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吉木萨尔大有镇特产 吉木萨尔县的特产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吉木萨尔大有镇特产 吉木萨尔县的特产有什么更新时间:2022-04-05 19:47:18

一.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大蒜

吉木萨尔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吉木萨尔大蒜——新疆白皮大蒜具有皮薄瓣匀、大蒜素含量高、氨基酸种类全等特点,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蒜,产品远销国内外和欧美市场,2004年该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白皮大蒜之乡”。

吉木萨尔县山区是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的生产基地,位于天山北坡冲积扇平原,海拔1000-1500m的地带,为农业气候热量分区的冷凉区,正好处于天山北坡逆温带,即冬暖夏凉,无霜期120-140天,大于或等于10℃的有效积温2000℃左右,光照条件优越,空气潮湿,七月份平均气温17.8℃,最高气温29℃,年降水量230-240mm,最适于大蒜生长。天山北坡冷凉区相对应分布的是栗钙土,经过多年耕作,已发育为灌耕栗钙土,其中有大面积灌耕栗黄土,土质较为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保水,保肥性能良好比较适于大蒜的生长。这里不仅有上述的优越条件,而且基地周围30000m以内无公矿企业、医院等污染,远离高速公路和车流的主干道,并且灌溉水为天山雪水喷灌,农牧结构比较合理,有机肥料多,化肥、农药使用年限短,且用量少,土壤未受污染,可使大蒜生产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

吉木萨尔白皮大蒜是吉木萨尔县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畅销特色出口商品,1977年,白皮大蒜打入国际市场后,深受港澳、日本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的欢迎,后来又打入西欧市场。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吉木萨尔大蒜”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 新疆 乌鲁木齐 沙依巴克区 沙木萨

烤包子维吾尔语称“沙木萨”。烤包子是在馕坑里烤的。用未经发酵的面做皮子,皮子要擀得很薄,做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油丁、洋葱、孜然粉、胡椒粉和盐搅拌而成。把包好的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熟。烤包子色泽黄亮,肉嫩味鲜。

三. 四川省 甘孜州 色达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色达县位于蜀西北,传说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又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里,故格萨尔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有“格萨尔艺术之乡”的美誉。两个多世纪前,格萨尔彩绘石刻就在这片草原上孕育产生。

格萨尔彩绘石刻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核心内容为表现对象,融精湛的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再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众将士为民造福、不畏1、英勇奋战的历史场面。石刻以色达县出产的天然板石为材料,制作时多保持石材的自然形状,先以线描构图,再用立刻、刮刻等手段雕刻,走线如行云流水,形象自然生动。绘刻完成后,在刻石的画面上通刷一道白色颜料为底,干后着彩。色彩多用红、黄、蓝、白、黑、绿六色,一般不用中间色。这些色彩都具有特定的意指,与《格萨尔史诗》中的各位将士相对应,当地群众一看便能明白。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的传承方式以师徒或家族传承为主,作者一般不在石刻上署名。现在传承人有17位,主要有尼秋、觉热、扎洛、切邛等人。

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主要存放在泥朵乡、色柯镇、年龙乡、翁达镇,其中翁达镇翁达村雅格修行地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年代最为久远,而传承最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则是泥朵乡普吾村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其工艺不仅在色达县和甘孜州具有代表性,就是放在全国格萨尔文化流传地区中来看也非常典型。

泥朵乡位于色达县西北部的泥曲河畔,海拔4180米。这里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存放在普吾村普吾寺白塔四周刻石经墙中的一座大石台上。石台共分五层,安放着千余幅格萨尔彩绘石刻,形成一个谱系。此处石刻的近期部分由普吾村著名高僧阿亚1发起组织刻绘,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刀法精细,取材考究,表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三十员大将、八十位将士的前世,石刻中还有天竺八十大成就者和百位文武尊神的形象。无论从人物谱系的完整性还是从艺人技艺的传承性来看,这一石刻都具有代表性。泥朵乡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数量繁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刻绘工艺体系。

2002年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格萨尔彩绘石刻相继公诸于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它不仅为格萨尔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而且填补了格萨尔文化在藏族石刻中的空白。

格萨尔彩绘石刻长期露天放置,因高原严寒的侵袭和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自然损坏,20世纪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人为破坏,有关刻绘技艺基本失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阿亚1的发起和组织下,格萨尔彩绘石刻的技艺才薪火复燃。但由于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的石刻艺人基本都是农牧民或寺庙僧人,业余从事彩绘石刻,“有艺不精”,“学而不成”,其中还有一些艺人放弃这门手艺改从他业,因此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亟需扶持、保护。

