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德宏陇川有哪些特产 德宏特产排名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德宏陇川有哪些特产 德宏特产排名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05-29 19:22:41

一.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梁河葫芦丝

梁河葫芦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梁河葫芦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一种美妙的乐声响遍彩云之南。在傣寨水边的丛丛竹林,在形态逼真的石林石海,在马帮铃响的茶马古道,在玉龙雪山下的古街古巷……《月光下的凤尾竹》、《蝴蝶泉边》、《美丽的地方》等云南风情乐曲,借它圆润朴素,婉转流畅的天籁之音,与旖旎明媚的自然风光,纯朴多样的民俗民风融为一体,它就是民族乐器葫芦丝。

葫芦丝的故乡在滇西梁河县,这里的坝子上盛产绿油油的苦葫芦,晃悠悠地吊,煞是好看。葫芦长成了,傣族同胞把它们采摘下来,却不食用,过去这里的葫芦有两个用途:一作酒器,就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样,枪挑酒葫芦,现已少见。二作乐器,葫芦丝便是,一直延续至今。在梁河南甸宣抚司署原址门外,一阵吁吁呜呜的葫芦丝乐声吸引了我,觅声而入,见几位傣族青年在一间房门口,手工制作葫芦丝,其中一位微胖的男子正在校音,他叫杜德光,当地年轻一代葫芦丝制作师傅和演奏家。谈起葫芦丝,他滔滔不绝,兴致蛮高,葫芦丝的历史上溯久远,少说也有近千年,在民间代代相传,小的时候,受民风熏染,也和长辈们一样爱吹葫芦丝,把生活的喜悦化作欢快的旋律,歌罢舞罢,一天的劳累烟消云散。后来拜师学做葫芦丝,经过二十余载的刻苦钻研,特别是经名师哏德全的悉心指点,技艺突飞猛进。梁河制作葫芦丝的高手有个共同特点:都是优秀的演奏家,他做的葫芦丝,已销往国内多个大中城市。

制成一件葫芦丝,主要有选材、打孔、制管、上簧、安装、校音等工序。摘下的葫芦经过挑选,选择饱满厚实的剥皮浸洗,在晴日下晾晒数天,使之干透,然后在葫芦底部正中钻孔,掏尽内瓤和籽,成空心状。烘烤防虫是制作的重要一环,把葫芦及用作主管、副管的紫竹放在小火上烘烤,可防虫和增加材质韧性。主管、副管的粗细要与葫芦大小相配,一般是一主两副,主管长,副管短,先用标尺在主管相应位置打记号,接用小巧的刀具挖好音孔。主管顶端要挖凹槽,装上簧片,这是关键,旧时科技不发达,装的是竹片,葫芦丝的音色不够亮,后来,心灵手巧的傣族同胞改用薄铜材作簧片,让音色产生质的飞跃。根据主管、副管的粗细在葫芦底部钻好三个孔,插入竹管,安好吹嘴和软塞,校过音,再经密封、抛光,一件葫芦丝就制成,拴上红穗儿,顿时精气神十足!

葫芦丝的售价与音调、材料有关,降B、C、D调的葫芦丝材件小巧,发音清丽,售价相对便宜,F、G调的葫芦丝音色浑厚,葫芦和竹管粗大,售价就贵些。如今,葫芦丝上精工细刻的绝美图案,成为时尚的包装,也是定价要素之一,按材质和做工,花五六十元到三四百元,都可买到一件葫芦丝。梁河的葫芦丝专卖店还免费培训,便于葫芦丝的推广普及。这焕发了青春的古老民族乐器,深受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喜爱,在边疆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上,都能听到它悠扬欢快的乐曲,增进民族和睦团结。

梁河葫芦丝质量技术要求

一、葫芦

1.品种:“铁葫芦”等。

2.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河流冲积土、沙壤土和壤土,pH值5.7至6.6,土壤有机质含量≥1.3%。

3.栽培管理:

(1)育苗播种:3至4月播种育苗,苗龄30天至40天,幼苗3叶后定值。

(2)整地施肥:定植前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kg至5000kg,做成1.5m高畦定植。

