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宁都特产干货 宁都特产十大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宁都特产干货 宁都特产十大特产介绍更新时间:2022-03-30 22:02:38

一.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玉江猪

玉-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玉-又称为玉山乌猪、广丰乌猪、江山乌猪。主要产于江西省玉山县的古城、岩瑞、下镇、四股桥、六都、群力和浙江省江山县的大桥、坛石、关村等地。玉-分布于江西省的广丰、上饶、横峰、铅山和浙江省的常山、衢山、遂昌等县。

生长环境:产区属半山、半丘陵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作物多为一年三熟,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玉米、豆类、小麦、大麦、甘薯和胡萝卜等,农副产品和青绿多汁饲料比较丰富,为发展养猪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产区人多田少,为解决农业肥料来源和增加收入,养猪历来为农家主要副业。

外貌特征:玉-体型稍小,体质较疏松,耳中等大、下垂,嘴筒短宽、微翘,颈短而丰满,背腰较宽、稍下凹,腹大小适中,臀稍丰满、略倾斜,四肢较短,坚实,皮松、毛短,被毛全黑,0数6对左右。

品种性能:玉-成年公猪体重84.22±4.39公斤,体长118.48±2.21厘米,胸围100.64±2.05厘米,体高62.36±1.22厘米,成年母猪体重75.63±0.78公斤,体长111.54土0.42厘米,胸围98.53±0.41厘米,体高54.53±0.18厘米。母猪头胎产仔数8.56±0.31头,产活仔数7.50±0.36头;二胎相应为:9.51±0.36头,8.16±0.27头,三胎及三胎以上相应为:11.61±0.19头,10.38±0.16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90~362克,屠宰率为70%~75%,膘厚4.5~5.5厘米,瘦肉率为37.2%。

综合评价:玉-是一个数量较多、分布于赣东和浙西的地方猪种,具有脂肪沉积较早,品质较好等特点。

二.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宁都肉撮

宁都肉撮,是江西知名小吃。“肉撮”又叫肉丸,是“肉丸”的宁都方言。在赣南地区尤其是宁都,非常喜欢。宁都肉撮,是用肉(一般用猪肉、鱼肉)用设备打碎,然后取部分淀粉、水,制作而成的。口味独特,口感细腻,是宁都人民最喜爱的小吃。宁都人,每天早起的早餐就是宁都肉撮。而每逢喜事,也必须做两碗宁都肉撮(一个猪肉做的,一个鱼肉做的),宁都人民的风俗也有“无肉撮不成席”的说法。因为宁都人经商、求学分散到全国各地,慢慢的也传开来。每当出远门,也带着点肉撮在身边,作为家乡的小吃,和全国的亲朋好友分享。

宁都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客家摇篮。为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圆圆的客家肉丸。宁都肉丸中的猪肉丸和鱼肉丸是宁都客家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三.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宁都空心菜

做客宁都或是在外地的宁都餐馆用餐,凉拌空心菜是一道不可缺的开胃菜,常常是上了一个吃完再追加,中午吃了,晚上接着吃。一个地道的宁都人,无论是耕作不休的农民,还是机关单位上班的工薪人员,不管是经常吃住在家,还是经常出入宾馆接待应酬,吃饭时都爱吃凉拌空心菜。宁都人远在外地工作回到家乡,点的第一道菜往往就是空心菜。吃过宁都凉拌空心菜的外地人,到了宁都或是在外地的宁都餐馆也往往首选这道菜。

空心菜又名蕹菜,并非宁都特有,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种植,但宁都人配制空心菜颇具匠心。

原料上乘是美味的源头。空心菜随处可见,宁都用来做菜的空心菜和外地的有区别。外地用来炒制的空心菜大都是那种菜苗向上生长、茎较粗大的可长成几十厘米的那种,宁都人称它为子蕹。在宁都很少选用这种做菜,这种空心菜茎大、叶大,吃起来没有那种脆脆的口感。宁都人一般都选那种匍匐在泥土上的空心菜,这种空心菜大都是匍匐在地面上如藤的菜茎上发出的新芽,一般只有几厘米长,宁都人称它为龙蕹或藤蕹。这种空心菜或许是由于紧贴泥土,显得格外鲜嫩清脆。

