分畅销。

产品历史:惠民镇位于嘉善县城东郊,距县城4公里,毗邻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平湖市新埭镇和钟埭镇,东距上海市区95公里,西至省会城市杭州113公里,北接苏州92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贯穿境内,集镇至沪杭高速公路大云出口处4.5公里,镇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4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辖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2.18万人,外来人口1万余人。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15。惠民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境内有民国总理钱能训墓和唐朝宰相陆贽墓遗址。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惠民镇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百姓致富工程”,工业经济逐步形成了以开放型经济为龙头,以木业、电子、服装、机械、箱包为主导的产业新格局。 全镇现有203家企业,职工总数达1.2万多人,全年实现工业销售29.5亿元。外贸自营出口4612万美元,现有直接出口企业16家。全镇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4家。近年来,园区建设不断加强,功能不断完善,去年先后被市政府命名为“嘉兴市十强乡镇工业园区”、“嘉兴市重点工业园区”。2003年招商引资综合成绩名列全县第三位、全市第十二位。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坚持发展以鲜销农产品为主的城郊型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先后形成了蜜梨、蚕桑、春大豆、瘦肉型猪、大棚蔬菜、特种水产和苗木等生产基地。

四.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蜗牛

蜗牛

南湖区余新镇地处嘉兴市南部,自1987年开始从事白玉蜗牛养殖,经过15年来对养殖技术和营销渠道的开拓,目前拥有蜗牛养殖户1200多户,大田面积200亩,温室8000平方米,年产量达2000吨,是全国最大的白玉蜗牛养殖基地,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2001年在全省特色乡镇评选中被授予“蜗牛之乡”称号。

白玉蜗牛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属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保健食品,据测定,含蛋白质42.9%,各类氨基酸31.2%,其营养价值与野生龟鳖丸相媲美,并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誉为世界四大名菜之一。

白玉蜗牛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农业产业,一般大田产量在2000—2500斤/亩左右,按目前市场平均价5元/斤订标,亩产值可达10000—12500元,净收益8000—10000元/亩。为使这一高效特色农产品得以加速发展,秀城区余新镇与浙江省科技厅合作,建立了余新镇白玉蜗牛繁育中心,实行蜗牛统一繁育,开发蜗牛成品,提升蜗牛价值,进一步推动蜗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力争使余新镇白玉蜗牛打入国际大市场。

五.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西塘黄酒

西塘人历来爱喝点黄酒,因此,在西塘历史上有过许多大大小小的黄酒作坊。黄酒酒性温和、酒味醇润、口感独特,成为现代人交流感情,馈赠亲友的佳品。

六.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长安宴球

海宁的“长安宴球”是海宁一道美味名菜。宴球的主要原料之一是鱼,有白鲢、花鲢、草鱼三种,以选用3斤以上的白鲢鱼最佳,鱼肉细嫩活泛。另一主要原料是肉,肉要用肥,选料讲究。

宴球可分“落汤宴球”和“刺毛宴球”两种,是主的给宾客的一道见面礼,宴球是圆的,蕴含了“大团圆”的含意。

七.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乳腐肉

乳腐肉

乳腐肉是嘉兴传统名菜,数吴震懋饭店出品的为佳。乳腐肉取夹心猪肉为主料,配以冰糖、乳腐卤、红曲粉、黄酒等辅料。先以大锅烧煮,再盛碗放入蒸笼,用文火续蒸。肉质酥糯,香味浓郁。乳腐肉香功独佳,深受群众喜爱。昔日,上海、苏南等地旅客来嘉,自己品味之后,总要带回一些馈送亲朋或全家共享。