(3)定植时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畦栽2行,株距30cm至35cm。

(4)水肥管理:幼苗长出5片至7片叶时,在高畦内每667㎡(亩)追施腐熟有机肥800kg至1000kg,覆沟后浇水,花期不浇水,坐果后及时追肥浇水。

4.采收加工

(1)采收: 10月至11月,果实呈金黄色时开始采摘。

(2)选材:颜色黄、皮厚结实,底脐小而正中,外形周正。

(3)制备:采收后2天内刮皮,在室外阳光下自然晾干,清理内部杂物。

二、紫竹

1.种源: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2.立地条件:土层厚度为50cm至100cm,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壤pH值4.5至7.0 ,地下水位50cm至100cm。

3.栽培管理:

(1)栽培密度:密度3株/㎡至4株/㎡,株行距50cm至60cm。

(2)定植:

①散生竹:10月至翌年2月。

②丛生竹:2月份移栽。管理条件好或采用容器竹苗可四季种竹。

③混生竹:2月至3月和10月至12月。

4.采收及加工:

(1)采收:8月份采伐生长3年以上竹株。

(2)选材:紫黑色,竹质致密,形状笔直,无病虫害。

(3)制备:选材→晾干→清理内部杂物。

三、制作工艺

工艺流程:手工打孔→打磨簧片→安装→调试→检验→包装。

四、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音色柔美圆润。环境温度20℃至25℃,相对湿度40%至75%条件下,在440.00Hz至443.83Hz范围内确定小字一组a音的频率,各音音准允许误差不超过±15音分。

2.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梁河葫芦丝 云南省梁河县九保乡、河西乡、曩宋乡、遮岛镇、芒东镇、勐养镇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梁河县人民政府关于梁河葫芦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界定的报告》,梁政发〔2013〕5号 云南省地方标准:《梁河葫芦丝》草案

二.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毫甩

早点享用"毫甩"(饵丝)是瑞丽人每天必须做的第一件事。    

这东西味道鲜美,食而不腻,百吃不厌。"毫甩"是用当地上等软米作原料,其中以大白谷,"毫磨细"(当地上等软米)等品种的软米舂制出来的"毫甩"为最佳。软米经水泡后捞起,用木甑蒸后放入脚碓舂细,然后切制成丝晒干,这样"毫甩"就成了。它颜色雪白,泡开后质软丝长,不易拉断。    

吃时,先把制成的"毫甩"泡开放入漏勺,置于铝锅中让滚水稍烫变软,然后倒入碗中,加上肉汤以及葱花、芫荽、味精、酱油、草果面、蒜汁、芝麻油等多种配料即可食用,真可谓色香味俱全。(德宏)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梁河火烧猪

宰杀20—45斤的小猪一头,净其毛和内脏后,取山茅草用传统方法反复烘烤,当其皮金黄而不烂,肉香嫩而不焦,即告烤成,冷却片刻,便可切食。食时,将火烧肉切成碎片,选上将酸醋或酸水,佐以精制调料蘸食之。

四.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昆虫食品

昆虫食品

将昆虫作为菜肴端上宴席,初来乍到的人目睹此情此景,定然是一阵心惊肉跳。但居住在德宏的傣族、景颇族、德昂族至今还保留着以昆虫为食品的习惯,例如用蚂蚁蛋、竹虫、蜂蛹、花蜘蛛等等来制作美味佳肴,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但吃在嘴里却是唇齿留香,绝对是道下酒的好菜。大胆的游人,不妨一试,营养得很!

五.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豪甩

豪甩

傣族的风味小吃,用料为当地产的干豌豆粉和上等饵丝,先把碗豆粉调制成稀豆粉,把饵丝烫好后放入葱姜末、精盐等调味,再佐以草果、辣椒酱、八角油、白兰花油。

六.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魔芋精粉

魔芋精粉是梁河县魔芋制品有限公司以当地鲜魔芋为原料,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直接提取生产出的产品。精粉质量高,经国家防疫部门检测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各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精粉颗粒均匀,洁白光亮,膨胀率高,粘胶度大,美味可口,富含高价值的葡萄甘露聚糖、多种氨基酸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魔芋精粉制成的各种食品和保健品,是国际负盛名的天然低热量食品,具有减肥、养颜、降压、防癌、开胃、清肠、散毒、通脉等多种防病和保健功能。

经常食用可防便秘、痔疮、直肠癌、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当今风靡全球的天然理想保健食品。魔芋精粉用途广泛,除用于食品外,还用于医药、化工、陶瓷、染织、石油勘探、塑料等工业领域,还是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传统美味佳肴。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西双版纳茶花鸡