四.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鲜食杏

鲜食杏

鲜食杏因其果实肉厚汁多,营养丰富,风味甘美,酸甜可口,色彩鲜艳,深受人们的青睐。鲜食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植、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每100

克含糖11克、蛋白质12克、钙26毫克、胡萝卜素1.79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核黄素0.6毫克、尼克酸0.6毫克,杏仁可入药。鲜食杏的用途非常广泛,还可用于深加工各种产品,目前已开发并打入市场的主要有鲜食果品(果干)、杏汁、杏子酱、杏仁露等。

90年代年,吉木萨尔县先后两次从河北、山西等地引进鲜食杏等鲜食杏品种枝条,采用在本地山杏树上截杆高接换头的办法,筛选出适宜在我县山区逆温带栽培的鲜食杏品种——张公园、骆驼黄、沙金红、比利时等。与原产地相比,单果重量和丰产性能达到和超过了原产地的标准,果实七、八月份成熟,恰好填补新疆杏子市场空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到2005年,全县杏子累计种植3000亩。

五.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辣椒

吉木萨尔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吉木萨尔辣椒是新疆昌吉吉木萨尔县的。

吉木萨尔辣椒

吉木萨尔县农产品种植购销协会

11154024

辣椒(植物)

六. 新疆 阿勒泰 吉木乃县 吉木乃春小麦

吉木乃春小麦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吉木乃县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优质无公害春小麦生产基地。

吉木乃县土地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土地肥沃,盛产春小麦,是阿勒泰地区的粮仓。全县可开垦耕地面积88万亩,现已开垦24万亩。全县大力推行现代节水喷灌,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喷灌面积达12.6万亩,实现全喷灌县,成为新疆最大的喷灌节水示范县。同时全县有10万亩耕地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优质无公害春小麦生产基地。

七.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红花

吉木萨尔红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主要产于新疆的塔城地区、额敏县、昌吉州、奇台县、吉木萨尔县、阿克苏地区、哈密地区等地。

特定品质

新疆新疆红花是一种珍贵的传统药用植物,属菊科,又名黄兰、红兰花、草红花、红花菜,红花花色鲜艳,花期变换多姿,可种于庭院,供人观赏;晒干制粉,掺入面粉,制成食品,味美可口,增进食欲。新疆红花具有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等功效。红花籽用来榨油,红花油色黄、味香、液清,是食用油中的上品,经常食用红花油可以防止动脉粥状硬化,治高血压、中风、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症

八.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黑加仑

黑加仑

黑加仑,学名黑穗醋栗,也叫黑豆,是虎耳草科茶镰子属,多年生小灌木,其果实紫黑色,多汁,味酸甜,维生素C含量极高,并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制作果汁、果酒、果酱的佳品。还可从中提炼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药品,其原料及产品逐年紧俏。

1991年自治区农科院园艺所率先与我县合作在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天山逆温

带)建立黑加仑种植园,筛选出适合于北疆地区栽培品种:世纪星、世纪光、奥依宾等品种,现已在我县各乡镇推广种植,目前黑加仑种植面积0.5万亩。

随着黑加仑加工业的发展,吉木萨尔县计划建设5万亩黑加仑综合开发基地。

九.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区 大有丰酱菜

大有丰酱菜源于清末。由李大有字丰年者所首创,故名。

明朝末年,清兵南下,李大有五世祖由金陵名容(今江苏句容县)逃至安徽亳州,做染布生意,兼营酱菜。至李大有一代,商运通达,生意兴隆。清道光年间传至其孙,门市分“春阳斋”、“紫阳斋”、“大有丰”、“大有厚”四处经营。大有丰迁至归德府城,专营酱菜。之后,大有丰雇用师傅孟春发,吸取南北二州(亳州、济宁)之精粹,精心研制,制作出的酱菜独具一格,驰名中州。因此,民谣云:“南有紫阳斋,北有玉堂斋,中有大有丰,三家好酱菜。” “南有紫阳,北有玉堂,归德大有丰,酱菜美名扬。”解放后,大有丰收为国有,1953年,改为商丘县酱醋酿造厂,1956年改为商丘县酿造厂,使酱菜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品种多达四十余个,主要产品有酱瓜、酱笋、酱黄瓜、酱包瓜、酱八宝菜、五香大头菜、豆腐乳、西瓜酱豆、油辣酱豆等。

推荐特产