选菜选择那种最“土“的,做菜也是最原始的“土”办法。洗菜一根一根洗,切菜不用刀,用手指一节一节地掐,生怕刀锋切断菜的鲜嫩。更为独特的是,在做菜过程中不用锅炒,不放一滴油,而是拌辣椒。宁都做空心菜都是简单地先煮沸一盆水,把青椒放到水中煮熟或者放置火上烤熟,然后把手掐的空心菜倒入水中煮一会即夹起。这时,把煮熟或烤熟的辣椒放到一个赭褐色内有深槽的陶钵里,放上盐、蒜仁,用一根打磨得光光的小木棍把辣椒磨碎,再把煮熟的空心菜放进陶钵里用筷子搅拌,让磨碎的辣椒和盐与空心菜融为一体。就这样,不用放一滴油,不动锅头、锅铲,一道凉拌空心菜清新地和钵而出。

土生土长的土菜,土里土气的土办法,让你品尝独特的原始自然风味,鲜辣生津,开胃可口。(王名珠)

信息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王名珠

四.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红薯片

熟红薯片色泽浅黄,有韧性,耐咀嚼,自然风味浓厚,甘甜清,香,耐储存,加工简单。



(一)加工设备



案板、不锈钢切刀、缸或大盆、锅(铁锅、铝锅均可),晾晒物(秫秸箔、苇箔或竹帘)、苫盖物(麻袋、被褥、草帘)。



(二)工艺流程 :选料→漂洗→煮制→浸泡去皮→切片晾晒→捂霜→验质→包装



(三)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白皮白瓤、块头大,块形端正,尤虫蛀、硬伤和黑斑,含糖量较高,含淀粉少的红薯。小块红瓤品种不宜使用。



2.漂洗。将选好的薯块倒入大缸或大盆里,用清水洗2~3遍,把泥土洗干净,去掉须根。



3。煮制。将干净红薯块放入锅内,加水。煮到八九成熟时,火势放小,直至煮熟而不煮烂。如煮制过软或煮烂则不易加工。



4.浸泡去皮。将煮好的红薯放在冷水缸或盆里浸泡降温,用手将薯皮全部揭掉,勿损伤红薯肉。

5.切片晾晒。先在案板上将煮熟去皮的红薯切成1厘米厚的片。(厚度要均匀,不能薄厚不均)。将切好的熟薯片摆放在秫秸箔、苇箔或竹帘上晾晒,每天翻动2~3次,不能被雨水浇淋,以防发霉变质,也要注意防风沙。直至晾晒到水分适宜(含水分16%~18%),手感有韧性则可。



6.捂霜。将晾晒好的薯片放在清洁房间或暖窖里,用洁净被褥或草帘等苫盖住捂霜,待熟红薯片表层出现白色糖粉面,则为成品。



7.验质。①质量标准:外型端正,表面平整,去皮干净,肉色浅黄,无白心,软硬适度,有韧性,清洁卫生,无霉斑,无异味,无杂质。②规格标准:外型均匀,无破片、碎片,片长不小于7厘米,宽不小于4厘米,厚度0.6~0.7厘米,水分适中(手感有韧性)。



8.包装。根据销售需要,装入不同大小的无毒塑料袋中,再装入纸箱封牢,储存时要防潮和风干。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双井绿

双井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井绿是江西九江修水的。

双井绿

修水县茶叶协会

11213800

六.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玉山毛笔

三清山盛产箭竹,为制笔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清咸丰九年(1859年)三清山下的毛笔制造业开始兴办,至今已能生产30多个品种。现有玉山县毛笔工艺厂、玉山县良种场毛笔工艺厂等厂家,产品除低档的银毫外,还有紫毫(又称铁骨冰肌)、狼毫(又称极品纯净紫狼毫)等中、高档毛笔,年产量30万支左右,除少数内销外,大部分远销东南亚各国,尤其是日本市场上很是畅销。

七.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滑鱼

是江西赣州宁都县的。清代宫廷御膳中,有一道菜叫滑鱼,是宁都特色菜,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就是常说的乾隆,他曾经爱吃。