西双版纳茶花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鸡是家鸡的祖先,因其啼声似“两杂茶花”故又名茶花鸡。公鸡体羽上体多红色,下体黑褐色。母鸡体羽上体大都黑褐色,上背黄而具黑纹,胸部棕色。该鸡成年公鸡体重1-1.5公斤,5月龄开啼。母鸡体重1-1.1公斤,6月龄开产,年产蛋130-150枚。蛋重约38克,蛋壳呈深褐色,孵化期21天。人工饲养原鸡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饲养粗放、采食量少、成活率高等优点。

寻常略大(雄鸟70厘米,雌鸟42厘米)的家鸡野生祖先。雄鸟上体力具金属光泽的金黄、橙黄或橙红 原鸡

色,并具褐色羽干纹。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且大而显著。飞羽褐黑色,具栗色外缘。尾羽黑色具金属绿色光泽,中央两枚尾羽最长,下垂如镰刀状。下体褐黑色。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大部黑褐色,上背黄色具黑纹,胸部棕色,往后渐变为棕灰色。 虹膜-红色;嘴-角质色;脚-蓝灰色。 叫声:只在春季繁殖季节鸣叫。雄鸟叫声如ge ge--ge ge中间有一明显停顿,最后的ge 非常短,如家养公鸡缩短的叫声。
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雌雄异色。雄性羽色很像家养的公鸡,最显著的差别是头和颈的羽毛狭长而尖,前面的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这些狭尖的长羽 ,从颈向后延伸,覆于背的前部,比家鸡更为华丽。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并具金属绿色反光,羽基白色,飞时特别明显。雌性与家养的母鸡相似,体形较雄性小,尾亦较短。头和颈项黑褐缀红;颈羽亦特长,轴部黑褐而具金黄色羽缘。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滇青

滇青属于云南有悠久历史的茶叶,是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后,用太阳晒干而成的优质晒青茶。它与历史上经过后熟阶段(即后发酵)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品质风格各不相同。历史上的滇青是按季节命名,有春尖、春中、春尾、二水和谷花等品质级别。

现代的滇青就是选用晒青毛茶未经过后熟阶段直接筛制而成,分为:春蕊、春芽、春尖、甲配、乙配、丙配和春玉等花色等级,是云南绿茶中别具一格的优秀产品。滇青茶有经久耐泡的特点,除可作一般茶叶冲泡饮用外,还宜作烤茶冲泡饮用。云南民族地区,有好饮烤茶的习惯。烤茶,就是将茶叶放人特制的瓦罐里,然后把它放在火塘上焙烤,边摇动瓦罐边焙烤,使茶叶均匀受热而又不至烤焦,待茶叶烤到黄色后,将沸水冲入瓦罐,即可取茶汁饮用。烤茶又浓又香,颇有提神醒脑和消除疲劳等功效。

九.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德宏傣味“撒撇”

德宏傣味“撒撇”

傣族的撒撇有苦撒、鱼撒、撒大卤、柠檬撒、茄子撒等。苦撒:一盘米线、熟牛肉片、熟牛肚片,配上一碗碧森森的浓汁。浓汁是把牛苦肠水用锅熬成,然后再把剁成细末的生牛肉加上剁细的韭菜、缅芫荽、香柳、布芽(傣语)、小米辣搅拌在一起,再把涮涮辣在里面一涮,把米线、熟牛肉片、熟牛肚片在浓汁中蘸过一下就可食用,吃起来十分爽口。“撒撇”浓汁是在杀牛时取出来的,从牛胃进入牛肠中的那一部分苦肠。撒撇以生吃为佳,第一次吃只能试着吃一点,味又苦又凉能去暑气,在炎热的夏天吃,能让人十分快意。傣家人爱吃“撒撇”,以至吃鱼都要做成“鱼撒”。将生鱼肉剁成肉泥,放上柠檬计,把剁细的香料韭菜、缅芫荽、香柳、布芽(傣语)、小米辣搅拌在一起,再把涮涮辣在里面一涮,就做成了一碗蘸水,然后再准备一盘用油炸脆的鱼骨、莴笋细丝或包白菜细丝,吃时放进到蘸水里蘸一下,味道是酸甜的,好吃极了。

十.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烧粑粑

生的粑粑是圆圆的,冰冰的,硬硬的,像小碗口一样大。我把粑粑放在电炉子上烧。发现烧熟了的粑粑是软软的,会鼓起来,黄黄的,暖和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