1958年以后,因网点迁撤等原因,乳腐肉在饮食业中消失。

八.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烘豆茶

乌镇人称喝茶为吃茶。薰豆茶又称烘豆茶。豆茶的主要原料是薰豆。薰豆是乌镇特有的加工方式,选用秋季上好的嫩晚黄豆,以香粳豆为佳。将新鲜晚豆在淡盐水中煮到半熟,捞出后沥干,然后盛在铁筛中,架在炭火上烘薰。用来烘薰的必须是炭火,不可用柴火或煤火,否则会沾染烟火气和煤气。文火烘薰至青豆表皮起皱,有香气逸出即可。这样烘成的薰豆,熟而不焦,酥而不硬,清香可口,余味无穷。

薰豆茶还得有一些辅料,如桂花、炒芝麻、橙皮、萝卜丝、苏子、炒柏子等。桂花香气馥郁,芝麻补血,橙皮通气,苏子则有降气平喘、化痰止咳之功效。独特的主辅料相配,薰豆茶遂成为一道富有滋补功能的待客上品。饮用时,客人可根据喜好,放少量盐粒以吊味。

九.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斜桥榨菜

产品名称:斜桥榨菜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斜桥

产品特性:质地脆嫩,色泽鲜艳, 咸辣适度,味鲜爽口。

产品成分: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 灰分,钙,磷,铁。

产品功效:清心开胃,健肤美容的功效。

产品简介:菜头经盐腌后压榨,除去一部分水分。榨菜即因此得名。然后加盐和十多种香料及调料(干辣椒粉、花椒、茴香、砂仁、胡椒、山柰、甘草、肉桂、白酒等),装坛,封口,在阴凉处存放。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坛里的榨菜先经酒精发酵,后经乳酸发酵,产生特殊酸味与香味,就成为榨菜了。中国榨菜、欧洲酸菜和日本酱菜,被誉为国际三大名腌菜,以海宁“斜桥”牌为代表的浙式榨菜与川式榨菜齐名列为中国名榨菜之最,斜桥榨菜以其色香味俱佳、入口脆嫩而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产品历史:榨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邱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早年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兼营多种腌菜业务,家中雇有资中人邓炳成负责干腌菜的采办整理和运输。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下邱家院一带的青菜头丰收。邓看到菜多难于加工,与邱家妇女们商量,试着仿照大头菜的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全部制成腌菜。制好后,邓顺便捎带两坛到宜昌供邱尝新。邱又用它待客,亲友及同行一致觉得鲜香可口,为其他酱腌菜所不及。邱顿生谋利之念,决定将它投入市场,次年(1899年)正月,邱赶回老家,以邓炳成为技师安排大量制造青菜头腌菜。初腌后,用压豆腐的木箱榨除盐水。邱把这种用木箱除盐水后制成的新的腌菜制品取名为“榨菜”。当年生产80坛(每坛折合25公斤),全部运销宜昌,获利十分可观。邱于是严令家人及长工保密加工方法,连年扩大生产和销路。光绪三十四年(1908),邱寿安之弟邱翰章因经商顺便捎运80坛试销上海。当时无人问津,邱在报上登广告,又以切细的小包榨菜在公共场所分送行人,并附上食用说明书,产品渐为消费者接受。

十.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海宁西瓜

海宁西瓜是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的。海宁西瓜,历史悠久,享誉甚远。海宁西瓜脐部凹入,瓜蒂细小,四周充分发达,皮薄瓤红,汁多味美。

海宁西瓜产地,除陈安寺、丰士庙外,斜桥、周王庙、长安等出产者也不少。据《海宁州志稿》载:“近海上得佳种,子细质红,艺之倍售。”“近时以陈安寺出者为最,又有白质、黄质两种,出丰土庙一带,远贩者均称海宁西瓜。”传说乾隆下江南,路经海宁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献双秧乡陈安寺所产西瓜,乾隆帝食后称赏,钦点为贡品,使海宁西瓜盛名远播。30年代后,西瓜种植区渐向东移至黄湾等地。

建国后上述盛产地区几乎灭种,“黄湾西瓜”取而代之,闻名远近。1990年黄湾全乡种植西瓜4008亩,年产量达8万余担,品种有新澄一号、巨龙、新红宝等,销往杭州、德清、嘉兴、苏州、无锡等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