据说滑鱼这个菜名也是弘历取的,民间传说,弘历六下江南,其中一次微服私访,只带了一个小太监,途径宁都。那年大旱,只见田干禾枯,赤地千里,人影稀疏。到吃饭的时候,一家饭店也没碰上。小太监敲开路边一户人家,见里面只有老夫妻二人。弘历自称是北京富商,求饭一餐。老夫妻说,年轻人都逃荒了,自己走不动才留下来,家中米没一粒,油没一滴,菜没一兜,鸡鸭鹅全死了,平时挖野菜度日。只山塘中还有几条鱼,本来留着救命,现在给客人吃吧。小太监抓了鱼,可老夫妻没有佐料,只好用仅有的一点薯粉,粘了鱼块,放在沸水中,一会儿就煮熟了,再撒上一把野藠苗,竟然清香满屋。那弘历吃起来,觉得香滑鲜嫩,便问菜名。老夫妻说没名字,弘历就说,叫滑鱼吧。后来,弘历免了宁都当年的赋税,并把滑鱼的做法带回宫中。菜肴由皇帝命名,传说不少,查来都无实据。弘历好大喜功,六下江南,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微服私访云云,不过是出于帝王崇拜的美好想象罢了。滑鱼即使到宫中,也只是无数贡品中的一品,无须皇帝去发现的。

一般来说,宁都做酒席才会上滑鱼。做滑鱼时,先将草鱼除去内脏清洗干净,再切成片状,鱼片最好是长2寸、宽1寸左右,入盐腌片刻,将鱼片通体滚粘薯粉(干粉),逐块放入沸水中清煮,待鱼片外层的薯粉煮熟成透明状时捞起,再放入冷水中冷却片刻后捞起待用。食之前,将鱼块入滚汤中煮沸,加入盐、姜末、葱白后,起锅淋少许麻油即可。当然,也还可以放入几棵青菜叶子,鱼肉金黄,菜青碧绿,交相辉映,晶莹剔透。上桌的时候,滑鱼往往会用一只大碗盛着,在桌上要占块好大的地盘,鱼片都泡在汤里,只见汤影粉红,汤上青碧,丝丝鱼香味也随之飘起,浓浓的很诱人。

在宁都,滑鱼还叫蝴蝶鱼,汆鱼。说蝴蝶鱼,大约是说沸水煮的时候,薄鱼片翻滚,像蝴蝶在花中蹁跹;说汆鱼,就说沸水煮这一下叫做汆,是宁都菜常用的一种手法。相比较而言,煮是重手法,菜易烂;而汆,只是在沸水中略停,轻轻地,让食物的鲜和食物一起飞起来。(谢帆云)

信息来源:今日宁都报 谢帆云

八. 江西省 赣州 南康 月亮巴

月亮巴以似月亮而得名,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食品。味道香酥无比,口感脆而不腻,还有豆香。。。下午茶到了,邀上一俩朋友,斟上一杯清茶,话话知心语,聊聊乐事美事,与朋友既共享了美食又增进的友情,岂不美哉。。。。呵呵。。。

九. 江西省 赣州 南康 南康甜柚

南康甜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康甜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中国甜柚之乡”——南康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源头章江流域的中下游。

特定品质

南康甜柚,肉嫩化渣、汁多味甜,风味独特,品质上乘,平均单果重1250克,富含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C、B等多种营养成份,含可溶性固形物13.8%-16%,总糖量11.2%,总酸量0.33%,每百克果汁含维生素C154毫克以上,具有清肝明目、滋心润肺、止咳化痰、降低胆固醇等保健功效。素有“天然罐头”、“果中珍品”之美称。

1989年南康“斋婆柚”在全国第二次优质水果鉴评会上获沙田柚系列第一名、部优产品称号;1991年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奖;1992年“龙回早熟柚”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全国林业首届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柚子系列最高奖──银奖(金奖空缺);1997年、1999年分别在全国第五、六次柚类科研生产协作会上获优质奖、金杯奖。南康于1995年3月被国家相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甜柚之乡”。南康甜柚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宋)刘敬业所著《异苑》中记载:“南康有奚石山,有柑、桔、橙、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南康作诗《舟次浮石》曰:“幽人自种千树桔,远客来寻百结花。”那时,南康甜柚即已闻名遐迩。

文化典故

南康甜柚在赣州市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特定的环境气候和土质条件,加上传统的种植技术,形成了南康甜柚特有的外形特征,果皮具芳樟香气,果肉脆嫩,化渣爽口,呈蜜蜡色,蜜香甘甜略有苹果味,回味持久,风味独特,在柚类中独具特色。

南康甜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西省南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南康甜柚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十. 江西省 赣州 赣县 长洛蜂蜜

长洛蜂蜜产自于距离赣县县城40多公里的山区,蜜源丰富,远离城市,真正的无污染。蜂蜜的采集方式都是采用古老、传统的方式,绝对无添加任何物质,百分百的纯正蜂蜜,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调节肠道,治疗便秘、美容养颜等等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